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考试时间:2018.9.28

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 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

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

A.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 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D.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2.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

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3.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

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A.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 B.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C.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 D.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4.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

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5.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

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6. 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

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

7. 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

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

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

A.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 B.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C.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 D.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8. 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对

此表示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过程表明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 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

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 D.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9. 1925年,中共四大在《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中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

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涉及反抗地主、苛税、匪祸、兴办水利等方面。1926年9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通过《农民运动决议案》,指出“农民政纲仍是在租额、高利、苛捐等问题上”。这反映当时中共中央

A.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认为农民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力

C.注重解决农民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D.农村工作与革命中心任务相结合

10.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

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

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

A.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 B.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

11.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

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

字也全部去掉了。该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表述平实体现人民性 B.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C.表述准确以避免歧义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12.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

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13.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

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A.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C.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利

14.法国学者库朗热说:“(雅典)公民的义务不只限于投票。轮到时,他要担任他所在区域或

部落的官员,他每年平均有两次要担任审判官,……所有的公民,在他的一生中至少有两次参加五百人元老院的机会。……如果被人投票选中,或抽签抽出了自己,他更可任城邦中的执政官:长官、将军、民政官。”这一做法

A.使公民政治分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

B.激发了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C.使政治实践长时间停留在较低水准

D.注重发挥政治精英主导作用

15.罗马法规定,当儿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要审判

其父。但又规定,家长拥有对子女的生杀权。这表明罗马法

A. 过分强调形式主义

B. 公法与私法分立

C. 存在结构性缺陷

D. 违背人道主义精神

16.1852年屈维廉、诺斯科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

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