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阅读理解检测卷(含答案)阅读理解检测卷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我再也不单独飞了
①一群大雁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总是把小雁排在最后。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飞,小雁感到很不自由,想要单独飞。
②小雁悄悄地离开雁群。
刚开始的时候,它觉得自由飞真好。
飞了一会儿,它越飞越累,觉得翅膀很重。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它再也没力气了,眼看要掉下去了。
正在这时,雁群赶来了,它们把小雁夹(jiā)在中间,带它一块儿向北方飞去。
③小雁说:“我以后再也不单独飞了!"
1.小雁想要单独飞是因为_________。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雁单独飞是很吃力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3.小雁最后是怎么飞到北方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4.根据故事内容给下列句子排顺序。
(填数字)
( )小雁离开雁群。
( )一群大雁飞向北方,把小雁排在最后。
( )小雁觉得自由飞真好。
( )小雁越飞越吃力,马上要掉下去了。
( )小雁再也不单独飞了。
( )雁群赶来带着小雁一起飞。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填序号)
①离开同伴很危险②团队合作力量大
同步阅读。
十二月子字歌
正月十五汤圆子,二月惊蛰喂丸子,
三月清明下种子,四月芒种栽秧子,
五月端阳包粽子,六月天热扇扇子,
七月中旬舂谷子,八月十五杀鸭子,
九月重阳扬谷子,十月小雪穿袄子,
冬月天寒杀蝗子,腊月除夕吃饺子。
6.读一读,连一连。
正月十五吃饺子
二月惊蛰杀鸭子
五月端阳喂丸子
八月十五汤圆子
腊月除夕包粽子
7.按时间顺序将农事活动排一排( )(填序号)
A.杀蝗子B.下种子C.舂谷子D.栽秧子E.扬谷子8.正月十五是节,八月十五是节。
9.根据儿歌填一填。
农历六月是季,天气很,所以人们要;农历十月是季,天气很,所以人们要。
10.“冬月天寒杀蝗子”的意思是()
A.冬月天冷,蝗虫的幼虫会被冻死
B.冬月一到,蝗虫出来活动,人们要除掉它们
C.冬月一到,人们趁着天冷捕捉蝗虫
11.仿照儿歌,再编几句。
(1)月子。
(2)月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土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
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
“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先过去了。
它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了。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
吃桃子。
"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2.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13.“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A.它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B.看着狐狸津津有味地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C.它知道了不能和狐狸这种不讲信用的人交朋友
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劳动的小猴
一只小猴在自己的家门口种了一棵桃树,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
桃树一天天长大了。
有一天,桃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桃树痛苦地说:“小猴,快帮帮我,我要被大风吹倒啦!"小猴听见了,连忙给桃树做了个支撑架。
桃树终于在风中站稳了,感激地对小猴说:“谢谢你,小猴!”
过了一段时间,桃树身上长了蚜虫,小猴又立即把树上的蚜虫捉了个一干二净。
经过漫长的等待,盛夏来临了,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
15.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1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桃子( )的桃子( )的桃子
17.假如小猴不给桃树捉蚜虫,他在夏天能吃到桃子吗?为什么?
______ _
读一读,完成练习。
聪明的韩愈
①我国唐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叫韩愈。
②小时候,他在家乡读书。
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放学以后,学生们便都到集市上去了。
③第二天,有的买来树苗,有的买来竹子……可谁的东西都不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老师很失望。
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
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
老师见了,高兴得连连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18.在云朵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蜡烛一( )铜钱一( )东西一( )屋子
19.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让他们各自买一样东西,有什么要求?用“”画出来。
20.老师见韩愈把蜡烛点燃,高兴得连连夸韩愈聪明,是因为()
A.其他学生买的东西贵,韩愈买的东西便宜
B.烛光照亮了整间屋子,也就是说把屋子装满了亮光
课内阅读。
难忘的泼水节(节选)
开始泼水了。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21.选文有( )句话。
22.周总理怎么样为傣族人民表达祝福的?
