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悌观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孝悌观综述
华夏民族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向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所以想成了重亲情、重伦理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孝悌。
孝,善事父母者。
悌,善兄弟也。
孝悌便是爱父母,爱兄弟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一种爱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它的的定义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孝悌有着不同的观念。
其中“至圣先师”孔子对于孝悌也有着他的一番看法。
孔子的孝悌观则反映在《论语》这本孔子弟子整理的语录集里,我们通过了解《论语》中的孝悌观,来了解孔子的孝悌观,了解先民们的孝悌观,或许对于我们能有一些启发。
《论语》中最主要的一个理念便是“仁,而孝悌为行仁开源。
在《论语•学而第一》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记》中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区别。
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
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
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
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
敬父母兄长名曰“孝悌“.礼敬一切名曰行「仁」。
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人知礼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
既行孝悌,是知礼敬之理,那侵犯长上的事,是无礼不敬动作,孝悌的人,深以为耻,就少有这样事了。
再凡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非礼敬行仁,是名作乱。
因这些事都有级层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
《论语》中为什么要将“孝悌"作为“仁”之本呢?这是基于孔子对“人性”,即人之所为人的认识,或者说“觉悟”的结果。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类社会并经由愚昧的原始共产形态而进入野蛮的奴隶制统治形态之后向文明形态演进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只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以孔子为杰出代表的人类先期的思想家,站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关注了“人性”问题,对“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便是催生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源——封建社会只所以文明于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不在被当作“生产工具”(奴隶)对待,其人格得到了承认.在孔子看来,人类之所以会脱离动物的愚昧而走向文明,最关键的是人除了具有动物的血缘本能情感之外,还有理性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类的最重要的标志,而维护这种亲情伦理关系,进而演生成人类社会秩序的,就是“孝”及由“孝"而生的“悌”,所以说,“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而且,在孔子看来,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
这也是他将“孝悌”作为“仁”之本的又一个原因,而且对于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那么,人又如何去发扬光大这种人性中的“善”端而使人类建立更加合理的生存生活秩序而和谐相处呢?这便是孔子创立“仁学”,鼓吹“仁道”的目的和动机。
既然《论语》中认为“孝悌”为人之本,“孝悌”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准则,那《论语》中是怎么样将“孝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呢。
在这里《论语》中便提到了很多种表现出“孝悌”的形式,如《学而第一》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即要继承父亲的意志,推行父亲未竟的事业。
这是“孝”的一部分。
这样做,一是不违背父亲生前的意愿,体现出对于父亲的敬顺,二是不彰显父亲的过恶,体现出对父亲声望的维护,三是出于社会意义,稳定政治局面,使政策有一定连续性。
在《为政第二》中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里体现出《论语》的孝悌
观是必须围绕礼制来实现的。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的规定安葬他们,按照礼的规定去祭祀他们。
总之按照礼制的要求去对待父母这便是《论语》中对于孝悌一种要求,“孝悌"要符合礼制,反过来符合礼制的才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对待父母的方式不符合礼制,那边是不孝.在《里仁第四》中对于“孝悌”的要求有更多的体现。
“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女侍奉父母,对于父母的过错要委婉地劝谏,父母不肯采纳也要恭敬地对待他们,但不放弃劝谏的初衷,心里为父母的行为担心,但不怨恨他们.所以“劝谏"是“孝”一种表现方式,父母有过,子女应当“劝谏”。
父母有过而不劝谏,任其发展,便会发生大错,那边是不仁,不仁便是不孝。
但是劝谏一定要讲究方法,委婉地想父母表达意图,在和睦的气氛下,纠正父母的错误。
在这里,孔子并没有要求人无条件地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甚至执行父母错误的主张,承袭错误的作法,而是强调了一种对父母的态度,那就是“无怨”,即不要因为父母的“不对”而心生怨恨,失去恭敬之心而冒犯。
“劳”,说明了担忧,有担忧就要想办法纠正,这才符合逻辑。
如果单单将此段话机械地理解成孔子要求人对父母的“不对”在劝止无效时仍要执行的话,是对孔子真实意思的歪曲,根本不符合孔子的“仁孝”精神。
由此可见,孔子的“顺”是有前提条件的,“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游,即游学、游宦,指到外地去求学做官.儿子长大成人了,父母却老了,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离不开儿子。
作儿子的要知道和理解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对自己的需要和依赖,外出谋事,要记住家中父母,尽力不去较远的地方,而且要将具体地方告诉父母家人,让父母家人知道,一旦父母有事,能够“晓之即回、召之即回”,这在交通条件极不发达的春秋时期是极为重要的.正是由于作为儿子,要从心理和情感上孝敬父母,因此,对父母的年龄不能不知,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日渐衰老而担忧,使自己能够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其力为父母行孝。
所以他说:“父母之事,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 “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就是“唯一”的意思。
此句话的意思是说,做儿子的在生活中要谨慎小心,要让父母除了为自己的身体疾病担忧外,不必为其它事情操心,要让父母放心.我们说,为人都有怜子惜子之情,特别是儿子长大成人之后,作为人之父母,既担心儿子的冷暖,又担心儿子的平安,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惦记着儿子,这就是爱子之情。
作为儿子,要孝敬父母,自然要理解父母的这份苦心,处事为人要妥贴,要让父母放心,不能让父母整天为自己担惊受怕。
如果那样,父母的心情不能舒展,精神不能轻松愉悦,即使对父母生活照顾的再好,也算不得是“孝”。
放在今天的这个社会,倘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再好,但他在外却干着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父母整天为他担心吊胆,担惊受怕,难以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个人就难以称为“孝子”。
因此,在这里,孔子已经将“孝”的内在要求更进了一步,与人的品格修养等联系在了一起,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要从生活上照顾、体贴父母,而且要“走端行政”,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
《论语》中的孝悌观是建立在当时礼制的基础上的,所谓的孝悌是符合礼制的孝悌。
而孝悌更是“仁”的基础,是孔子推行的“仁”的一种形式,是用来维系当时社会关系的基础.而且《论语》的孝悌观,既注重“养”,更注重“情”,是要求人们通过道德的自律(即礼的规范要求)达到道德的自觉,以实现对父兄尊长的孝与悌。
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孝悌观,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民族道德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