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复习北师大版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
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通用10篇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教学重点: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下面两段话是同一个人写的,你觉得他应该是怎样的人?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
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二、读出韵味,读懂母爱的深沉。
1.学生自主选读课文,其他学生作出评价,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刚请的朗读。
2.重点品读: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三、读出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1.重点品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2.又是秋天,当作者来到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四、读出感悟,“读懂好好儿活”北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全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七年级语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主题、题材范围主要是“童年”、“亲情”、“品行”等方面,6个单元分别是: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
主要培养精读能力,重点开拓比较阅读,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初步接触探究性阅读。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相应为:永葆童心、寻找自己的秋天、感悟亲情、生活的棱镜、关注动物朋友、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这些活动旨在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开口,认识到写、说的要求比小学提高了,但都不是太难的事。
“语文趣谈”六个单元的题目是:有趣的汉字、“秋”与颂秋悲秋、三口之家父母子、从“蛇”说到问候语、“猫狗”语义面面观、“睡”与“寐”。
第一单元:童年梦痕每个人都从童年走来,也许大家都曾在泥墙跟下听过油蛉的低唱,但未必都有过嫁给卖灶糖老汉的痴想;也许你家也有个会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但你一定没有收到过雪人寄来的贺卡……刚刚告别了童年的初一学生,童年就好比是刚睡醒时朦胧又清晰的梦,美丽而幼稚,快乐又可笑。
本单元的童年主题,主读课文2篇,分别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比较•探究”课文4篇,分别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张洁的《拣麦穗》、舒婷的《童年絮味》和沉河的《生命》。
这些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不同时代儿童的生活情景和感觉、趣味。
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精读和比较、拓展阅读,唤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忆,咀嚼品味美好的童心、童趣,并对某些事情作出初步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比如说: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吗?为什么说相信神话、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等等。
同时通过精读,深入体会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感。
然后,说说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值得回味、怀念的故事,看看是不是比他们更精彩,更调皮,有着更多的梦幻和秘密?最后把同学所说的童年故事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居然也粗略成文,继而就会发现,刚才在同学口中挺生动的语言,写在纸上似乎有些别扭,于是明白:原来说和写,并不是一回事。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全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七年级语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主题、题材范围主要是“童年”、“亲情”、“品行”等方面,6个单元分别是:童年梦痕、秋日撷英、亲情歌吟、品行善恶、生命礼赞、性灵愚慧。
主要培养精读能力,重点开拓比较阅读,学习“比较”的阅读方法,初步接触探究性阅读。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相应为:永葆童心、寻找自己的秋天、感悟亲情、生活的棱镜、关注动物朋友、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
这些活动旨在使学生乐于动笔,乐于开口,认识到写、说的要求比小学提高了,但都不是太难的事。
“语文趣谈”六个单元的题目是:有趣的汉字、“秋”与颂秋悲秋、三口之家父母子、从“蛇”说到问候语、“猫狗”语义面面观、“睡”与“寐”。
第一单元:童年梦痕每个人都从童年走来,也许大家都曾在泥墙跟下听过油蛉的低唱,但未必都有过嫁给卖灶糖老汉的痴想;也许你家也有个会讲美女蛇故事的长妈妈,但你一定没有收到过雪人寄来的贺卡……刚刚告别了童年的初一学生,童年就好比是刚睡醒时朦胧又清晰的梦,美丽而幼稚,快乐又可笑。
本单元的童年主题,主读课文2篇,分别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鲍尔吉•原野的《雪地贺卡》;“比较•探究”课文4篇,分别是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张洁的《拣麦穗》、舒婷的《童年絮味》和沉河的《生命》。
这些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不同时代儿童的生活情景和感觉、趣味。
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精读和比较、拓展阅读,唤起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忆,咀嚼品味美好的童心、童趣,并对某些事情作出初步的理性分析和判断,比如说: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吗?为什么说相信神话、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等等。
同时通过精读,深入体会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语感。
