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进步,民众对疾病的
救治要求已较前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势,对
于培养较高急诊急救专业人才显得更为重要。

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
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
考价值。

关键词: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培养
引言: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跨专业的学科,有着
本身的理论体系,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急诊医学的形成和发
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急诊急救工作的及时、妥善与否
直接关系到抢救的成败和急诊病人的安危及预后,故培养急诊急救人才是目前急
诊医学专业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一、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
急诊医学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是一个新兴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的一门
学科。

在国际上正式独立为一门临床学科仅30多年时间,我国急诊医学1983年
被卫生部和教育部确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明确规定: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均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急诊科。

自此急诊医学已成为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急诊
医学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位置已日益重要。

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随之
而来的将是疾病谱的逐渐转变,对急诊医师的要求就会更高,而急诊急救它反映
了一个地区的临床医学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同时也折射了这个地区对生命的尊重。

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急诊急救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迫切
要求,因此,只有把急诊医学的教学向更高层次迈进,才是确保完成此项任务的
重要保证。

二、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二级学科的关系
诊医学不是以独立器官系统界定自己的专业范围,而是以疾病的急缓和危重
程度来界定的,涉及的范围很广,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实践操作性很强,涵盖了
急救、创伤急诊和急性中毒等多学科的急危病症,与医学其它学科的关系,尤如
谭光林教授在急诊医学的特征与建设之路一文中所讲述的,如果把医学各学科比
喻为一根根相互平行的纵向线条,那么急诊医学则是与其相互重叠的横向线条,
它们相互交叉,又互不覆盖。

急诊医学体现的是“急”,是以“先抢后救”为原则,
不像其它传统医学学科按系统划分作为分科基础,而是以提供有效的紧急医疗救
援服务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有自己的急救医疗体系,由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和
危重病监护三部分组成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三、护理
急诊医生面对的客体是危重症和疑难病人,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群体突发,在处理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上,只能运用最少的时间和最精简的信息来减轻
病患的痛苦,挽救生命,其主要特点是:病人发病急、变化快、时间性强、疾病
谱广、病情复杂,具有先保命后治病的逆向思维模式。

具体实施就是“先开枪后瞄准,”实施后的这些结果还需要经得起疾病本身、病人及家人以及社会的验证。

这些决定了急诊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医疗风险高,容易与病人及家属之间产生磨擦,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区。

据统计,在医疗纠纷中,由于医疗技术水平引发的仅占
5.9%~11.9%,绝大多数是因为医护人员的疏忽或医患沟通不够引起的。

故急
诊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医患沟通,注重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急危重症以及医患交流
沟通的能力,医患沟通的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言传深教,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
修养急诊是锻炼的最佳场所之一[1]。

四、培养急诊急救全科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是教学队伍的主体,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的重要保证,教师的自身水平和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组建一
支师德形象好,知识结构合理,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有可能培养出具备较
高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全科医师。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贯穿、渗透培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心理素质,这些不
是单纯的“言传”所能奏效,更多的是需要带教老师的“身教”。

急诊病人大多由于
罹患疾病的痛苦而表现出恐惧,甚至行为精神等异常,陪人也有言行的失控和过
激行为。

对于这样特殊的教学氛围,如何既做好教学,又充分将人文关怀不着痕
迹地渗透至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沟通的技巧,掌握自我保护的能力,这是教师队
伍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故医学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合格从业人员不可缺少的
重要环节[2]。

(二)强化突出急诊医学特点,改进教学方式
低年资医生和实习学生容易思维凝滞,遇上急危病症无从下手,也容易被表
面现象所迷惑,而专科医生不易主观性思维,常束缚在特定的习惯模式内,应用
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优异的急诊急救人才是目前探讨较多的问题,杨振宇
教授曾说:“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的教育,一直都在把学生赶到一个越来
越窄的道路上去,把学生变成念死书的,结果是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因此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做开拓工
作能力的人才”。

急诊急救尤其是临床实习实践性特别强,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长期采用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
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急诊不仅是跨学科的一门独立的大
学科,也是衔接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内容覆盖面广,发展快,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广泛,教学过程中易出现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似乎重复学习,枯燥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此需要在教学上改进教学方法,可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等教学。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置身于真
实的场景中,从纷繁复杂的临床症状中寻求隐含其中的疾病病因,在学习中可提
高学习兴趣,培养和形成实践性较强的临床思维方式,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做
到快速准确判断病因。

而多媒体教学能提供形象直观学习方法,提供图文声像并
茂感官刺激,尤其适用急诊专业的重中之重心肺复苏,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更
好地掌握所学知识[3]。

另外,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些
急诊急救技能,做到“放手不放眼”,才能最直观、最简便、最快速的培养基本操
作技能,提高急诊诊断能力,增强应急处理的胆识。

结论:
简而言之,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急诊临床实践教学观念,完善管理制度,培养德才兼备的急诊急救人才,既是急诊医学素质教育的需求,
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想办法强化并培养学生的
自主能动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使急诊急救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推动急诊急救事业的发展。

为此,文章针对全科医师急诊急救能力与培养方面进
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价值[4]。

参考文献:
[1]任添华,胜彦婷,于东明,等.急诊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J].首都医药,2018;10(20):17-18
[2]聂正怀,孙泽庭.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1(8):56-57
[3]黄杨,尹文,郝璐,等.PBL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7;30(8):756-758
[4]王一镗.加强急诊医学教学的基本建设———祝全国第一个大学本科急诊医学专业的诞生[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11(4):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