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分析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作为主要的教育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外进行数学学习。而高中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注重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本作业设计,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因素。并倡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他们能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校本作业;现状;设计策略
作业设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妥善、恰当地利用作业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重视数学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价值。创新作业设计观念,明确作业既是监督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也是检验自己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明确做作业既是巩固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指导学生学习。
一、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布置形式较为单一
作业布置形式是呈现作业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现教师作业设计智慧的重要载体[1]。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作业仍然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教师们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作业批改后的结果。对于一些已经掌握的知识,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大量的习题来给学生练习,加深他们的理解。而对于一些没有掌握的知识,为了促使他们掌握,也会布置大量的习题来提高和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使他们有效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原理。还有部分数学教师较少去创新作业设计的内容,而较多去引导学生完成一些“仿做例题”的题目,不注重体现自己的教育智慧,而是在原有的例题上进行改编。教师们并不注重布置需要学生互动、合作的课后作业,而较多布置一些学生独立
完成的作业,学生的能力没有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提升。并且,教师们往往布置的是一些认知层面的题目,很少关注学生学习态度、情感、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布置作业仅仅是走流程,作业内容只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忽略了内容的延伸,而且作业完成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反馈,严重影响了作业的价值,不利于良好作业完成习惯的培养。在这种作业布置情形的主导下,作业的形式十分单一,学生仅仅是单纯、单独地做习题、练习题,根本无法体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二)作业设计内容较为枯燥
传統的数学作业设计模式下,作业数量非常多,但是很多内容却是重复的[2]。并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在布置作业时始终以学生的“考试”为参考物,将注意力集中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促使他们在考试过程中表现优异
等方面。因此,教师往往都是让学生进行一些计算能力的练习,以促使学生能够熟练该种题型的解法,见微知著,从而将解题方法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题型之中,从而在考试过程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并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始终是以考试的范围为重要参照,布置与考试相关的大量习题,使得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变成了不断解题的过程,既没有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得学生的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大多数教师的作业是书面形式的,无形之中体现了题海战术,认为多做题,必然能掌握课堂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大量布置试卷,而忽略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严重影响高中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会打击学生的作业完成积极性,完成作业的意识得不到提高。
(三)作业设计没有体现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不会有发展完全一致的两个孩子。每一个孩子从小生长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的学习习惯也各有差异,因此,每个人的发展都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教师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的,所有学生完成的都是一样的作业,甚至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完成的都是一样的作业[3]。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一个班的学生可能会在接受知识的程度上有差别,学习也会有
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导致作业只对个别学生有效,对于数学成绩比较落后,以及数学成绩过于优异的学生没有效果,还会导致比较落后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恐惧和抗拒心理,而成绩过于优异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也逐渐失去兴趣。更有甚者可能关注到了学生的发展差异,也明白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但是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这部分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并不重视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全班学生笼统布置同样的作业。
(四)忽视对学生的及时评价
评价是检验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教育教学过程成效的重要指标[4]。教师如果重视评价的作用,发挥评价改进与完善课程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还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妥善改进,提高教育成效。但是,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往往也是比较敷衍的态度,只检查他们做没做,而至于做的质量如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会在今后的作业完成过程中,以敷衍、草率的态度对待作业,并不注重作业的完成质量。还有很多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之后,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可是教师却没有关注到他们这方面的需求,使得他们对教师缺乏信任感,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积极性。
(五)教师重视作业完成结果
教育教学结果是体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5]。这就使得教师们过分注重课堂教学活动后的教学结果以及完成作业的结果,并不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并不关注他们是否遇到了难题,或是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有新的解题过程和思路。而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又会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在教师观念的影响下,也只注重作业的完成结果,草草了事,而并不注重多种解题方式的探索,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被削弱。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注重作业完成结果,而忽略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体验的教学模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