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食品科技》M0dem
Food
sei咖ee
0nd
1khnok盱
v乩22No.1(总87)
中图分类号:Ts2;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7—2764(2006)们_0199_073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陈岚,满瑞林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l0083)
摘要:超临界流体革取(sFE)技术开辟了分离工业的新领域,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本文对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特点及其在夭然季料工业、食品和天然中草药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时令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临界萃取;o趣;应用;展望
AppⅡca咖n
of
S叩ercriticalFluidExn.acti仰Methods
Ch锄Lan.ManRui_轴
(sch00l
ofche嘣sny蛐dche删calengineering,咖Ⅱ谢soumllIliversi吼Changsha
4l0083,China)
Abs岫ct:Superc订“caInuidex缸actiorIisangwkindof%P嘲Ci0|ltechn0109FThispaperrevie、vcd
about醅char捌蛳c
andme
dcvelopment
ofapplication.n
n帅lpermme,f∞d,nanlmlkrbalmedicine锄d
omer
nelds,舶dprDspeclof诋developm明t
1n
mefI咖嘴
K唧rds:Su哗m把aJ加埘瓤溉£幻叫oD2;AppI妇如埘A出锄ce
超临界流体(sup目一ticaI
F¨d即sCF)指的是
物体处于其I临界温度frc)和临界压力(Pc)以上状态时,向该状态气体加压,气体不会液化,只是密度增大,具有类似液体的性质。

同时还保留气体性能11、2j。

超临界流体即具有液体对溶质有较大溶解度的特点,又具有气体易于扩散和运动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超临界流体的许多性质如:粘度、密度、扩散系数、溶剂化能力等性质随温度和压力变化很大,因此对选择性的
分离非常敏感”’J。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对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有关身心健康的产品及相关生产方法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超临界萃取技术(Supcrcf{tfcaI
Fl撕d
Ex晌cIion即sFE)作为一种独特,高教,清洁的新型
提取、分离手段ij。

I,在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医药
工业、还是环境等领域己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f。

J,
成为取代传统化学方法的首选。

目前,世界各国都集中人力物力对超临界技术基础理论、萃取设备和工业
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耿得了长足进展。

1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
Frallcis在1954年完成了在25℃及5.5MPa下由液态二氧化碳和其它两种化合物组成的共有464个三元系的平衡相图,为后人进行sFE提供了理论依据吼
收稿日期2005_09_21,
作者简介:陈岚,硕士.研究方向:精细化工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尉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的。

在超l}缶界状态下,将超临界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依次把极性
大小、沸点高低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同的成分萃取出来睁”。

超临界萃取的实验流程示意如下【6】。

冷却水放空c晚


c02_+低温浴槽-÷高压泵_+预热器呻萃取器呻分离嚣一产品
2流体材料
可作为scF的物质很多,如一:氧化碳、一氧化亚氮、六氟化硫、乙烷、甲醇、氨和水等。

但用超临界萃取方法提取天然产物时,一般用C02作萃取剂。

这是因为:C02临界温度(Tc=31.06℃),是超临界溶剂临界点最接近室温的,所以c02萃取可在接近室温下
完成整个分离操作;临界压力(Pc-7.39Mpa)适中:
C02的临界密度(p=0.4489,cm3)是常用超临界溶剂中最高的,因而对有机物溶解能力强、选择性好;c02廉价易得;c02无毒、惰性、易于分离:cO:不会产
生任何新的‘‘三废’物质,对环境保护有利Ij“J。

3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应用
3.1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工业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工业装置几乎都是以
199
万方数据
《现代食品科技》Mode皿F帅dsci蛐ce和dThhnolo野V01.22No.1(总87)
天然香料分离提取为对象。

传统的提取方法部分不稳定的香气成分受热变质,但在超临界条件下,可以将整个分离过程在常温下进行,萃取物的主要成分一精油和特征的呈味成分I钔寸被抽出,并且c02无毒、无残留现象旷1“。

从洗涤用品、化妆品中的添加剂到香水,使得植物芳香成分在精细日用化工中是不可或缺的。

部分。

何春茂…等人用超临界cO:对桂花、茉莉花进行了萃取研究,考察萃取时间、温度、压力剥浸膏得率和质量的影响。

桂花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16MPa,温度308~318K,时间1.5也h,浸膏得率O|251%;荣莉花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15M吼温度308 ̄323K时间1~1.5h,浸膏得率为0.240%。

