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吊机布置及吊装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吊机布置及吊装方法
1.工程概况
国电泰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2机组,锅炉设备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

其型号为HG-2980/26.15-YM2。

锅炉为超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采用∏型布置、单炉膛、反向双切圆燃烧方式,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循环泵启动系统、一次中间再热。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锅炉钢架采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整个构架分五个安装层,炉顶大板梁最高上平面标高为89000 mm。

锅炉钢支架结构总重约6903.4T,大板梁总重约1059T,受热面设备总重约8086T。

受热面设备主要由下列部件组成:水冷壁系统(包括水冷壁、包墙及顶棚)、省煤器、低温过热器、分隔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再热器交叉管以及之间的汽水连接管道等。

本台锅炉具有如下特点:受热面管全部为合金钢材质;大板梁为叠梁结构;焊口数量较多(参加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的焊口总数约为76715只)。

该型号锅炉与600MW亚临界锅炉、300MW锅炉及其以下容量的锅炉的安装方案有较大的不同。

#2锅炉安装主要进度如下:
2.主吊机布置及总体方案
由于锅炉跨距较宽(锅炉受热面炉膛左右宽32084mm,深15670mm,后炉膛深12177㎜),大板梁较重(最大的E板梁上梁重150702.4㎏,下梁重151832.1㎏),普通吊车难以满足现场的安装要求,故在锅炉钢架吊装的时候,将集控楼的钢结构缓装,在锅炉左侧布置CC-5800(1000T)型履带吊,在锅炉右侧的G柱和H柱之间布置一台2400附臂吊作为锅炉钢结构吊装的主要机具。

待炉顶大板梁及相应的支承梁吊装结束后,撤除CC-5800履带吊,
在炉顶C板梁上布置一台ZSC5080炉顶吊。

以2400附臂吊和ZSC5080炉顶吊作为锅炉受热面吊装的主要机具。

锅炉吊装机械布置平面图如下:
锅炉受热面炉膛左右宽32084mm,深15670mm,后炉膛深12177㎜,每侧受热面重量及尺寸都较大,整体组合现场吊装机具及场地均无法满足,故大部分的设备都采用散装方案,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高空作业、加快施工进度,受热面可尽可能在地面进行小组合。

3.吊装顺序及吊装方法
3.1钢架吊装
本锅炉钢架宽69.6m,深77.4m。

共分为9段,全部由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

从炉前到炉后共有E、F、G、H、J、K、L、M、N九排立柱,其中L、M、N三排为空气预热器用钢结构,最上层梁平面高度为40.8m;E、F、G、H、J、K六排为锅炉本体钢结构用。

从炉左到炉右共有B0、B14.3、B23.1、B34.8、B46.5、B55.3、B69.6七个剪力面。

钢架分层吊装,吊完一
层找正验收一层。

考虑到后续受热面的吊装及安装需要,在锅炉10.5m层平面下方B55.3轴线上的BF与BG、BJ到BK之间的垂直支撑及B69.6轴线BJ与BK之间的垂直支撑缓装,作为锅炉受热面进入炉膛0m的运输通道;在炉顶钢结构安装时因有部分受热面设备需从炉顶就位,在保证炉顶钢结构整体稳定的前提下,部分炉顶钢结构杆件需缓装。

因炉架的宽度较宽,利用一台吊车吊装进度较慢,故在安装第一段钢结构时先用150T履带吊将炉膛里的主要立柱安装,先由炉左侧的炉前向炉后,再在炉后的炉左向炉右缓慢退出钢结构框架,在退出过程中,将行进路上的钢结构的横梁、垂直支撑及水平支撑相应补全。

同时将炉膛四周填实,用另外一台150T履带吊沿锅炉钢架四周进行相应的垂直支撑及横梁的安装;吊第二段钢结构是在炉左侧布置一台250T履带吊,炉右侧布置150T履带吊;吊第三、四段钢结构时在炉左侧布置275T履带吊,炉右侧布置250T履带吊;第四段结束后在炉右侧的BG与BH 之间布置2400附臂吊一台,在炉右侧布置CC-5800(1000T)型履带吊一台吊装第五、六、七、八、九段钢结构及大板梁。

由于空气预热器是有单独的钢结构,故在空气预热器钢结构的吊装过程中要考虑将适当部位的横梁及垂直支撑缓装以方便后续的空气预热器的冷端桁架、热端桁架及空气预热器入口烟道的吊装就位。

