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及其生态环境驱动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及其生态环境驱
动因素分析
草原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近年来,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不断加剧,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驱动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概述
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草原退化
草原是草原牧区的主要生态系统。
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和环境
变化等因素,草原退化风险日益加剧。
草原退化的主要表现为草种减少、植被稀疏、土地漏失、草畜平衡破裂等现象。
尤其在当地牧民长期以来的过度放牧和草原火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 农田化
草原牧区的农业在过去是以旱地农业为主,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利用草地水分,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的需求,向草地上开垦新的耕地,发展旱地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草原农田化的主要表现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乡村的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相应
的草原空间被侵占。
各种非农活动在草原上的开发持续加强,有些城市和工矿企业通过大规模地填平草原,修建各式各样的建筑物、道路、人造湖等,更是加剧了草原资源的减少。
4. 非耕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草原牧区非耕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主要是指草地的利用方式的改变。
草原牧区
资源多样性较高,适合开展牧业、旅游等多种业态。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现象日益加剧。
许多垃圾填埋场、大型垃圾堆等堆放区域大量占用草原地带,对当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二、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驱动因素分析
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环
境因素对草原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状况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具权重的是干旱气候、高温、低湿、高寒、弱耕地土壤等,对草原退化等问题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是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过度放牧、火灾、草地
破坏、土地人为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了草原退化、农田化等现象的突出现象。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人类的建设活动对草原牧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 农牧民的观念和行为
农牧民的观念、行为和技术水平对草原生态的影响非常大。
经济利益和环境保
护并存的观念缺乏,牧区内外赤地升起的新房、修路、办学、兴办小企业等,无不对牧区的草原生态造成极大的影响。
4. 小生态系统
在草原牧区的圈闭内,每个圈有一定的面积,分布有牧民的房屋、牧桥、牧道、牧庄等小生态系统和设施。
由于牧民或定居者对圈地的利用,合理或不合理的利用
方式,直接影响了草原的恢复,造成了草原的退化,进而抑制牛羊的生长繁殖,形成一种难以回收的恶性循环。
三、结论
草原牧区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和解决办法。
生态环境驱动因素是导致草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应该合理调整和改进农牧民的利用方式和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以保护草原为导向的工作,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