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新世纪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大理州新世纪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温度、压强、容积均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甲、乙两种气体,若甲气体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物质的量等于乙的物质的量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多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大D.乙的密度比甲的密度大
2、某学生用Na2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数据(盐酸逐滴滴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B.原混合物样品中n(Na2CO3):n(KHCO3)=1:1
C.实验②中,混合物过量
D.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40mL的该盐酸才能把12.24g 的混合物全部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B.需要95 mL 0.1 mol·L-1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
C.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2 mL的盐酸
D.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NaCl
4、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
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
A.0.25L B.0.5L C.0.75L D.1L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BaSO4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
②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钠不导电,熔融态的氯化钠可以导电
④气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也不导电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A.①④B.①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
6、下列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配制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100mL1.0mol/LNaOH溶液,称取药品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D.NaOH溶解后直接注入容量瓶
7、下列除去杂质(括号的物质为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
B.CO(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
C.MnO2(KCl):加水溶解后过滤、洗涤、烘干
D.CO2(HCl):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洗气后干燥
8、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B.
C.D.
9、在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A.Fe B.Fe和Br C.Cl D.C1和Br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是()
A.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B.Ba(OH)2 + 2 HCl = BaCl2 + 2H2O
C.KOH + HCl = KCl + H2O D.Cu(OH) 2 + 2HNO3 = Cu(NO3)2 + 2H2O
1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82a/(46a+m)% B.8200a/(46a+2m) % C.8200a/(46a+m)% D.8200a/(69a+m) %
12、某溶液中仅含有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比为Na+:Mg2+:Cl-=3:5:5,若Na+浓度为3mol/L,则SO42-的浓度为()
A.2mol/L B.3mol/L C.4mol/L D.8mol/L
13、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①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A.①B.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4、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A.B.C.D.
15、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3.2 g NaCl固体
B.过滤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C.容量瓶使用前应洗涤、干燥、检漏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只能重新配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A——F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A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D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F是一种黑色固体,F常用作催化剂,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③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溶液的溶质离子可能含有Mg2+、Ba2+、CO32-、Cl-、SO42-、NO3-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NO3-,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①只存在Cl-;②Cl-、NO3-同时存在;③____________。
已知实验提供的试剂只有稀盐酸、AgNO3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馏水。
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取②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
④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⑤向④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
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
(1)根据上述实验,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
______。
可通过______(填实验方法)来进一步确定该离子。
(2)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21、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应称取NaOH的质量_______________g;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
D.定容时俯视液面达到刻度线;
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在温度、压强、容积均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甲、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ρ=m/V知,甲气体的质量大于
乙的质量,所以两容器内气体的密度:甲大于乙,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进行分析;
【详解】
A、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因此甲的物质的量等于乙的物质的量,故A正确;
B、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因此甲的物质的量等于乙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故C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因为在体积相同的容器内,甲的质量大于乙,所以气体密度:甲大于乙,因此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
根据气态方程:pV==nRT可知,当p、T一定时,V与n成正比;当V、T一定时,p与n成正比;当当p、V、T都一定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即阿伏伽德罗定律,此题的解析应用了该定律。
2、C
【解析】
试题分析:A、若实验②中混合物全部反应,则产生的气体体积应该是,所以反应中混合物没有过量,A错误;B、实验①中混合物全部反应,设Na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
0.672÷22.4、106x+100y=3.06,解得x=0.01,y=0.02,则原混合物样品中n(Na2CO3)∶n(KHCO3)=1:2,B错误;
C、根据①③中数据可知在反应③中盐酸不足,其中二氧化碳是0.07mol,碳酸钠是0.03mol,碳酸氢钾是0.06mol,由于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则反应③中消耗盐酸是0.03mol+0.07mol=0.1mol,所以盐酸的浓度是0.1mol÷0.05L=
2mol/L,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④中碳酸钠是0.04mol,碳酸氢钾是0.08mol,完全反应需要盐酸是
0.04mol×2+0.08mol=0.12mol,盐酸的体积是60ml,所以实验④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20ml 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12.24g 的混合物全部反应,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明确反应的先后顺序及正确判断过量是解答的关键,在分析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时需要注意:在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盐酸先与何种物质反应,取决于CO32-和HCO3-结合H+的难易程度。