在炉架吊装过程中处于各层钢结构间的风道应穿插就位(主要是20500平面的热一次风道和40800平面的热二次风道)
钢架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摩擦面的处理、立柱顶紧面的接触面积、主立柱的垂直度等问题。

3.2大板梁吊装
炉架大板梁共分6根,分别为A、B、C、D、E、F,其中A、B、F板梁分为正反两根;B、C、D、E四根板梁为上下叠梁组合而成,结合面之间由M27的高强螺栓连接,而后在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大板梁重量如下:
2400附臂吊配合CC-5800履带吊双机抬吊就位安装。

大板梁从零米BF与BG之间的预留开口处直接进入炉膛,详细见大板梁吊装方案。

3.3受热面吊装
经分析受热面图纸及结合现场吊装机具的布置情况,受热面组合方案如下:
左水冷壁:上集箱和集箱散管组合;上部管排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散管管屏单独安装;中部管排上部和中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下部管排3片一组,共计4个组件;下部管排上部和下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

前水冷壁:上集箱和集箱散管组合;上部管排3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7个组件;散管管屏单独安装;中部管排上部和中部3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5个组件,下部管排3片一组,共计7个组件;下部管排上部和下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10个组件。

右水冷壁: 上集箱和集箱散管组合;上部管排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散管管屏单独安装;中部管排上部和中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下部管排3片一组,共计4个组件;下部管排上部和下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6个组件。

后水吊挂管:散管和集箱组合一个整体(可以在组合架上进行,也可在钢架外空间上找合适的位置支3个牛腿,将集箱找平找正好后,将散管单个安装)。

后水冷壁:后水上集箱及吊挂管的进口集箱和折焰角区域的后拱框架一起吊装;上部管排上部3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7个组件;上部管排的下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10个组件;散管管屏单独安装;中部管排上部和中部3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5个组件,下部管排3片一组,共计7个组件;下部管排上部和下部2片组成一个整体,共计10个组件。

前包墙:上集箱及上部散官组成2个组件,中下部管排组成4个组件。

中下部管排组件临抛在上集箱上。

左包墙:上集箱和上部管排组成1个组件;中下部管排组成2个组件进行吊装。

右包墙:上集箱和上部管排组成1个组件;中下部管排组成2个组件进行吊装。

中间隔墙:由于后顶棚管排的特殊性(管排从前包墙到后包墙是一个整体),所以中间隔墙的上集箱单独安装,找平找正好后,将上部散管单根安装;将中下部管排组合成4个组件进行吊装,临抛在上集箱上。

后包墙:上集箱和上部管排组成2个组件;中下部管排组成4个组件进行吊装
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的4个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在后顶棚管的下方用#56a的工字钢做一个16T的单轨吊,用来吊装水平低温过热器组件,具体计算详见水平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等组件吊装核算。

低温再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的4个部件组成一个整体,在后顶棚管的下方用#56a的工字钢做一个14.5T的单轨吊,用来吊装水平低温过热器组件,具体计算详见水平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等组件吊装核算。

分隔屏过热器:将前部分隔屏组成一个整体,共计12个组件;将后部分隔屏组成一个整体,共计12个组件。

具体加固方案及计算见分隔屏过热器组件吊装核算后屏过热器:单件吊装,用炉顶吊或2400附臂吊从炉顶后屏过热器进口集箱与前顶棚管排之间的间隙中贯入(间距约200㎜)。

具体加固方案及计算见后屏过热器吊装加固核算。

末级过热器:单件吊装,用炉顶吊或2400附臂吊从炉顶末级过热器进出口集箱之间贯入。

具体加固方案及计算见末级过热器吊装加固核算。

后屏再热器:将炉顶吊挂(中部)中的11剖面及11A剖面的吊挂梁缓装,后屏再热器从该处预留的空间中贯入,临抛在末级再热器进口集箱上。

末级再热器:将炉顶吊挂(中部)中的11剖面及11A剖面的吊挂梁缓装,末级再热器从该处预留的空间中贯入,临抛在末级再热器进口集箱上。

再热器交叉管:在末级再热器进出口集箱上横一根φ108×4 L=4000的无缝钢管,作为再热器交叉管的临抛扁担。

交叉管从炉顶吊挂(中部)中的11剖面及11A剖面的预留空间贯入。

此锅炉受热面部件较多,各部件的安装次序不能搞错,其吊装顺序要仔细安排,以防不必要的返工。

炉顶次梁及支吊梁的安装要按照受热面的吊装顺序进行,不得随意吊装。

在受热面吊装前把BE与BF之间的5PM1到5PM6共计11根支承梁全部装上;把BJ与BK之间的5PM25到5PM30共计11根支承梁全部装上;同时把用于吊挂侧水冷壁,延伸侧包墙及侧包墙的5PM7、5PM13、5PM19共计6根支承梁也安装上,保持炉顶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其余的支承梁缓装,以留出相应的受热面吊装空间,以便受热面的吊装就位。

