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钓鱼的启示》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公开课《钓鱼的启示》听课记录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钓鱼的启示》。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
(作者从钓鱼、放鱼的过程中获得了启示。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我”获得的启示划出来。

2、读读启示,提出疑问。

三、自读自悟,解疑。

(一)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教师抛出以下两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2、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做起来却觉得很困难呢?
师:引导学生读一读3-9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二)引导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让学生体会让“我”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并引导其自由读3-9自然段,找出理由。

2、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过度语:“我”为什么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
(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

师:请你将课文中描写钓鱼的句子读出来。

生读:“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


师:从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这条鱼是作者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师:从他的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钓到这条鱼真是太不容易了。

齐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生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师: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

师: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吗?(得意)
生:我体会到作者钓到这条鱼时很得意。

师:来,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你得意的心情,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师:钓到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是多么地高兴、多么地得意啊,你感受到了吗?请你读——
师:钓到这条又大又美的鲈鱼,我当然很得意,齐读——“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过度语:还有其他原因使“我”舍不得放掉这条鱼吗?
(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看到。

师:请你将课文中描写的相关句子读出来。

生读:“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想一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
生:爸爸,求求你,把这条鲈鱼留下吧!
师:孩子,还没到捞捕鲈鱼的开放时间,不能留下。

生:反正又没有人看见,还是留下吧!
师:天知地知,你必须把鱼放了。

(4)师:父亲喜欢这条鱼吗?何以见得?
生读: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师:从哪个词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得意)
师:除此之外,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师:从“得意”一词我们便可看出父亲对鲈鱼的喜爱,那么“好一会儿”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
师:虽然父亲也很喜欢那条鲈鱼,也在进行着道德抉择,但他的态度却是不容争辩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语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声音那么的坚决,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父亲坚决而又不容争辩的态度?(得)谁能换个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定、必须)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

师: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还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这还是一位以身作则、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

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就是父亲的爱,严格的爱、负责的爱,齐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5)父亲既然那么喜欢这条鱼,为什么又一定要我放掉呢?
生: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找到文中的话读一读。

生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这就是父亲一定要我放掉这条鲈鱼原因,齐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还有两个小时。


过渡语: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呢?(爸爸)
B:引导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

1、“让学生默读3-9自然段,看看“我”的心理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完成这道补充填空。

2、汇报交流,补充填空。

师:在这个钓鱼、放鱼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和();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教师板书:得意——委屈——沮丧——感激
3、通过补充填空让学生理解,“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

所以说: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4、请同学们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从:考试分数、买东西、公共汽车让座、卫生、过马路……这些方面引导学生说)板书设计:
钓鱼得意
29、钓鱼的启示放鱼委屈、沮丧
获得启示感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