因而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五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五篇范
文
第一篇:因而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上课不听讲学生情况分析
课堂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听讲的效果,因而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这里教师方面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谈,重点讨论一下学生上课听讲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三种表现:
一是自己不听讲,但不影响别人。
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玩笔、橡皮、看课外书、听MP3、睡觉,也有的什么都不做,看起来是在听讲,其实大脑在信马由缰胡思乱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走思。
二是自己不听讲,和周围同学小声说话。
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是不和别人说自言自语,这就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音,即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自己不听讲,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下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找到这个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那么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背后都有哪些原因呢?上课走神,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从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任何有意义信息,老师讲的知识不能进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他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听课像是听天书,这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
我国早在1992年抽样调查统计,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占学生人数5-10%,小学生多于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
美国的调查情况是占10-20%。
和学习障碍密切联系的是“感觉统合失调症”,首先表现的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上课出怪腔,随便下座位扰乱其他同学。
广
州市05年调查统计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0%。
主动注意力级差,上课控制不住自己,东张西望,坐立不安。
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
有的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或者拌鬼脸,逗同学们笑,这是注意力多动障碍的一种表现。
根据专家统计占中小学生人数的5-10%。
对老师传授知识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下降,思想开小差,抄作业或者不完成作业,失眠。
这是学习压力过大,长期疲劳,发生了适应不良的表现。
不能保持安静,比较冲动,容易分心,烦躁不安。
爱敲东西、跺脚、咬铅笔。
希望受到别人注意,如果受到忽视,就要捣乱,弄出多余声响。
喜欢与同学争吵,爱说废话,坐不住,搞恶作剧。
这是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
厌学使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小声说话,多动,长时间安静不下来。
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疲劳,甚至逆反、排斥,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
05年统计,北京市在校中小学生厌学率高达30%。
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各方面都不成熟,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受到某些刺激,就会引起高度紧张,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无法正常上课。
例如父母吵架、父母离婚、同学之间闹矛盾、被人误解伤害等,这些是应激障碍的表现。
有的学生在学校常表现的提不起精神,对学习缺乏动力,自信心下降。
一到教室就会感到头晕、恶心、腹痛、四肢无力等,但他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这是青少年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粗野或者很迟钝,这是家长对孩子惩罚过多过重的原因。
“共生”家庭导致孩子不能长大。
“共生”是指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常让我们看到“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依靠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假装不长大”即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又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对孩子来说何乐而不为。
母亲太需要孩子作为自己能力存在的证明了,其代价就是孩子不能允许长大成人。
从年龄上看,这些孩子已经长大,可在心理上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
一方面,母亲喜欢溺爱孩子的感觉,母亲这一对孩子的态度本应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母亲
自己需要孩子的欲望强过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的愿望,那么母亲对孩子的控制就会多于对孩子的关注,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紧紧地抓住母亲,不愿意去体验新的充满风险的生活。
青春期性本能的困扰使有的学生课堂表现失常。
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成熟,体内性激素的变化,分泌物处于生长时期,性冲动和性幻想日益增强,而我们社会又受到法治、论理和道德观念的束缚,他们常常处于性饥渴状态,由于性成熟的动荡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性梦、性幻想、性冲动的烦躁,导致学生失眠、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
由于气质不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医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把人的性格特征划分为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属于胆汁质的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为冲动,攻击性强,情绪波动大,而多血质的学生则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缺乏持久性,难以适应安静规矩的课堂学习。
由于气质不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医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把人的性格特征划分为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属于胆汁质的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为冲动,攻击性强,情绪波动大,而多血质的学生则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缺乏持久性,难以适应安静规矩的课堂学习。
学习风格的不同也可以导致课堂听讲出问题。
学习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保留、处理信息的主观偏好方式。
分为4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动作型、综合性,产生不同的原因是先天基因遗传造成脑部细胞分布比例不同。
人的大脑分为4个区域:额叶、枕叶、顶叶、聂叶,正常情况下聂叶(听觉)一般为21%,枕叶(视觉)一般为17%,但如果聂叶为25%,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以听觉偏好来吸收信息,在后天的学习中也就很容易发展成为听觉型学习风格,而把其它类型的学习风格作为辅助手段。
在课堂学习中,只有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如果老师的教学板书写的好,或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也可以使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
动作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是主要以动作来记忆事务的,综
合性学习风格的学生常常不能有正确的坐姿,他们在课堂上自然就表现不佳,据专家们测量统计,听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儿童加起来也只占65%。
孩子缺少体育锻炼,会造成运动神经系统发育不平衡,产生多动症、情绪不稳定、心烦、不爱与人交往等问题。
让我们再来看看老师面对上课不能注意听讲而又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一般是怎样批评教育的呢?
