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金融市场第11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视频笔记11
耶鲁大学网络公开课《金融市场》由罗伯特.J.希勒(Robert J. Shiller)教授主讲。

共26课(集),每课时长均为一个多小时,配有字幕。

[第11课] 股票(时长1小时15分)
(上课伊始,希勒先介绍了下次讲座嘉宾史蒂芬.施瓦茨曼的基本情况)
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也是本世纪的伟大传奇之一。

史蒂芬于1985年白手起家,创建了最大的私募股权公司,后来公司上市,获得了巨大的市值,足以与纽约最大的历史悠久的诸多投资银行相比。

史蒂芬和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on)创建了这家公司。

所以,听他的讲座会是非常有趣的。

而且,你们会有机会向他提问,问问他所做的事情(笑)。

我在阅读材料上放了一篇《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刚发表的文章,大概是几周前发表的,列入到教学大纲里了。

我觉得,在史蒂芬来之前,我应该把这篇文章撤下了(笑),我之所以要这样做(笑),是因为他对这篇文章可能不会喜欢。

这是一篇很尖刻的批评性文章。

史蒂芬必定是一位强硬的商人,才能达到他现在的位置。

《纽约客》的这篇文章谈到,史蒂芬在纽约有一套公寓,其价格创下新高(笑),还讲了诸如此类的一些事。

昨天我在伦敦,那里的人们也喜欢八卦这样的事情,豪华轿车司机送我去机场时,他指着车外的伦敦景点,他说,你认识那栋大楼吗?有一个阿拉伯酋长花了一亿英镑,买了那栋楼的顶层公寓,这个酋长还为自己订了一架空客,就是那种大型客机(空中巴士),作为私人飞机,还镀上金子(笑)。

你们有谁听过这个故事(笑)?是真的吗?那个司机就在昨天告诉我的,(笑)他说,他得花5亿英镑左右才能做到这样。

当然,这都是八卦闲话了,而实质是,这个人为世界做了什么贡献?
所以,我在这里收集了一些慈善机构名录,史蒂芬.施瓦茨曼是这些机构的一位主要的慈善家。

史蒂芬在黑石集团(the Blackstone Group)下建立了“黑石基金会The Blackstone Foundation”,他也是许多慈善组织的主要资助者或合作人,例如弗里克藏馆(The Frick
1
Collection)、惠特尼博物馆(The Whtiney Museum)、凤凰楼戒毒所(Phoenix House)、红十字会(The Red Cross)、贫民区奖学金基金(The Inner City Scholarship Fund—ICSF)、纽约城市拓展基金(New York City Outward Bound)、(美国)亚洲协会(The Asia Society)。

我认为,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实事,而不是讨论他的顶层公寓的大小(笑)。

所以,我会找一些更客观的资料,并发到网页上(笑)。

史蒂芬和大卫.斯文森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非常成功;(再者:)
他们都强调不寻常的投资(emphasizing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他们不固守成规(are not strait-laced old-fashioned);
他们注重实验(are willing to take experiments)。

今天要讲股票市场,以基础内容为主,因为我还是强调基本概念。

(这里)会多讲一些关于MM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的内容,但不会太深入进去,在你们复习阶段可能会听到更专业一些的辅导。

我将以直观简洁的方式来讲述这一段内容。

什么是股票呢?
我认为,股票(stock)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多次提出过,都是独立发明的。

“股份shares(分享)”这个词是基本词。

假如你要与某人一起做生意,可以是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例如在古巴比伦或其他时代(笑),这肯定是发生过的。

所以,一群人要开始做生意,他们就说,让我们把收入分配一下,这是非常清楚的事,对吧,如果我们都在一起工作,那我们就要分配收入。

这意思就是,我们要按份额来分享(we’re allocating shares)收入。

我不知道这能追溯到多久的历史,但是,肯定在古时候就有人这样说过,“好吧,只要你比别人干得多,或你对这个单位贡献更大,我们就让你分享到利润的较大份额”。

这是如此基本的事情,一定发生过千百万次了。

这就是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

当然,发展到现在,我们获得的概念内涵就大得多了,具有更多的法律认可。

所以,这个基本概念就是,你做生意就必须实行利益分享。

这个概念可以清晰地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2
让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被他人拥有的一个人,就像一个奴隶,是隶属于其他人的。

