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2(1)(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引论
一、名词解释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二、填空题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为:(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2、第一届夏季运动会与(1896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3、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 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竞技体育管理) 四个组成部分。
4、竞技体育的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集群性)、(公平性)、(公开性) 、(观赏性) 、功利性。
三、判断题
1、竞技体育是以创造优异成绩的社会教育活动。
(错是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有选材、训练、竞赛三部分组成。
(错还有竞技体育管理)
3、竞技体育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竞“和”技“两个方面。
(对)
四、简答题
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
答:1)激励人类自我奋斗精神
2)推进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
3)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品味
4)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5)显示国家(地区)和社会(地区)团体的综合实力
6)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
7)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8)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一、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二、判断题
1、运动训练理论课分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错还有项群训练理论)
2、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错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3、运动员是训练的主体(错还有教练员)
4、运动训练学对你从事的专项训练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错
5、运动训练理论二个层次中,项群理论研究适用于所有项目的规律性问题(错,三个层次)
三、填空题
1、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2、依理论所覆盖的领域,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3、(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 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四、论述或简答
竞技体育各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
答:从不同的实践过程中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战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
训练的起始性工作。
2.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3.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成人,
满足社会的需要。
4.无论是运动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
想的效果。
第三节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一、名词解释
运动成绩: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 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的综合评定。
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竞技能力: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
二、判断题
1、运动成绩也就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胜负或者比赛名次。
(错还包括竞技水平)
2、运动训练过程的始发点是确定训练目标。
----------
3、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能力。
(错参加竞赛并取胜)
4、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错还有训练负荷诊断)
5、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决定的。
(错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11、人体参加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竞技体育。
(错)
1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就是其训练水平。
(错)
13、竞技能力由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三者所构成。
(错还有心理和运动智能)
14、训练水平既可以反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又可以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
(对)
15、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的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
三、填空题
1、竞技能力构成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力)、(心理能力)五个方面。
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成为(竞技水平)。
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包括(对手在比赛中的成绩) 、(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 、(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
4、训练目标建立的指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5、负荷包括(负荷量)、(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四、简答题
1、状态诊断的意义何在?
答:1)为运动训练过程确立了一个客观、准确的出发点
2)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
3)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
2、训练目标的建立意义何在?
答:1)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2)提出制订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
3、如何理解运动训练学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答: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具体表现在:
1.综合性:运动训练学和其他的学科有着紧密的横向联系。
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等生
物学学科,教与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和运动心理学及其他相应专业的理论。
2.应用性:解决训练实践中的为何练,练什么,怎么练和怎么练的问题。
4、运动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具体任务包括:(1)改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2)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3)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4)自我训练的能力(5)思想政治教育
五、论述题
简述运动训练学及各训练理论层次的关系。
答:(1)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和科学专项训练理论是阐明各专项训练规律及有效组织各专项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2)运动训练学与专项训练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运动训练学源于专项训练理论,是以专项训练理论为基础,从各专项训练理论中总结,提炼出带有广泛适用性的共性规律,并使其上升为对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
一、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二、填空题
1、运动训练管理包括(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三个管理层次。
2、(国家体育总局)行使运动训练宏观管理的职能。
3、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包括(训练决策系统)、(训练实施系统) 、科技服务系统、(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医学保障系统)。
4、根据功能可以把教练员分为(总教练)、主教练、(主带教练)、(助理教练)、(科研教练)。