然后,说说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有值得回味、怀念的故事,看看是不是比他们更精彩,更调皮,有着更多的梦幻和秘密?最后把同学所说的童年故事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居然也粗略成文,继而就会发现,刚才在同学口中挺生动的语言,写在纸上似乎有些别扭,于是明白:原来说和写,并不是一回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题:第一单元二、教学目的: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1.复习第一单元内容;2.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难点:1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五、课型:复习课六、教学过程:<一>词语拼音隐秘痴想铁青凝成诱惑喧腾(渲染、寒暄)一瞬间攀上朦胧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点缀、辍学)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炫耀)小心翼翼峭壁灌木落在后面颤抖头颅屡次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把玩聒聒淘洗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挑逗笼罩发端嚷花穗船舱绽开酝酿槐树骚扰小憩糟蹋庸碌辜负昂然挺立擎天撼地肃然起敬怡然自得明察秋毫藐小之物鹤唳云端童稚沟壑<二>文学常识及整体把握一、《在山的那边》1、作者:王家新2、古诗文中写山和海的名句。
3、体裁:诗歌4、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诗中“山”、“海”等重点词句的具体含义)。
5、诗歌主旨的把握。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二、《走一走,再走一步》1、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体裁:散文2、识记鼓励人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3、体裁:哲理散文4、领悟文中所含的生活哲理。
5、景物描写的作用:A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B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C展示人物性格;D推动情节的发展;E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材名称: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语。
2. 能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
3.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
2.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 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 音频设备3. 录音机4.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利用图片、真实生活情景等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二、展开讲述(20分钟)1. 教师通过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2.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的图示、表格、地图等辅助材料。
三、合作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思考点。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班讨论,搜集各小组的观点和结论。
四、巩固练习(20分钟)1. 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默写,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课文话题的表达和讨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想象等方式,拓宽课文的内涵。
2. 教师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在全班讨论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反馈。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
2. 布置字词练习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互动,利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综合理解能力。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教案 北师大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的]1.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教学时间] 三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正课1.听课文录音。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
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讨论并归纳:第一段是总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复习要点1. 从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中感受童趣、童心、童真的美好。
2. 对纯真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3. 鲁迅两篇作品对人物神情特点的传神描写。
4. 各篇课文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特色。
5.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趣事、秘密。
内容概括:一、美好的童趣、童心、童真,对童年往事的亲切怀念。
二、对纯真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三、两篇鲁迅作品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神情特点。
四、《阿长与〈山海经〉》《童年絮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的生动风趣的表达、准确传神的语言。
五、说的都是童年梦痕,但没有一篇内容和写法相同。
用自己的语言也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一桩童年趣事、秘密。
六、是心里话,说、写出来都不是太难。
实录说话,会发现有诸多别扭,推敲一番方能成文。
复习策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布置课前复习(一)至少读两遍,一遍默读一遍朗读。
默读时将觉得陌生或新鲜的词语、句子(以下简称“生鲜词句”)随手做上标记,为了加强识记也可以将之书写一遍。
朗读时遇到喜欢的段落不妨多读几遍,尽量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二)准备提问(以下简称“问疑”)。
将问题写在笔记本上(不写在书本上),尽可能写具体,能反映出自己有所思考的过程。
二、上课前先对复习情况进行口头检查或书面小测,并作讲评。
三、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形式导入课文后,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谈谈阅读课文的初步感觉和印象。
可指定学生朗读,教师也可以示范朗读。
四、学生汇报问疑。
可以相互解答。
教师视情况做归纳整理评价后,以课文的第一部分(1至8自然段)作示范解读。
就关键词句进行揣摩、启疑,或设问自答,或提问征答。
整个过程都要紧扣文本指导细读,并结合进行读书方法习惯的指导。
