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学第六章 丝状真菌的遗传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类型指第一次分裂分离或者第二次分裂分离 四分体类型是从性状组合来区分的,可分3种,亲代二型(PD)、 非亲代二型(NPD)、四型(T)。
表中所列分离类型I-II是指子囊属于第 一次分裂分离还是第二次分裂分离,每 个子囊这两对基因必须分别考虑。
根据分离类型可计算着丝粒距离 四分体类型可计算重组频率
体上,那么杂交子代中重组频率最多不过X+Y,如果位于
不同的染色体上,杂交子代中重组频率约为50%。
用此法鉴定出脉孢菌的7个连锁群,并对7个连锁群上的基因进行了定位。
红色面包霉是遗传分析的好材料的 原因
1 个体小,生长快,易于培养,数量多 2 它的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类似于高等植物,且能进行有性生殖 3 是单倍体,没有显隐性的问题,基因型直接在表现型上反映出来
同时,可以着丝点作为一个位点,估算一个基因与着丝 粒的重组值,进行着丝粒作图(centromere mapping)。
四分体
1.2粗糙脉孢菌有性杂交的四分体遗传 分析
粗糙脉孢菌有性杂交的特点——减数分裂的产物在 一个子囊内形成顺序排列的四分体
对顺序排列的4分体可进行如下的遗传分析: 判断第一次分裂分离和第二次分裂分离; 计算着丝粒距离; 计算重组频率。
子囊类别 1 2 3 4
5 67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nA
分离类型 ⅠⅠ ⅠⅠ ⅠⅡ ⅡⅠ ⅡⅡ ⅡⅡ ⅡⅡ
四分体类型 PD NPD T T
PD NPD T
子囊数
708 1 80 5
着丝粒图距和重组频率
A(a)的着丝粒距离= 1/2第二次分裂 分离子囊数/子囊总数
0.5 (128 5 3 10) 100% 6.287% 1161
1
T(t) 的着丝粒距离
0.5 (126 5 3 10) 100 % 6.20% 1161
由着丝粒距离测得的A和T的距离是6.28+6.20=12.48图距单位
80 1 4
求N-A距离,着丝粒距离和四分体 分析法
1.3粗糙脉孢菌有性杂交的随机孢子 分析
随机孢子分析是:使所要研究的两个基因型杂交,形成二 倍体杂种,大量选择来自二倍体杂种孢子的菌落,用其重 组频率来表示这两个基因间遗传距离的方法。
实验时
先收集大量的粗糙脉孢菌的子囊孢子
待孢子成熟后 加水制成菌悬液
交换频率上,靠着丝点近的区段低于 离着丝点远的区段。
1.2.2 着丝粒距离
8个子囊孢子的排列方式可反映基因分离的方式及基因与着 丝粒之间是否有染色体交换发生。
只有当基因与着丝粒之间发生了一次染色体交换,才会产 生第二次分裂分离的排列方式。
染色体上两个位点之间距离越远,则两位点之间发生交换 的频率越高。---》着丝粒越远,交换频率越高
第六章 丝状真菌的遗传
真菌是在细胞结构和遗传机制上具有特殊性的真核微 生物。
一方面:具有类似于高等动植物的细胞核和染色体结 构,可进行有性生殖
另一方面:又具有微生物的生长迅速、生活周期短、 便于培养等优点。
真菌在自然界条件下进行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的主要 途径——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
对丝状真菌的研究历史
1.2.1第一次分裂分离和第二次分裂分离
粗糙脉孢菌的特点——它的四分体呈顺序排列。
如:
将A和a接合型的 通过有性生殖 菌株的细胞接合
产生含有子囊的子 囊果,每个子囊果 中含有8个子囊孢子
将8个子囊孢子依
序分别分离培养
培养
得到8个单孢子菌株
在这8个菌株的斜面上都放 上属于接合型a的分生孢子
4个斜面上出现成熟的子囊果, 4个斜面上没有子囊果
1
2
3在 有性生殖和准性生 殖过程
20世纪70年代发展 起来的原生质体融合 技术为丝状真菌遗传 物质的转移和重组提 供了较方便和有效的 手段,使获得种间和 属间杂种成为可能。
1979年,Case等
在粗糙脉孢菌中建 立了第一个丝状真 菌的DNA转化系统 从此丝状真菌的遗 传研究跨入了分子 遗传学时代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PD
NPD T
因此两基因的相对距离是:
亲代二型(PD)、非亲代二型(NPD)、四型(T)。
A-T重组频率=重组染色单体数目/染色单体总数目
NPD
T
T