由于液体c02的极性较小,对果汁中的醇、酮、酯等有机物的溶解能力较强。

因此,液体c02同样可作为蔬菜特有香味的抽提剂。

具称所得产物富含含氧成分,香气风味俱佳。

而且SFE-《02法还有望成为一种果汁脱苦的1方法。

柯于家[I“川等用O.1L超临界C晓萃取裟置萃取生姜、芫荽籽、砂仁和八角等辛香料精油的工艺、组成成分等方面的内容,并且与传统的水汽蒸馏法进行了比较。

超I临界c02萃取法萃取辛香料精油能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油收率比水汽法提高三倍左右。

并对辛香料精油的中试、工Hk化试验的情况,用25L、200L超临界c02萃取装置萃取辛香料精油的工艺、组成成分、物性指标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张忠义11“等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和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进行萃取与分离,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从超临界c02萃取物中鉴定出16种成分,经分子蒸馏后,得到4种主要成分。

3.2食品方面的应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营养性、方便性功能性等更多的要求,同时还越来越强调其安全性。

我国食品_l=业应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已逐步由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集中用在脱咖啡因、啤酒花有效成分萃取、植物油脂的萃取、色素的分离等方面。

3.2.1脱咖啡因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得到较早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的是天然咖啡豆的脱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较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富含于咖啡豆和茶叶中,许多人饮用咖啡或茶时,不喜欢咖啡因含量过高,而且从植物中脱下的咖啡因可做药用。

它常作为药物中的掺合剂,因此咖啡豆和茶叶脱咖啡因的研究应运面生。

韩佳宾””、江和源【141等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流
体脱除茶叶中咖啡因的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茶样形态对咖啡因脱除影响极大,60目磨碎茶样的咖啡因脱除率可达85,63%,咖啡因含量<o.5%;含水率对茶叶中咖啡因的脱除率影响也较大,含水率为35%~50%时较适宜。

正交实验中,咖啡因脱除率的影响因子主次顺序为压力>温度>动态循环时间>夹带剂用量,而对儿茶素来说,央带剂的影响较为明显。

3.2.2啤酒花有效成分萃取
啤酒化中对酿酒有用的部分是挥发油和软树脂中的律草酮又称or酸。

挥发油赋予啤酒特有的香气,而Ⅱ_酸在麦芽汁煮沸过程中将异构化为异口一酸,这是造成啤酒苦味的重要物质。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啤酒花,o一酸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

萃取物为黄绿色的带芳香味的膏状物。

张侃””、黄亚东【J“等对啤酒花的超临界c02萃取物的组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图表明了超l临界C02和液态c02萃取物的异同;并对超临界Co:萃取物进行酿酒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萃取物不仅增加啤酒香味,还能改善口味。

32.3植物油脂的萃取
超临界一氧化碳萃取对植物油脂的应用比较广泛成熟,吕维忠【1”等研究了大豆粗磷脂的超临界c02提纯工艺,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20h口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5h。

银建中””等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就大豆和花生两种植物油超临界流体萃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验研究。

在探讨了压力、温度、颗粒度、空隙率以及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之后,获得了指导实际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

3.2.4色素的分离
超临界c02还可以分离天然色素,随着合成色素的不安全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使用合成色素的种类日趋减少。

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而且常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孙庆杰等””采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从番茄加工副产品番茄皮中提取出番茄红素。

研究了不同的压力、温度、流量和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当萃取压力在15也5MPa,温度40~50℃,流量20kgm,萃取1 ̄2h,既可将番茄皮中90%以上的番茄红素萃取出来。

姜炜Ⅲ1介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纯辣椒红色素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通过改变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流速等参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辣椒红色素的色价达150以j:,且杂质含量符台国家标准。

 万方数据
《现代食品科技》ModernF帅dscIenceandTechnol0盱voL22No.1(总87)
3.3在中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在医药上业中,中药研制与开发中,必须组遵循“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二小”(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五方便”(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Hj方便)为目的原则。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提药制药过程中的缺陷,提取物中不存在有害健康的残留溶剂,同时具有操作条件温和与不致使生物活性物质失活变性的优点,而且对环境保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翌2”。

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理论,重要复方中有效成分是彼此制约、协同发挥作用的,sEF£02不是简单地纯化某组分,而是将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更有利于重要复方优势的发挥障3-24】。

除了从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还包括药用成分分析及粗品的浓缩精制等‘42”。

杨林‘“1等研究萃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

且通过止交设计,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优化出台理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提取工艺相对照。

