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

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乘坐火车旅行有明
显的优点: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

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

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

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

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

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

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
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

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

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

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

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

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

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

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

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

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

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


实上,这也是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旅游的开端。

1872年9月,已经63岁的库克从莱斯特出发,开始了他为期8个月的环球之旅旅行。

1892年,他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可在世界各大城市通行,凡持有旅行支票的国际旅游者可在旅游目的地兑换等价的当地货币,更加方便了旅游者进行跨国和洲际旅游。

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而使得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

第二,伴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气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并且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9.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第三,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第四,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假期制度的出现。

第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第六,教
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
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2.异地性3.暂时性
旅游活动的类型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认识它们有何意义。

(1)普及性:表现在现代旅游的大众性、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的出现。

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是,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便是奖励旅游。

(2)持续性。

由于二战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和其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组成,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

但是,这一持续上升趋势只是针对整个世界的旅游活动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并非完全可用于解释所有地区或所有国家的旅游发展情况。

(3)地理集中性。

即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是平均或大致平均地分布在各个地方,而是集中到某些国家或地区去开展,甚至集中到某些景点参观游览或从事其他旅游活动。

这一特点说明了旅游者的活动并非平均分散于世界各地,对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他们往往是集中到某些地区开展活
动。

(4)季节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游客来访量在时间的这种不均衡分布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四季之间、各月之间,以及各周之间,而且在一周之中的不同日期之间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之间同样可以见到。

理解每种特点,例如,为什么说现代旅游活动具有普及性的特点?
旅游市场的规模及其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和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其参加者范围的广泛性。

为什么说奖励旅游比传统的金钱或物质奖励更有激励效果?
第一,就激励作用的时效而言,一次非同一般的旅游经历往往会令受奖者印象深刻,甚至会使其终生难忘。

第二,就激励对象的范围而言,则会带来奖励少数人、激励一大片的效果。

第三章旅游者
1.旅游者的界定。

欧美国家对于国内旅游者界定标准有一定差异。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
(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4、我国的界定: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
华侨、港澳台胞。

(二)国内旅游者
(1)加拿大:离开居住地边界至少50英里(8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行的人。

(2)美国:处于工作上下班之外的其他任何原因而离家外出旅行至少50英里(80公里)的人,而不管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时返回。

(3)英国:基于上下班之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居住地外出旅行过夜至少一次的人。

(4)法国:基于上下班之外原因离开自己的主要居所,外出旅行超过24小时但未超过4个月的人。

(5)世界旅游组织:1984年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是
为了娱乐、度假、体育活动、公务、集会、会议、学习、探亲访友、保健、慈善工作或宗教目的而在自己定居的国家对某个目的地进行至少24小时但不足一年的访问旅行者。

(6)中国:
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
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到外地务工的农民。

客观因素: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它。

主观因素:旅游动机。

3.旅游动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完全超出了旅游者的范畴。

社交需求,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不充分。

受尊重需要。

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

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

自我实现需要。

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

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

如考察旅游、会议
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

可以成为旅游动机之一,但占很小一部分。

一般而言,人类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追求高层次的满足。

例如,一个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而不考虑安全需要,可能会向人乞讨而不考虑社会需要和受尊重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同时存在多种需要,但在某一特定时期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并不相同。

人们首先追求满足最重要的需要,即需要结构中的主导需要,它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着人们的行为。

当主导需要被满足后就会失去对人的激励作用,人们就会转而注意另一个相对重要的需要。

需要层次越高,达到的人数就越少。

因此,单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互还难以现代大众化旅游者的动机。

帕洛格的旅游者心理类型划分:
帕洛格将人们划分为
五种不同的心理类
型,自我中心型、多
中心型、近自我中心
型、近多中心型和中
间型。

参见右图。


中处在两个极端的心理类型分别是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

自我中心型的人,其特点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

在行为表现上,
这一心理类型的人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

多中心型的人的特点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

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接触。

4.消遣型旅游者、因公差旅型旅游者的主要特点(1)消遣型旅游者:①所占比例最大②季节性很强③选择自由度较大④停留时间一般较长⑤对价格较敏感
(2)差旅型旅游者:①人数较少,出行次数频繁;
②没有季节性;③选择自由度较小;④消费较高;
⑤对价格不太敏感。

第四章旅游资源
具体情况

4.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
旅游基础设施: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设施中,
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皆属于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最让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

