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产核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1
总产出的核算方法:货物总产出的核算
1. 产品法:以具体产品为统计对 象计算总产出。
总产出= ∑产量×价格 2.工厂法:以单个企业作为基本统
计单位,按其最终成果计算总 产出。
8-12
总产出的核算方法:服务总产出的核算
1. 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按核算期内发 生的营业收入进行计算。
2.非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按生产成本 计算总产出。
• 固定资本消耗指标,在实际核算中,是 一个带有明显主观估算色彩的指标,是 一个估算的结果。
8-17
净增加值与总增加值的含义
• 净增加值: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消耗和 固定资本消耗后的余额。
• 总增加值:从总产出中只扣除中间消耗 后的余额。
8-18
(一)按生产法核算增加值
• 生产法是从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入手 计算增加值。其计算公式为:
8-13
对总产出作为生产成果核算指标的评价
1.总产出可以作为单个生产单位生产成 果的核算指标。
2.但是,基于总产出加总来核算整个经 济总体的生产成果,则存在大量重复计算。
8-14
三、增加值核算
增加值的含义是什么? 增加值指标有哪两种形式?
8-15
中间消耗的基本含义
• 又称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 投入所消耗的各种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 的价值。
务的


非营
利机

总产出 1753 102 440 1269 40
694 252 29 899 中间消耗
575 188 73 854 总增加值
42 30 10 137 固定资本 消耗
533 158 63 717 净增加值
经济 总体
3604
8-32
机构部门综合生产账户的特点
与生产有关的各种交易和平衡项集中 列在表的中间位置
• 限制性生产观:强调物质生产,认为只 有物质性的生产才算生产。
• 综合性生产观:认为生产既包含物质产 品生产,也包含非物质生产。
8-4
(二)生产的定义
• 生产是指生产者利用投入生产产出的活 动。
• 生产成果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货物和不 具物质形态的服务。
8-5
货物和服务的区别
• 货物(goods),是有形的产品,其生产与 销售可以相分离,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表的左右两侧分别记录各机构部门生 产账户使用方和资源方的数据,而“经 济总体”栏目分别是各机构部门在相应 项目上的总计
这样一个表式结构提供了有关整个国民 经济生产环节的丰富信息
8-33
五、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英文缩写为GDP
• 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总 量指标,有人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社 会性发现”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8-19
(二)按收入法核算增加值
• 收入法是从增加值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 分配份额入手,将这些分配份额相加求 得增加值,所以又称为分配法。其计算 公式为:
增加值=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 消耗+营业盈余
8-20
雇员报酬
• 它是作为对雇员在核算期内所做工作的 回报,应由生产单位支付给雇员的现金 或实物报酬总额。
总增加值
222 3
42
30 10 137 固定资本
消耗
净增加值
8-31
表2-3 机构部门综合生产账户
经济 为住 总体 户服
务的 非营 利机 构
1883 9 1721 31 222 3
1499 28
使用
交易和平
资源
衡项 住 政 金 非金
非金 金 政 住户 为住
户 府 融 融企
融企 融 府
户服
机业
业机
8-47
2002-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8-48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衡量经济 增长(图1)
国内生产总值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3 2002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1995 1994 1993
• 从实物形态看,中间投入包括生产者在 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 力等。
• 从价值形态看,中间投入属于在生产过 程中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的部分。
8-16
固定资本消耗的基本含义
• 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连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其价值需要在较长时期内(1年以上)逐 步转移到产品中去,为此在每一时期要 按照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计算其转移价 值,即固定资本消耗。
8-34
(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两方 面来理解。
• 在价值构成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 国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增加值总和。如前所述, 单位或部门的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所以国 内生产总值有对应的生产法和收入法。
• 在实物构成上,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所 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所以 还可以从最终产品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叫作支出法。
8-24
增加值核算小结
增加值核算有两种核算思路: 生产法增加值 收入法增加值
8-25
四、 生产账户
8-26
(一)生产账户的基本形式
• 账户由资源方和使用方组成。 • 资源方列示总产出,使用方首先记录中
间消耗,然后是作为平衡项的增加值。
8-27
表2-1 生产账户(基本形式)
使用 中间消耗 总增加值
• 服务(service),是无形的产品,其生 产与消费一般是同时进行的,不能储存, 不能运输。
8-6
(三)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主体范围
• 主体范围:国民经济生产核算只考察常 住单位的生产活动,也即以常住生产者 为其核算主体。
8-7
(三)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活动范围
• 活动范围: (1)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还自
8-35
生产法
• 按生产法增加值的计算思路,将各部门 增加值加总,获得国内生产总值。
• 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
=∑(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 中间消耗
间消耗
= ∑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中
8-36
收入法
•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按照 收入法增加值的计算思路,将增加值的 各要素收入构成项目加总,求得国内生 产总值。
8-30
机构部门综合生产账户(初步)
经济 总体
使用
为住 住户 政
户服