如果选择课文后面的“阅读练习•探究”和“词句品味•积累”(以下简称“练习”和“品味”)的题目进行示范解读,应当详尽一些,注意多做启发。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为针对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复习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主要涉及古代诗词、现代诗歌、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在第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各种文学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仍有困难,需要通过复习教学,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第一单元中各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如作者背景、作品主题、表现手法等。
(2)能够运用所学的文学鉴赏方法,分析并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认识,提高写作水平。
(4)通过复习,巩固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通过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4)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这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学习这些文章,能让学生体味名家的成长历程,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从而触发联想,受到教育,获得丰厚的精神财富。
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段生活经历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活动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问题探究来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品味语言来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妙,从而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引领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升入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文章内容比较丰富,有的部分还比较含蓄难懂,根据单元教学目标,从初一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教学目标应适中、集中。
教学方式:利用初一学生有活泼好动、乐于参与的特征,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握主旨、品味语言、学习写法,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准确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准确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作者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写景的方法,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准。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以及与百草园和谐统一的文章主旨。
五、教学流程示意图六、教学过程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引导评价:根据学情,课堂上需要引导评价,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让学生关注别人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信息。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或发言及时给予点评和引导,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备课目标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阅读和理解。
教学时长本节课预计需要45分钟。
教学内容1. 课文导读: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生词研究:介绍和讲解本单元中的生词,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训练:通过课文阅读和相关练,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语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生词研究:介绍和解释本单元中的生词,让学生掌握词义和用法。
3. 阅读训练: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结构、语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 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资源1.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2. 生词表3. 阅读材料和练题4. 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课堂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测试。
2. 学生的写作成果评估。
扩展活动1. 提供更多相关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2. 组织阅读小组或写作小组,让学生共同合作、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有足够的互动和参与。
2.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 在讲解生词和课文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复杂的法律术语。
4.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以上是《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单元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提问。