7.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
第五章旅游业
2.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的区分
直接旅游企业:大部分营业收入都是来自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业务的那些旅游企业,即那些若没有旅游者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

间接旅游企业:业务中虽然也包括旅游者提供服务,但因此而获得的营业收入在其营业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因而旅游者的存在与否并不危机其生存的那些企业。

3.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旅游产品的特点:
4.欧美国家旅行社与中国旅行社的分类
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区别
5.饭店的分类
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
中国饭店星评工作始于1988年;中国现行的最新《旅行社条例》颁布于2009年。

6.主要旅行方式的优缺点。

影响人们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海上短程轮渡服务网主要分布在欧洲;最流行海上巡游区域是加勒比海域和地中海海域。

类型
特点
影响旅游景点经营的因素。

中国旅游景点质量等级的评定
全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5A、4A、3A
地方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2A、A
第六章政府调控与旅游组织
动机:
政治动机、社会动机动机、经济动机:
第一,通过发展旅游业扩大外汇收入来源,从而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国民就业机会,从而为实现国民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第三,通过发展旅游业缩小地区差别。


刺激经济增长、应对市场失灵
一般而言,政府干预旅游发展的主要具体手段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需求管理手段,一类是供给管理手段。

需求管理手段:
(1)目的地宣传与促销。

(2)为来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

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为来访游客提供便利,以丰富其经历。

第二,影响和控制游客的流向和流量,以防止交通拥挤和某些局部地区的人满为患。

第三,影响来访游客的行为,以维护当地的旅游资源和避免不可接受的文化冲突。

(3)通过控制价格去影响需求。

这种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两大方面。

(4)控制游客流入量。

供给管理手段:
(1)控制土地用途。

这是控制旅游供给的最基本手段。

各国政府大都有城市规划立法。

通过制定土地区划以及采取强制性征购方法是政府推动旅游开发工作的常用手段。

(2)对建筑物进行管制。

这一手段常用以配合用地控制。

管制的内容包括建筑物的规模、高度、形状和颜色以及停车场的安排。

停车场的安排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3)市场管制。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和法规对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管制和规范。

(4)实行特别征税。

有些国家或地区对来访旅游者征收旅游税。

(5)投资鼓励政策。

大致分为三类:同减小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同减小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同保证投资安全有关的政策。

4.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举例。

中国国家旅游局的前身“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于1964年,1982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有哪些:
广义和狭义国际旅游组织定义及举例。

狭义的国际旅游组织是指那些其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服务于多国利益的专职性旅游组织。

如世界旅游组织。

广义的国际旅游组织则除之之外,还包括那些其工作内容会部分涉及及国际间旅游事务的国际性组织,如联合国。

主要国际旅游组织总部所在
第七章旅游市场
:欧-美-亚太——欧-亚太-美
:欧-美-亚
流规律与发展趋势
从总体上讲,人们外出旅游地域范围的发展总是由近及远,旅行距离近,交通费用小;往返的旅程时间较短;生活习惯及文化传统接近;入境手续简便而且交通情况便利。

旅游客流主要源自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高,消遣型旅游需求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工商业发达,差旅型旅游需求市场规模较大;居民受教育程度高,容易把握旅游信息。

发展趋势:超大型城市往往都会形成重要的旅游中心;亚太地区在全球旅游业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全球远程国际旅游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高于区内国际旅游。

4.中国入境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港澳台。

重点客源市场如何选择
客源国:人口规模;人居收入水平/人均GDP;国民收入/财富分配状况(贫富差异状况)、国民受教育程度、城市化程度、人口年龄构成以及职
业构成;休假制度安排,特别是国民享有带薪假期的天数。

中国旅游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地理位置距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2)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
的打击(3)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问题(4)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有待改进。

第八章旅游影响
1. 旅游的经济影响
有利作用:(1)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增加目的地的经济收入;(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会。

不利影响:(1)过分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因素;(2)可能造成外汇漏损;(3)可能引起通货膨胀;(4)对产业结构可能发生不利影响;(5)盲目投资,管理不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积极影响:(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3)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增进国际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消极影响:(1)不良的”示范效应”;(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

旅游的环境影响
积极影响:(1)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休整;(2)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3)使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4)增强全民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5)有利于加快环境治理步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消极影响:(1)使当地水和空气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2)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3)大量旅游者来访,破坏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威胁;(4)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加剧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5)旅游接待设施建设缺乏规划,使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影响旅游乘数的因素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