这样就形成了C 板梁与D板梁、D板梁与E板梁及E板梁与F板梁之间的3个吊装的空间。

对于前水冷壁的吊装可以从C板梁与D板梁之间的吊装通道进行,在C板梁临抛一次然后就位在其相应的支吊梁上。

在安装前可以先将顶棚进口集箱(左、右)临抛到位。

4.受热面吊装加固计算
4.1概述
前水冷壁、侧水冷壁、后水冷壁、前包墙、侧包墙、中间隔墙、后包墙不带刚性梁组合,吊装时管排必须进行适当的加固。

水冷壁排管由于管子细(水冷壁管规格为φ28.4×5.8),刚性较差,故在吊装时必须将管排两吊点之间进行加固支撑以防管排变形。

4.2水冷壁、包墙排管组件吊装核算
水冷壁管排组合件的尺寸为20400×4094,重量为10T(管排加刚性梁附件,管排重:8.9T),采用柔性吊装的方法进行,吊装点为6点,前部两点为起吊点(ZSC5080炉顶吊或2400附臂吊),后面四点为抬吊点(50T汽车吊)。

后面四点上下两点间采用2只5T开口葫芦进行调节。

示意图如下:
20400
备注:1、吊点3、5之间用一只5的开口进行调节
2、吊点4、6之间用一只5的开口进行调节
3、吊点3、
4、
5、6下方用卸扣生根在吊耳板上,吊耳板下方采用可拔出的
销子进行临时固定,以便完全起吊后避免高空拆钩。

管排强度的校核:
长度方向上:
B
A
集度:q=G/L=10/20.4=0.49T/m
F1+F2=G
11.4×F2=8.2×G
则:F1=2.8T F2=7.2T
F21=F22=0.5F2=3.6T
弯矩方程: AB段 M=-1/2qx2=-0.49x2
BC段 M=-1/2qx2+F1(x-2)=2.8(x-2)-0.49x2
CD段 M=-1/2qx2+F22(x-3)=3.6(x-3)-0.49x2
DE段 M=-1/2qx2=-0.49x2
在CD段上当x=7.344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2.4245T.m
水冷壁管规格为φ28.4×5.8MWT
Iz=π(D4-d4)/64=3.14/(2.844-1.684)/64=2.8008cm4
Wz=Iz/e=2.8008/1.42=1.97cm3
组件上共有89根水冷壁管,故管排在长度方向上的弯曲应力为:
σ=Mmax/Wz=24245/(89×1.97)=138.3Mpa<170 Mpa 满足要求宽度方向上:
A
B
集度:q=F21/L=2.53/4=0.6325T/m
F3=F4=0.5F21=1.265T
弯矩方程: AB段 M=-1/2qx2=-0.31625x2
BC段 M=-1/2qx2+F1(x-2)=1.265(x-1)-0.31625x2在BC段上当x=2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1.265T.m
在两吊点间用#12槽钢进行支撑,以防管排在抬吊过程中弯曲变形。

#12槽钢的抗弯模量为:Wz=80.7 cm3
故管排在宽度方向上的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2650/80.7=157.1 Mpa<170 Mpa 满足要求
4.3、前包墙散管组件吊装核算
前包墙上集箱(左)重3679㎏,散管重量为4259.3㎏(一半管子数量为60根)。

集箱规格为:φ219×45;散管规格为:φ42×8.5MWT。

组件尺寸为16037×10120,共计2件。

示意图如下:
因组件为集箱加散管的组合方式,起吊点直接生根在集箱上,在长度方向可以简化为校核单根管的强度,只要单根管的强度满足要求,则组件的在长度方向上的强度也能满足要求。