谢谢!。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课本的基本字词和文学常识。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第一单元:《古文观止》选读第二单元:《古诗选读》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第五单元:《散文阅读》2.写作训练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3.课外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与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的指导2.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写作技巧的掌握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的提高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古文观止》选读课文导入:介绍《古文观止》的背景及作者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逐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课堂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探讨作者观点写作训练:以课文为素材,进行记叙文写作2.第二单元:《古诗选读》课文导入:介绍古诗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韵味,理解诗意课堂讨论:分析古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写作训练:以古诗为素材,进行散文写作3.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课文导入:介绍现代文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课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文的内容和主题课堂讨论:分析现代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写作训练:以现代文为素材,进行议论文写作4.第四单元:《文言文阅读》课文导入: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课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语法课堂讨论: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写作训练:以文言文为素材,进行说明文写作5.第五单元:《散文阅读》课文导入:介绍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欣赏散文的美,理解作者情感课堂讨论:分析散文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写作训练:以散文为素材,进行记叙文写作6.课外阅读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定期检查阅读进度,鼓励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问题解答能力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3.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结构、语言和创意六、教学反思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重难点补充:1.第一单元:《古文观止》选读难点:古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古文观止》时,有没有发现它的语言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学生:“老师,我觉得它的语言比较简练,而且有些词的意思我们现在不太常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3.明确本单元的单元主旨——童年,并有深刻理解体会。
4.每课重要词句品味。
复习要点1. 从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中感受童趣、童心、童真的美好及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2. 《阿长与〈山海经〉》《童年絮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的生动风趣的表达、准确传神的语言及人物的神情的传神描写。
3. 各篇课文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特色。
4.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趣事、秘密。
复习策略:一、识记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菜畦.()桑shèn()油蛉.()斑maó()缠络.()鉴.()赏珊瑚..()()豁.()敛.()脑髓.()攒.()人迹罕.()至 mì()食竹shāi()秕.()谷系.()上书shú()蝉蜕.()拗.()倜傥..()()人声dǐng()沸膝.盖()颏.下()鼻涕.()嫉妒..()()恳挚..()()襟.怀()雪qiāo()臃.()zhǒng()痴痴..()张弩.()huāng( )急粗拙.( )烦suǒ( )惧惮.()震sǒng()诘.()问jí()贯pī雳.()灸.()疮.()疤.()掳.()麦穗.()戏谑.()磕.碰()山坳.()步履.()蹒.()跚.()田埂.()大言不惭.()前仰后hé( )quán()曲针线箧.()细糠.湿lùlù()掴.()巴掌粘.()蜻蜓啜.()饮相偕.()撅.()嘴撮.()譬.()如蹭.()驯.()良黝.()黑噙.()着泪被褥.()时髦.()刹.()那如法炮.()制调.侃()2.解释词语及加点的字。
人迹罕.至:襟怀:震悚:死乞白赖:调侃:戏谑:大言不惭:蹒跚:雷霆万钧:百无聊赖:不可一世:肆无忌惮:如法炮制二、文化知识及课文内容识记理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北师大版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阿长的形象特点
-《山海经》的文化价值
-鲁迅笔下的劳动人民关怀
②关键词:
-阿长
-山海经
-鲁迅
-劳动人民
-文学鉴赏
③重点句:
- “阿长,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承载着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情厚谊。”
│ └──民族文化的瑰宝
└──鲁迅笔下的劳动人民关怀
├──对平凡人物的尊重
├──社会现实的批判
└──深刻的人文关怀
```
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通过采用树状结构,将重点知识点、关键词和重点句清晰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注重艺术性和趣味性,采用不同颜色和字体突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山海经》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阿长与山海经教案北师大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阿长与山海经》的文学鉴赏,通过对鲁迅先生笔下阿长形象的解读,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爱与尊重;二是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对文学表达技巧的认识;三是通过对《山海经》的简要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四是从课文延伸至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心观察和思考。五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千古涛声本单元的主题,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
2篇主读课文,郭风的《长江》,抒发着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深情,而袁鹰的《筏子》,则描写人与自然的搏斗。
原来,同样的对象,是可以用不同的笔调抒发很不相同的情感的。
