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花石镇的成长机制及其调控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更是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空间载体。

花石镇位于湘潭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素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著称,近代以来享有“小南京”的美誉。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湘莲产业特色显著,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子贸易集散中心。

本文以花石镇为例,对其成长机制及其调控路径进行研究。

1区域背景
1.1花石镇概况
1.1.1区位及交通优势
花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是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之一。

地处湘潭县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与排头乡、射埠镇、中路铺镇和龙口乡接壤。

镇区与湘潭市相距55公里,与县城相距50公里[1]。

镇域总面积为133.4平方公里,城镇面积4.2平方公里。

全镇辖1个社区和31个行政村,5.5万余人,其中城镇人口2.1万人。

1.1.2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
花石镇财政税收稳步增长,规模工业强劲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整体经济结构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体。

2010年花石镇的农业总产值为3.35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5.57亿元,人均纯收入6560元。

2010年总税收813.88万元,较2009年的595.93万元增长了36.57%。

1.1.3商贸流通日趋繁荣
花石新综合农贸市场的投入运营加之花石老街原有的人流、物流基础,花石商贸流通体系日趋成熟。

目前入住镇区的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共有711家,涵盖机械、餐饮、娱乐、服饰、烟酒、医药、酒店等十多个行业,解决劳动力就业2078人;有效规范各行业的流通秩序,全年上缴税金260万。

借助家电下乡直补政策,花石镇成为了首批试点乡镇之一,极大地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实现了商贸流通的大繁荣、大发展,共计发放补贴金额210.99万元,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1.2花石镇特色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分析1.2.1企业因素
湘莲是湘潭传统特产,历代宫廷贡品。

现有加工、贸易湘莲的企业22家,其中规模企业7家,湘莲企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每年湘莲的吞吐量达10万吨,销售额30亿左右,产值18个亿,创税500万元,通过加工贸易带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在2亿元以上,占全镇人均收入39.73%。

湘莲龙头企业有宏兴隆、粒粒珍、兴宏运、莲冠等,其中宏兴隆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粒粒珍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2.2政府政策支持
为了让莲商交易更加便捷,信息交流更加迅速有效,也更好地集中管理,政府投资建立了花石湘莲大市场。

这是花石镇“十五”期间重点投资项目,在“湘莲市场第一期开发建设工程”开发中,政府投资4200万,征地42亩,兴建门面及住房200多套,完成街道硬化3.2公里,兴建排水排污管道500余米,完成市场电力增容,路灯安装建设,吸引了一大批莲商在此置业,营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在第一期开发的基础上,政府增加投资,相继完成“湘莲市场第二、三期开发建设工程”,不仅将原有市场的规模扩大,还兴建了花石农贸大市场,为湘莲
市场及全镇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1.3花石镇的功能分区及定位
充分考虑土地开发现状和用地适宜性,综合交通、功能构成、生态及空间景观结构等多方面的要求,中心镇区形成“一中心、一轴、七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镇新开发区主要形成两大功能区。

中心镇区以老镇区为依托,涓江以西以“宜居”为主题发展高尚住宅产业,打造花石作为湘潭县次中心城镇的重要居住功能区;涓江以东发展以“湘莲”产业为主导,构建花石镇的“两型”产业体制。

“一中心”指湘莲大市场。

规划将湘莲大市场湘莲产业定位为花石镇的基础支柱产业,将现有的居住功能与一般商业功能适当分离,提高市场服务设施档次和规模,并且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区域性的湘莲多层次产品交易中心。

“一轴”指贯穿老镇区的东西向主干道。

作为花石镇东西向的主要交通轴线,一方面引导花石中心镇区的近期发展建设实施,另一方面为形成花石中心镇区道路主体框架奠定重要基础,为形成整个中心镇区的格局做出了重大贡献。

“七组团”指河西两大高尚住宅区、河东两个居住组团、镇中心区、东部工业园区以及城镇配套功能区。

花石中心镇区的城镇功能通过以上组团合理的布置于规划区内,形成整个中心镇区的发展格局。

花石镇新开发区东接盐埠管区,西邻排头乡综合行政中心,具备较为明显的区位优势。

至规划期末,新区主要以湘莲精深加工产业为依托,配套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居住用地,功能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分为两大功能区:湘莲精深加工产业园和园区配套功能区。

在湘潭县城镇体系规划中,花石经济区被定位为重点发展湘莲深加工产业,打造花石湘莲深加工产业基地。

积极发展以花石水泵厂为龙头的机械产业。

在规划中,花石镇现状定性为商贸流通型城镇,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城镇的繁荣,突出商贸流通型城镇特色。