NPD T
(41 2126 2128 43 210) 100% 11.71% 4 1161
由重组频率测得的距离是11.71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另外方法 进行遗传学分析:
(3)直接根据四分子中亲代双型、非 亲代双型及四型的出现频率来计算判断 两基因间的距离
四分体时期
每一四型子囊中:含有两条重组染色单体 每一非亲代双型子囊中:含有4条重组染色单体 而亲代二型子囊中:不含有重组染色单体 所以重组染色单体数是:2T十4NPD=2(T十2NPD) 另外,由于染色单体的总数是:4(T十PD十NPD)
脉孢菌At和aT杂交子代的子囊类型
子囊类别
分离类型 四分体类型 子囊数
1 23 4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ⅠⅠ ⅠⅠ ⅠⅡ ⅡⅠ PD NPD T T 888 1 126 128
5 67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at ⅡⅡ ⅡⅡ ⅡⅡ PD NPD T 5 3 1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 第一次减数分裂末期
a
第一次分裂分离
Ⅲ---Ⅵ型的出现的原因:A和a基因与着丝 粒之间发生染色体交换所致。 由于A和a基 因是在第二次分裂时才发生分离,称第二 次分裂分离。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 第一次减数分裂末期
a
第二次分裂分离
其子囊孢子的排列除上述情况外,还有5种排列方式。 Ⅰ AAAA a a a a Ⅱ a a a aAAAA Ⅲ AA a aAA a a Ⅳ a aAA a aAA Ⅴ AA a a a a AA Ⅵ a aAAAA a a 这6种排列方式和他们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有关
Ⅰ型和Ⅱ型的出现的原因:减数分裂过程 中接合型基因座位(A或a)与着丝粒之间 未发生染色体交换的缘故。由于A和a基因 在第一次分裂时就相互分离,所以称第一 次分裂分离。
在经典遗传学中,动植物的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是
用前重面组百讲分的值是表一示对的基因的情况,那么两对基因的 情况又如何呢?
那么两个基因之间的重组距离必定是这两个基因的 着丝粒距离之和(它们处于着丝粒两侧)或差(处 于着丝粒一侧)。
例如:脉孢菌中两对基因之间的杂交。
两对杂交基因的性状是接合型Aa和正常生长型 Tt,t是缓慢生长突变型,杂交亲本的遗传型是At 和aT,杂交后得到的子代的子囊类型和各类子囊 数见下表。
62 61
100 123 100 7.5
760 758 61 62
1641
总之,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进行粗糙脉孢菌的连锁分析
分析连锁群的原理
如果一个基因的着丝粒距离是X,另一个基因的着丝粒距离 是Y,则两基因间的距离或是X-Y,或是X+Y。
A
B
X
Y-X
A X
B Y
Y
X+Y
由于X和Y 值均很小,所以如果这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
基上生长 因此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
无性生殖:是由分生孢子发芽形成为菌丝, 菌丝长到一定程度形成分子孢子。
无性生殖过程中,由菌丝体上的气生菌 丝产生两类分生孢子
两类分生孢子
单核的小型 分生孢子
多核的大型 分生孢子
多细胞的菌 丝体 (mycelium)
和分生孢子 (conidium) 都是单倍的。
100
leu met leu met leu met leu met
基本培养基上菌落数 2 完全培养基上菌落数
100
结果发现: leu-met+ 型子囊孢子有758个、
leu+met-型子囊孢子 有760个、leu+met+ 子囊孢子 有61个、leu-met- 子囊孢子有62个,根据上述公式, 可知两基因间距离为:
均可萌发长出新菌丝而完成无性世代的循环
有性世代 A
a
有性生殖:在氮源不 足时,他们可产生相 当于雌性生殖结构的 原子囊果,可进入有 性生殖过程。
两种不同生理类型的菌丝都能产生分生孢 子和原子囊果,原子囊果相当于卵细胞,分 生孢子相当于精细胞。 单一菌株只产生不含子囊的原子囊果,接 合型A或a菌株的分生孢子与接合型 a或A菌 株的原子囊果上的受精丝结合发生受精过程, 形成双倍体的合子。
