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区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地区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的调查报告
加大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力度促进地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对地区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的调查报告
本文结合国务院《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XX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从2001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棉花流通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棉花收购加工环节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社企分开工作和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进一步加强,棉花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放开棉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企业自主购销的目标。

现代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总体上讲对促进棉花生产经营企业提高棉花质量,打击掺杂使假,保障购销双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棉花流通市场化程度提高,我国现行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中的棉花市场、发展现代物流、质量监督和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因此,这次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可以说是棉花流通体制的一次革命。

1、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是促进棉花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

改革棉花流通体制的核心是建立
和完善棉花市场体系。

棉花市场体系既包括棉花收购加工市场,也包括棉花的销售市场。

棉花的销售市场又包括棉花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发展棉花的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必须着力解决棉花质量鉴定标识的公信度,使棉花交易双方对棉花质量取得共识,这就要求棉花质量的鉴定和标识必须由与交易双方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公证检验机
构进行,也就是将目前在棉花交易后、进厂前的公证检验改为在棉花加工环节进行公证检验,将现行的通过抽样进行的公证检验改为普遍性的公证检验。

因此,只有通过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才能切实推动我国棉花市场体系的发育。

2、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是发展棉花现代物流的必要前提。

发展棉花现代物流是降低棉花流通
成本、提高我国棉花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基本标志是要实现棉花机械化装卸,而我国现行的棉包是人工作业时代形成的包型,不能适应机械化装卸的需要。

现在国际上通行的棉包包装标准和包型,是与汽车运输的集装箱箱型和铁路运输的火车车厢厢型相适应的。

现在我国
高速公路已初具规模,推广集装箱运输,实现棉包机械化装卸已成为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迫切需要。

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后,对棉包的统一编码,也为棉花流通实现信息化管理创造了重要条件。

经公证检验的棉花进入指定专业监管仓库,也有利于大力发展棉花的现代物流。

因此,国家推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其基本要求就是:力争用五年(2005-2009年)左右的时间,将现有打包机逐步更换为压力400吨及以上的大型打包机,与大型打包机配套安装调试设备,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络网。

对成包皮棉逐包编码,通过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形成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能够适应棉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的棉花加工业。

3、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是提高棉花质量监督检验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现行棉花质量检验方式在历史上对保证棉花质量,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现行的棉花检验主体分别为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和公证检验机构,主体众多,往往形成多次检验、重复检验,造成重复劳动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以目测手扯、感官检验为主的检验方式阻碍着棉花质量检验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引发质量纠纷;以抽样为基础的公证检验虽然可以基本反映棉花的实际质量状况,但毕竟与普遍性的包包检验有一定的差距;实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由公检机构在棉花加工环节采用快速检验仪进行仪器化包包检验;可以普及公证检验,提高检验水平,强化质量责任,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益,增强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

4、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可以为国家加强棉花市场宏观调控提供重要依据。

实行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后,由于每包棉花都有一个具有法定效力的公证检验证书,棉花编码也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建议棉花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一个了解棉花生产、收购、销售、库存等准确信息的重要渠道,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基础。

实行普遍性的棉花质量公证检验也是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历史上,各国也都经历了棉包由人工搬运到机械化装卸、质量由感官检验到仪器检验的变革。

如: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为农民提供棉花普遍公证检验服务。

70年代以前,
采用的是小包型棉包,是依靠目测手扯的感官检验。

70年代美国把棉包由小包型改为大包型,80年代把棉花检验由感官检验改为仪器检验,促进了棉花加工的规模化经营。

到2004年,美国开工的轧花厂从2万多家压缩到了896家,近20年间棉花加工厂就减少了61%。

因此,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有利于实现棉花加工企业规模化经营和避免重复建设,也有利于规范棉花加工市场的秩序。

二、强化管理,促进地区棉花加工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广大棉花经营企业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做好棉花质量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国务院印发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其指导思想是:适应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和改革棉花流通体制的要求,以确保棉花质量、促进市场发育为核心,完善棉花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的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健康发展。

1、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公证检验,将现行抽样检验改为逐包取样、包包检验;将现行公证检验事后监督改为事前监督;采用快速检验仪实行仪器化科学检验;制定和实施新的棉花质量标准;改用国际通用棉包包型并对成包皮棉逐包编码实行信息化管理及发展棉
花专业仓储等,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含量,促进棉花加工企业加快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

