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考模拟历史试卷(5月份)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
1.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
孟子认为()
A.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B.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
C.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D.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
2.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
3.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姑”。
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B.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C.伦理制约皇权D.儒家主流地位受冲击
4.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汇合到16世纪才开始,西方的影响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
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A.文明交流的技术条件B.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
C.文明交流的历史基础D.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5.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中榜率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 000名考生800人中榜。
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6.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
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 000海关两)
A.农业传统技术占主导地位B.农民购买力有较大提升
C.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D.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一场战役:“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战斗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这次战役()
A.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B.是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8.“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
”此政策的目的是()
A.团结一切抗日力量B.巩固革命根据地
C.巩固新生人民政权D.实现农业合作化
9.梭伦改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划分公民等级,开启平民参政的时代,各等级的政治权利依其财力之大小而定。
第四等级()
A.可以参加公民大会B.可以担任低级官职
C.能参加四百人会议D.承担最大军事义务
10.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0%材料说明西班牙()
A.确立殖民霸主优势
B.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
C.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1.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
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
材料说明美国()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12.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
“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13.材料一
法国礼仪制度举世闻名:法国人一度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
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
1875年,动荡的法国开始消停,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
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
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
——摘编自(法)鲁维洛瓦《礼貌史》材料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社会中无处不在。
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
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
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地铁上大学生的“汉服秀”、中小学校园诵读《弟子规》,举行“冠礼”,社会上朋友相见作辑打拱,夫妻互称“郎君娘子”等现象屡见报端网络。
——摘编自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和90年代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府,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设的,政府的体制只要对国家的文明有利,君主也好、共和也好,不应拘泥名义如何而求其实际。
有史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体制,虽然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贵族专制、民主制等不同的体制,但是不能单从体制来判断哪种好、哪种不好,最重要的是不偏于极端,君主未必不好,共和政治也未必都好、评论政治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徒慕虚名,况且,政府的体制不是千篇一律的。
——摘自(日)福泽谕古《文明论概略》运用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体现与文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5.材料
宋初,中央一级的商税管理机构是三司,三司的最高长官为三司使,三司使又称计相,是管理财税的第一人,三司下面具体由盐铁司负责商税,盐铁司使或副使是商税的具体负责官员,下属的成员过多,行政效率低下。
宋神宗对商税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把三司裁并于户部,中央财政管理主体发生变更,户部登上管理财税的舞台。
全国各地的商科具体由户部中的金部主管,由户部的尚书侍郎总领,其下金部郎中、金部员外郞具体主管,共有70多史官吏。
而京都的商税管理权则划入太府寺,太府寺卿或少卿就成了京城商税系统的最高主管官吏,宋朝南渡后,宋高宗三年,把太府寺划入户部,自此户部成为宋代商税唯一的中央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红雷《宋代商税征收管理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商税管理机构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税管理机构改革的影响。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希特勒狂妄宣称,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党的基本思想。
为此,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协定,矛头首先指向苏联。
据统计,从1940年9月到1941年9月,德国军费开支就达601亿马克,占国家全部开支的70%.1940年12月,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提出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得到希特勒批准。
该计划要求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并且规定对苏战争必须在6个月到12个月内结束,最迟不得超过1941年圣诞节。
——摘编自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
他年轻时沉迷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格竹而未得至理,便从此抛弃了格物之法。
后王阳明在绍兴筑书舍,与佛、道人士讲论禅机、道法之事,研读佛老之书。
作为明朝官员的他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
在贵阳书院,他开始向诸生宣讲“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在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其弟子王良将“致良知”具体化为百性日用之道,一生倾心平民教育,由此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泰州学派。
——摘编自荣真《文史中国·大明流煌》(1)根据材料,概括王阳明“心学”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阳明的思想。
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5月份)
答案
1.B
2.C
3.C
4.B
5.D
6.A
7.D
8.C
9.A
10.B
11.A
12.D
13.(1)同:革命时期都否定传统礼仪;都呈现简约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后来都出现传统礼仪的回归。
原因:受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近代工业文明的推动;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对传统礼仪文化演变过程的理性反思。
(2)20世纪初态度:批判传统礼仪文化。
影响:打击了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捍卫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全盘否定,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0世纪90年代态度:肯定传统礼仪文化。
影响:传统礼仪的回归,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但流于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14.论题:适合本国实际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本国文明的发展。
阐述:英国光荣革命后,尊重历史传统,协调旧贵族与新贵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冲突,依靠渐进性的改革,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等,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美国独立后,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共和制,解决了邦联制带来的困境,有效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关系,为美国政治民主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15.(1)措施:把三司裁并于户部;地方商税由户部中的金部主管,京城商税由太府寺管理;南宋时把太府寺划入户部。
(2)影响:户部权力扩大,地位上升;减少了冗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了国家财政开支;权责明确,完善了商税管理制度。
16.(1)背景:希特勒敌视社会主义苏联;三国协定的签订;军事上准备充分;德国基本控制了北欧、西欧和南欧,占据优势。
(2)原因:德国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苏联战前工业化建设奠定的基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
17.(l)背景:程朱理学的局限性;佛教、道教的影响;社会实践的影响。
(2)评价: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挑战程朱理学的权威,发展了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思想启蒙;继承发展儒家积极入世主张;推动儒学平民化;其思想仍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具有局限性。
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5月份)
解析
1.【考点】31:孔子和孟子。
【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
需要掌握孟子夷夏观念。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的,舜和周文王都是夷狄之人,不仅可以变为华夏之人,而且可以成为代表华夏文明最高品位的圣人,说明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故B项正确。
