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教案标题:《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与诗歌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对经典诗歌《铃儿响叮当》的学习,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并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铃儿响叮当》这首经典诗歌,并能准确吟唱其中的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舒缓情绪。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通过音乐和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放映一段鲜明而活泼的铃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听到的铃声有哪些呢?你们喜欢什么样的铃声?”引导学生回忆各种铃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歌谣欣赏(10分钟):
播放音频《铃儿响叮当》的歌曲版本,引导学生一起跟随音乐欣赏
该歌谣。
提问:诗歌中描述了哪些声音?为什么听起来像是铃声?学
生回答后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 诗歌赏析(15分钟):
学生分小组朗读《铃儿响叮当》的诗歌,每个小组派代表朗读一段。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满天都是小铃铛”、“玻璃球滚来滚去”。
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描绘的场景和感受。
4. 创作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活动。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铃铛的形状,并利用材
料制作一个真实能发声的铃铛模型。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铃铛样式。
5. 分享与表演(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铃铛模型,并模拟铃铛的声音效果。
学
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展示刚才创作的动态铃铛。
师生共同欣赏和
评价每个小组的成果。
6. 反思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分享他们对音乐欣赏和表达的体验与
感受。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对音乐和诗歌
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创作成果和反思分享来评价教学效果。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与合作情况,对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
1.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其他的经典音乐和诗歌,提升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或诗歌。
六、教学资源:
1. 音频材料:《铃儿响叮当》歌曲版本。
2. 制作材料:纸张、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和活动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地参与音乐与诗歌的学习与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