1.4花石镇小城镇成长的成长机制分析1.4.1主动力:规模经济
花石镇现有加工、贸易湘莲企业22家,其中含有规模湘莲企业7家,该产业中,各类从业人员达1.5万人,通过从事湘莲加工贸易给农民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在2亿元以上,占全镇人均收入的39.73%,企业发展形势良好,分布在镇区的企业虽然普遍规模不大,但胜在抱团集聚发展,这些企业集聚在镇区,形成了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效应。

1.4.2次动力:镇区发展
花石镇地处西南部中心位置,商贸集散功能突出,对周边城镇有较强的辐射和吸引力。

镇区布局现状以镇区内主要环线干道为基础,沿干线及涓江河分布。

依据花石镇总体规划,花石镇镇区建设用地规模近期为1.86平方公里,远期为5.22平方公里。

规划中,以现有布局为基础,将镇区建设成为湘莲贸易加工、湘莲景观、商贸物流、居民住宅等几个区域。

随着湘莲市场第四期开发建设工程、花石商贸城二期工程、中国·
花石湘莲文化旅游示范街一期工程项目的实施,莲美湘莲有限公司及莲都湘莲食杂有限公司等的引进,韶茶干线及潭衡高速公路的修建,都为花石镇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前景,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发展湘莲加工贸易,打造湘莲景观,为突出花石特色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1.4.3推动力:区位因素
1)门户效应:花石镇位于湘潭县南部,距湘潭市55公里,县城50公里,距衡山县城45公里,距湘乡市41.6公里,交通便利,吸引着三地的物资来此交易,区位优势明显。

湘潭县花石镇的成长机制及其调控路径研究
曾沛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加快农村地区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花石镇作为湘潭县南部最大的集市贸易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子贸易集散中心,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特色。

本文选择以湘潭县花石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湘潭县花石镇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从而促进花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花石镇;成长机制;调控路径
作者简介:曾沛,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

171
.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
界(上接第180页)所以要控制成本控制对象的功能。

C:Vi<1,从表3中我们看到,主营业务成本、各类加工设备设施的修理费用价值评价系数小于1,说明成本比重相对较高,应想办法控制成本比重。

高校后勤饮食实体食品原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很大,所以寻找途径降低其成本对整个饮食实体的成本控制很有意义,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降低成本:①建立良好的采购工作流程,良好的采购工作程序将为采购部有条不紊的运作提供有力的保证,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②建立原材料的采购规格目录,根据餐厅的实际需求,和餐厅一块建立原料采购规格目录。

对每种原料的商标、规格型号等由餐厅根据使用情况自己选择,采购部把关。

建好的采购规格目录给餐饮厅、供应商、采购员、保管员各一份,这不仅为供应商配货提供依据,采购员采购原料提供参考,还为保管员验货提供标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验货合格率,有效地降低了采购成本。

③做好供应商日常管理工作,供应商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和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采购部工作质量和成本。

如实行供应商不良记录登记制度,每月对供
应商从质量、送货及时性、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将考核结果及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供应商,考核结果与供货量和下一次招投标挂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应商的责任心,供应商供货及时率和合格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服务态度也有所改善。

对于各类加工设备维修费用,可以建立维修记录,加强使用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同时建立设备档案,从采购直到设备报废,通过设备整个生命周期总成本角度去采购下一批设备,有效防止便宜卖贵用,降低维修费用。

[1]王霞.价值工程视角下产品功能—成本的最佳配比研究[J].价值工程,2010(04).
[2]金玲,周敬宣.价值分析原理在真空排污系统管材选择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21(01):58-60.
[责任编辑:陈双芹
]
2)产业特色:湘莲企业集中,镇内有七家规模企业属于湘莲行业,七家湘莲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九家企业的92%。

3)交通区位:处于省级干线潭花公路旁,湘潭县韶茶(韶山至茶恩寺)干线公路穿镇而过,距潭衡高速回龙桥站只有10公里。

1.4.4融合力:基础设施建设
花石镇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方面不断加大投入,这些投入很好促进了该镇的建设以及农村产业集聚的发展。

