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谈谈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自理能力指的是幼儿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幼儿园教育应当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重视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供大家参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
”目前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
作为小班老师的我,更加注重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一、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以往,我们教师只注重观察幼儿的智力水平,注重知识传播和生活上的照顾,想到为幼儿做些什么,却很少观察幼儿会做什么,教师大多不愿让幼儿动手,避免幼儿出事故增添麻烦。
在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家长更是包办代替了一切。
成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幼儿动手的机会,限制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孩子们成人后,缺乏相应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居里夫人却是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注重培养她们的自我服务能力,运用成功的教育,使大女儿获得了诺贝尔奖,小女儿成了杰出的专家。
相反,有一位母亲曾因惧怕独生子到外面受人欺负,从2岁起不让他与外界接触,更不许他做任何事情,结果,孩子长到16岁时,连跑都不会,智力发展也不及6、7岁幼儿。
而由于骨骼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加上学前期所学会的动作和技能,小班幼儿已能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动作会更加灵活而且有条理。
如果成人能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帮助鼓励幼儿完成他们所做的事情,会使幼儿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乐感,从而形成一种自信,这是幼儿将来学习和工作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应从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开始,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
在我班新入园的32名幼儿中,有2——3名幼儿常不自觉的用左手拿勺子,有1——2名幼儿不会自己洗手,有一大半的幼儿会脱衣服,一小半的幼儿会穿衣服,很少数的幼儿能自觉地要把玩具收好,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针对这些问题,我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本班幼儿采取了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四项措施。
(一)采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
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如单纯的讲解,示范幼儿学起来就感到枯燥无味,这并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因而需要教师设计出各种形式新颖的游戏活动,并与主题活动的内容整合起来。
如在《苹果和橘子》主题中:我在教幼儿扣扣子时,用废布自制了许多的果树,用扣子当果子我说:“果树上长满了果子,幼儿就把果子尽快地扣上去。
”如说:“我们把果树上的果子都摘下来。
”孩子们就把扣子解开来,这样反复练习解扣子和扣扣子的本领,我运用游戏的方法教会幼儿洗手、洗脸、穿脱衣服等。
游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幼儿在游戏中有积极愉快的情感,消除了紧张情绪而会主动参与练习,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得到了发展,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自我服务的意识开始萌发。
小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趣的游戏,游戏是提示幼儿学习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利用多种活动和教育手段,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规程》中指出,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
自我服务的能力要通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机会来锻炼。
如:小班幼儿吃蛋,在吃前就上一节简短的活动,边让孩子们看、摸、闻。
然后,再剥去蛋壳、品尝蛋。
这样,幼儿既认识、了解了蛋的外形特征,又在剥蛋的过程中掌握了劳动技能。
当幼儿把蛋壳剥完后的高兴劲,使我感到让幼儿自己来劳动的重要性。
然而,仅仅依靠教育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掌握学习的时机,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如:进餐前后,午睡前后,户外活动,季节变换等。
例如:小班刚进来时,幼儿园中餐吃虾,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虾壳剥去
后幼儿吃,又省心、又省事,但这样是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的机会,我改变了过去做法,让幼儿自己来剥,他们既学到本领,又有了食欲,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采用综合教育的手段,就能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幼儿虽在同一个班,但是由于遗传因素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那么差异存在是必然的。
因此,我们切不可要求幼儿达到同一水平,有的幼儿由于父母过分宠爱,自我服务能力较差,意识不强,往往别人轻而易举做完的事,他却感到很吃力。
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要分析“对症下药”,不应把他们视为能力差的孩子。
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要给予幼儿适时适当的帮助,使幼儿树立信心,直至把事情做好。
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分组活动等,进行个别指导,教师要注意投放适当的材料,引导幼儿参加活动。
如:请小手肌肉发育不太好的.幼儿帮助小娃娃穿衣服,请大肌肉发育不理想的幼儿整理玩具,摆放大积木。
特别是对那些动作快、接受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关心、帮助别人或请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情。
使幼儿知道自己努力会做的更好,避免骄傲情绪的出现。
教师只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就一定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四)实施经常化教育,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幼儿自我服务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它必须通过教师经常的、细致的教育及幼儿自觉的参加与练习,才能逐步形成和巩固,教师既要善于抓机会让幼儿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又要为幼儿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无意中反复练习,班上的老师要相互配合、要求一致、教育一致,使幼儿行动上明确,要鼓励幼儿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更要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倾向,不能听之任之。
小班幼儿往往有这样的现象。
在园中自己穿脱衣服,回家后,却是另外一个人,什么事都是家长包办。
有的幼儿要自己做,可家长怕孩子这个做不好,那个又做不好,非要亲自“下手”。
因此教师尊重爱护每个孩子,使幼儿感到教师是最可亲近的、最可信赖的,幼儿接受教育就相对容易了。