5、我国在( 1987 )年在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
6、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有(退役队员) 、(体育特长生) 两条途径。
7、高校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经费主要途径有:( 学校拨款) 、(学校外行政拨款)、(自筹资金) 、与企业、体育局合作。
8、职业俱乐部球员来源有( 二线、三线队伍的输送) 、(球员转会) 、(引进外籍球员) 。
9、(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突出特点。
10、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金字塔结构体制。
三、判断题
1、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显著特点。
(对)
2、优秀运动员成才一般5-6年,(错)
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其实质是对优秀运动员的管理。
(错)
4、职业俱乐部可以买卖球员。
(错可以租借,转会)
5、职业俱乐部管理模式一般是总经理领导下教练员负责制。
(错董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
6、1995年我国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同年在高校招收优秀运动员。
(错后者是1987年)
7、国家体育总局代表我国政府行使竞技体育相关事宜的管理权力。
( 错)
8、运动训练管理的任务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错)
9、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一半。
(错)
四、简答题
1、运动训练管理工作体系分为哪几个子系统?各承担什么功能?P31-38
答:1)训练决策系统2)训练实施系统3)科学支持系统4)医学保障系统5)生活与物质保障系统
五、论述题
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请结合自身谈谈对“举国体制”的认识。
答:
第三章运动员选材
一、名词解释
1、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2、遗传度:指某一个特定性状在总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决定于遗传,有多大比例决定于环境因素,一般采用百分率表示。
3、骨龄:一个骨骼发育的程度,即骨骼年龄。
二、判断题
1、运动员选材对象是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年。
(错)
2、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起点。
( 对)
3、运动员选材的最终任务是为竞技体育选拔、培养和贮备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对)
4、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
(错科学选材)
5、环境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基本条件。
(对)
6、遗传度越大说明性状受遗传影响越大。
(对)
7、原则上,遗传度小于30%的指标不作为选材指标。
(错应该是50%)
8、骨龄代表个体的生活年龄。
(错生物年龄)
9、早发育即骨龄超过生活年龄2.0岁以上者。
(错)
10、正常发育延展型很难成才。
(错)
三、填空题
1、运动员选材的对象是( 训练的专门人才) 。
2、运动员选材可以分为( 自然选材) 、(经验选材)、(科学选材) 三个阶段。
3、竞技能力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
4、基因遗传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两种方式。
5、竞技能力遗传具有(连续性)、(相关性)、(阶段性)的规律。
6、遗传变异的原因主要有(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彷徨变异)三种。
7、(环境) 是诱发突变的基本条件。
8、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有(阶段性和程序性)、(不均衡性)、(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
9、克托莱指数= (体重(KG))与(身高(CM))的比值×100
10、个体的年龄包括( 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两种。
四、简答(论述)
以某一项目为例,简述该项目选材的基本步骤。
答:P83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原则: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的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
3、适宜负荷和适时恢复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负荷后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通过生物适应过程,提高机体能力和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4、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系统持续地、周期性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二、判断题
1、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指训练的规律。
错
2、训练过程的负荷---恢复----提高循环恢复是系统性训练原则的重要依据之一。
错
3、运动训练过程之所以要进行区别对待主要是教练对每位运动员的成功期望值不同。
错
4、虽然恢复过程从运动时开始,但是运动后即刻观摩对于掌握负荷的疲劳程度,安排下一次负荷是至关重要的。
对
5、获得经济效益是现代运动员训练的原动力,传统的教育手段意义已经不大。
错
6、两次训练课的总时间相同,如果完成的动作数量相等,而只是完成动作的难度不同,则它们的总负荷也不应不同。
对
7、优秀运动员在赛前的负荷安排中,往往采取连续的大负荷训练课,以便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更大的超量恢复。
错
8、负荷量反应的是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
错
9、疲劳程度越深,训练效果越好。
错
10、训练适应实质上就是超量恢复。
错
11、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要着重发展决定其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因此游泳项目的运动员主要精力是放在技术训练上。
错
12、运动负荷越大,消耗力越强,恢复过程越强,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错
13、运动负荷是绝对的,是就某一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而言的。
错
三、填空题
1、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立的组织运动训练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参加比赛) ,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3、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竞争日益激烈,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 趋势。
4、(成功动机)是激励运动员长期、艰苦参加竞技运动训练的内部原动力。
5、运动员在多年的系统训练过程中,要承受(生理)和( 心理)双重的负荷。
6、我国目前现行的三级训练体制中包括(中小学课外训练)、(业余体校和竞技运动学校的训练)及(优秀运动队的训练)三个层次。
7、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竞技状态的( 获得) 、(保持)和( 消失)三个阶段。
8、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消失的生物学机制分别是(适应性机制) 、(动员性机制) 和( 保护性机制)。
9、决定运动周期性安排训练时间的固定因素是(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变异因素是(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10、适宜负荷下机体会出现( 生物适应现象),而过度训练负荷条件下机体会出现( 裂变现象) 。
11、运动负荷是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因素构成的。
12、运动负荷增加的四种基本形式是(直线式) 、(阶梯式)和( 波浪式) 、(跳跃式)。
13、在运动训练中判断疲劳过程的方法一般包括(自我观察) 、(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和( 心理测试)。
14、加速机体恢复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有(训练学恢复手段) 、(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手段)和(心理学手段)手段。
四、简答题
1、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运动训练原则有: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适宜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
答: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科学性(1)训练目标的导向性与训练内容的趋向性;(2)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与训练行为的专项性;(3)竞技能力的层次性与训练手段的选择性
训练学要点:(1)科学设立长远的和阶段的训练目标;(2)依据专项能力结构特点确定训练的内容;(3)围绕训练任
务和训练内容选择训练的方法和手段;(4)根据比赛特点安排训练负荷。
2)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2)竞技能力形成的连续性与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3)人体生物适应过程的周期性
