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细节之处还比较模糊,许多学校对这门课的实质还没有完全吃透,操作上有许多误区,比如:不知选什么样的主题最合适,课时不知怎么安排最恰当,什么样的老师可以带综合实践活动课。

案例不知怎麽去写,即使写了也不够详实,缺少活动的真实记录,缺少对学生的活动评价,缺少学生活动后的总结性材料。

不注意收集资料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真正展开,没有完全抓住课的实质。

甚至于还有部分教师没有完全搞清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到迷茫和无助。

更有甚者认为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放纵了学生,破坏了纪律。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是我们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门课的内涵,我们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那么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呢?
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校本必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愿望。

目的是改变学生目前单一从书本中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在生活体验中构建知识,(因此符合人类认知自然的规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重在“四意识”、“三能力”,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2、实践意识: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自我能动性地认识和体验,树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4、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态度。

5、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6、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7、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

这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过程的始终,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怎样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学校成立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领导小组。

构建由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和专职教师为组员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组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总方案和各学期实施计划,组建学生选题指导委员会、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考核组等,并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村镇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和管理
1、课程的组织体系:
(1)谁来教: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会各界有专长的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都可以成为综合课的指导老师。

(2)教师教什么:这关系到确定主题的问题,有生态校园的学校可以以生态校园为活动的基地,确定主题,如:沼气知识,种植知识,养殖知识,循环经济的理念,节能减排的思想等相关知识;没有生态校园的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就地取材,如:拆装自行车;修理电器;动手造纸;调查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调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凡能通过切身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事项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用来探究。

(3)教师怎么教:以“一人为主,多学科配合,团队考核”的形式,即:确定一名专职老师确定大主题,在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确定哪些人来完成这一课时。

如:在选定沼气知识这一课题时,可以选择化学老师,语文老师;在选定花卉的主题
时,可以选择生物老师,语文老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专职教师。

2、课程的管理体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采用“一人为主,团体合作”的教师配备模式,即各年级均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导教师,课题选定后,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其他教师成为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

(2)课时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每周平均三课时,实行弹性课时管理。

一节固定,两节随机(其中一节放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另一节根据需要和当天的其它学科调整)。

(3)安全管理制度
每学期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明确安全相互监管责任。

每次室外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时,每小组设立一名安全提醒员,其职责是在活动中随时提醒小组成员注意安全,制止各种不安全行为。

(4)资料积累、使用、展示制度
每次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文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分年级放入档案室。

对于活动过程图片,通过课程教师的严格审核,由学生活动小组及时发布于校园网上,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图片库。

实物资料每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小组推荐,课程教师筛选,分类保管进档案资料室。

(5)校本培训制度
1、培训的主要内容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培训。

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③指导方法培训。

④案例撰写与分析培训。

2、培训方式
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导处安排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

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②、专家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主动邀请相关专家、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

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进行校本培训。

④、开展“一帮一,一对多”师徒结对子活动。

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水平。

(6)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
教师写出个人申请,由班主任依据学习小组的记录审核签字,年级组长汇总上报学校,学校依次考核奖励。

(三)教师如何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步:研究课题,分组制订活动方案
(1)首先是确定主题,由老师先确定一个大主题。

(2)其次是分组,一般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便于研究,6人一组最合适:一名组长,起协调作用;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一名安全记录员,负责记录和安全工作;一名网络联络人,负责在网上查资料;一名专家访谈人,负责访问,一名撰写论文、总结的报告员。

给每个小组起个名字
(3)室外探究课,带学生到室外或指定的地点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4)室内交流课,观察完后,回到教室,各组把发现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选出有可研究性的、必要的问题,每小组筛选出一个与大主题有关的小主题。

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有趣的,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5)制定活动方案(需要语文老师的配合)。

第二步:照计划,展活动
在活动开始阶段,首先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然后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即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资料,像字典、电脑、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做笔记,如:用照相机、手机、录音机记录现场资料,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访问等形势深入实践,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调查过程的收获,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提供依据,在实施过
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

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步,整理资料,成果展示
(1)整理汇总,撰写报告。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整理,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论文、总结报告、设计图、模型、主题演讲、口头汇报、节目、演示操作、答辩等方式在全班进行了交流、展示。

第四步,活动评价,拓展延伸
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们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1、在校内举行宣传活动。

可以包括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倡议书等形式。

2、自办手抄报,向学生或家长进行散发。

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供我们参考,没有现成的路让我们去走,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去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经验,找到通向成功的路。

我坚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并进,一定会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学生们喜爱的课程,一定会创设出各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4、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职尽责的态度。

5、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善于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6、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能提出比较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7、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恰当的工具和简单的技术来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

这几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过程的始终,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怎样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学校成立实施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领导小组。

构建由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和专职教师为组员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组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总方案和各学期实施计划,组建学生选题指导委员会、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考核组等,并协调与家长委员会、社区、村镇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和管理
1、课程的组织体系:
(1)谁来教: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会各界有专长的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都可以成为综合课的指导老师。

(2)教师教什么:这关系到确定主题的问题,有生态校园的学校可以以生态校园为活动的基地,确定主题,如:沼气知识,种植知识,养殖知识,循环经济的理念,节能减排的思想等相关知识;没有生态校园的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就地取材,如:拆装自行车;修理电器;动手造纸;调查青少年犯罪的诱因;调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凡能通过切身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的事项都可以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用来探究。

(3)教师怎么教:以“一人为主,多学科配合,团队考核”的形式,即:确定一名专职老师确定大主题,在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确定哪些人来完成这一课时。

