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主要涵盖文
章的阅读理解与鉴赏。

具体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
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修辞手法鉴赏等。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荆轲刺秦王》的背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
象特点。

2.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结构,领会文章主题思想。

3. 鉴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荆轲、荆轲母亲等人物形象的
把握,修辞手法的鉴赏。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分析,爱国情怀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影视片段,激发学生
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
的时代背景。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主要内容。

5.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
理解文章。

6.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文章中分析荆轲、荆轲母亲等人物
形象,探讨文章主题思想。

7. 修辞手法鉴赏: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
能力。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巩
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文章《荆轲刺秦王》
2. 生字词:略
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4. 主题思想:爱国情怀、英勇无畏
5. 修辞手法:对比、衬托、夸张等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少于100字。

(2)分析荆轲、荆轲母亲等人物形象,不少于150字。

(3)鉴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2. 答案:见课后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
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荆轲刺秦王相关的历史资料,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生字词的学习
2. 文章结构的分析
3. 主题思想的探讨
4. 修辞手法的鉴赏
5. 作业设计
一、生字词的学习
1. 选择文章中的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2. 通过例句、近义词、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生字词。

3. 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二、文章结构的分析
1. 引导学生识别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

2. 分析文章段落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更
好地把握文章。

三、主题思想的探讨
1. 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文章的主题
思想。

2.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提高学生的历史
素养。

3. 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思考和感悟。

四、修辞手法的鉴赏
1. 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衬托、夸张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

3. 鼓励学生模仿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作业设计
1.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明确作业要求和答案标准,便于学生自我检查和教师评价。

3. 布置适量的拓展延伸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生字词时,注意发音准确,语调亲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
的魅力。

2. 分析文章时,适时调整语速和语调,突出重点和难点,增强课
堂氛围。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和
练习。

2. 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增加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消化。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影视片段、图片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2. 结合现实生活,引出文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涉及生字词、文章结构、主题思想、修
辞手法等多个方面,内容较为丰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适当调
整教学内容,避免过于繁琐,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

2. 教学方法方面:本节课采用了讲解、提问、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但部分学生对课堂参与度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
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堂氛围方面:整体课堂氛围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
较为沉默。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鼓励学生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

4. 作业设计方面: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但在作业布置时,应更加注重作业量的控制,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