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 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 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 想是相符合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陈国华《明清社会变迁对戏剧文化的影响研究》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四 小说与戏曲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通俗性是其主要 特点……小说是给识字的人看的,戏曲无论男女老幼、识不 识字,都能看懂,且生动形象,载歌载舞,插科打诨,具有 更直接的感染力。
——郝荫柏《戏曲与小说》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 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清朝以小说和戏曲为主要载体的世 俗文学繁荣的原因。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B 2B
5C 6B
3 D 7 见习题
4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A 2D
5 见习题
3D
4D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 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 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下列与明清小说有关的是( B )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 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昆曲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 戏曲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京剧迎合民众文化需求。故选C。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 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 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 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 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摘编自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脱离 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1790年,乾隆80岁寿辰 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徽班一时誉 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 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 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 方特色,以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5.【2020·宜宾】1905 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 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C) A.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C.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B.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D.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6.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下列关于京剧形成的原 因不包括( B ) A.戏曲已经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 B.文化专制导致了戏剧的繁荣 C.地方戏曲日益繁荣 D.安徽、湖北艺人的长期努力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 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但是被尊为 “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 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 A.蕴含更高的艺术价值 B.得到西方人的认可 C.符合晚清政治需要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B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不是写 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红楼梦》的“成 功之处”在于( D ) A.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 B.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C.抒发了作者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二 《牡丹亭》的女主角杜丽娘是太守的女儿,她对梦中 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而冥府判官同情她的遭 遇,让她死而复生,和柳梦梅结成伴侣。立意布局虽是艺术虚 构,但从侧面反映出了时代变化的风貌。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社会环境对小说、戏曲的创作产生影响,而小说、 戏曲又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根据材料一、二,分析 清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四大徽班进京后形成的我 国的“国粹”是哪一剧种?该剧种形成于什么朝代?
京剧。 清朝。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 特征。下列没有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 A ) A.乐府诗 B.《红楼梦》 C.京剧 D.昆曲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学形式,请分 别写出诗仙、宋词代表人物、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的 名字。 李白;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关汉卿。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与《天工开物》处于同 一时期的科技巨著。(举两例)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材料二 1790年,为给高宗弘历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 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 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 徽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这些班社逐步合并成为著 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下列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 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 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D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昆曲是明朝中叶至清朝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剧种,很多 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昆曲有“中国戏曲 之母”的雅称。下列属于昆曲的代表作的有( D ) ①《窦娥冤》 ②《桃花扇》 ③《牡丹亭》 ④《长生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逐渐走向衰亡,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红楼梦》《牡丹亭》都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都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都揭示封建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Baidu Nhomakorabea运。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材料三 明以来江南市镇商业经济的长足发展,需要文化消费 的有闲阶层和商人的大量涌现,使得戏剧演出自然步入了市 场消闲文化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