大约有三种方式:
一是老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讲课音量、课堂提问、走到学生面前没收所玩物品、提醒某同学注意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
二是老师在课堂上暂时中断课堂教学以改变课堂氛围,或者对说话的同学点名或不点名的批评,采用敲打、警告、安抚、指正等形式给学生以帮助。
三是对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罚。
叫到老师办公室批评,停课写检查,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学生等。
老师的这些努力,不能说没有效果,甚至可以让某些学生安静下来。
也许在应试教育管理下,这就足够了,但我们知道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还会强化学生的厌学心理。
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除了备课、上课外,组织课堂教学、维持课堂纪律,常成为老师教学工作的重头戏。
而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表现的却是“屡教不改”,老师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
所有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的学生,都可以归结为某一心理问题作祟,这时当我们弄清了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是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可以”。
因为就是老师了解了隐藏在行为背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没有一定专业心理学知识下很难真正改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那么如果你想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如下的理论储备:
我们常说,要想影响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
在自己的心理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物理环境中。
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常常是他的潜意识,而不是意识。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世界比作一座冰山,我们的清醒意识只占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意识是在水面底下隐蔽部分,叫潜意识。
而我们的清醒意识随时随地被潜意识影响着,潜意识层面的任何冲突和纠葛都会给清醒意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帮助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就必须搅动他潜意识层面的心理矛盾和纠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潜意识始终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真正动机,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强大动力。
那么怎样拉进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能够接纳你、认可你、相信你,进而进入他的心理世界,从根本上去改变他的行为方式和学习状态呢?信任。
我们看到有的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首先表现的是不信任。
在你眼里,站在你面前的学生是一个值不值得你信任的学生?如果你不信任他,从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看,他必然也不信任你,那你与他的任何交流都没有意义。
而当你用信任的目光与他对视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是交流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认真倾听,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诉说全部的原委,让学生辩解。
你可以不同意学生的看法,但你必须尊重他的看法,从内心去体验他的感受,这在心理咨询中叫中立性原则,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你诉说。
理解。
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并不在意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让学生接受。
这种“开导”只不过是老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学生的想法,因而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作为老师,面对学生违规举动,不是简单批评了事,而应尝试着用一颗学生的心理去理解和开导他们,对他们的处境有深刻的了解。
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非黑即白,善与恶往往交织在一起,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标准去衡量。
只有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纠正他们的错误。
接纳。
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是持不接纳态度的,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更是从心理上排斥他,甚至动用罚站、写检查、叫家长等多种手段处罚他。
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不管学生犯了什么样错误,从心理上你都必须无条件地接纳他,这种无条件就是对学
生的尊重,尊重是每个人基本的心理需要。
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是在尊重自己,就是把老师放在了一个被学生尊重的位置上,放在了一个平等公正的位置上,放在了一个朋友的位置上,你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就不那么困难了。
支持。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需要有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更需要这种社会支持。
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众多的矛盾心理,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自卑感,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更是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无助感,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某种心理支持。
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一句随口的赞美等,对他们来说都如一根擎天柱,天塌不下来了,我是有希望的,这就帮助他们克服了自己的压抑和自卑,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赞美,它如久旱的甘露、荒漠中的清泉,是成长在青春期不可或缺的营养。
这时你会发现,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你从认知和情感上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无条件接纳和给予某种心理支持,学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当我们的老师有了以上理论储备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了。
这种心理干预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课堂表现严重干扰了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的心理老师联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诊断,弄清学生属于那一方面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帮助,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另一方面对于问题不太严重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
那么具体帮助学生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帮助应该定位在什么方面?不应该只定位在上课专心听讲,不说话,不搞小动作,不影响别人上,帮助应该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挖掘学生的潜力,优化学生的素质,提高学习成绩,计划自己的人生。
老师帮助学生不是证明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弥补自己的空虚和自卑,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完善,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和生命陪伴学生一起成长。
老师在帮
助学生时不要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要相信学生自己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助人自助。
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听讲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澄清不能专心听讲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只有找对原因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看到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是老帐新账一起算,这只能导致学生的对抗情绪。
帮助学生是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对自己对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认识到自己在成长中所负的主要责任。
