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 2.交流“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 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 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 汲取营养。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整体感知
中国历来有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颜 悦色、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琴 瑟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和百业旺等富涵哲 理的成语。下面我们就围绕“和”集中开一 次讨论会。
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 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 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 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 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 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 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后经观察,知是 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和”的内涵是丰富的,古代经典中对“和”的论述也涉及多个方面, 不乏精彩之见。搜集资料,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尝试用几个关 键词概括“和”的含义,思考“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关于“和”的故事
《罗威饲犊》
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 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 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 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 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 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 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 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班级议事规则 第一条:班级议事时,人人必须遵守沟通、信任、 包容的处事原则。 第二条:讨论问题时要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 要尊重别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第三条:若意见不合、见解不同,要礼貌探讨,有 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否认或粗鲁驳斥别 人的观点。 第四条:商议、讨论班级事务时要以大局为重,以 班级良性发展为共同目标,不能处处事事先想到自己。
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 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 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 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 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以和为贵”可以治国,可以安邦。你搜集 到了哪些体现了“以和为贵”的故事呢?
板书设计
探“和”之义(读材料) 以和为贵 寻“和”之用(谈看法)
汲取“和”智慧(明道理)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教学课件
目录
第一节 新课导入 第四节 课堂小结
第二节 整体感知 第三节 深入探究
第五节 第六节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情绪平和、家庭和睦、邻里和睦、国家 和顺、万物和谐。
寻“和”之用
《论语·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说法,也就是说“和为 贵”是古代帝王治国之道。中华民族历来崇尚 “以和为贵”。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 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 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
深入探究—— 对“和”的理解
“和”的思想,在我们生活当中多用于 调和人际关系,解决各种纠纷,大到国家安 全问题,小到校园学生之间的摩擦,林林总 总,归结为一句俗语,即“和为贵”。“和” 在生活中是“和睦”“和气”等义,不管是 “将相和”,还是“六尺巷”,对我们为人 处世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第二则: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展露, 可以称之为“中”(心灵未受外物侵扰), (喜怒哀乐的感情)恰如其分、有所节制地表 达出来,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间 (万物)最大的本源;和,是使天下最畅通之 道。如果能做到中和,天地间的一切就会各安 其位,万物才能孕育生长。
尝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一下“和”的含义。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战国时有“将相和”的 美谈,清康熙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 “以和为贵”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 我们社会和谐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 你对“和”的社会意义的理解。
小到修身养性、交友齐家,大到治国理 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的价值守则。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追 求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 化认同。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 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 泽,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图中是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保 和殿、中和殿的侧影,可见,自古以来 “和”就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样在新时代,中国的“和”文化也迈 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下面,我们就围 绕“和”展开活动,一同探求“和”的 “前世今生”!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同而不和”就是在讨论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表面上一团和气,而暗地里却不服气,内心排斥、 不认同。
“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 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读教材《尚书·尧典》和《礼记·中庸》中的 两段话,理解“和”多样化的思想内涵。请同 学们借助工具书,解读这两段话。
第一则:(帝尧)能举用德才兼备之人, 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使百姓能 辨明善恶;百姓能辨明善恶,又使各诸侯国协 调和顺。
皇侃认为,“和”的意思是内心平和不争, “不同”的意思是人各有志;“同”指的是 “小人为恶如一”,“不和”指的是喜欢争斗。
朱熹认为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君子之 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小人之间有贪图私 利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和因义起,同 由利生”的传统解释显示了某种局限性。实 际上,“和”可以因“义”而起,也可以因 “利”而起。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新课导入
和气致祥 和蔼可亲 琴瑟和调
和衷共济 和气生财
和颜悦色 和和美美
“和”到底是什么?为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 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文化在今天被赋 予了怎样的含义?我们又应该怎样传承“和” 文化呢?
探“和”之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读一读教材虚线框内的几则材料,说说你 对这几则材料的理解。
一、探“和”之义 二、寻“和”之用 三、为“和”宣传
第三节
深入探究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 一、探“和”之义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 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 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当然,重视“和”的 思想,对“和”与“同”内涵的思考并不始于孔子,也不止于孔子。
“和而不同”的思想,对你有什么启发?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 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会经过独立思考,不 人云亦云,盲目附和。独立的思考,博大的胸 怀,理解和尊重他人,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今 天仍然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必须具备的。
小结:怎样才能达成“和”的局面呢?孔子为 我们指明了答案——“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 不重复别人。只有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 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 共存共荣。通俗地说,“和而不同”就是能包容尊 重一切不同观点的博大胸怀,在讨论中能各抒己见, 私下里能互相尊重与理解,道义一致、内心平和;
阅读教材虚线框内的内容,根据要求选择某一新 闻事件,开展时事讨论,积极发表看法。
提示:学生围绕事件展开讨论,积极发言, 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讨论时注意遵守之前制定 的“班级议事规则”。
以“和”为文
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知道了“以和 为贵”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准绳,也是从政治国的法 宝,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前 提条件。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中国文化中的“和” 一定也有了许多的认识和理解吧!任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谈谈你的收获。
读一读《“六尺巷”的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①互相谦让,能使邻里和睦。②要心胸豁达, 才能与人和睦相处。③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尚能如此,如今这个时代,同学之间、邻里之 间处理小是小非,应该做得更好。④“六尺巷”弘 扬了一种美德,体现了一种胸怀。只有人人学会谦 让,人人学会宽容,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和谐。
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 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 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 宽宏大量!”两个人抛弃前嫌,终于结成了誓同生死的朋友。
新课导入
参阅教材下方的示例,按要求创作几条以 “以和为贵”为主题的宣传标语。
①居家贵和睦,近邻胜远亲。②和谐使 世界稳步向前。③促进和平的人受人景仰, 挑起摩擦的人遭人嫌恶。④持久的成功建立 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汲取“和”智慧
以“和”为活动准则,全班讨论合作,制定“班 级议事规则”。
活动目标:制定“班级议事规则” 活动步骤: (1)小组商议,组长归纳记录。 (2)组长交流,全班讨论商议。 (3)班长归纳记录,主持人宣布全班决议结果。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 二、寻“和”之用
战国时有“将相和”的美谈,清朝康熙 年间又有“六尺巷”的故事,“以和为贵” 的故事层出不穷,和和睦睦是我们社会和谐 的追求,请你就这些故事谈谈你对“和”的 社会意义的理解。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 二、寻“和”之用 将相和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赵” 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蔺相如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危急关头,维护了赵王的 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 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 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 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
讨论:怎样理解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 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 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 “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 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 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和谐,是统一, “同”是相同,是一致;“和”是抽象的、内 在的,“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和而不 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 上的相同和一致。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从“和”故事→“和”文化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 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 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 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 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 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 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深入探究——Leabharlann 于“和”的故事《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 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 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 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 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 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 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 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 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