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答题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期末冲刺必背答题模板和应试技巧
答题模板一:地形特征的描述(常见于综合题31题或32题,题型为给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分析该地的地形特征,如2017年市期末试题32题第一问,2016年31题第一问)
(1)判读依据:
平原:海拔在2000米以下,地表起伏特
征:平坦开阔,略有起伏
丘陵:海拔200米~500米,相对高度小于
100米,起伏较小,地势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米。

山峦起伏,陡峻
判断地形类型的依据高原:海拔较高,500米以上。

海拔四周
低,中间高。

边缘等高线密集数
值小(边缘陡峻),中间等高线
稀疏数值高(中间地面坦荡)
盆地:海拔四周高中间地。

边缘等高线密
集数值高,中心等高线稀疏数值

(2)基本思路:
①首先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数值的分布,判断出来地势总体概况。

如地势东高西低或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②其次判断具体的地形类型。

如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较大
③若有特殊地貌类型,需要具体指出。

比如,火山地貌、喀斯地
貌、峡湾等,若在沿海地区还需要指明海岸线特征。

答题模板二对某地扩大某种农产品种植规模或建设某工厂企业的评价(见6月月考试题41题第3问,2016年期末试题32题第2问)对某地扩大某种农产品种植规模的评价:
如赞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答题
碱性土,土质疏松,红壤酸性)
适合该种农作物的生长
经济: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资
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延长产
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
加农民收入
就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该种农作物的产业结构: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
业结构
有利区位条件(主观)交通:该地区交通便利
市场:距消费市场近,市场广阔
地租:土地面积大,地租价格低
劳动力:劳动力丰富价格低
有利区对某地扩大某种农产品种植规模的评价:
如反对,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答题:
气候:华北平原:春旱、盐碱(中低产
田)、风沙南方低山丘陵:红壤贫发展该种农业的
不利自然条件瘠,水土流失严重,多洪涝灾害,冬季
低温冻害季风区,旱涝灾害频发
水源:气候干旱,河流径流量小,发展
该种农业会加剧水资源紧的局面(华北
平原)
市场:市场价格波动,大规模种植由巨大
的市场风险
交通:交通不便,距销售市场远(如的
农产品)
发展该种农业的
不利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劳动力短缺
赞同建设某工厂企业原料:靠近原料产地,资源丰富
水源:有河流,水源丰富
的评价土地:土地租金低
劳动力:劳动力丰富价格低
市场:消费市场广阔
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就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交通:交通便利
市场:距消费市场远
反对某企业、工厂的交通:交通不便
建造原因环境问题:容易产生水污染或大气污染,
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劳动力:劳动力短缺
原料:距原料产地远,运输成本高
答题模板四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酸雨: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
光化学烟雾: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环境污染成因
(人类活动污染源)汽车尾气
燃煤
雾霾工地、交通扬尘
餐饮油烟
鞭炮
赤潮:含有氮和磷的营养物质
①太阳辐射强→光化学烟雾
热量/气温②气温/水温高→赤潮、水华
③气温低(冬季)→对流弱
大气污染加剧气候降水多(南方)→加重酸雨
降水
降水少(北方冬季干燥)→加重
雾霾(大气污
染)
大气稳定①高压系统(反气旋),气流
下沉,加剧大气污染
程度②逆温天气(主要在冬季)
→大气稳定,加重大气污染
(雾霾、光化学烟雾)
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加重大气污染(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盆地
酸雨)
地形水域封闭程度:封闭海湾、河流入→地形封
闭,自净能力弱,水污染加剧(如渤海
湾)
丰水期(汛期):水污染较小。

我国河流汛
期主要为夏季
河流枯水期:水量小,稀释作用弱,水污染严重
(我国冬季水污染加剧)
(水量大小)
我国北方土壤呈碱性扬尘可以中和一部分酸
性气体
土壤
我国南方为红壤,酸性土壤,酸雨较北方严重
答题模板五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分析
①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1.减少污染物数量
②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①固体垃圾的分类回收
2.回收利用②煤炭的脱硫技术
①稀释:加强水体交换,治理水污染
3.治理污染物浓度
②处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①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实
监测、管理、处罚
4.政策、公众参与②企业:清除污染,恢复环境
③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答题模板五分析某生态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成因的思路
①地形原因:海拔、地表起伏状况和封闭状况举例:陡坡加剧水
土流失;修梯田、田埂、等高线耕作减少水土流失
热量条件:如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荒漠化
降水条件: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造成荒漠化
严重我国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
②气候原因暴雨,加剧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
风力大小:冬季风为西北风,西北地区距冬
季风源地近,风力侵蚀严重
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加剧荒漠化
南方土层薄→加剧红漠化
如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植
→解决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如我国河流夏季为汛
→解决措施:修建水库
1、当地农业结构:如过渡开垦,过度放牧→解决措
施:调整农业结构。