单根管重量为150㎏,长度为L=10120㎜。

长度方向上:
A
集度:q=G/L=0.15/10.12=0.015T/m
F1+F2=G
5.06×G=8×F2
则:F1=0.055T F2=0.095T
弯矩方程: AB段 M=-F1x-1/2qx2=0.055x-0.0075x2
BC段 M=-1/2qx2=-0.0075x2
在AB段上当x=3.71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0.10205T.m
前包墙散管规格为φ42×8.5MWT
Iz=π(D4-d4)/64=3.14/(4.24-2.54)/64=13.35cm4
Wz=Iz/e=13.35/2.1=6.357cm3
管子在长度方向上的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020.5/6.357=160.5Mpa<170 Mpa 满足要求
宽度方向上:
先校核集箱的强度,集箱规格为φ219×45
Iz=π(D4-d4)/64=3.14/(21.94-12.94)/64=9926.99cm4
Wz=Iz/e=9926.99/10.95=906.6cm3
G=3679+4259.3=7938.3㎏
临时抬吊梁重量为:1.5T,临时加固件重量为:1T。

合计总重为:10.5T
集度q=G/L=10.5/16.04=0.66T/m
F3+F4=10.5
5×F4=10.5×2.5
则 F3=5.25T F4=5.25T
弯矩方程: AB段 M=-1/2qx2=-0.33x2
BC段 M=-1/2qx2+F3(x-5.52)=5.25(x-5.52)-0.33x2
CD段 M=-1/2qx2=-0.33x2
在AB段或CD段上x=5.52m时存在最大弯矩为:Mmax=10.0552 T.m
最大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00552/906.6=110.92Mpa<170 Mpa 满足要求在校核抬吊扁担的强度:
查钢结构手册可知250×250×10×10的H型钢的抗弯模量为Wz=867cm3
A
B
备注:吊点5、6及吊点6、7之间分别用2只5的开口进行调节
集度q=F2/L=(0.095×60)/16.04=0.36T/m
F5=F7=60×F2/4=0.095×60/4=5.7/4=1.425T
F6=F5+F7=1.425×2=2.85T
弯矩方程: AB段 M=-1/2qx2=-0.18x2
BC段 M=-1/2qx2+F5(x-3)=1.425(x-3)-0.18x2
CD段 M=-1/2qx2+F7(x-3)=1.425(x-3)-0.18x2
DE段 M=-1/2qx2=-0.18x2
在BC段或CD段上x=4.01m时存在最大弯矩为:Mmax=1.1692T.m
最大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1692/867=13.5Mpa<170 Mpa 满足要求
4.4、水平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等组件吊装核算
双拼的#10槽钢
加固的相关核算
轨道采用#56工字钢,查钢结构设计手册可知,截面的抗弯模量为Wx=2342.0㎝3,则承受的力最大为:
F1max = 8Wx×[σ]/l
= 8×2342.0×170/3000
= 106t
#14工字钢焊缝为角焊缝,焊缝高度为hf=5㎜,四面围焊的强度为:
F2max =
w
f
f
he∑lw
= 140×0.7×5×(100×2+80×2)
= 17.64t
则总的承受的最大的力为:
F2总 = 2×F2max
= 2×17.64
= 35.28t
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F2总’ = 0.6×F2总
= 21.168t
#14工字钢的强度核算
#14工字钢的截面积为A=21.50㎝2,则最大的拉断力为:
F3max = [σ]A
= 170×21.50
=36.55t
则总的力为:F3总 = 2×F3max
= 73.1t
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F3总’ = 0.6×F5总
= 43.86t
抱箍采用双拼#10槽钢,查钢结构设计手册可知,组合截面的抗弯模量为Wx=79.32㎝3,则对于抱箍的上表面,最大可以承受的力为(以低温过热器的数据进行核算):
F4max = Wx×[σ]/l
= 79.32×170/178
= 7.5t
则总的承受的最大的力为:
F4总 = 4×F1max
= 30t
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F4总’ = 0.6×F4总
= 18t
低温过热器管排重11.8t,轨道自重2t,电动葫芦及其他附件的重量约1t,则负荷率为:
ψ = 14.8/18
= 82.2%
对于抱箍的下表面,最大的承受的力为:
F5max = 8Wx×[σ]/l
= 8×79.32×170/356
= 30.3t
则总的承受的最大的力为:
F5总 = 2×F1max
= 60.6t
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F5总’ = 0.6×F2总
= 36.36t
抱箍的焊缝核算
焊缝为角焊缝,焊缝高度为hf=7㎜,四面围焊的强度为:
F6max =
w
f
f
he∑lw
= 140×0.7×7×(100×2+96×2)
= 26.89t
则总的承受的最大的力为:
F6总 = 6×F6max
= 161.34t
乘以相应的安全系数:
F6总’ = 0.6×F6总
= 96.8t
4.5屏式过热器组件吊装核算
4.5.1分隔屏过热器组件吊装核算
分隔屏过热器共计12大片,每片分NO.1、NO.2、NO.3、NO.4四个小组件,每小片的外形尺寸为外形尺寸为外形尺寸为15100×1714.5,重量约为4500㎏。