由于CO32-比HCO3-更易于结合H+形成难电离的HCO3-,故盐酸应先与Na2CO3溶液反应。
只有当CO32-完全转化为HCO3-时,再滴入的H+才与HCO3-反应。
3、B
【解析】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使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错误;
B、根据实验室容量瓶的规格判断,需要95 mL 0.1 mol·L-1NaCl溶液,可选用100 mL容量瓶来配制,正确;
C、100mL的量筒量取5.2mL的盐酸,量程太大导致误差大,应选择10mL的量筒,错误;
D、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只能精确到0.1g,错误;
答案选B。
4、C
【解析】
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容器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82×32=34.6,这说明氯化氢不纯,混有空气,设HCl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34.6=36.5x+29(1-x),得x=0.75,则氯化氢和空气的体积之比约是3︰1,所以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3/4L,即0.75L;
答案选C。
5、C
【解析】
①硫酸钡是难溶的盐,熔融状态完全电离;
②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是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弱电解质电离的原因;
③离子化合物熔融态电离出离子,能导电;
④熔融态共价化合物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
⑤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
【详解】
①硫酸钡是难溶的盐,熔融状态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氨气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溶液导电是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弱电解质电离的原因,所以氨水是电解质溶液,故②错误;
③离子化合物熔融态电离出离子,能导电,故③正确;
④熔融态氯化氢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故④正确;
⑤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⑤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明确电解质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无关。
6、D
【解析】
A.配制H2SO4溶液,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浓硫酸体积偏小,硫酸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故A不选;
B.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选;
C.配制100mL 1.0mol•L-1 NaOH溶液,应称取溶质的质量为:0.1L×1mol/L×40g/mol=4.0g,称取药品时砝码错放左盘,没有用游码,所以称得的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故C不选;
D.NaOH溶解放热,直接注入容量瓶并立即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故D选;
故选:D。
7、D
【解析】
A.FeCl2可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可用于除杂,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CO不能,可用于除杂,故B正确;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亚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把握相关物质的异同,并注意在提纯时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二氧化碳与碳酸钠能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H2O
+CO2=2NaHCO3。
8、C
【解析】
分析:判断物质的电子式是否正确时,要先判断物质所属类别,特别是要分清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A. 氯化钾是离子化合物,故其电子式不正确,A不正确;B. 次氯酸是含氧酸,其中的氢原子是连接在氧原子上的,故其电子式为,B不正确;C. 过氧化钠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其中过氧根离子含有共价键,其电子式为
,C正确;D.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不正确。
本题选C。
9、C
【解析】
反应3Cl2+2FeBr2=2FeCl3+2Br2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Fe元素+2价升高为+3价,Br元素由-1价升高为0,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该反应中Cl元素被还原。
故选C。
【点睛】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10、D
【解析】
A. 硫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硫酸钠为可溶性盐,则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A不选;
B. 氢氧化钡为强碱,盐酸为强酸,氯化钡为可溶性盐,则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不选;
C. 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氯化钾为可溶性盐,则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不选;
D. 氢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氢氧化铜难溶,不能用OH-表示,离子方程式应为Cu(OH)2+ 2H+= Cu2++ 2H2O,故D选;
故选D。
【点睛】
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若有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等物质生成,则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
11、C
【解析】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根据方程式计算。
【详解】
将a mol钠和水反应生成a mol氢氧化钠和a/2mol氢气,a mol铝和a mol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 mol偏铝酸钠和3a/2mol 氢气,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为23a+27a+m-(a/2+3a/2×2=(m+46a)g,溶质偏铝酸钠的质量为82ag。
则质量分数为82a /(m+46a) ×100%。
故选C。
【点睛】
掌握钠和水的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能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计算溶液的质量时注意从总质量中将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减去。
12、C
【解析】
根据钠离子的浓度,由离子浓度比例关系计算镁离子、氯离子的浓度,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
c(Na+)+2c(Mg2+)=c(Cl-)+2c(SO42-),据此计算。
【详解】
Na+浓度为3mol/L,由c(Na+):c(Mg2+):c(Cl-)=3:5:5,可得c(Mg2+)=5mol/L,c(Cl-)=5mol/L,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c(Na+)+2c(Mg2+)=c(Cl-)+2c(SO42-),故:3mol/L+2×5mol/L=5mol/L+2c(SO42-),解得:c(SO42-)=4mol/L,故答案为C。
13、B
【解析】
①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使倒吸现象停止,防止炸裂试管,故①正确;
②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苯作萃取剂,密度比水小,故②错误;
③在配制溶液时,为保证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③正确;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为防止固体飞溅,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故④错误;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酒精为液体,用水灭火会造成酒精蔓延,火势更不容易控制,故⑤正确;
故选:B。
14、B
【解析】分析:根据仪器的构造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
A、此仪器为烧杯,A错误;
B、此仪器为分液漏斗,B正确;
C、此仪器为容量瓶,C错误;
D、此仪器为圆底烧瓶,D错误;答案选B。
15、C
【解析】
①0.5molNH3中的原子数为0.5×4×N A=2N A,②标准状况下He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其原子数为
l×1×N A=N A,③水的质量为9mL×1g/mL=9g,其物质的量为0.5mol,则原子数为0.5×3×N A=1.5N A,④0.2molH3PO4中的原子数为0.2×8×N A=1.6N A,显然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①④③②,故选C。
16、C
【解析】
A.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因此可以用托盘天平称取3.2 g NaCl固体,A项正确;
B. 过滤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的作用均为引流,作用相同,B项正确;
C. 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漏,再进行洗涤,无需干燥,C项错误;
D. 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所配置的溶液变稀,只能重新配置,D项正确;
答案应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①②③2NaCl+2H2O2NaOH+H2↑+Cl2↑MnO2 +4HCl(浓) MnCl2 + Cl2↑+2H2O
【解析】