是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还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包括个性、追求、以往良好的表现,并发扬这些长处,老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对违纪学生,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职业修养。
面对激烈的竞争,老师即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我们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常有一种感受,就是没有人能理解我,父母不理解我、老师不理解我、同学不理解我、甚至亲朋好友都不理解我,形成巨大的无助感、孤独感,这时老师的理解尤为重要。
帮助学生寻找支撑点,从学生周围的环境入手,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转变学生心态的重要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应对环境的方法和技能。
包括指导学生看一些能激励上进的书,每天思考、反省、做自我分析,坚信成功必须从行动开始,提高学习生活中承受挫折的能力,排解内心的压力和困惑等。
课堂教学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不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是“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在努力探索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而这一切又都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拥有一个愉快的心境,一个身心健全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这应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篇: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
(1)是否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是否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善于质疑,变式思维,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是否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各负其责,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2.学生学习的效果
(1)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
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能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既轻松又专注,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状况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提出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和同伴交流思路。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建立多边的、丰富的、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学生愿意互相交往,懂得尊重别人、取长补短,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充分发挥智力潜能。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否切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达成状态,让不同的学生各尽所能,学有所得。
(4)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从生活中感知,从收集整理的信息中发现、抽象学科知识规律,用所学知识观察、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在学习活动中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具体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分析信息,将所获知识再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与聚合思维统一,直觉与分析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等方面。
第三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心得体会
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已经十几年了,作为一位和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师,我目睹了这十几年来,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发展并逐步走上正轨,心里感到无比的欣喜和自豪。
通过这次学习无论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教学经验,需要我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今天我把一些零散的个人看法和心得,来向大家汇报交流,
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做人求真的主战场。
对于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好好进行研究,如何减少教师的多余灌输性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合作性学习,完善课堂教学,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双方平等、积极、探索的互动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上级教研部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框架内,针对我校实际,突出评价和点拨,提出了‚以评导学,以点导讲‛的教学模式
‚以评导学,以点导讲‛,概括地说:以教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以教师适时的点拨,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走向前台讲知识、讲方法、讲规律、质疑难、破疑惑,做勇敢‚小先生‛。
对学生个体的言行现给予评定价值。
评价的内容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
学生展示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是多方面的:自评、同学评、小组评、老师评等;评价的形式有语言表述、文字表达等;评价过程又有过程和终结两种。
评价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励评价,而是细心地、耐心地观察、发现、赏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坚持不懈的鼓励学生进步,不断地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加油,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激发上下功夫。
评价要做到:一是评价要适时。
有时一句适时的轻声激励,可以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尝试到胜利的欢乐;二是评价要客观,避免使用言过其实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和鼓励性;三是不能打压、责备、挖苦、简单行事。
在我们听课时,时常觉得我们的教学正在被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扭曲着。
不时听到有节奏的“啪、啪、啪”鼓掌声和“你真棒!”“你
真聪明!”等的赞扬声,一节课,往往掌声不断,赞声不绝。
刚开始,觉得很新鲜,时间长了,令人生厌。
看看学生,被表扬者,无动于衷,有时觉得表扬来得实在太容易,有时感到莫名其妙;赞美的同学有口无心,鼓掌也随心所欲。
得到的小奖品不珍惜随处乱扔。
这样的奖品太廉价。
不错,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
对学生一味的盲目肯定,不严格要求,姑息迁就,甚至回避缺点,回避问题,使学生形成不恰当的自我评价。
造成学生的是非观念模糊。
降低和歪曲了事实的标准性,使被评价者获取错误信息,同时也混淆了其他学生的视听。
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适时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合作学习加温;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探究学习走得更远,走向更高。
所以,评价到位、适时、恰当,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课上学生各抒己见,加上教师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适当地‚评‛才是认真地‚学‛的先机。
‚学‛指学习形式,研究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可以使课堂效率达到最优化。
在新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一直进行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研究,在这方面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成果展示都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和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从学生针对导学案进行提前自学到在课堂上针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再到针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小组集体合作探究,直至获得成果进行有序展示,这些都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规范,作为教师,我们在这一环节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采取更有效的、更适合的学习方法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学堂,并尽量缩小两极分化,使每个学生都优收获这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重点。
第四篇:对xx老师教学效果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