______ _
23.这段话表达了周总理怎样的性格特点?()
A.平易近人B.以身作则C.乐于助人
24.这段话表达了人们对周总理的( )。
阅读,
《日月潭》(节选)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叫日潭;南边像(),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沙),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jìn jìng)。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yǐng yǐn)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容客)。
25.圈出短文中正确的字和读音。
26.按课文内容填空。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 )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 ),叫月潭。
27.第2自然段有句话。
28.照样子写词语。
隐隐约约_________
29.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
( )——( )
30.第2、3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日月潭( )和( )时候的美丽景色。
A.清晨B.中午C.晚上
参考答案:
1.它感到很不自由2.飞了一会儿,它越飞越累,觉得翅膀很重。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它再也没力气了,眼看要掉下去了。
3.正在这时,雁群赶来了,它们把小雁夹在中间,带它一块儿向北方飞去。
4. 2 1 3 4 6 5 5.②【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飞,小雁感到很不自由,想要单独飞。
"可知小雁想要单独飞是因为它感到很不自由。
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根据第②自然段中“飞了一会儿,它越飞越累,觉得翅膀很重。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它再也没力气了,眼看要掉下去了。
”可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小雁单独飞很吃力。
3.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根据第②自然段中“正在这时,雁群赶来了,它们把小雁夹在中间,带它一块儿向北方飞去。
"可知小雁最后夹在雁群中飞到了北方。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想一想小雁开始是怎么飞的,后来它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在谁的帮助下才飞向北方的,最后它有什么感受。
弄清这些问题之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句子排序。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一群大雁从南方飞到北方,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总是把小雁排在最后。
”可知写了大雁往南飞,小雁排在最后;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小雁感到很不自由,想要单独飞。
"可知小雁想要单独飞;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小雁悄悄地离开雁群。
”可知小雁离开雁群;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刚开始的时候,它觉得自由飞真好。
"可知刚开始,小雁觉得自由飞真好,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它再也没力气了,眼看要掉下去了。
”可知小雁遇到了困难,飞不动了;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正在这时,雁群赶来了,它们把小雁夹在中间,带它一块儿向北方飞去"可知雁群赶来带着小雁一起飞。
最后小雁再也不单独飞了。
因此排序为:2、1、3、4、6、5。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联系全文可知,对比小雁单独飞和与雁群一起飞的经历,我们知道了小雁单独飞差点儿掉下去,后来在雁群的帮助下才飞到了北方,这充分说明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故选②。
6.7.BDCEA 8.元宵中秋9.夏热扇扇子冬冷穿袄子10.A 11.八丰收割麦腊三十贴对
【解析】6.本题考查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儿歌,从“正月十五汤圆子,二月惊蛰喂丸子”“五月端阳包粽子"“八月十五杀鸭子”“腊月除夕吃饺子"可知正确的搭配,用线连起来即可。
7.本题考查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儿歌,按照先后顺序找出下列农事活动对应的时间。
“三月清明下种子,四月芒种栽秧子”“七月中旬舂谷子"“九月重阳扬谷子”“冬月天寒杀蝗子",故正确的排序是:BDCEA。
8.本题考查了节日常识。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人们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
9.本题考查了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仔细阅读儿歌,从“六月天热扇扇子”可知,农历六月是夏季,天气很热,所以人们要扇扇子;从“十月小雪穿袄子"可知,农历十月是冬季,天气很冷,所以人们要穿袄子。
10.本题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
冬月即农历11月,“冬月天寒杀蝗子”的意思是:11月天气寒冷,蝗虫的幼虫都被冻死了。
暗指明年不会有蝗灾,丰收有望。
故选A。
11.本题考查了句子仿写。
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有什么样的习俗活动,仿照儿歌,再编几句。
不知道的可以请教长辈或者利用网络搜索。
示例:二月惊蛰抱蚕子;七月中元烧袱子。
12.5/五13.C 14.朋友之间要讲信用,互相帮助
【解析】12.本题考查了对自然段的认识。
自然段都是相对独立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会重新起一行,并且空两格。
根据此特征,数一下,全文共5个自然段。
13.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狐狸为了独自吃桃子,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知道回不去的时候开始哀求猴子想办法帮它回去。
狐狸不讲信用,猴子深知不能和这种人交朋友,所以它绝不会再帮助狐狸回去,便一句话也没说,独自
