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所谓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只是一个通商口岸化的过程。
通过对通商口岸和通商口岸化的考察,准确地把握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沉的程度,可以准确地把握中国畸形城市外壳内部潜生的现代化种粒如何冲破重压,逐步发育成长。
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
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是具有特定的内涵的。
一般地说,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大都是通过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关条款的规定开辟的。
但到清末,租借地,自开口岸的出现使通商口岸和条约口岸的概念逐渐有了新的发展。
一般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
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
”这一类虽说亦属标准条约口岸,但大多数不沿海、沿江、沿河。
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①a]当然,另一些论著并不认为这些所谓“访问
[②口岸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条约口岸性质,他们仅仅承认这些口岸具有变相条约口岸的性质,”a]而另外一些论著,则根本不承认其所具有的条约口岸性质,[③a]之所以造成以上认识差异,大概主要是各家对条约口岸的标准有不同的看法。
后两种观点将条约口岸的标准严格限制在条约明确规定的与南京条约诸条约所开列的通商口岸权利相等的口岸,而前一种观点则把条约规定的各类口岸都划入条约口岸之列。
尽管在认识上有差异,各家对各类口岸的基本特征还是不易发生争论的,因为这些口岸基本特征都早已为条约明确规定。
随着通商口岸的不断增辟,各口岸间的交通,通讯等联系逐步完善,处于腹地的广大地区开始为它们所左右,于是就形成了口岸体系。
通商口岸的开辟与通商口岸体系的形成,是近代中国开放的主要形式,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基地。
对此,西方的外交官,商人们早就有所认识。
如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markhon john)在给英语驻上海汉文正史威妥玛(wade,sir thomas francis)的函中就指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④a]但马安只是指出了事情的一个方面,而且是不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事物的另一方面,即帝国主义入侵导致中国丧失国家独立,广大农村破产,中国与西方经济发展的差距越益加大等等问题,他却丝毫不予提及。
西方学者对通商口岸及其体系的探讨,在整个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前半叶都没有停止过,但他们大多限于对通商口岸的内部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素材进行整理。
美国人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第一个对通商口岸进行严肃的理论研究的学者。
他的名著《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于1953年出版后,立即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从而确立了他之为中国学家的地位。
费正清在该书中通过对五口的开放和开放五口的外侨社团、海关、贸易等有关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把中国社会变化的第一推动力归之于西方的冲击。
他认为通商口岸是一个中外混杂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西方的法律、金融、工业形式以及个人主义都被微妙地改变了。
费正清同时还认为: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但此时的西方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同样也调整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与中国的条件相适应。
[⑤a]针对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以及后来的传统——近代化模式,西方学者越来越不满意其对外部冲击力的过份强调,他们逐步发展出一种中国中心观的思路,强调中国内部各种因素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而较少强调外部冲击,较少强调通商口岸的作用。
中国中心观从中国内部寻找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⑥a]这对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外力论是一个补救,但中国中心观却由此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以致完全忽视了外力的冲击作用。
这正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与世界的关系》一文中指出的:“中国中心观过于看轻外部世界的作用,对外部势力深入到中国社会内部结构里面发生的毒害影响估计不足。
”[①b]而且,这派论点也没有把
通商口岸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对象进行专门研究。
在这一方面作出重要学术贡献的应推美国学者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墨菲(rhoads murphey)和威廉·罗(william t.rowe)几位。
在施坚雅等的主持下,从1977年开始,他们连续推出了三部极具分量的研究成果。
第一部是《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二部和第三部则分别是《两个世界间的中国城市》和《汉口:商业和社会,1796—1889》,后来又推出汉口一书的续作,《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矛盾统一体》。
墨菲影响深远的著作则有《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和《外来者:在印度和中国的西方经历》(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等。
施坚雅更看重传统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因此,他不像费正清等人从外部冲击寻找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而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对中国社会内部的结构,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上,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分析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的诸多特征。
由于通商口岸在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网络中的特殊地位,施坚雅正确地把通商口岸纳入其城市网络的核心之中。
他将中国全境划分为九个相对独立的大区,其中就有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区,先以苏州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区,以福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区,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区等五个区域以通商口岸为中心。
以这些通商口岸城市为中心,施坚雅进而建筑了自己的层级体系模型。
虽然,施坚雅的这一模型由于其非历史的缺陷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其结论:由于城市及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核心地带的发展导致了其边缘地带的不发展,却不能不说是相当有见地的。
[②b]尽管如此,施坚雅由于没有将通商口岸城市和别的城市区分开来,从而限制了自己对通商口岸体系的深入研究。
墨菲则更多地把精力投入研究条约口岸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系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