如:在选定沼气知识这一课题时,可以选择化学老师,语文老师;在选定花卉的主题时,可以选择生物老师,语文老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专职教师。

2、课程的管理体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采用“一人为主,团体合作”的教师配备模式,即各年级均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导教师,课题选定后,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其他教师成为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

(2)课时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每周平均三课时,实行弹性课时管理。

一节固定,两节随机(其中一节放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另一节根据需要和当天的其它学科调整)。

(3)安全管理制度
每学期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明确安全相互监管责任。

每次室外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时,每小组设立一名安全提醒员,其职责是在活动中随时提醒小组成员注意安全,制止各种不安全行为。

(4)资料积累、使用、展示制度
每次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文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分年级放入档案室。

对于活动过程图片,通过课程教师的严格审核,由学生活动小组及时发布于校园网上,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图片库。

实物资料每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小组推荐,课程教师筛选,分类保管进档案资料室。

(5)校本培训制度
1、培训的主要内容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培训。

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③指导方法培训。

④案例撰写与分析培训。

2、培训方式
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导处安排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

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②、专家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主动邀请相关专家、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

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进行校本培训。

④、开展“一帮一,一对多”师徒结对子活动。

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水平。

(6)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
教师写出个人申请,由班主任依据学习小组的记录审核签字,年级组长汇总上报学校,学校依次考核奖励。

(三)教师如何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步:研究课题,分组制订活动方案
(1)首先是确定主题,由老师先确定一个大主题。

(2)其次是分组,一般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便于研究,6人一组最合适:一名组长,起协调作用;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一名安全记录员,负责记录和安全工作;一名网络联络人,负责在网上查资料;一名专家访谈人,负责访问,一名撰写论文、总结的报告员。

给每个小组起个名字
(3)室外探究课,带学生到室外或指定的地点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4)室内交流课,观察完后,回到教室,各组把发现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选出有可研究性的、必要的问题,每小组筛选出一个与大主题有关的小主题。

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有趣的,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5)制定活动方案(需要语文老师的配合)。

第二步:照计划,展活动
在活动开始阶段,首先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然后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即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渠道查资料,像字典、电脑、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做笔记,如:用照相机、手机、录音机记录现场资料,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访问等形势深入实践,探索、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调查过程的收获,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提供依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

从而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要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步,整理资料,成果展示
(1)整理汇总,撰写报告。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整理,初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论文、总结报告、设计图、模型、主题演讲、口头汇报、节目、演示操作、答辩等方式在全班进行了交流、展示。

第四步,活动评价,拓展延伸
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们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1、在校内举行宣传活动。

可以包括板报、手抄报、宣传栏、倡议书等形式。

2、自办手抄报,向学生或家长进行散发。

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供我们参考,没有现成的路让我们去走,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地去探索,去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经验,找到通向成功的路。

我坚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携手并进,一定会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成学生们喜爱的课程,一定会创设出各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3)教师怎么教:以“一人为主,多学科配合,团队考核”的形式,即:确定一名专职老师确定大主题,在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确定哪些人来完成这一课时。

如:在选定沼气知识这一课题时,可以选择化学老师,语文老师;在选定花卉的主题时,可以选择生物老师,语文老师,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确定专职教师。

2、课程的管理体系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配备采用“一人为主,团体合作”的教师配备模式,即各年级均有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导教师,课题选定后,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其他教师成为各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

(2)课时管理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按照每周平均三课时,实行弹性课时管理。

一节固定,两节随机(其中一节放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另一节根据需要和当天的其它学科调整)。

(3)安全管理制度
每学期第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由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明确安全相互监管责任。

每次室外实践活动学生分组
时,每小组设立一名安全提醒员,其职责是在活动中随时提醒小组成员注意安全,制止各种不安全行为。

(4)资料积累、使用、展示制度
每次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对其文字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分年级放入档案室。

对于活动过程图片,通过课程教师的严格审核,由学生活动小组及时发布于校园网上,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图片库。

实物资料每次活动结束后由学生小组推荐,课程教师筛选,分类保管进档案资料室。

(5)校本培训制度
1、培训的主要内容
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论培训。

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③指导方法培训。

④案例撰写与分析培训。

2、培训方式
①、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点面相结合。

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导处安排本学期培训的重点内容。

以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②、专家指导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主动邀请相关专家、优秀教师来校指导。

③、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校本培训。

通过播放课堂实录,专家讲座,上网查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信息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方式进行校本培训。

④、开展“一帮一,一对多”师徒结对子活动。

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队的方式,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水平。

(6)教师工作量考核制度
教师写出个人申请,由班主任依据学习小组的记录审核签字,年级组长汇总上报学校,学校依次考核奖励。

(三)教师如何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步:研究课题,分组制订活动方案
(1)首先是确定主题,由老师先确定一个大主题。

(2)其次是分组,一般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便于研究,6人一组最合适:一名组长,起协调作用;一名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发言;一名安全记录员,负责记录和安全工作;一名网络联络人,负责在网上查资料;一名专家访谈人,负责访问,一名撰写论文、总结的报告员。

给每个小组起个名字
(3)室外探究课,带学生到室外或指定的地点进行观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乐于研究探索新的事物。

(4)室内交流课,观察完后,回到教室,各组把发现的问题罗列在黑板上,选出有可研究性的、必要的问题,每小组筛选出一个与大主题有关的小主题。

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有趣的,有价值的活动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