训练要点:(1)健全多级训练体制,为运动员实现多年系统训练提供有力保证;(2)分段组织系统训练的过程的实施;(3)处理好训练安排的固定因素及变异因素的结合。
3)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的原则:科学基础(1)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2)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与多变性;(3)运动员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训练要点(1)共同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2)共性内容与个别安排相结合。
4)适应负荷与适时恢复原则:科学基础(1)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
(3)训练调整时机与恢复时限要求。
训练学要点:(1)正确理解运动负荷的属性;(2)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3)科学的探求负荷量的临界值;(4)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一、判断题
1、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的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的方法。
对
2、将足球的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等技术组合在一起,进行八分钟的持续练习,此方法为重复训练法。
错
3、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越长负荷的强度越大。
错
4、为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教练员常常采用循环练习法。
对
5、形式变换训练方法的运用主要反映在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练习条件或环境的变换上。
错
6、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的环境下进行。
对
7,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
错
8、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
错
9、对于少儿初学者,在运用分解和完整法技术训练时,应先分解练习后完整练习。
对
10、在标枪训练中,先训练“持枪加速跑”:掌握后再训练包括“持枪加速跑”环节在内的“交叉跑”环节,使其衔接为一体:掌握好后再训练包括“持枪加速跑“和”交叉跑“环节在内的”挥臂投掷“动作,直至掌握完整的标枪技术,这种训练方法被称为递进分解练习法。
错
11、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先联系过杆及落地技术,接着练习起跳技术,再练习助跑技术,最后把这些动作结合成完整技术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称为单纯分解练习法。
对
12、分解练习法多用于简单动作的训练,而完整训练法则更多适用于复杂的技术动作。
错
13、重复训练法对于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无氧及有氧混合供能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对
14、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时间长而两组练习间隔比较短,能使运动员能更好的发展有氧耐力。
错
二、方法应用题
1、在网球技战术训练中,为提高运员特长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以及在对抗战术训练中运动员的主动进攻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采用如发球上网和接发球破网对抗比赛:随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底线紧逼进攻与防守的比赛:接第二次发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模拟比赛及赛前热身赛等。
请说明案例采用的运动训练方法,并说明这种训练方法的分类。
答;(1)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案例中的网球技战术训练,采用的是比赛训练法。
比赛训练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技和现意识、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方法。
(2)比赛训练法的分类;依照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四种,即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一、名词解释
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2、相对力量:(拥有一个参照物或受力物而产生的对比。
)指运动员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3、力量耐力:是指运动员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或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强度的肌收缩能力。
4、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单个或成套动作的速度,是技术动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5、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
6、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动作素质之一。
7、速度障碍: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为“
二、填空题
1、运动素质通常包括( 速度) 、(耐力)、(力量) 、(柔韧) 和( 灵敏)。
2、依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不同力量素质的特点可将力量素质分为( 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三种。
3、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等动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训练)和循环训练法)。
4、速度素质包括( 反应速度)、( 动作速度) 、(移动速度)。
5、有氧耐力的适宜心率=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70%。
6、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由其(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及(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7、请列举三种最大力量的训练方法(大强度法)、(极限强度法)、(极限次数法)。
8、超等长的练习时先使肌肉做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
9、提高移动速度的两条捷径,一是(力量训练),另外一个是反复进行(专项训练)。
10、素质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
11、无氧耐力分为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
12、少儿耐力训练必须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三、判断题
1、构成体能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是互相独立的,互不影响。
错
2、体能在整个训练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的比例是固定的。
错
3、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对
4、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错
5、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控制在60%左右。
错
6、反应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错
7、速度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会出现速度障碍现象。
对
8、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
对
9、少年运动员进行耐力训练的基本方法是间歇训练法。
错
10、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时,无氧供能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
错
11、动作速度就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错
12、机体在局部疲劳时更适合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
错
13、力量训练中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指的是动力性和静力性训练。
错
14、少年儿童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因此要全力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
错
15、最大力量练习最好安排在其他训练之后,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错
四、简答题
1、简述力量、速度、耐力素质及其分类。
答:(1)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分类: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和绝对力量;依照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2)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
分类: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