红色面包霉的有性繁殖方式:
“A”“a”两种生理型(接合型,conjugant), 它们通过融合和异型核的接合(conjugation) 而形成二倍体的合子,这便是有性世代。合子是 短暂的二倍体世代。
两种生理型 A
合子
a
合子形成以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 体的核,称为四分孢子(四分体)。
可通过第二次分裂分离的子囊频率来计算某一基因和着丝 粒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着丝粒距离。
A a A a
因为每一个第二次分裂分离子囊中只有一半是重 组的子囊孢子,另一半是非重组的
所以基因座位和着丝粒之间的距离应是:
着丝粒距离=1/2(第二次分裂分离子囊数/子囊总 数)
A a A a
1.2.3着丝粒距离和重组频率
酸和亮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对粗糙脉孢菌来 说, leu+met+的数目和leu-met-的数目基本相等,所 以leu和met间的重组率为
对粗糙脉孢菌来说, leu+met+的数目和leu-met-的数目 基本相等,所以leu和met间的重组率为
leumet重组率
leu met leu met
两种方法测得的两个数值很相近,说明着丝粒
距离可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T 6.2
A 6.28
11.72
两个数值不完全相符的原因 由于在着丝粒距离计算中,着丝粒作为一个座
位来考虑的。而在重组频率计算中,不考虑着 丝粒,那么双交换类型就和非交换类型不能区 别,把图距估计偏低。
nA * Na杂交子代的子囊类型
现在在丝状真菌 中建立了DNA转 化系统,并已普遍 用于基因分离、基 因结构、基因表达 调控等研究。
1.粗糙脉孢菌的遗传分析 1.1粗糙脉孢菌的生活史
粗糙脉孢菌(红色面包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其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以无性生殖为主,单倍体。 世代周期相对较短,又可以在简单的化学培养
用三角瓶进行大量杂交 涂布于培养基上
检查所形成的菌落
A
a
leu-met+ leu+met-
如使A接合型的亮氨酸缺陷菌株(A leu-met+)和a接 合型的蛋氨酸缺陷株(a leu+met-)杂交,当不考虑 A、a接合型时,预计可以形成leu-met+ 、leu+met- 、 leu+met+ 、leu-met- 4种子囊孢子,其中leu+met+和 leu-met-为重组型,在这两种重组型中, leu+met+可 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leu-met-只能在添加蛋氨
4 一次只分析一个减数分裂的产物,程序简便
2.构巢曲霉(非顺序排列四分体) 的遗传分析
在构巢曲霉中,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虽然也同处 于一个子囊内,但其子囊孢子不像脉孢菌那样呈 直线排列
这种不以直线排列在一个子囊内的四个减数分裂 产物称为非顺序排列四分体。
分生孢子 原子囊果
合子
四分体
四分体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子囊孢子,它严格 顺序直线排列在子囊里,这样,每个子囊里的8个孢子有4 个为“A”交配型,4个为“a”交配型,二者总是1:1分离。 由于子囊内的孢子直接反应了减数分裂的结果,因而是遗 传分析的好材料。
通过四分体分析,可以直接比较其分离比例,并验证其有 无连锁。
说明4个菌株的接合型属于A,4个属于a,且其排列顺序为AAAA a a a a,
两种生理型 十(A)
一(a)
一(a)
说明4个菌株的接合型属于A,4个属于a,且其排列顺序为a a a aAAAA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染色体基础
A和a接合型分别受染 色体上的接合型基因 的控制 ,在减数分裂 的第一次分裂中A和a 基因发生分离,结果 出现上述性状。如果 决定接合型的物质与 染色体无关,它就不 会作这样有规律的分 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