使得超临界c02流体萃取率为传统工艺萃取率的1.1倍。

邓永智田1等采用自制的C02超临界流体萃取系统提取了银杏叶中聚戊烯醇酯,考察了温度、压力、流速及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c02超临界流体提取银杏叶中聚戊烯醇酯的最佳压力、温度、流速、时间分别为25^仰a、65℃、8mL/min、6h。

采用本方法萃取的提取物经过硅胶色谱柱纯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杭与溶剂提取法相比较提取效率比较好。

其他将中草药各类成分的超临界萃取分类如下:林秀仙口91等对云南红豆杉、杨苏蓓‘刈对五味子中的木脂素、张虹【3”对川芎的有效成分提取、史庆龙删等萃取黄山药中的薯蓣皂素、姚渭溪口“等提取灵芝内有效成分及脱除有害成分。

4sFE的前景与展望
与传统化学分离提取方法相比,sFE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处理成本高、设备生产能力低、对有些成分提取率低,另外还有能源的回收、堵塞、腐蚀等技术问题有待解决p“J。

但它作为一种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提取技术,其本身特性显示它巨大生命力。

随着当今社会高度发展,维护和保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要求和期望,
无论是环境保护、污染的治理、还是人们对天然产物和绿色食品的青睐,传统的加工分离技术是难以企及的,所用的这些都预示着超临界技术将会拥有更为广
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国际J:sFE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方兴未艾,我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开展了对超临界流体技术的研究。

国家剥此项技术的研究也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存一定差距。

中国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药物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sFE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I]朱自强.超临界流体技术一原理和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张镜澄.超临界流体萃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ssa响de,c.Guizard,G.M.RiosNewapplica曲nsofsupc∞一血甜月ui出andsupe砧一妇I打ui出prDc岱s。

sjn
sepa啊liorI.sep删呷舶dPu^厅嘶ionT∞hn0Iq斟,
2003f32、:57~/63
【4】wemcrH.H引吐lalA“狮ces砌卯pe吲j“calnuids岫i州.cheInosph,200l(43):123~135
翻RM玑tG枷se.U辩of删右cal日uids缅di脓蜘tprocess鼯inchIdi“gndw出vclopm即t卜_a
re“e砒a1锄icalEngin∞^“g柚dProc嚣sin吕2加0(39):19~28
【6】丁刚、霍旭明超临界流体的技术与应川”J.医药工程设计,2002,23(4):3~6
[7l郝常明、黄雪菊浅谈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叨.医药工程设计.2003,24(2)l~4
【8】廖劲松、郭勇.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技术研究川.食品科技.2002,12~15
【9】何春茂、粱忠云、刘雄民.超临界c02萃取桂花和茉莉浸膏的研究叨精细化工,1998,(2):22
【10】柯于家、郑雯、伍培辉等超临界002萃取辛香料精油的试验研氩I)闭巾国油脂,2000,25(2):22~24
【ll】柯于家、林红秀、陈夷君等.超临界c02萃取辛香料精油的试验研氪II)p】.中国油脂,2000,25(3):14~16【12】张忠义、雷正杰、王鹏等.超临界C02革取一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月.分析测试学报,2002.(1):
65~67
【13】韩佳宾、陈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的研究进展U】_现代化工,2003∞O):25~27
[14】江和源、蒋迎、刘栩.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巾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p】.食品科技与技术,2004,5:15
[15]张侃、刘世斌、郝哓刚等.超临界c02萃取啤酒花及其应用四.^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33(1).103~105
[16]黄亚来.利用超临界c02流体萃取酒花浸膏的研究叨.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16(3)60.62
 万方数据
《现代食品科技》M0demF帅dsci蛐∞蛐dnch肿lo科v0I.22No.1(总87)[17】吕维忠、钟振声、黄少烈.大豆粗磷脂的超临界002提纯
T:艺研究口】.食品工业’200l,(1):40q2
fI81银建中、孙献义、李志义等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植物油
的实验研究【J】现代化工,200l,2l(10):26~27
[19】孙庆杰、r霄霖.超临界c0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24)3
【20】姜炜.超I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80~82
【21】于志云、尹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精
制工艺中的应用p].中国食品漆加剂,2001,(5):63~66
【22】李迎春、曾健青超临界流体萃取中草药的研究进展U].广
州化学,2000,(3)
r231蔡建国、俞威、邓修.超临界流体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
的提取及精细分离第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
应用研讨会
【24】杨林、钟志成.超临界c0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啊.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6):446~447
f25]李菁、黄晓芬、葛发欢等.超临界c02萃取法对复方丹参
制剂中丹参提取的工艺改革研究第二届全国超临界流
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26】Kou_Lu“gch沁Ya_ch嘲chen岛Jun-Haochen,chiehming
J.ch鲫舀Po-w朋Yangsu脚ncalnui出ex们ctionof
G加咖百nkgolidcs帅dnavonoids,Jo哪aJofsupel℃一tical
Fluids,2002(241:77~87
[27】邓永智、袁东星、李权脏银杏叶中聚戊烯醇酯的c0,超
临界流体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Ⅳ】.分析仪器,2005,
(1):22~26
[28】潘见、张文成、谢慧明超临界C02萃取结晶银杏内酯关键
工艺参数研究m.食品科学,2004,25(3):132~134
C29】林秀仙、史庆龙、粱宝钻等.超临界c02萃取技术存云南
红豆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巾药材,2001,24(5):
338~339
【30】杨苏蓓.超临界流体萃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等成分的工艺研
究Ⅲ.中国中药杂志,200l,(11):755~756
【31]张虹.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川芎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明.中草
药,200l,32(12):1077~1079
【32】史庆龙、葛发欢、林秀仙等.超临界c02从黄山药中萃取
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第二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
及应用研讨会
【33】姚渭溪、沈刚、徐殿斗等.超临界流体提取灵芝内微量元
索及脱除银杏酸的初探第_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
术及啦用研讨会
(上接第185页)
[36】Fexbys;eta1.PartinonjngaIld
c}lal瓣nz毗ion0f"瑚ine-tagged目唧auof镪centpIDteinsifI8q眦。