在法律上,(企业)“人person”(法人)这个词的意义,并不是你们所想的意思。

(要知道,)在法律上,“自然人natural person”是指像你们和我这样的(具体的人),是具有血肉之躯的个体才称为自然人。

而当我们说到“法人person”时,其更加广义,也包括公司(corporation)。

“公司corporation”这个词源自拉丁文“corpus”,意思是身体(body),所以,这个词是一种体现(表述)。

以法律的视角而言,我们创造了一个实体,就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可以隶属于其他个体,但是这个实体具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就像是一个人。

在古罗马,“公司corporation”是用拉丁文称为publicani,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公司(companies)。

根据斯坦福大学乌尔丽克.马尔门迪(Ulrike Malmendier)的研究,她认为,在古罗马,股票市场的交易是在罗马广场的街边进行的。

当你去罗马时,可以走着去看看古罗马股票市场的遗迹(笑)。

直到现代,股票市场才实实在在地繁荣起来。

当然,这个概念就是,我们具有一个法律实体,即一个公司,由此来发行股票,股票可以配送或由人们购买。

而股份(shares)代表贡献率(contributions),你给某人股份,说明他在对企业做着贡献。

当你建立一家公司,人们就可能与这个公司有着不同的各种关系,其中之一是作为股东(shareholder),股东持有股份,就有资格分享利润;还有领取工资的雇员。

这是非常不一样的,但都有一份与公司的合同,上面详细规定各能获得多少利益。

另外,还有与债务人和与其他人等各种关系。

最基本的关系者是股东,因为股东拥有这家公司。

在现代,由于这些关系已经演变,这样的股份公司具有章程或规章制度。

所以,当你创建一个股份公司时,需要写出一份合约,详细规定股份公司的各项条款,就像是公司的一部宪法,而且,股份公司所在地的州的法律条文,要写进章程里,由此也会将一些限制条件写入公司的规章制度。

尤其是一些典型的要求,(都要写入章程或规章制度。

)比如,一个股份就是一张选票;还比如,必须召开年度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股东会议,股东可以对相关议题投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选出董事会,因为州法律可以要求,股份公司必须有董事会。

当然,在你制订这个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时,还有一些可以规定的事情,但是,有些事
3
情是你即使想做也不能做的,州法律对董事会有一定的要求。

我将用非常基本的术语来解说。

通常的构架是,一位股东有一张选票。

在年会上,股东们都来,选出一个董事会,由董事会来看管公司。

董事会雇用公司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CEO)以及公司的其他高层管理人员,这些人作为董事会的雇员而工作。

在理论上说股东们是掌控者,因为是由股东选出董事会,又由董事会雇用总经理,这是民主的。

后面我会再谈到这一点,(因为)事情运作起来并不总是如你想要的那样完美。

现在,在两种类型的公司之间具有重要的差异,就是盈利的和非盈利的。

我所表述的是盈利性的股份公司,这是通常的一类。

非盈利的公司也会有董事会,但是不会有任何股东,在公司章程上具有根本性的区别,政府对其要求的方式也不同。

建立这种非盈利的组织或公司,是为了推进某些事业,并不被任何人所拥有。

你可以说,这种公司的股价等于零,实际上,你并不能确定其股价是多少。

因为是零股价,那么就是零价格(笑),所以,每股价值成为零除以零,是不能定义的。

耶鲁大学是一个非盈利公司,耶鲁大学的股份价格无法定义,因为是零除以零。

耶鲁大学有一个董事会来运作,但是,这个董事会不是由股东选出的。

当然,实际上,在校友中会有一些投票行为,但并不是一个盈利性的公司。

下面谈谈盈利性公司。

了解一个公司的关键在于,为了衡量一个公司的股份价值,你绝对要知道净发股份的数量。

如果我持有一个公司的一千股,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除非你知道净发了多少股份,因为,如果我持有一千股,而你研究并知道净发的股份就是一千份。