退耕还林还草 2
、居民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过度樵采,加剧荒漠化、水土 流失→解决措施: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①推广生活用煤②开发太阳能、风能(西北、青藏)、沼气等新能源开发小水电(南方)等③改进炉灶技术,推广省柴灶④营造薪炭林 3、生产技术:灌溉技术 如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解决措施:改进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发展节水农
业 4、人口因素: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量增大,导致过度开垦、放牧、滥砍滥伐→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适度开发利用资源
注意事项:1、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个方面均展开说明,应针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说明
2、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最主要的是针对人文原因(对人类活动的规、管理等),并要注意答题要求,如果要答的是工程措施,只答(设置草方格沙障,修建水库等);答生物措施(植树造林,修建人工防护林等) 答技术措施(该进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结构等)主要区分清楚
答题模板六旅游资源评价的答题模板
1、资源价值:旅游资源价值高、独特,具有较高的美学价 (主要是自然景观)、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路线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 集群状况好,孤立的景点游览价值不高
3、地域组合: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或景点重复
有相似景观,地域组合差)
1、经济发展程度:周边地区经济发达(距经济发达地区近距 客源市场近(客源市场广阔)/远离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较远
2、交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1、服务设施:景区食宿行娱游 购等配套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2、环境承载力:景区用地广,布局合理,环境承载力强
1包括气候条件对旅游业的影响→表现为旅游淡旺季的节律性变化如青藏高原旅游淡季时间短,不利于开发
2.环境质量状况:如西北、青藏生态环境脆弱
3.铁路、公路及航空交通现状及交通建设的难易程度(如西
南地区,地形偏远,交通不便)
4.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现状(如附近是否有机场、城镇等)
5.旅游资源所在的区位距中心城市的距离
6.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发展旅游业的扶持能力
1.考查围:这次地理期末考试的围以必修一为主(占总分值的百分之八十),从我们做的几套往年试题可以看出,选择题考察的全是必修一知识(60分),后面综合题共5题,题量大,其中31题、32题、33题考查的是必修一,最后两道大题34题考查的是《环境保护》,35题考查的是《旅游地理》。

也就是说环境保护旅游地理总共占20分左右的分值,这20分最容易得,必需留足时间。

选择题前10小题(参考2017年2016年期末试题),为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知识点考察,难度很大。

综合题第一题(31题)通常考查的是某地的地形地势难度适中,32题33题多考查河流特征或某地气候分析或洋流的综合运用分析,难度最大。

34题,35题环境保护和旅游地理难度最小。

建议:选择题30小题用40分钟,涂卡5分钟,平均每题1分钟左右。

前十道选择题,一定不要耗费太多的时间。

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酌情进行取舍。

11题至30题难度相对降低,也要留足时间,要把握住这40分。

2.时间分配建议:7月9日下午第一场考试为地理(15:00----16:30)共90分钟,建议(15:00--15:45)做选择题。

至少留出45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后面5个大题。

建议(15:45--16:30),做31题--35题。

平均每个大题为10分钟
3.遇到难题(选择题前十道题),不要心慌,注意找到做题的突破口。

如从图例或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用笔把信息圈圈或画出来。

①如从海陆轮廓判断处南北极点(极点附近为陆地的为南极点,极点附近为
海洋的是北极点)。

②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找出中央经线是12点还是24点(看白昼黑夜的围哪个多)。

③从图例找出旅游资源的优势(景点的丰富程度、地域组合状况等)。

④从图中某地一天最大太阳高度可以知道当地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图中标注的是时间(如14时),从时差,求出当地的经度。

(时间相差两小时,当地经度为90°E)④从太阳视运动图,某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可以知道该地昼夜平分。

4.注意做题方法。

①做题过程中,把演算的过程写下该题旁边,在图上画出辅助线(如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划出题目的要求,如果选择题要的是不正确的选项,把不正确这三个字圈出来,引起重视③划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分条标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加工,作为答案④不要改答案,不要改答案,不要改答案。

重要的事说三遍。

除非你完全确定你的答案是错的。

⑤综合题根据分值分条答题(往往四条六分,六条八分,按照题目要求尽量多答)
5.注意做题过程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遇到难题,不要沮丧,不要悲观。

难题只占整份试卷的百分之二十,可以适当舍弃。

没事的,还有80分,只要我们把基础的难度适中的题做对就可以了。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没什么大不了的。

最后祝大家期末考试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无可阻挡。

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8年7月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