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同步练习必修二双基限时练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五)城市化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②郊区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2.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性差②地价昂贵③污染严重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说明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

阶段Ⅱ中,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地价高、污染严重等城市化问题,使一些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答案 1.C 2.B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4.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3~4.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3题,从2000—2050年,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都是正值,因此不可能全部转移到郊区;2040年郊区人口曲线开始高于乡村人口曲线;2050年乡村人口比重只占20%;2050年和2000年虽然中心城区人口比重都占30%,但是两个年份的总人口不一定相同。

故B项正确。

第4题,根据城市
化水平=城市人口
总人口
×100%=
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乡村人口
×100%,可判断A项正确。

答案 3.B 4.A
读“美国50万人以上和5—50万人城市人口增长对比图”,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20世纪美国城市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0年代出现逆城市化
B.5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持续增加
C.5—50万人城市人口持续减少
D.90年代出现逆城市化
6.导致1970—1980年5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城市环境质量好B.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住房困难D.城市社会秩序混乱
7.上世纪80年代开始5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的变化说明城市出现了()
A.逆城市化B.再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D.空心化
5~7.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970—1980年50万以上城市人口减少,说明出现了逆城市化。

5—50万人城市人口持续增长。

第6题,上述阶段人口减少主要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
题、交通问题、住房问题和社会问题,导致人口外迁。

第7题,上世纪80年代开始50万以上城市人口又出现增加现象,说明城市环境有所改善,出现了再城市化现象。

答案 5.A 6.A7.B
读“某市区与郊区天气和空气质量监测比较表”,回答8~9题。

8.市区大气环境特点与其结果搭配,正确的是()
A.大气中微粒增多——日照减弱和降水增多
B.全年云量增多——昼夜温差增大
C.水泥质下垫面为主——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较高
D.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减弱
9.下列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是()
A.多建高层建筑,节约城市用地
B.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
C.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D.鼓励发展私家小汽车
8~9.解析市区大气中的微粒较多,因此,它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且这些微粒同时也是降水的凝结核,导致城市的降水一般也较多。

另外,由于城市地面硬化,影响了水汽的蒸发,空气湿度较
低。

因此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有效地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从而减少尾气的排放,达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

答案8.A9.C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为印度、日本、巴西和英国。

图序与国名组合正确的是()
A.①英国②日本③巴西④印度
B.①英国②日本③印度④巴西
C.①英国②巴西③印度④日本
D.①日本②英国③巴西④印度
11.下列关于四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今后发展速度快
B.②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
C.③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很快
D.④国目前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今后发展依然缓慢
10~11.解析英国城市化起步最早,日本城市化水平在二战后发展很快,也明显早于发展中国家,而印度是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
低的。

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今后发展速度趋缓。

巴西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此后其速度将会变缓。

而印度的城市化将会加速。

答案10.A11.B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13题。

12.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解析读图观察图中箭头及数据,估算出净迁入或迁出的数量即可。

答案 D
13.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该市人口的主要流向是由市中心迁往城市边缘区和近郊区,说明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答案 B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完成14~15题。

14.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解析由图甲可知,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即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城乡差距缩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体现。

答案 C
15.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 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B.B时段
C.E时段D.F时段
解析图乙中b阶段农业就业比重高达58%左右,而农村人口也有在工业、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

故该阶段城市人口比重应低于40%,最有可能处在图甲中B时段。

答案 B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左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___。

(2)图①中E→F反映了________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②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②中,A、B两类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图①中左、右两幅图的比较分析体现了图图转换能力,对比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E→F阶段略有下降,与a曲线相符,这表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图②是三角形坐标图,根据A、B两类国家就业人数在农业、服务业、工业中所占比例,可知A为发达国家,同时综合分析各点的三个坐标可以得出两类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a
(2)逆城市化大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A
(4)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的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工业、服务业中的就业比例低。

17.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________。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2)题,可直接读图得出。

第(3)题,自来水厂需要洁净优质的水源,从位置上自来水厂分布在河流上游和卫星城附近,保证居民用水的良好水质。

第(4)题,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大量交通工具释放大量人为热,使中心区气温高于郊区。

答案(1)扩大增多
(2)卫星新
(3)向河流上游和城外迁移。

原因:上游水质好。

(4)差异:中心区气温较高。

原因: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