由此拓展,“比较•探究”中的课文,余光中的《当我死时》、光未然的《黄河颂》、胡宏伟的《长江之歌》、刘元举的《一条大河》、陈衡哲的《运河与扬子江》、毛姆的《江之歌》和叶其扬的《壶口与龙门》等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同样赞美黄河长江,或一往情深,或慷慨激昂;同样是江涛河浪,或抒发战斗的豪情,或倾诉人生的苦难……而且,同样写黄河长江,还有各种不同的体裁:诗歌、歌词、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对这些各种各样的不同,加以发现、分析、领悟、体会,慢慢地使自己的心灵宝藏丰富起来。
然后,试着从家乡的小山、门前的小溪、学校的操场、老屋的天井中,寻觅那些曾经有过的感动,再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把这份完全属于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看看是不是与别人“不一样”。
先从当众口述开始,是说得“一样”有人听还是说得“不一样”有人听?第1课长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有关知识;(2)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2)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作者对长江,对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2)分析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难点:体味本文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长江之歌》,思考: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歌颂了长江,表达了赞颂祖国的感情)2.长江,这条横亘千古的巨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计划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方案局部同学们进入初中,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确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北师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方案【一】一、复习内容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二重点1、注意区分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
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将课下注释,作文重中之重。
古诗词背诵必须确保全会。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三难点: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四、学情分析:七(2)班共有学生47人,根据半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具体表现为:1、书写能力差。
有许多学生不能标准地书写汉字。
许多汉字没有掌握好,连一些常见的字都写错。
2、汉语拼音知识掌握不好。
许多同学不会四声,有的连"b"、"d"都不会分。
3、理解能力差。
不会审题。
区分美丑善恶的能力差。
所以,在答题时答非所问或者根本就错误。
4、阅读量小。
许多人没有读过四大名着。
5、许多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吃苦能力差。
不认真做作业。
五、策略与措施:1、根据学情制定好复习方案并认真落实。
2、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指导。
3、练习要扎实,讲练结合。
4、进行模拟测试。
5、通过练习、模拟教给学生答题、审题的方法以及训练他们的答题速度。
六、复习流程第一轮:1、先复习文言文,全力以赴做到更好。
2、在复习第四单元说明文,这是次重点。
3、其他三个单元抓根本篇目。
第二轮:以单项训练和做模拟题为主。
七、时间预设第一轮:1、文言文复习(4课时)古诗词背诵(2课时)2、第四单元(4课时)3、其他三单元(2课时)第二轮(预留2天机动时间,应对高中会考)1、积累与运用(4课时)。
年学年七年级教案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总结复习综合测学习试题北师大版
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北师大版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要求:拼音、声调全对才能得分〕。
〔8分〕确凿〔.lú〔〕蹒〔.〕走〕跚震sǒng〔秕〔.〕〕谷积zǎn〔臃〔.〕〕肿戏xuè〔〕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人迹罕至〔稀少〕.人声鼎沸〔水开〕..B.拗过去〔用力弯曲〕..雷霆万钧〔暴雷〕..C.无处觅食〔寻找〕.絮说〔絮叨〕.D.虎视眈眈〔眼睛注视〕震悚〔害怕〕...3.读语段,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放系拉B. 支撒绑拿C.支撒系牵D. 顶放连牵.一4.以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雪地贺卡?中“我〞第二次不回复贺卡是不忍心破坏小李屹童年的梦,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是说明百草园中也有丑恶的事物。
.C.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为人们塑造了一个善良纯朴的农妇形象,抒发了自己对她的思念。
D.?拣麦穗?开头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是为了下文写“我〞的梦交代背景的。
5.〔2021·江苏无锡〕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 (3 分)人生旅程中有无数的月台,生命旅途中有无数的驿站。
所有的台和站,只是供中途小憩,只是供转车再出发。
C.人生是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人生途中可稍作休息,但不能长期滞留。
.人生旅途可以有多种路径到达目的地。
.人生的目标常常可以发生方向性的逆转。
6.〔2021·江苏无锡〕据英国媒体报道,近 30名加拿大政府官员.3月l0号在该国渔业部长的带着下,在议会餐厅享受了一顿丰富的海豹肉大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的:1、了解本单元的相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主要段落。
3、品味、学习散文优美含蓄的语言。
4、了解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单元教学重点:1、积累语文知识。
2、朗读、背诵相关优美的段落。
3、在对课文的细腻的品读中,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单元教学难点:1、在整体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站在现在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和捕捉这些人或事对自己的启迪和感悟。
2、要注意比较阅读,在比较中,发现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借以向课外延伸。
单元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单元教学时数:1、初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二课时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课时3、《雪地贺卡》二课时4、《阿长与〈山海经〉》三课时5、《拣麦穗》二课时6、《童年絮味》一课时7、《生命》一课时8、《“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二课时9、作业、习题纠错一课时10、机动课时一课时单元教学总结: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