你就会说,嘿,我拥有整个公司啦,公司是我的,因为我持有一千股,而公司净发了一千股。

如果你持有一千股,但是净发了一千万股,那会是什么情况?
这就意味着,你只拥有该公司的万分之一,算得对吧?
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要记在脑子里。

4
人们通常不知道,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到底净发了多少股份,这是因为,在感觉上,他们相信那些分析师,基本上,都设想那些分析师对这些情况追踪了解。

当人们看到一个公司的股价时,如何知道所买入的价格是否合理呢?人们必须度量这个公司的价值,再除以股份数量,然后得出关于每股价值的一些概念。

而这绝对是最基本的做法,所以,所持有股份只有与总体股份数量联系起来才有意义。

各公司惯常进行一种称为“股票分割splits”的做法,将一张股票拆分为两张。

这就是说,如果你持有一千股,会收到一封信,信上说,祝贺您现在持有两千股啦。

你可不要太高兴了,因为该公司进行这样的股票分割,对每一个股东都是一样的。

所以,你现在持有两千股,而公司的净发行量也变成了两千万股了。

因此,持股比例并没有变化。

你们会问,那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分割呢?
其实,这只是为了维持一定的数量,进行分割在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理由,不进行分割也没有什么原因。

因为进行分割只是改变了度量的大小。

但是,在美国一般来说,进行分割是要维持每股的价格在20美元到40美元的范围内。

有一份有趣的文献,说明了为什么要进行股票分割,说这也许是一种传统;也许是为了将价值维持在一个熟悉的范围或一个小范围内,他们不想让价格升得太高,因为人们不能接受,小投资者们不可能承担得起。

谁知道呢,问题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由,所以,进行股票分割的趋势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没有实际的意义。

沃伦.巴菲特并没有对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进行分割,而其他公司做了,我想,谷歌也没有进行分割吧,是不是?每股价格是多少?你们知道吗?(下面有学生在回答)这是有点偏高,每股550美元是高价股票,由于大部分人们会买的,这也是我们的习惯。

大部分的人们会“一手一手(round blocks)”地买股票,“一手”就是一百股。

所以,如果每股为550美元,那么一手(one round lot)就是5万5千美元。

(此时,希勒调侃说,我站着的时候,就不会做乘法了----笑。


大部分公司都进行股票分割,因为,比如你想要投资谷歌,但是你可能只说,我要买十股或五股,经纪人都会为你买的,但要收取较高的佣金。

这就是本课内容。

有一个词,我要写下来,是金融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即“摊薄(dilution)”。

如果一个公司通过股票分割来增大了股票总数,这不是摊薄,因为这实际并没有做出任何事情,当进行分割时,对每个人来说,也改变了持股数量,所以,对于每个人的持股比例没有任何影响,这只是纯粹的表面现象。