抛锚钢丝绳选用2根L=6.5m,直径φ19.5.抛锚在相应的管排支吊梁上。

分隔屏过热器组件单屏最重9.0t,吊装时20T炉顶吊起吊组件上端临时加固件上,50t 汽车吊抬吊组件下端抬吊扁担上。

吊点位置详见下图。

加固图如下:
组件强度校核计算: 长度方向强度校核:
B
A
集度:q=G/L=9.0/15.0=0.6T/m
F1+ F2=G
12.6×F2=5.55×G
则F1=3.96T F2=5.04T
弯矩方程:AB段 M=-1/2qx2=-0.3x2
BC段 M=-1/2qx2+F2(x-2)=5.04(x-1.5)-0.3x2
CD段 M=-1/2qx2=-0.3x2
当x=8.4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11.088T.m
分隔屏过热器最小管子规格为φ54×7
Iz=π(D4-d4)/64=3.14/(5.44-34)/64=37.74cm4
Wz=Iz/e=37.74/2.7=13.98cm3
最大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10880/(13.98×60)=132.2MPa<170 MPa 故满足要求.
宽度方向(抬吊方向)强度校核:
集度:q=F2/L=5.04/4=1.26 T/m
F3=F4= F5=F6=F2/4=1.26T
弯矩方程:AB段 M=-1/2qx2=-0.63x2
BC段 M=1/2qx2+F3(x-0.5)=1.26(x-0.5)-0.63x2
CD段 M=1/2qx2+F3(x-0.5)+F4(x-1.5)=1.26(x-0.5)+1.26(x-1.5)-0.63x2
DE段 M=1/2qx2+F6(x-0.5)=1.26(x-0.5)-0.63x2
EF段 M=-1/2qx2=-0.63x2
当x=0.5时, Mmax=0.1575T.m
抬吊扁担选用φ51×9的钢管,其抗弯模量为 Wz=10.9cm3
最大弯曲应力为:
σ=Mmax/Wz=1575/10.9=144.5MPa<170MPa 故满足要求.
4.5.2、后屏过热器组件吊装核算
后屏过热器共计58片,外形尺寸为外形尺寸为14900×2164.5,单片的重量为3605㎏。

吊装采用双机抬吊的方法进行起吊,吊装时20T炉顶吊起吊组件上端临时加固件上,50t汽车吊抬吊组件下端抬吊扁担上。

吊点位置见下图。

管排从炉顶贯入,抛锚在进出口集箱上。

抛锚钢丝绳原用两根L=1.6m,直径φ15.0。

管夹图如下:
组件长度方向强度校核:
A B
集度:q=G/L=4/14.9=0.2684T/m
F1+ F2=G
11.6F2=5.95G
则 F1=0.487G=1.948T
F2=0.513G=2.052T
弯矩方程:AB段 M=-1/2qx2=-0.1342x2
BC段 M=-1/2qx2+F1(x-1.5)=1.948(x-1.5)-0.1342x2
CD段 M=-1/2qx2=-0.1342x2
当x=5.2563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4.14564T.m 后屏过热器进口段管子规格为φ51×6,
Iz1=π(D4-d4)/64=3.14×(5.14-3.94)/64=21.84cm4
Wz1=Iz/e=21.84/2.55=8.5653cm3
后屏过热器出口段管子规格为φ51×9
Iz2=π(D4-d4)/64=3.14×(5.14-3.34)/64=27.37cm4
Wz2=Iz/e=21.84/2.55=10.7346cm3
σ=Mmax/Wz=41456.4/(8.5653×13+10.7346×13)=165MPa<170 MPa 故满足要求.
组件宽度方向强度校核:
集度:q=F2/L=2.052/2.3=0.892T/m
F3=F4=F2/2=1.026T
弯矩方程:AB段 M=-1/2qx2=-0.446x2
BC段 M=1/2qx2+F3(x-0.5)=1.026(x-0.5)-0.446x2
CD段 M=-1/2qx2=-0.446x2
当x=1.15m时, Mmax=0.07695T.m
抬吊扁担选用φ38×6的无缝钢管,其抗弯模量为 Wz=4.7794cm3
σ=Mmax/Wz=769.5/4.7794=161MPa<170MPa
故满足要求.
4.5.3末级过热器组件吊装核算
末级过热器共计94片,外形尺寸为外形尺寸为13864×2332.5,单片的重量为3073㎏。