在道路及交通运输方面,拉通了湘莲大市场1公里长、30米宽的荷花大道。

对500多米长的“花石老街”进行了提质改造,全部重新硬化。

新建了花石汽车站,开通了四条客运专线,日发车60多个班次,日接送1000余人次。

在水利、电力及垃圾污水处理方面,一是自来水厂扩建。

花石自来水厂于1998年底建成投产,先后3次进行提质改造,供水设备完善,日供水量达5000吨。

二是镇区电网改造。

新增了变压器5台,更新镇区供电高压线560米,低压线4000米。

三是加强了环境卫生治理。

镇内添置了垃圾箱、垃圾转运车、洒水车,挨家挨户发放垃圾桶,对镇区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马路市场等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收到较好效果。

在教育、卫生医疗总体情况方面,对镇中学和中心小学硬件设施进行重点投入,完成了合格学校创建,新建两所学生公寓,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对花石镇中心卫生院硬件设施添置更新等。

2花石镇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集聚效益发挥不明显
该镇的湘莲企业大多为家庭作坊型,且规模较小,多呈分散状态分布,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发挥。

首先是分散布局不便实现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商品、信息和技术的流通,同时不利于关联产业的建立,难以发挥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二是企业的分散布局使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无法集中统一进行,污染面广且点多,难治理,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三是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四是对湘莲的加工大多局限于去皮去芯的初加工阶段,产品种类单一。

其他工业企业,如水泵制造、陶瓷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工艺传统,创新性不强,技术含量低,规模效益、管理水平难以提高,需要推进技术进步。

2.2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协作不足
花石镇与龙口乡、青山桥镇等相连。

花石镇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辐射能力和联动协作意识,较少从区域整体的层面上来考虑规划建设,商业、地产开发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相互影响考虑不足。

对花石镇作为南部中心镇的建设呼应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吸纳和利用其辐射效应。

2.3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城镇建设水平不高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长远的思路和科学统一的规划,花石镇以自主建设为主,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分散,因而城镇功能分区不明确,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难上档次,城镇建设标准低、环境质量不高。

尤其是公共服务设施明显不足,且缺乏特色景观,人气并不旺。

城镇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中心镇区居民的吸引力,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本镇居民的素质。

3特色镇的调控路径分析
3.1加大产业发展力度,延长产业链
小城镇发展的关键要有产业的支持。

要培育自身的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交通优势,以湘莲加工为源头,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借建设湘莲市场、湘莲文化旅游示范街的契机,有效整合资源,发挥集聚效益和规模效应。

加大水泵制造、陶瓷机械制造业的工艺创新,加强与周边城镇的生产协作,积极发展规模经济。

农业方面,稳定粮食生产、提高湘莲产量、发展特种养殖等。

加大以集市贸易、餐饮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力度,增强小城镇活力。

3.2以规划为指导,加强对镇区发展的科学调控
中心镇区以老镇区为依托,涓江以西以“宜居”为主题发展高尚住宅产业,打造花石作为湘潭县次中心城镇的重要居住功能区;涓江以东以构建花石镇的“两型”产业体制。

在“一中心(湘莲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建议将现有居住与一般商业功能适当剥离,提高市场服务设施的档次和发展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区域性的湘莲多层次产品交易中心;明确镇区的各项功能分区,逐步解决镇内商业和办公混杂、工业与居住混杂的形象,将居住区、工业园区及城镇配套功能区合理的布局于镇区内;打造城镇建设的新亮点和特色景观,提高镇区的吸引力;完善镇区道路网,为形成镇区主体道路框架奠定基础。

3.3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
政府资金主要来源有限且分散,因此应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广开渠道,筹措城镇发展资金,加强公共设施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逐步改善城镇建设投融资环境,确保有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维护的专项资金。

要建立起政府、集体、个人、外资等多元化投资体制。

1)多方出资。

由政府积极筹措之外,宣传鼓励各企事业单位、个私业主赞助和捐献,充分调动各方支持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2)开发与建设。

通过引进房地产开发,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小城镇建设,同时又通过城镇建设进一步加大开发的力度,使开发与建设滚动式良性发展。

3)尽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和开发。

[1]郭建河.湘潭县莲镇产业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11.
[2]袁泽平.大城市边缘区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以杭州市三墩镇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07,6.
[3]石忆邵.特色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2003,27(7).[4]张满林.辽宁省商贸型小城镇成长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2.[5]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蒋永清,钟荣丙,等.长株潭城市群连绵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6(01).
[7]余国扬.特色镇发展导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205.[8]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徐菁.中心镇建设推动下的农村产业集聚:机制、途径和政策:以汤溪镇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2,5.
[责任编辑:丁艳]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