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土壤的发生学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成土过程中的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
自然成土过程中的发生学层次和诊断层
1.发生学层
土壤发生学层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母质中一些物质发生分解、迁移、化合、淀积等,也就是物质发生重新分配,使原来不分层的母质,逐渐在形态上分化为不同的层次,土壤这些层次就叫作土壤发生学层。这些自然
土壤的发生学层可归纳如下:
A00枯枝落叶层:在森林中明显,由未腐烂的植物残体组成。
A0已经半腐解的枯枝落叶层。
A1腐殖质层:一般颜色较暗。
A2灰化层:这是在针叶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所特有的层次,呈现灰色,这是由于有机酸使矿物质蚀解,把部分有色物质淋溶到下层所致。
B淀积层:是由上层淋溶下来的物质如Fe、Mn、黏粒、有机质、碳酸钙等淀积而成,比较紧实。
C母质层。
耕作土壤还有松软肥沃的耕作层A,紧实的犁底层Ap,其中的水稻土还有布满灰色胶膜的渗育层W、有很多铁锰结核的淀积层Bg(又称潴育层)、灰蓝色有异味的潜育层G、含SiO2多的粉砂质白土层(又称漂洗层)等。
我们在野外观察土壤时,要把土壤剖面中发生学层次的形态特征,如质地、颜色、结构、松紧度等记录下来,以找出各种土壤类型的特点。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土壤都具有这么多层次,一般土壤只有其中几个层次,另外,不要把冲积母质中的沉积层误认为土壤发生层。
2.诊断层和诊断特征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征为基础的。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的,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而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的,具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壤性质(形态的、物理的、化学的),则称为诊断特征。
由于土层和土壤性质是不同成土过程的产物,故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本身体现了土
壤形态、土壤特性和土壤发生三者的结合。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来鉴别土壤,实际上就反映了土壤分类与土壤发生的相互联系;而且不把成土过程,甚至成土条件作为分类标准,而是以反映成土过程结果、有定量规定的土层或性质作为分类标准,保证了土壤分类的客观性。由此可见,土壤发生层与诊断层是有区别的,同时也是密切相关的。
3.土壤分类
根据土壤层次的异同点可以把具有相同层次的土壤划为一类,这就叫土壤分类。以地理发生为基础、以成土条件为依据、根据发生层不同进行的分类称发生学分类,现行分类制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92年)。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的分类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1995年)。其特点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充分注意我国土壤的特色。1999年龚子同等主编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一书对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应用方法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将促进我国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促进土壤信息的网络化,引发土壤学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革命。作为地球的一个重要圈层和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数字化土壤将成为数字化地球家族中的重要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