岫two_phase掣s啪s.BiOte-dmOl0到PrO舒嚣s,2004,20:793·798
[37】Fexbys.;BulowLImprovedp射岫tioninginaqueoustwo-phaseSys0朗1ofb∞sine啦踺edrecomb{n蛐tlac诅lcdehydrogena坼.Pr疵jnE”pr%sion扑dP嘶矗cation,2002,25:263.269
[38】NilssonA;efa1..啊ptoph舯一ta龉edcmjnaSescLIdiedbystea由gtale玎uorescencef研und日咖dingoftag佃t啪ccions
inaqueoustwo_phaseSyg晒ns.BiochemicalctbiOphy蓟c州
ac饥2003.646:57螂
【39】NilssonA;etalP叭itioni“g0fpep删嘲edp腻jnsinaq眦叫stw01炯Sesy咖msusinghydrop}10bicaIlymod讯ed
micclle-南mlingtIlemOsepa哪ingp01ymeL.Biochemicalet
bi印hysicalacta'2002,60I:138一148
【40】Lind%MB;eta1.E塌ciclltp嘶恤ati硼of删bin鲫tpr砌nsu萌nghydrophobinsaS妇gsinsLlrfh∞n卜based
tWo-phaSe掣sterns.Biochemis仃y,2004,43:11873·11882【41】xuY;sou盈MA;eta1.LiqIlid.1iquidexh粥b0|Iofc11zymcsbya伍n时aq嘴oustwo-phase.Bmzili明archives0fbiolo斟andtcchnolo科,2003,46:741.750
【42】L锄,H;da1.A历nity蜘h锄ccd衅inp矾6011ingind螂Ib她D唱lucopy锄osidetwo-phaseaque叫smicelI盯sy鼬emsBid眦hnolo射锄dBiocn画n觜面g'2005,89:38l-392
[43】Apamashann如ela1.Macfoa伟ni可Ligand-Fhcili切terTh静Ph珊P矾itioni“g(M0盯PP)forP硼何cationofxyl锄黜.Bidlechnolo盱锄dBiocrIgine响醇002,80:228·232
[44]IpsI诅Roy;eta1.Three_phasepa—tioni”gf研西nmlt眦e0崛ren删0n∞d
p枷aIpⅢ6cationofAspeIgillusnigerxyI卸asc.Bioch而icaecbiophysicaac饥2004,1698:107—110【45】Eve糟IdoSilvinoDossalllos,eta1.P他p甜鲥ve
chrom孙g。