吊装时20T炉顶吊起吊组件上端临时加固件上,50t汽车吊抬吊组件下端抬吊扁担上。

吊点位置详见下图。

管排从炉顶两集箱之间贯入,抛锚在两集箱上。

抛锚钢丝绳选用一根L=2.1m,直径φ15.0(抛锚在出口集箱),一根L=1.6m,直径φ15.0钢丝绳(抛锚在进口集箱)。

管夹图如下:
组件长度方向强度校核:
A B
集度:q=G/L=3.5/13.9=0.2518T/m
F1+ F2=G
10F2=6.15G
则F1=0.385G=1.3475T
F2=0.615G=2.1525T
弯矩方程:AB段M=-1/2qx2=-0.1259x2
BC段M=-1/2qx2+F1(x-1.5)=1.3475(x-0.8)-0.1259x2
CD段M=-1/2qx2=-0.1268x2
当x=5.3515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2.52757T.m 末级过热器最小管子规格为φ44.5×5.5
Iz=π(D4-d4)/64=3.14×(4.454-3.354)/64=13.06cm4
Wz=Iz/e=13.06/2.225=5.8697cm3
σ=Mmax/Wz=25275.7/(5.8697×32)=134.6MPa<170 MPa
故满足要求.
宽度方向(抬吊方向)强度校核
:
F3=F4=F2/2=1.015T
弯矩方程: AB段 M=-1/2qx2=-0.4352x2
BC段 M=1/2qx2+F3(x-0.5)=1.015(x-0.5)-0.4352x2
CD段 M=-1/2qx2=-0.4352x2
当x=1.16625m时, Mmax=0.084372 T.m
抬吊扁担选用φ54×3的钢管,其抗弯模量为 Wz=5.81cm3
σ=Mmax/Wz=843.72/5.81=145.22MPa<170MPa
故满足要求.
4.6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及再热器交叉管组件吊装核算
后屏再热器共计118片,外形尺寸为11594×1870,单片的重量为867㎏;末级再热器共计118片,外形尺寸为10700×1870,单片的重量为892㎏;再热器交叉管共计118片,外形尺寸为2460×3560,单片的重量为215㎏。

抛锚钢丝绳选用直径φ13.0,L=2.7m,临抛在进出口集箱上。

备注:管排直接用一台吊车直接扳起,在起吊过程中扳起速度尽量快一点,以免管排的变形
脚手管,用铁丝将管排和脚手管绑牢
管夹图如下:
组件长度方向强度校核:
A B
集度:q=G/L=1/10.7=0.092T/m
F1+ F2=G
9.5F1=5.35G
则F1=0.563G=0.563T
F2=0.437G=0.437T
弯矩方程:AB段M=-1/2qx2=-0.046x2
BC段M=-1/2qx2+F2x=0.437x-0.046x2
当x=4.674m.时, 存在最大弯距Mmax=1.02095T.m 末级过热器最小管子规格为φ57×3.5
Iz=π(D4-d4)/64=3.14×(5.74-5.04)/64=21.1263cm4
Wz=Iz/e=21.1263/2.85=7.413cm3
σ=Mmax/Wz=10209.5/(7.413×18)=76.5MPa<170 MPa
故满足要求.
5.结果
国电泰州#2锅炉安装从2006年5月24日开始安装,到2007年9月28日锅炉整体水压试验结束,耗时16个月,大件吊装加固刚性核算正确,吊装过程安装,各施工技术安排合理,各项节点按期完成,质量受控。

6.结论及施工中可以改进之处
6.1炉钢架吊装时所留的几个通道不影响锅炉钢架的整体稳定性,方便了安装。

6.2大件吊装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组件的穿插安装,减少了其临抛过渡的次数,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6.3由于水冷壁冷灰斗的工作量比较大,国电泰州#2锅炉的水冷壁设备到货情况比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早,所以安装先安装的水冷壁冷灰斗,而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的管排从炉顶贯入,交叉作业加多,安全风险加大。

如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的到货及时的话,可是安排先安装后屏过热器及末级过热器,然后再安装水冷壁冷灰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