2、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政策支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2005-2009年),采用科学、统一、与国际接轨的棉花检验技术标准体系,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仪器化、普遍性的权威检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科学权威的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

目前,我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偏小,更换大型打包机等设备和改造加工技术条件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因此,国家在棉花加工企业更换大型打包机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1)从2004年起,停止审批不具备大型打包机的棉花加工企业,现有的加工企业逐步把小打包机更换成大型打包机;(2)对棉花加工企业更换大型打包机及辅助设备的贷款给予政策支持,即对150万元的贷款给予贴息;(3)对实行大棉包包型的加工企业,农业
发展银行、有关商业银行在贷款供应上要优先支持,并将公证检验结果作为贷款的依据;(4)政策性贷款收购加工的成包皮棉,作为贷款抵押物进入指定的专业仓库,企业逾期不能贷款,有关银行有权处理被抵押的棉花;(5)从2004年底起,国家储备优先收储经公证检验
的大包型棉花。

3、改革的实施步骤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
革分为准备、试点和全面实施三个阶段。

通过一年多来改革试点工作证明,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方案是可行的,是符合广大棉花加工企业、广大纺织企业根本利益的。

因此,从2005年度起按照国务院推行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的决定,全面组织实施,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地过渡到棉花检验新体制。

在推行新体制的过程中,为避免出现质量控制真空,现行公证检验体制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新标准、新包型、新体制逐步取代老标准、老包型、老体制。

三、分析形势,认真总结地区棉花加工市场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

推行新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棉花加工行业技术进步,促进棉花加工企业加快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实现棉花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从而改变目前棉花加工企业低水平复重建设、恶性竞争、粗放型发展的局面。

1、从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情况看:1998年全国有棉花加工企业3967家,2001年发展到5215家,2002年突破了8000家,到目前已近20000家,按皮棉总产量600万吨计算,平均每个轧花厂的加工规模不到1万担。

因此,国家发改委初步确定2009年全国棉花产量为800万吨,考虑适度竞争的问题,棉花加工能力按1.5倍来安排,2009年全国
棉花加工总规模为1200万吨,按每台套大型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年
加工皮棉5000吨计算,2009年全国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规划总量为2400台套。

2、从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情况看:根据
自治区“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初步确定的指标,全区棉花生产总量到2010年为200万吨,其中:地方产量为120万吨,根
据规模化和适度竞争的要求,2005-2009年全区地方的加工控制规模为180万吨,也就是说全区地方现有的632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到2009年更新改造结束后将减少到360家,地方将有270多家棉花加
工企业需要在这次更新改造过程中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和破产而被淘汰。

3、从XX地区棉花产业发展情况看:XX地区经过十几年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建成了国家优质棉基地,棉花产量连年丰收,已占全疆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国产量的九分之一。

2005年全地区
棉花生产能力达到600万担(不含农一师),其质量单产特点在全疆
乃至全国都显露出“英雄本色”。

但是,由于棉花加工环节的不规范,加工企业的重复建设,呈现出散、乱、小的局面。

XX地区2002年
8月底以前共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136家,其中地方113家,农一师23家;按企业性质分,供销社系统70家,农业部门18家,纺织行
业7家,司法系统3家,其它(股份制私营企业)15家,到2005年底全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发展到了201家(含农一师26家)。

按县市划分:XX市52家、阿瓦提县24家、库车县29家、沙雅县32家、温宿县17家、新和县11家、柯坪县5家、乌什县3家、拜城县2家;按企业性质划分,供销社系统64家、良种棉加工厂7家(自治区核
定数)、纺织行业20家(包括待建项目)、司法系统3家、民营企业
及其它81家(含4家棉花收购站);按2005年皮棉总产量600万担
计算,平均每个轧花厂的加工规模不到3500担。

根据XX地区“十
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地区(不含农一师)
棉花产量为29万吨,棉花加工能力如果按国家核定的标准计算,加
工规模应控制在87家(即自治区核定的规划总量)。