已知A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为氯化钠,D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为氯气,F是一种黑色固体,F常用作催化剂,为二氧化锰。
据此解答问题。
【详解】
已知A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为氯化钠,D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为氯气,F是一种黑色固体,F常用作催化剂,为二氧化锰。
则A为氯化钠,B为氢氧化钠,C为氢气,D为氯气,E为氯化氢,F为二氧化锰。
(1)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四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①②③。
(2)反应①为电解氯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③为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和水,方程式为:MnO2 +4HCl(浓) MnCl2 + Cl2↑+2H2O。
【点睛】
推断题抓住突破口是关键,如颜色,黄绿色的气体为氯气,红棕色的气体为二氧化氮等,抓住物质的用途,如氯化钠为厨房常用调味剂等。
18、CO32-、SO42-Mg2++2OH-===Mg(OH)2↓、Ba2++SO42-===BaSO4↓只存在NO3-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则不存在CO32-;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Ba2+,则不存在SO42-,据此解答。
【详解】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Mg2+,则不存在CO32-;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Ba2+,则不存在SO42-,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无法确定。
则(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O32-、SO42-;
(2)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Mg2++2OH-=Mg(OH)2↓、Ba2++SO42-=BaSO4↓;
(3)根据假设:①只存在Cl-;②Cl-、NO3-同时存在,因此假设③应该为只存在NO3-;要证明是否存在氯离子,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即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如果有白色沉淀,则说明存在氯离子,如果没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存在氯离子。
【点睛】
注意掌握破解离子推断的四条基本原则,肯定性原则:根据实验现象推出溶液中肯定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互斥性原则:在肯定某些离子的同时,结合离子共存规律,否定一些离子的存在(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酸性、碱性、指示剂的变化、与铝反应产生H2、水的电离情况等);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一定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且溶液中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一原则可帮助我们确定一些隐含的离子);进出性原则:通常是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离子或引入的离子对后续实验的干扰。
19、SO42−、CO32−Fe3+、Al3+、Cl−K+焰色反应Fe3++3NH3⋅H2O═Fe(OH)3↓+3NH4+
Al3++3NH3⋅H2O═Al(OH)3↓+3NH4+Al(OH)3+OH−═AlO2−+2H2O
【解析】
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K+、Fe3+、Al3+、Cl−、SO42−、CO32−中的若干种,由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搅拌,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放出,则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
②向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Ba(OH)2溶液,生成有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可能含有SO42-;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Cl-;
③取②中的有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盐酸,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含SO42-;
④重新取少量固体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⑤向④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呈碱性,有沉淀生成,过滤,往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溶解,因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氢氧化铁不能,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3+、Al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Al3+、Cl-;一定不含有CO32-、SO4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以此来解答。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CO32-、SO42-;肯定含有的离子是Fe3+、Al3+、Cl-;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K+,由于钾元素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此要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K+,可通过焰色反应判断;
(2)由于溶液中含有Fe3+、Al3+、Cl-,向该溶液在加入氨水,Fe3+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Al3+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往过滤后的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由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够溶于强碱,所以Al(OH)3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
涉及离子的推断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把握生成的沉淀及沉淀的颜色、离子共存确定存在的离子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20、(1)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27.4 10.0 (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4)BC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室中没有240mL的容量瓶,配制时需要选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250mL1.0mol/L的NaOH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天平称量(用到药匙)称量,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还缺少250mL容量瓶,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⑨⑦④;
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根据图示可知,游码的读数为2.6g,结合托盘天平的称量原理可知,图示中,砝码质量=烧杯质量+游码质量,所以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20g+10g-2.6g=27.4g;配制250mL1.0mol/L的NaOH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25L×1mol/L×40g/mol=10.0g,答案为:27.4;10.0;
(3)容量瓶有瓶塞,配制过程中需要摇匀,为了避免液体流出,配制溶液之前需要据此容量瓶是否漏水,答案为: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4)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低于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溶液体积变小,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答案选BC。
考点:溶液的配制
21、12.5B、C、A、F、E、D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A、B、C
【解析】
(1)根据m=cvM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2)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
(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根据热溶液体积偏大;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分析判断.
【详解】
(1)溶质的质量m=nM=cvM=1.25mol·L-1×0.25L×40g·mol-1=12.5g;
(2)配制250mL溶液,则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250mL,配制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实验操作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
(3)操作A中,应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是减少溶质的损失,减少实验误差;因热溶液体积偏大,冷却下来时溶液体积变小,则浓度会变大;
(4)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A正确;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小,故B正确;
C、定容时仰视液面达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