aphyof叫l柚asellsi”ge。

p卸dedbedadS0】噼ion.JOIlmalofChIUmalographyA,2002,9“:217_224
【锎Mery锄Sar_d虬lpsi扭Roy,Munish、varN.Gup饥sjmuI恤啪usp州而catiorI锄dimmobili动蛀∞ofA5Pe画11usniger叫Iamse0rI廿le删ersibly鲥ublepoIytnerEudmg∥L-100.En目硼e锄dM记fobialTcchnolo副,2000,27:672_679
 万方数据
超临界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陈岚, 满瑞林, Chen Lan, Man Rui-lin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名:
现代食品科技
英文刊名:MODER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22(1)
被引用次数:14次
1.朱自强超临界流体技术-原理和应用 2000
2.张镜澄超临界流体萃取 2000
3.S Sarrade.C Guizard.G M Rios New applications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and supercritical fluids processes in separation 2003(32)
4.Wemer H Hauthal Advances with supercritical fluids[review] 2001(43)
5.R Mart.T Gamse Use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for different processes including new developments-a review 2000(39)
6.丁一刚.霍旭明超临界流体的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医药工程设计 2002(04)
7.郝常明.黄雪菊浅谈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医药工程设计 2003(02)
8.廖劲松.郭勇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技术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 2002
9.何春茂.梁忠云.刘雄民超临界CO2萃取桂花和茉莉浸膏的研究 1998(02)
10.柯于家.郑雯.伍培辉超临界CO2萃取辛香料精油的试验研究(Ⅰ)[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0(02)
11.柯于家.林红秀.陈夷君超临界CO2萃取辛香料精油的试验研究(Ⅱ)[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0(03)
12.张忠义.雷正杰.王鹏超临界CO2萃取-分子蒸馏对大蒜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2(01)
13.韩佳宾.陈静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2003(03)
14.江和源.蒋迎.刘栩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与技术 2004
15.张侃.刘世斌.郝晓刚超临界CO2萃取啤酒花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01)
16.黄亚东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酒花浸膏的研究[期刊论文]-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0(03)
17.吕维忠.钟振声.黄少烈大豆粗磷脂的超临界CO2提纯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工业 2001(01)
18.银建中.孙献文.李志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植物油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化工 2001(10)
19.孙庆杰.丁霄霖超临界CO2萃取番茄红素的初步研究 1998(0q)
20.姜炜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21.于志云.尹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辣椒红色素精制工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1(05)
22.李迎春.曾健青超临界流体萃取中草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广州化学 2000(03)
23.蔡建国.俞威.邓修超临界流体技术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精细分离
24.杨林.钟志成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素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4(06)
25.李菁.黄晓芬.葛发欢超临界CO2萃取法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提取的工艺改革研究
26.Kou-Lung Chiu.Ya-Chuan Cheng.Jun-Hao Chen.Chiehming J.Chang, Po-Wen Yang Supercritical fluids extraction of Ginkgo ginkgolides and flavonoids 2002(24)
27.邓永智.袁东星.李权龙银杏叶中聚戊烯醇酯的CO2超临界流体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期刊论文]-分析仪器
2005(01)
28.潘见.张文成.谢慧明超临界CO2萃取结晶银杏内酯关键工艺参数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4(03)
29.林秀仙.史庆龙.梁宝钻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云南红豆杉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1(05)
30.杨苏蓓超临界流体萃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等成分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1(11)
31.张虹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川芎中有效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1(12)
32.史庆龙.葛发欢.林秀仙超临界CO2从黄山药中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
33.姚渭溪.沈刚.徐殿斗超临界流体提取灵芝内微量元素及脱除银杏酸的初探
1.期刊论文巴俊杰.孟彩云.苗娜.BA Jun-jie.MENG Cai-yun.MIA Na均匀设计法优化CO2超临界萃取细叶杜香工艺
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
目的:确定CO2超临界萃取细叶杜番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以萃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CO2超临界萃取因素中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3个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CO2超临界萃取细叶杜香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3PM,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2.5h,在此条件下,细叶杜香挥发油的萃取率为7.90%.结论:该工艺具有萃取率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CO2超临界萃取细叶杜香.
2.期刊论文顾锡峰.GU Xi-feng基于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康藏荆芥精油的提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