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C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应排除。
仁政是孟子的主旨,故D项错误。
故选B。
2.【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需要掌握精耕细作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对“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的分析理解和对精耕细作含义的把握。
【解答】依据题干“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知,强调的是要争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不要广种薄收,这体现的是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3.【考点】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需要掌握唐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材料的意思,仍然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描述的是狄仁杰向武则天进言,如果立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则不能享受宗庙祭祀供奉;立李唐子孙为太子则可享受宗庙祭祀供奉,这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对武则天权力的制约,故C 项正确。
ACD三项与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应排除。
故选C。
4.【考点】BA: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文明。
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对中西方文明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得出迅速发展,世界开始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资本主义取得对世界的统治,由此可知,题干材料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B。
5.【考点】1O:科举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科举制的认识,要求学生经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和材料来分析。
【解答】A.材料体现的科举考试和传统中国的科举考试,在内容和方式上完全不同,不是弥补了传统科举考试,而是彻底的改变。
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白话文写作成为主流,是新文化运动。
C.材料考查圣经,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消。
D.从材料可以看出录取比例非常高,而且人员三六九等根本起不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故选D。
6.【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解答】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极低,这说明机器并非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工具,农业传统技术占主导地位,也表明近代中国的农业近代化发展缓慢,故A正确,D错误;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7.【考点】9S: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战斗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解答】从材料“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可以看出此次战役是以破坏敌方交通线作为主要斗争目标的,再依据材料“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可知与百团大战有关。
故D 正确。
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故排除A。
太原会战国共合作进行抗日的典型,故排除B。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故排除C。
故选D。
8.【考点】9P:土地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要求学生结合土地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将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在抗日战争以后。
主要解决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而不是中外民族矛盾。
B.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当时没有人民政府,只有苏维埃政权,所以可以判断材料应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C.由材料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其目的最终是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D.农业合作化是建立在土改完成的基础之上,不是土改的目的。
故选C。
9.【考点】J2:梭伦改革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
需要掌握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度的内容。
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度中的第四等级的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识记。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度中的第四等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不承担最大军事义务,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
第四等级只能做轻装步兵和水手(只带棍棒),不承担最大军事义务,故D项错误。
故选A。
10.【考点】53: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班牙早就准备扩张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对外殖民扩张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看不出西班牙的殖民霸权地位。
B.从材料可以看出,大量黄金白银没有留在西班牙,反而是流落到了其他国家,没有成为西班牙经济发展的原始资本。
C.材料不能体现出西班牙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材料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
故选B。
11.【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内容特征,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力代表和发展历史来分析材料。
【解答】A.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建立了很多的发电站,电在美国工业交通等还有公共部门广泛运用,说明美国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材料只是反映出美国的电气化率比英国要高,美国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国工业发展的表现,看不出美国成为世界工业革命的中心。
D.生产集中主要是指垄断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故选A。
12.【考点】C9:斯大林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落后,最终又制约了重工业的发展;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
【解答】“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3.【考点】BA: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比较。
考查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20世纪初期和90年代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及其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概况即可。
需要掌握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工业革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
【解答】(1)第一小问的相同之处,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之处是革命时期都否定传统礼仪;都呈现简约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后来都出现传统礼仪的回归。
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
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
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依据材料二“18世纪以来,伴随
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
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原因是受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近代工业文明的推动;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对传统礼仪文化演变过程的理性反思。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可以得出20世纪初的态度是批判传统礼仪文化;依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可以得出20世纪90年代的态度是肯定传统礼仪文化。
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知,20世纪初的影响是打击了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捍卫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全盘否定,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史实可以得出20世纪90年代的影响是传统礼仪的回归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但流于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14.【考点】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
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美国共和制确立对本国文明的发展的影响。
需要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影响。
【解答】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论题是适合本国实际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本国文明的发展。
第二小问的阐述,可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影响进行说明。
15.【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查宋代商税管理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把三司裁并于户部”可以得出把三司裁并于户部;“全国各地的商科具体由户部中的金部主管”、“而京都的商税管理权则划入太府寺”可以得出地方商税由户部中的金部主管,京城商税由太府寺管理;“宋高宗三年,把太府寺划入户部”可以得出南宋时把太府寺划入户部。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三司使又称计相,是管理财税的第一人,三司下面具体由盐铁司负责商税,盐铁司使或副使是商税的具体负责官员,下属的成员过多,行政效率低下”、“户部成为宋代商税唯一的中央管理机关”,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影响是户部权力扩大,地位上升;减少了冗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了国家财政开支;权责明确,完善了商税管理制度。
16.【考点】TG:苏德战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背景,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2)本题主要考查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要求学生结合当时苏德两国的具体战争环境和当时的世界形势来分析材料。
【解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希特勒一贯仇视共产主义苏联,一直把消灭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从材料可知,1940年德意日三国签订了军事协定,将矛头指向苏联,同时,我在西线得手以后积极准备,控制了北欧西欧南欧,为侵略苏联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