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是多年来的一种教育现象,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家长的
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内容,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许多专家、学者
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了其成因与防止策略,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能从实践问题谈谈自
己浅见。
一、落实《纲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1.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幼
儿一日活动安排保证内容丰富、设置科学,保教并重,兼顾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
活动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交互,让幼儿有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等等),保
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教师直接组织的集体活动,
也有幼儿分散的自主游戏。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生
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转变教师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
遏制“小学化”倾向,首先必
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派教师走出去等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专
业水平,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外
出活动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过程中培育的。
老师们要善
于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指点,如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是用手或手臂遮挡,避免细菌散播等;在日
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固定的地方,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3.充分利用资源,在环境中育人。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挥着重要的隐形作用。
我们充分利用
院内的一景一物,为幼儿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如:楼梯上精心设置的小脚丫提醒幼儿上下楼
梯要靠右行;洗手池边的玻璃张贴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与步骤;茶杯、毛巾架的数字与大头贴
告诉了幼儿从小学会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整齐摆放的区角材料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要物归
原处并保持整洁;自然角的种子发芽,让幼儿知道植物生长的要素;各班的主题墙饰,图文
并茂、内容丰富,布局美观并富有农庄气息,如大班的主题“秋天你好”,教师将秋天的农作物、水果、植物、蔬菜和花卉一一分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走廊的一角,让幼儿懂得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可以说院内的一景一物的设置都蕴含着教育。
二、落实《纲要》,构建有效活动课程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我们开展了不同层面培训。
对新入职
的教师,我们开展一系列的基础培训,以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与幼儿观;每学期都会
安排由业务院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全体教师作专题性的讲座。
例:“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设计”“幼儿园的唱歌活动”“科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评价”等内容,发挥群体
教师的特长。
积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各种短期培训的机会,如:省、市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班、学术研讨班,对骨干教师我们每学期派出北京、上海参加培训与学习,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
水平和研究能力。
2.以“课程建构“促进教师发展。
我们将课程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在建构园本有效课
程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自2007年开展以园为本教研活动以来,我院每学期一次,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教研活动,从教师实际水平出发,每学年探讨一个学科领域,
采取说课、上课、反思等形式进行,反思紧紧围绕什么是有效课堂、有效课程、有效教学来
展开讨论,促进教师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广泛宣传学前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1.走进幼儿园,理解学前教育。
首先,我们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及幼儿全面发展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引导家长尊重幼儿的成长特点,逐步认可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其次,让中小学校长
走进幼儿园。
以往,幼小衔接都是我们幼儿园主动去衔接小学,去了解小学。
让中小学校长
走进幼儿园,观摩幼儿的半日活动,是他们主动了解幼儿园,思考幼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
别及其原因,引发他们对于学校教育功利化以及入学考试片面性的反思。
2.走出幼儿园,支持学前教育。
我们还应当走出幼儿园进入社区,定期开展送教进社区活动,针对学龄前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亲子游戏、解答育儿困惑,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科学育
儿观念,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走进”与“走出”在于“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同时抓,让家长、社会了解学前教育,让家长
成为更有效的宣传资源,从而转变更多家长观念。
防止小学化倾向这一工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转变家长观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
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切从幼儿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
谐健康成长。
总之,幼儿园应当“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
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