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三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蕴含的中华灿烂文明,领略寓言独具特色的形式。

2.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方法理解寓言,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4.制定阅读计划表。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蕴含的中华灿烂文明,领略寓言独具特色的形式。

2.初步掌握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并学习运用方法理解寓言,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走进寓言故事,初步归纳运用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进一步感受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朗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寓言特点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从一年级至今所有学过的寓言故事都请来了,你能找到其对应的道理吗?活动:故事、道理连一连。

挑一学生来连线。

学生轻松连正确。

师:连得快速准确,真棒!
挑一学生来连线。

一学生连错后立马纠正。

师:不用紧张,静下心来看准再连!
生最终连线正确后,师:也很棒!
师: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咱们一人只能连一个。

学生连线快速准确。

师:哇!看来大家对这些寓言故事印象很深刻。

你们发现了吗?这几个寓言故事的名字,有个共同的特点?
生:都是成语。

师:是呀,有许多成语都来自寓言故事呢!
2.师:这些寓言故事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近代的,大家发现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生1:都是小故事。

生2:都含着深刻的道理。

生3:小故事,大道理。

师: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爷爷,他对寓言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这个魔袋,装进去的是故事,抖出来的是道理。

二、初识书本,激发兴趣
1.看封面,做名片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其中精选了76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每一个都有趣味、有意义、有智慧。

文字虽简,含义却丰。

你能看着封面给它做个名片吗?出示幻灯片。

生积极举手,发言。

一生回答,师提示:主编和作者是有区别的。

这本书里的寓言故事是无数古代人的智慧。

曹文轩和陈先云两位现代作家只是主要负责把这些故事整理编纂在一起,这叫主编。

师:你还发现什么?
生:这本书是三下“快乐图书吧”推荐阅读丛书之一。

2.师:请同学们看目录,思考哪个寓言故事你读过?最想看哪些寓言?
生1:我读过《郑人买履》。

生2:我读过《叶公好龙》和《画蛇添足》、《东郭先生和狼》。

生3:我读过《掩耳盗铃》、《截竿入城》。

生4:我读过《愚公移山》。

生5:我读过《百发百中》。

……
师:哇!你们已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认识了书中的一个故事,那目录中哪个题目引起了你的强烈兴趣呢?
生1:《万字》,是讲一万个字吗?
生2:《只许州官放火》,州官做了什么事呢?
……
师:看来大部分故事咱们没看过,有些故事题目就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呢!
这本书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去发现。

从目录中,我们知道这些寓言故事被分为6个篇章。

细心的主编在每个篇章前面都给读者附有一篇阅读指导。

3.师:看阅读指导,说说它能给我们哪些方面的指导?
生1:阅读方法。

生2:道理。

师:看来,我们在阅读每篇章前,可以先读读阅读指导,它会给我们一些具体的提示。

三、归纳运用学习寓言的方法
1.回顾以前学习寓言的方法
师:前面我们学了那么多篇寓言故事,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才能读出故事中藏的道理呢?
生1:了解故事内容。

生2:分析出人物形象。

生3:联系生活经验。

……
师:(出示幻灯片)除了还有两个方法:看题目猜一猜;看图画想一想。

我们来试试吧!板书:阅读方法
2.学习《姜从树生》
(1)猜题目
师:出示幻灯片,看了题目,你猜到什么?
生1:两人在争论“姜是从书上生的吗”
师:不得不佩服你,你基本真相了!
师:有许多寓言故事题目就揭示了故事内容,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因此,看到题目猜一猜,带着想法去读故事,更有趣。

(2)想图画
师:出示幻灯片。

想一想,图画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
生:有一个男子边跑边大喊:姜是长在书上的。

旁边一男子满脸无可奈何,呆呆地看着他。

师提示:这位男子旁边还有一头?
生齐答:小毛驴。

师:是呀,这位同学语言表达很流畅,观察得较仔细。

这本书里每一篇故事都附有一幅或两幅生动形象的插图,它是故事精华的浓缩,猜想图画,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把握故事内容。

(3)看故事
师:请同学们赶快来读故事吧!看看图画猜对了吗?
生自读故事。

师:谁来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生:楚国有个人从没见过生姜,看到街上卖的姜,端详一阵后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姜一点是从树上结出来的。

别人都说他错了,他仍不服气。

为此,他竟用毛驴和一个人打赌,结果输掉了毛驴,还是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

师:说得多好呀!概括故事内容时,就应该像这样,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评人物
师: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请同学们拿出笔,画出具体的词语或句子,作为判断的理由,还可以在语句旁边批注上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

生1:我觉得他很倔强,我从第二、三自然段中,读句子“别人都告诉他错啦,他说:“不可能!”……看出。

师:嗯,有道理。

生2:我觉得他错了仍自以为是,不知悔改。

我从最后一自然段中:这个人哑口无言,愣了半天,仍说……看出。

师:是呀,都哑口无言,无言以对了,还在坚持自己的错误见解。

生3:我从第一自然段中“一辈子没见过、端详了好半天、对别人说、一定是从树上结出来的”,这些词看出他盲目自信。

师:我很喜欢你归纳的“盲目自信”,多准确呀!
师:出示幻灯片,老师也把此人的特点归纳一下,我们一起来看:武断;固执;即使错了仍坚持己见;愚昧。

师:请齐读。

我发现大家通过找关键词句,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分析出了人物的形象。

(5)联生活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生1:如果我是,我肯定会知错就改。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一次我俩在一块儿做数学题,他做错了,我耐心地给他讲了一遍,他却说我做错了。

后来,他妈妈过来了,看题后也说他错了,他却生气地说他的就是对的。

师:是呀,这样的孩子让我们很无语呀!谁也来讲一讲。

生2: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他明明做错了事,每次大家说他错了后,他总是生气地不承认,还要和我们绝交,我们现在都不想和他一起玩了。

师:虽然这个故事是个假托的古代寓言故事,但他告诉我们的道理仍能用在现实生活中。

它就是通过这个小故事讽刺我们身边这一类的人。

(6)悟道理
师:你悟出藏在故事里的道理了吗?
生:告诉我们不要固执己见,要知错就改。

师: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相似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话来表达。

请看道理,齐读:
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而无视客观事实。

告诫我们要做一个
师:请参照上表制作阅读记录卡。

五、作业
师:寓言是一面镜子,透过它,能照出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代寓言就像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用简单明了却又不乏内涵哲理的故事,给我们呈现了古代五光十色的生活百态,让我们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追求与思想智慧。

请大家课后开启《中国古代寓言》的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