走了。
故选C。
14.本题考查了对短文主旨的认识。
狐狸和猴子齐心协力想办法搭了一座独木桥。
而因为狐狸不讲信用,所以它只能留在对岸,回不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既要帮助朋友,也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15.4 16.甜甜鲜美可口17.不能。
因为如果不给桃树捉蚜虫,桃树就不会活,更不用说吃桃子了。
【解析】15.本题考查数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前空两格即为一段,故文章共有4段。
16.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文章第①段“希望在夏天能吃上甜甜的桃子"故答案为“甜甜的桃子”。
文章第④段“桃树上长出了鲜美的桃子"故答案为“鲜美的桃子”。
文章第④段“小猴吃了个够,觉得快乐极了"可得出总结,故答案为“可口的桃子”。
17.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
例:假如小猴不给桃树捉蚜虫,他在夏天不能吃到桃子,因为如果不给桃树捉蚜虫,树就无法生存,就吃不到鲜美的桃子。
18.支枚样间19.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20.B
【解析】18.本题考查量词。
作答本题时,可以在文段之中去寻找答案,也可将平时积累的量词填上。
根据文段③中的“只见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然后把蜡烛点燃。
"可知,为一支蜡烛;也可以填:根,捆等。
根据文段②中的“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
”可知,为一枚铜钱;也可以填袋,箱等。
根据文段②中的“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
"可知,为一样东西;也可以填车,包等。
根据文段②中的“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可知,为一
间屋子;也可以填个、排等。
19.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段②中的内容“小时候,他在家乡读书。
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可知老师的要求是: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2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答本题时可以对文段的内容加以分析:“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让他们各自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一间屋子装满。
"这是老师的要求,其他学生买的东西都不能装满屋子,只有韩愈买的蜡烛,当点燃蜡烛的时候,烛光能够将整间屋子照亮,所以老师夸他聪明。
故选B。
21.3/三2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23.A 24.爱戴【解析】21.本题考查句数的判断。
我们要注意句号、感叹号、省略号或问号都是一句话的结束,而逗号不是。
看到这四个符号,先圈出来,再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就有几句话。
通读全文可知选文有3个句号,共三句话。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先仔细阅读文章内容,从句子“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可以得知周总理向傣族人民表达祝福的方式。
2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使人容易接近。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乐于助人:是很乐意帮助别人。
本段主要讲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并向傣族人民表达祝福,可以得知周总理是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
故答案选A。
2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从文中“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可以得出这段话是为了表达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
25.纱jìng yǐn 客26.中央光华岛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27.2 28.明明白白密密麻麻29.清晰朦胧30. A B 【解析】2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
轻纱:指又轻又柔的纱。
仙境:xiān jìng,(名)①神话中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②形容景物美好的地方。
吸引:xīyǐn,把别的物体、力量或别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这方面。
游客:游人。
26.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自课文《日月潭》,语段为: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7.本题考查数句子。
数句子,数出文中的句号、感叹号、问号三种标点符号的个数,也就找到了有几句话。
如果在省略号在段尾,也表示一句话。
如果省略号在段中,必须是省略号后面跟着一个句号才算一句话。
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可知,段落中有2个句号,所以段落有2句话。
28.本题考查仿写词语。
“隐隐约约”是AABB式的词语,如: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干干净净。
29.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
第三自然段中的反义词为“清晰"和“朦胧”。
清晰:清楚明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
朦胧:不清楚;模糊。
3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
第②段“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描写了日月潭清晨时候的美丽景色。
第③段“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描写了日月潭中午时候的美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