务的
非营
利机

交易和平 衡项 金 非金 融 融企 机业 构
总产出
资源
非金 金融 政 融企 机构 府 业
1753 102 440
住户 为住 户服 务的 非营 利机 构
1269 40
经济 总体
3604
1883 9
694 252 29 899 中间消耗
投资率 消费率
8-55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修订前 GDP 89468.1 97314.8 105172.3 117390.2 159878 182321
GDP
99214.6 109655.2 120332.7 135822.8 159878.3 183085
8-21
生产税净额
• 它是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8-22
固定资本消耗
• 固定资本消耗是指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 退化、正常磨损或正常事故而导致的生 产者拥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存量现期价 值的下降。
8-23
营业盈余
• 营业盈余是从生产单位的总产出中扣除 中间消耗、雇员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 定资本消耗之后的余额。
• 最终使用指的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积 累)、出口。
• 所以最终产品还可定义为当期生产的用于最终 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
8-40
另一个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
从实物构成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一国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8-41
支出法
•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计算国内 生产总值。
雇员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本消耗 营业盈余 净增加值
资源 总产出
8-28
表2-2 生产账户(经济总体)
使用
资源
中间消耗
1883 总产出 3604
总增加值
1721
雇员报酬 762
生产税净额 58
固定资本消耗 222
营业盈余 679
净增加值
1499
8-29
(二)生产账户的部门综合形式
• 机构部门综合生产账户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的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 值总和。
8-42
支出法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 成总额+净出口
8-43
• 国内总产出+进口=中间消耗+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出口
•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总产出-中间消耗=最 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8-45
(三)国内生产净值指标
• 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减去固定资本消耗, 所得结果称为国内生产净值。
• 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新创造的价 值总和。
8-46
(四)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资料 的分析应用
•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衡量经济增长 •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分析 •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结构分析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8-51
8-52
8-53
8-54
国内生产总值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出结构分析(图4)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 中间产品就是用于中间消耗的所有产品,可以 是货物,也可以是服务。
• 中间产品是指在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 在另一个生产过程被完全消耗掉的产品。
8-39
最终产品
• 从一国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 全部产品(或称总产品)中扣除中间产品,剩 下的就是最终产品。
• 最终产品就是在核算期内生产、供最终使用的 产品。
8-44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面等值 原则
• 从理论上讲,按上述三种方法核算得到 的国内生产总值应该彼此相等,这被称 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三等价原则或三 面等值原则。
• 在实际核算中,由于各种核算方法的资 料来源不同,按三种方法核算得到的国 内生产总值往往都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 很难保证三者相等。
给性的。 (2)全部对外提供的服务。 (3)基本不包括自给性服务。
8-8
生产核算的基本问题
用什么指标来核算生产成果?
8-9
二、总产出核算
总产出的含义是什么? 总产出作为核算生产成果的指标有什么
问题?
8-10
总产出的基本含义
• 总产出:是指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用于反映 各生产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 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雇员报酬+∑各部门
生产税净额+∑各部门固定资本消耗+∑各 部门营业盈余
8-37
产品的分类
按外在形态上的差异分为:货物与服务 按产品的使用性质分为:最终产品与中间 产品
8-38
中间产品
• 一国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 部产品按产品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中间产品和 最终产品。
20000.0
0.0
8-49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衡量经济 增长(图2)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8-50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产业结 构分析
人均GDP
7858 8622 9398 10542 12336 13985
8-56
第二章结束
8-57
第二章 生产核算
一、生产的概念 二、总产出 三、增加值核算 四、生产账户 五、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8-1
学习目标
掌握生产的概念 掌握增加值的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及其
关系 掌握运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进行经
济分析的基本思路
8-2
一、生产的概念
8-3
(一)生产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