学习时应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意境。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中那些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面,在深情地回忆童年时期促进自己心志成长的、难以忘怀的一些人和事中,能站在现在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和捕捉这些人或事对自己的启迪和感悟。
初中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教学目的:1、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
2、使学生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增强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1、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2、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热爱。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迅速调整状态,更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明确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2、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热爱。
3、从整体上把握这册书的布局安排。
教学重点:1、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要点1. 从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中感受童趣、童心、童真的美好。
2. 对纯真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3. 鲁迅两篇作品对人物神情特点的传神描写。
4. 各篇课文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特色。
5.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趣事、秘密。
内容概括:一、美好的童趣、童心、童真,对童年往事的亲切怀念。
二、对纯真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三、两篇鲁迅作品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神情特点。
四、《阿长与〈山海经〉》《童年絮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篇的生动风趣的表达、准确传神的语言。
五、说的都是童年梦痕,但没有一篇内容和写法相同。
用自己的语言也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一桩童年趣事、秘密。
六、是心里话,说、写出来都不是太难。
实录说话,会发现有诸多别扭,推敲一番方能成文。
复习策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布置课前复习(一)至少读两遍,一遍默读一遍朗读。
默读时将觉得陌生或新鲜的词语、句子(以下简称“生鲜词句”)随手做上标记,为了加强识记也可以将之书写一遍。
朗读时遇到喜欢的段落不妨多读几遍,尽量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二)准备提问(以下简称“问疑”)。
将问题写在笔记本上(不写在书本上),尽可能写具体,能反映出自己有所思考的过程。
二、上课前先对复习情况进行口头检查或书面小测,并作讲评。
三、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形式导入课文后,让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谈谈阅读课文的初步感觉和印象。
可指定学生朗读,教师也可以示范朗读。
四、学生汇报问疑。
可以相互解答。
教师视情况做归纳整理评价后,以课文的第一部分(1至8自然段)作示范解读。
就关键词句进行揣摩、启疑,或设问自答,或提问征答。
整个过程都要紧扣文本指导细读,并结合进行读书方法习惯的指导。
如果选择课文后面的“阅读练习•探究”和“词句品味•积累”(以下简称“练习”和“品味”)的题目进行示范解读,应当详尽一些,注意多做启发。
[示例]①百草园中明明有树,有黄蜂、云雀、蟋蟀、蜈蚣、何首乌、覆盆子等等,怎么说“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和“确凿”有没有矛盾?②比较一下,如果写“在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伏在菜花上肥胖的黄蜂”“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等等,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③合上书本,用自己的话把美女蛇的故事复述一遍,再和课文比较一下,体会文章所写的好在哪里?④当你读到“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的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这一句,有什么感觉?把“然而”改为“当然”“显然”,不是更可以表现对迷信传说的否定吗?⑤说闰土的父亲善于捕鸟,只要说“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上一句“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闰土父亲回答“我”的问话,是“只静静地笑着道”,这笑容神态给了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五、布置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二部分(第9段至结束):依照教师前面的示范指导,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写成初步解读的发言提要,每人至少五处(不包括课文后的“练习”和“品味”的问题),做好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包括讨论课后“练习”,如“练习”一)的准备。
[说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主要应该在课外进行。
课堂时间有限,一般不可能也没必要分组讨论;将探究的结果在课堂上汇报,共同讨论交流,也是一种合作的形式。
六、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组织讨论,可以补充、点拨、引导,对学生的见解尽可能择善而从,但最后教师必须做出比较完整规范的解读,并注意学习方法、习惯上的总结,不忽略必要讲授的知识。
无论是教师的示范,还是学生的探究,整个教学过程都随时要重视结合朗读以加深领悟。
七、课后布置熟读或背诵课文,如写百草园景物、美女蛇故事、冬天捕鸟的段落;识记课文里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如描写先生读书神态的句子等。
《雪地贺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这篇课文虽然内容简单,可是难点在于“我”是怎么感受“童年的幸福”的,童年的梦和人一生的幸福有什么关联,课文并没有一言半语,甚至也没有暗示,因此既要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入童心世界,也需要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看法的基础上做启发性的主体解读。
