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一、学生观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

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

二、教师观 --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2.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开放性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2.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3.自我反思
4.团结合作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与“责任”是其核心与灵魂
(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对工作高度负责,乐于奉献。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平等对待学生家长。

(六)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水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一)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二)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二、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
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
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独立性
四、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教育的功能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六、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七、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八、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5年.上]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力量
(四)学校文化
九、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2年.下]
(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理论依据
十、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4年.上]
(一)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二)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五)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六)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教育的各方面。

十二、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二)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三)要适合小学生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二、课程的作用
(一)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三)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四)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三、课程的类型
(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二)必学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四)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四、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的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三)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试听材料。

五、课程开发的模式
(一)目标模式,泰勒
(二)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三)情境模式,劳顿“文化分析”理论,情景模式的可操作性程序五步骤:情境分析,目标表达,制定教学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反馈、评价和改进。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四)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三维目标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能力。

(三)内容联系观,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

(六)校本发展观。

八、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九、合理的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二)有序性
(三)可转换性
(四)可度量行
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职业特点
(一)传道者角色(二)授业解惑者角色
(三)示范者角色(榜样角色)
(四)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五)朋友角色(六)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劳动特点
(一)复杂性(二)创造性(三)主体性和示范性(四)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泛性
(五)长期性和间接性(六)系统性
三、教师专业知识
(一)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
(二)条件性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
(三)实践性知识
(四)文化知识
四、教师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能力(二)教学语言能力
(三)教育教学交往能力(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五)教育研究能力(六)创新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一)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二)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三)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三)提出研究假设(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六)做出结论(七)撰写成文
三、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
(一)顺查法(二)逆查法
(三)引文查找法(四)综合查找法
四、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二)教育调查法
(三)教育实验法(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五)教育叙事研究法(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八)比较法
五、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拟定研究计划
(三)实施行动研究(四)进行总结评价
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
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象、感觉的互相补偿、联觉。

三、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一)学习材料的性质
(二)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三)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
(四)识记的方法
(五)时间因素
(六)识记者的态度
四、记忆(遗忘)规律
(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三)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五)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六)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意志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三)克服困难是最重要的特征
(四)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六、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一)先天遗传因素
(二)早起经验的影响
(三)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四)个人勤奋的影响
七、性格的结构特征
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八、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3年.上]
(一)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二)环境: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变成现实
(三)个体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靠个体感觉与动作认知世界
(二)前运算阶段:简单思考,表象思维
(三)具体运算阶段:具体事物或形象的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逻辑思维的运算
三、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启示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二)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度
(三)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抓住发展关键期
(四)个体身心发展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五)个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特征
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二)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三)学习的情境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
(一)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支架式教学:教师提供外部支持
(三)情境教学:建立真实的任务情境
(四)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互动合作四、能力差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智力的差异上)
(一)智力水平的差异
(二)智力类型的差异
(三)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四)智力的性别差异
五、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一)事物本身的特性
(二)人们已有的认知经验
(三)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
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一)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二)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五)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好的愿望七、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二)课堂中正确引导
(三)注重激励与表扬,进行正强化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好习惯
(五)发挥家长作用,家校合力培养
(六)分层渐进,注重个别辅导
(七)建立相关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
一、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态度审定、道德认知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
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
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四、小学德育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在进行德育是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
(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三)尊重学生以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施教
(六)知行统一原则: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七)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八)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
五、小学德育的方法:
(一)说理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
(二)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来影响学生
(三)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
(四)指导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
(五)品德评价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肯定
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有点,克服缺点的方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
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
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3.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4.对少数有特殊状况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辅导
二、心理辅导的原则
(一)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二)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四)学生主体性原则
(五)个别化对待原则
(六)整体性发展原则
三、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
(一)开设普及心里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

(二)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三)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四)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
(五)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
(六)开展小组辅导
(七)进行对学生家长的心理辅导教育。

四、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强化法,代币将立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
班级与班集体
一、班级对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二)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建阶段,
形成阶段:班级核心形成,班级的凝聚力显现。

发展阶段:同学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成熟阶段:
三、成熟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为组成的共同活动
(二)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四)健康的舆论的良好的班风
(五)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四、班级管理的功能
(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三)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五、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的建设班级日常管理
班级活动的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六、班级管理的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七、班级管理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全面管理原则自主参与原则
管教结合原则全员激励原则平行管理原则八、班级管理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法情境感染法
规范制约法舆论影响法心理疏导法行为训练法九、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可接受原则
冷处理原则
十、班级突发时间处理的方法
沉着冷静面对
机智果断应付
公平民主处理
善于总结引导
十一、班级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

(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
校管理的宗旨
(三)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是班级管理改
革的重点
十二、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二)培养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实行班级管理的民主化、细致化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班主任
一、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定位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二、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