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武威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
1.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__ 朝:________
辞:________ 还:__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①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①下:指出兵。
②白登:古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汉代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这首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请简要分析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诗人借思妇月夜高楼的叹息来抒发戍人________的情感。
3. (10分)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也傍学种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意思。
耘田()①在田里锄草②犁地
傍()①靠近②并排
(3)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
4. (21分)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1)找出本节的比喻句,勾画出来。
(2)本节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作者为什么用“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华少年?
5. (11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__
十分春:__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A . 梅和雪
B . 梅和诗
C . 雪和诗
D . 梅、雪、诗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二、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
6. (6分)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你会用成语概括这则故事吗?这个成语是:________。
(2)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
(3)“长百兽”中的“长”的解释、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身体比百兽长(cháng)
B . 做百兽的首领(zhǎng)
C . 比百兽长得快(zhǎng)
D . 比百兽有长处(cháng)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7. (7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汉江临泛
(唐) 王维
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①楚塞: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③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
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1)
第三、四两句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江水的________,两岸青山的________。
(2)
你认为第五、六两句诗哪两个词用得妙?为什么?
(3)
从整首诗来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________。
8. (6分)阅读理解。
东床姣婿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②书求女婿。
丞相语郗信③:“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④,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xī)太傅:郗鉴,以儒雅著称,官至太尉。
②王丞相:王导,东晋琅琊临沂人。
曾任三朝丞相,在东晋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③信:使者,即上文中的门生。
④矜持:庄重,拘谨不自然。
⑤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侄儿。
(1)用两条“/”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2)下列各句中,下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丞相语郗信:告诉
B . 白郗曰:姓氏
C . 咸自矜持:都
D . 因嫁女与焉:于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
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4)从选文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9. (7分)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④之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①所以:用来。
②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③贾人:商人。
④学宫:学含。
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
(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①其舍近墓舍:________。
②遂居焉居:________。
③遂迁居市旁迁:________。
④此可以处吾子矣处: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0.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 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的什么特点?
(4)这则寓言叫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11. (6分)课内阅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与日逐走________
②弃其杖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②未至,道渴而死。
③弃其杖,化为邓林。
(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12. (3分)(2018·慈溪)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
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 ,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
【注】①目精:眼珠。
②研蚩:美丑。
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
A . 本/无关于妙处
B . 本无/关于妙处
C . 本无关于/妙处
(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
②人问其故________
(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参考答案
一、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5-4、
二、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8-1、
8-2、
8-3、
8-4、
9-1、
9-2、
9-3、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