一、布置课前的朗读准备。
课上先默读一遍之后,多请几个学生单个起来有感情地朗读,看谁能够将自己感受到的童心童趣真切地表达出来。
朗读的最低要求是,李小屹、“雪人”说的话同“我”的话在口气语调上能明显区别开来。
教师除了指点讲评,也可以适时示范朗读。
二、讨论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中的第一个问题。
多想些点子开启学生的思路,知道回答好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
“神话”的特点是什么?孩子为什么喜欢神话,相信神话?童年的“秘密”又是什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秘密”吗?儿童长大成人,小时候的“梦”总是会破灭的,而“我”“不忍心破坏她的梦”,让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孩一直“惊讶”着,到底有没有必要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可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须耐心倾听和诱导,防止将教师的既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同时也要尊重不同的观点。
最后得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答案――对课文关键语句的正确解读,当然也是必要的。
三、布置课后完成练习二的第二个问题。
提示学生不但信的内容要符合情理,话语口气也要注意像李小屹。
《阿长与〈山海经〉》及《拣麦穗》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比较,《阿长与〈山海经〉》不但内容更丰富,且更富于风趣和幽默,有的地方还相当含蓄,有许多可供品味和鉴赏的语句,足够引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和“还原”关键词语,品味出语言的深层含义,可能要借助教师更多的示范解读,特别是结合人生的阅历经验方面。
至于写得比较直白的《拣麦穗》只要结合课后的练习组织好讨论,教师最后做个归纳讲评,也就可以了。
一、按常规布置《阿长和〈山海经〉》的课前复习。
着重“问疑”。
对所提的问题,尽可能谈出自己的初步看法。
二、教师将全文示范朗读一遍。
注意读出既朴实又真挚,既幽默又深沉的厚味,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三、让学生说说,听了朗读,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些内容,为什么。
然后设计若干能够诱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相应找到课文中叙写阿长的关键词句,进行教师、学生、文本的三向对话。
品味文章亦庄亦谐、大词小用的表达效果。
随时注意指点方法,训练认真读书的习惯。
四、课后布置熟读课文的四个部分:1 介绍长妈妈的名字;(P.15~16)2 长妈妈要“我”遵守过元旦的规矩;(P.16~17)3 长妈妈给我买来了《山海经》(P.20~21)4 怀念长妈妈(P.22)在课堂上阅读《拣麦穗》。
要求学生集中思考探究: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他为什么疼爱我呢?无非因为我是一个贪吃的,因为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吧?”然后以“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疼爱我?”为题,写一份500字左右的发言稿。
要求从课文中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避免空谈。
教师评阅后选择若干篇让学生在课上口述交流,教师讲评。
《童年絮味》及《生命》一、两篇课文均以学生自学为主。
《童年絮味》的生鲜词语较多,可布置学生出题相互检测。
教师可以从中选出一些需要识别和掌握的字词重点讲一讲。
如:箧,粘(读zhān 和读nián 的区别),梳妆(不能写做“梳装”),讶然,肆无忌惮,等等。
二、《童年絮味》写的内容比较琐细(可以结合题目中的“絮”字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特点),但却能引发读者对童年的回忆,联想起许多相似的童乐童趣;对人们如何正确看待童年也会有启发作用。
可以先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结合课文的富有谐趣的描写,特别是那些看似不通的、错位的甚至有点荒谬的遣词造句,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作评价,即说说你今天是怎么看待童年时代所作所为的。
课前准备,课上交流。
布置在周记里写一两个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模仿课文的笔调,写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独特的趣味来。
复习反馈一、积累运用(1、2小题每题6分,3—6题每题4分,共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铁如意,指挥tì tǎng 。
②我有点嫉妒..雪人。
③我惧dàn 她什么呢!④步子也更加蹒跚..了。
⑤我的妹妹xiàn mù极了。
⑥譬.如洗地板。
2.下列句子中每句都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①他是一个胖胖的,和霭的老人。
()②她又戏虐地说。
()③我娘笑得个前仰后和。
()④我脸上自然是雷霆万均。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厉。
()⑥我大言不渐地说。
()3.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是()A.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B.他那剃得像半个葫芦样的后脑勺上的长长的白发,便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C.那几天妹妹畏畏缩缩小老鼠一样。
D.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4.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A.这四本书,乃是我最为心爱,最初得到的宝书。
B.然后,她缝呀,剪呀,绣呀……也不见她穿,也不见她戴。
C.夏天最是快活,夏天有长长的假期,可以整天泡在海水里。
D.我为生命而感动,为万物,为一根草、一棵树。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都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
C.张洁,当代女作家。
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
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D.鲍尔吉•原野,蒙古族,著有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善良是一棵矮树》等,其作品具有天真的目光。
6.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虽然是枯燥的,但是书屋里仍然趣味盎然。
B.《雪地贺卡》一文中作者没有再回信的原因是他害怕打破了孩子的幻想和梦境。
C.《生命》一文是从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可爱的。
D.《拣麦穗》中的大雁并不可爱,因为她仅仅为了贪吃灶糖就决计要嫁给卖糖老汉。
参考答案1.①倜傥②jí dù③惮④ pán shān ⑤羡慕⑥pì 2.①“霭”改为“蔼”②“虐”改为“谑”③“和”改为“合”④“均”改为“钧”⑤“厉”改为“雳”⑥“渐”改为“惭”3.A 4.C 5.B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