[目的]建立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Nepeta pratti Lèvl)精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康藏荆芥精油的工艺.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所萃取的康藏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利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荆芥精油的主要组分为:胡薄荷酮、薄荷酮、石竹烯、D-柠檬烯、反式-香芹醇、辣薄荷烯酮、大牻牛儿烯D、2R-顺-5-甲基-2-(1-甲基乙基)环己酮、异胡薄荷酮、柠檬烯、1-辛烯-3-醇,松茸醇、2-环戊基环戊酮、石竹烯氧化物、dactylol、月桂烯,其含量分别为:45.21%、19.90%、1.89%、1.80%、1.49%、1.07%、0.81%、0.78%、0.65%、0.51%、0.51%、0.50%、0.47%、0.40%、0.21%.其中,萃取物中的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达76.20%.与传统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浸提法)相比,应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康藏荆芥精油中的主要物质胡薄荷酮等含量较高,且萃取出来的物质种类相对较多.[结论]超临界萃取法简便可行,具有传质速率快、穿透能力强、选择性高、萃取效率高、操作温度低等特点.
3.期刊论文郝红梅.刘必旺.赵换.吉海杰.周然.尤舒彻.Hao-Hongmei.Liu Bi-wang.Zhao Huan.Ji-Haijie.Zhou
Ran.You Shu-che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
目的 研究CO2超临界萃取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中有效成分之一的葸醌类化学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各工艺参数对蒽醌类化学物质的影响.方法 以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中蒽醌类化学物质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L(3)4正交设计优选CO2超临界萃取的葸醌类化学物质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CO2超临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次数均对蒽醌类化学物质有较大影响,以萃取温度为60℃.萃取压力为60mPa,萃取2次,每次1.5h时,葸醌类化学物质的萃取最佳.结论 CO2超临界萃取可用于决明子降脂保肝胶囊的生产,且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
4.期刊论文李伟东.刘雪东.蔡宝昌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对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南京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0,26(5)
目的 研究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过氧化氢(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给药组,其中给药组给予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预培养24 h后加入1.25mmol/L H2O2,继续培养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通过各种化学方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结果 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细胞SOD和NO的活性,降低LDH和MDA水平,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 当归CO2超临界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5.期刊论文闫志芳.刘必旺.赵水平.Yan Zhi-fang.Liu Bi-wang.Zhao Shui-ping CO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蛇床子
素的工艺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1)
目的 研究CO2超临界萃取蛇床子中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各工艺参数对蛇床子素得率的影响.方法 以蛇床子素得率和萃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CO2超临界萃取的蛇床子素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CO2超临界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及萃取次数均对蛇床子素提取率有较大影响,以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40 MPa,萃取3次,每次1 h时,蛇床子素得率最高,达98.63%.结论 CO2超临界萃取可用于蛇床子中的有效成分蛇床子素的提取,且工艺条件简单、稳定、可行.
6.期刊论文罗兰.朱丹妮.严永清.LUO Lan.ZHU Dan-ni.YAN Yong-qing当归芍药散精简方CO2超临界萃取部位化学
成分研究-中成药2005,27(11)
目的:分离、鉴定并筛选FBD CO2超临界萃取部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方法: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FD-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并考察各化合物对氯化钾诱导PC12细胞钙超载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从CO2超临界萃取部位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分别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levistolid A、茯苓酸、阿魏酸、β-谷甾醇和β-胡萝卜苷;其中,白术内酯Ⅲ能显著地改善氯化钾诱导PC12细胞钙超载损伤.结论:白术内酯Ⅲ可能是CO2超临界萃取部位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
7.期刊论文苏香萍.宋必卫.陈振华.牛泱平.SU Xiang-ping.SONG Bi-wei.CHEN Zhen-hua.NIU Yang-ping CO2超临
界萃取金银花挥发油工艺及抗炎活性研究-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的方法从金银花中提取挥发油,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对其提取物进行抗炎实验.通过正交试验设计CO2超临界萃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温度35℃、压力12MPa,CO2流量4.0 kg/h,时间1.5h,其得率为1.08%,是共水蒸馏法得率的43.2倍.小鼠耳肿胀模型进行抗炎实验表明,无论是局部给药还是灌胃给药CO2-SFE金银花挥发油均有显著抗炎活性.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且提取物抗炎效果好.
8.期刊论文郑颖.张红.宋其生.宝廷玉.Zheng Ying.Zhang Hong.Song Qisheng.Bao Tingyu芪灵益肝煎及其CO2超
临界萃取液对肝癌细胞株H22端粒酶反转录亚单位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5,14(3)
目的观察芪灵益肝煎、芪灵益肝煎CO2超临界萃取液、环磷酰胺(Cyc)的含药血清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25/CL-16A3(H22)端粒酶反转录亚单位(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以Cyc为阳性对照,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22TERT的表达.结果经大、小剂量芪灵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