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孔成像》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
案例)
XXX《“小孔成像”》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灵活控制变量、提高实验成效”——“小孔成像”实验说课。

我将从5个方面进行阐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实验分析、改进与创新、总结与反思。

【教材分析】
“小孔成像”这个实验出自于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一课《光的行进》,本课是以《课程标准》中“识别光源,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为依据而建构的。

虽然“小孔成像”实验是这课的拓展阅读内容,但是我尝试通过器材的转变,更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概念。

我将本课的研究目标制定为通过经验对比,建构光源的概念。

通过分类性研究,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感知光的传播路径。

观察小孔成像,进一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也由这四个部分组成,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第四个环节。

【学情分析】
第一我们来看,学生对于“小孔成像”前测的成效。

从之前圆孔卡纸尝试继续思考,假如光源穿过的大孔变成小孔,在屏上会有什么现象?有67%的学生以为在屏上会留下一个小孔的光斑,局部以为没有像,简直没有人提到光源的倒像。

有趣的是,学生对小孔成像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虽然说不出其现象和原理,但是会质疑:生活中光穿过大孔后看到的是孔形的光斑,为什么穿过小孔后却会变化呢?大孔小孔之间有联系吗?
学生的质疑很有价值。

要解决就要先来找找产生问题的原因。

假如将前测的成效称之为学生最后的概念,那么关于小孔成像的完全概念是从光源各个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过足够小的孔,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在屏上形成的光斑不会堆叠,从而呈现物体清晰的倒像。

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由最后的概念走向完全的概念。

而他们之间的根本冲突在于,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光都是以光源为中心四散开来,他们以为光是三维的、立体的、多面的,脑海中没有“光束由一道道光线组成”这样的微观线性模型的概念,所以如何给学生树立“光线传播”的微观模型,就成为学心理解这一现象的核心义务。

【实验分析】
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分析实验:传统的小孔成像采用的是一根蜡烛作为光源,一张带小孔的孔板和一个不透光的光屏,通过调整三者位置观察屏上的像。

但是却存在的弊端:
1.蜡烛光源小、光线弱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蜡烛光源近似椭圆形,呈现的倒像不易分辨,尤其是左右颠倒很难辨别。

3.纸屏上的像也不易观察
4.直接给学生小孔的孔板也不符合学生的前概念,使得这一模型的建构缺乏一定的基础,没有大小孔的转变也就无法突破“建构光线传播模型”的难点。

【改进与创新】
于是我对这个尝试进行了勇敢的改进。

1.改变光源:我用LED小电珠拼接成了一个“F”型光源,更大更亮更安全又能明显看出其不对称性。

2.改变光屏:选择一个不透光盒,一面缺口,一面蒙上半透明的膜,这样可以方便多人同时观察。

纸盒后面还连接软尺,可以精确测量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当然这更适合中学物理对小孔成像的研究。

3.改动孔:把一个小孔的卡纸转换成了多孔的孔盘,学生可以通过孔的变化来观察像的变化。

(一)尝试演示与指点教学
具体的研究流程是这样的,
1.猜测混合孔盘形成的像
出示光源、尝试盒和混合的孔盘,让学生预测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

2.探究大小不同的圆孔形成
学生在前测的基础上,探究圆孔由大到小的孔盘。

打开电源,将光线调到最亮,当光源穿过大孔时,屏上呈现的像就是圆形的光斑,这符合学生的前概念。

接着轻轻的转动孔盘,孔逐渐变小,学生会看到圆形的光斑逐渐错开,且交错的重影越来越多。

当光源穿过最小的孔时,屏上的出现了一个“倒F”的像。

这样既符合学生观察的逻辑,又激发学生的思考。

3.探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