4、XX地区棉花加工市场存在的问题:(1)XX地区棉花加工企业,自2001
年以来棉花加工企业数量从113家增加到现在的175家(包括4家收购站,不含农一师),而规模普遍较小,在加工企业总数中只有73家年加工能力能达到5000吨以上,其余102家企业的年加工能力只能
达到2000-3000吨左右。

从真正意义上说,XX地区的实际加工能力已大大超过了棉花生产能力,据不完全统计,XX地区目前棉花生产能力约30万吨,而加工规模突破了80万吨。

(2)在棉花收购季节,加工企业因棉花资源会产生过渡竞争,造成资源浪费,质量也难以保证。

(3)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加工、销售棉花时,实行游击战术,企业信誉低下,更替比较频繁,政府难以管理。

(4)政府在宏观决策方面难找依据,尤其是对棉花加工企业无法收集准确的棉花加工数量、
质量等信息,统计资料更是无从下手。

(5)规模效益很难发挥,产业化经营比较困难。

四、坚持原则,为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工作做好服务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改革过程时间长、技术性强,因此,我们对做好棉花加工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合理布局,统筹规划。

根据工商、纤维检验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4月XX地区地方棉花加工企业175家(含4个棉花收购站),加工能力近80万吨,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市场混乱和资源浪费,根据国家五部委印发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建议停止审批不具备压力为400吨以上的大型打包机的棉花加工企业。

各县(市)要根据阿行署办[2005]129号文《关于印发<XX地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所下达的控制规模计划数,合理布局本县(市)的棉花加工企业,严格落实规划,改变目前棉花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的局面。

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促使棉花加工企业使用大型打包机、条码等新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含量,促进棉花加工企业加快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

但是通过我们对XX地区2006年参与棉花技改的企业调查情况来看,企业技改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各县棉麻公司的企业还在观望,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领会棉花体制改革精神。

因此,建议各县(市)政府、发改委、各棉花加工企业要领会中央精神,提高认识,以这次棉体改革为契机,加快企业的重组改造步伐,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棉花产业化和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3、加强合作,互相配合。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棉花加工环节实行公证检验,并采用国际通用棉包包型,实行信息化逐包编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工商、质检、金融部门的配合,因此,建议成立XX地区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协调指导小组和办公室,由发展计划委员会、供销社、质量监督局、农业局、财政局、农发行等部门参加,以加强对棉体改革工作的指导。

工商、质量监督等执法部门要重点整治棉花收购加工秩序,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协调指导小组要及时解决棉花质量
检验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联系,互相交流。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5年在全国全面推行的。

由于XX地区的特殊情况,棉花加工业更新改造工作从2006年开始,而且更新改
造的企业数47家,占总计划的51.7%,这就要求我们与兄弟地州多
联系、多交流,真心实意地向他们请教,积累经验,力争使我地区参与更新改造的棉花加工企业顺利通过自治区的验收。

5、精心组织,搞好培训。

今年3月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在重庆市举办了全国第三期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新技术培训班。

4月25日在中国
棉花协会和自治区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加工分会与XX经济发展研究会在XX地区联合举办了xq南疆片棉花质量检验新
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约300人。

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造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加工企业基本技术要求》,保证棉花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和新体制的正常运行,对参与棉检体制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新规范、新技术的培训,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参与棉检体制改革的棉花加工企业能顺利通过验收。

同时,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是参与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工作结束验收合格的条件之一。

因此,通过严格规范的岗前培训,要形成一支了解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内容和要求,掌握新体制加工工艺及质量检验工作要求和技术规范,具有较强责任心的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人员队伍。

6、领会精神,做好宣传。

当前中国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企业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棉花加工能力是实际需求的5倍以上,按同样产量计算,中国棉花加工企业数量是美国的20倍以上,除近几年新上的部
分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外,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加工数量少、加工效率低、管理粗放、忽视质量等弊病,不但造成收购加工市场秩序混乱,诚信机制难以建立,而且浪费棉花资源,降低棉花质量。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后,现有的棉花加工企业均需要改用大型打包机,并使用条码信息管理等新技术。

同时,国家将通过加工资格认定,逐步限制对非大包型加工企业贷款、优先收储大包型棉花等措施对大包型加工企业予以政府扶持,这将加快棉花加工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的
步伐,实现加工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因此,参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希望各县(市)要根据下发的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对本区域棉花加工企业的整合工作,各棉花加工企业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努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