只要教师以
爱为本,从严要求,经常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就能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效果
我想经过以后一学期的培养,我班32名幼儿,肯定都会自己拿勺吃饭、自己上下楼梯、自己穿脱衣服,大部分幼儿会整理玩具,会自己剥蛋壳、虾壳。
可见,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比过去传统的示范、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促进了幼儿小手肌能的发展,使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激发了幼儿动手动脑的兴趣,萌发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我们在擦桌子,很多幼儿提出要自己擦,而且擦得都很认真,很像样子。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家长普遍反映孩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在家抢着帮妈妈干活,能自己穿衣裤,学着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大人帮忙。
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通过教育实践,我感到,对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切实可行的。
它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的发展,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的教师要重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总之,只要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因人施教、因时施教,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习惯,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整体目标出发,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制订科学周密的计划,重视小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的培养,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
1、家长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过多的考虑幼儿在生活上的舒适、智力上:的投资,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成了对孩了进行谈书、写字、画画等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吃饭、穿衣、睡觉和个人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他们认为孩子的这些生活能力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就会形成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所以他们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造成了对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
2、家长对幼儿的身体缺乏正确的认识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还小,应该受到细心的照顾,这些小子等孩子长大了便可以做了。
因此孩子在家中一切能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被家长包办代替,养成了懒惰和依赖心理,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变得迟钝。
幼儿的身体发展是需要不断锻炼的,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才可以使身体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使孩子的身体迟迟得不到锻炼,其自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3、家长怕麻烦,图好、图快
由于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3岁左右的孩子在肌肉力量、动作精准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不成熟,加上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经常把事情搞得乱糟糟的,面对这种情况,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如何对幼儿的动作加以指导,不愿意教孩子做事情,认为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替他们做就好了,同时,家长因为工作忙,为了节省时间,不让幼儿给自己添乱,包括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们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长辈和幼儿园,在面对幼儿需要帮助时,采取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自信心“,扼杀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使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得不到提高。
五、制订家园共育教育计划,奠定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基础
好的幼儿教育计划有利于自理能力教育的推进,进而实现最终教育预期目标。
对于小班阶段的幼儿而言,其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发展仍未完善,需要教师制订详细的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
因此,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共同制订相关计划也能提高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在制订计划时应考虑需要培养小班幼儿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在培养其行为能力时应注意什么,以此进一步形成自我保护能力培养计划,同时也应当引导家长共同开展自理能力教育,提升家长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协调沟通以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信任幼儿,给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应再将幼儿看作无法自理的个体,而是应当对其独立行为及时鼓励,尊重其自我意识,家长与幼儿应给
予幼儿更多信任,鼓励其动手实践,让其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吃饭、取放玩具等。
如此一来便可锻炼幼儿独立自主能力,还能增强其成功体验,提升幼儿自信心。
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幼儿都可以自主完成,但是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指导,如此才能让其自主动手完成自己的事情,并在实际生活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能够起到锻炼作用的各类微小事物,并支持和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将自理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中。
七、明确家园共育标准,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幼儿园教育协同家庭教育的共同推进,可以使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但是目前仍存在家园要求不一致问题,这就会对幼儿发展自身自理能力产生阻碍作用。
可见,在幼儿自理能力要求上很有必要实现家园标准一致目标,家长和幼儿园方面必须拥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并合作开展幼儿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幼儿正确、健康、合理的生活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