5
当一个公司非对称地改变了股份数量,而不是对每个股东的股数都改变,这才是摊薄。

摊薄的典型例子是,董事会为公司雇了一位CEO,他们想激励这位CEO,可以给他发工资,或给他股份。

这都是很常见的做法,因为董事会觉得,这样可以把CEO变为股东,也像是另一种形式的报酬,这样的报酬可能具有不一样的吸引力。

所以,董事会给这位CEO的是薪酬组合,包括工资和一些股份。

这就看到,如果董事会仅仅是将股份给了CEO,而没有增加其他任何人的股份数量,那么,由于股份总数增加了,那大家的股份就被摊薄了,就减小了各占股份的比例。

再者,如果一个公司卖出股份,或发行新股,这随时都可以做的。

当你开办一家公司时,你可能就会这样做的。

可能在彼得.彼得森和史蒂芬.施瓦茨曼创立黑石集团的时候,他们每人各持500股,(笑)这是我编的(笑)。

显然,随着时间推移,公司会有更多的股东,人们为了能成为股东,要做的事就是买股份。

如果这个公司是通过公开销售股票来发售新股,这显然不是摊薄。

当然,这会降低你的公司股份,但是,对此的好处是,公司从那些购买了股份的人们那里获得了资金,因此这并没有摊薄你的股份。

但也可以说是摊薄了,而总的来说,这并没有降低你的投资价格。

当然,投资价格取决于诸多因素。

所以,摊薄是特指,当改变了股份的总数,由此对已有股东们产生的不利影响。

另一个常用语是“股票的股利(stock dividend)”。

还是先讲一下“股利(dividend)”。

在盈利性公司,人们投资到该公司就是为了盈利(笑),对吧?
那他们是如何获得利润呢?
是这样的,由该公司的董事会决定是否以及何时给股东派发股利,而州的法律会规定,公司必须对股东们都是平等的。

这个公司赚了一些钱,要取出来花掉,那必须平分给所有的股东,这就称为派发股利(paying a dividend)。

公司很少这样做;或者是在公司觉得该做的时候才做;或者是定期来做,常是季度性的。

在我开办卡施魏有限公司时,一般作为新成立的公司,我们没有派发股利,我们将股份发给了几乎全体员工,作为报酬的一部分,希望能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到是公司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给他们派发过股利。

6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们的CEO谈事,他说,也许我们应该至少派发一次股利,因为我们的员工都要忘了他们持有股份啦(笑)。

所以,我们就派发了一次股利。

我不知道由此产生了多大的激情,但这是……
(这时有位学生插话提问,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派发了2美元股利后,每股价格会下跌2美元?也就是说,在派发股利之后,股价就立即下跌,是吗?)
是的,他问的是,在一个公司派发股利之后,是否会使股价下跌?是的,说的完全对。

如果这家公司派发出钱,那这家公司的价值就会随所派发出的数量而下跌,但是,股份总数没有变化,这就意味着每股价格会降低,减低值为所派发出钱数除以股份总数。

对此有一个术语,称为“除息(ex-dividend)”(或“除股利”),可以查到的,有些还登载纽约证交所的网页上,在股票进行除息的那一天,会在这只股票价格上标个小小的“x”,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不使人们惊慌。

(因为)很多人每天都查看所持股份的价格,有些人对此神经过于敏感,如果每股股价突然地降了2美元,他们会说,天啊,太揪心啦(笑)。

就会给经纪人打电话,问道,出什么事啦?
于是,经纪人就解释,你没看到“x”标记吗?那是刚进行除息,所以没有任何事。

虽然叫做“除息日(ex-dividend date)”,但并不是股东收到股利的日子,而是该公司决定,在这天之前是股东的能获得股利,而在这天之后成为股东的就得不到股利了。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是实际发生的事情。

在除息日,股价确实下跌。

的确,刚才的提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那么,作为投资者,是不是应该时刻关注除息日呢?
答案是,一般不用。

因为,如果你买了股票,是在除息日之前买的,那买入价较高,但是能分到股利;如果你等到第二天才去买,那买入价较低,但你不会分到股利。

除了有一些税赋影响,可能会有所区别,因为税赋总会把事情变得复杂化。

但是,不考虑税赋影响的话,那你怎样做都是没关系的。

事实上,有一个规则,是给券商(stockbrokers)发牌照的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说的,规定从事券商的人们决不能以股利为卖点。

FINRA提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这是某些不择手段的券商偶尔就会做的。

这些券商会告诉一些人,要赶快买进这支股票,因为就要除息啦,今天就买,再等的话,就分不到股利了(笑)。

这就是误导,因为你什么时候买股票确实都没关系。

所以,作为一个券商,就不应该以股利为卖点。

7
这并不意味着股利不重要,在根本上,股利也是持股的一个原因。

回到关于股利的话题。

如果持有股票,原来人们都习惯于通过邮件得到股利支票。

我们现在不再通过邮件了,因为现在是通过经纪人的账户就能得到股利,在网上就能获得。

过去是通过邮件得到股利支票,现在,在网站上就能看到你的股利记入到了你的账户。

只要公司一派发股利,你账户中的钱数就会增加了。

下面开始讲股票股利(stock dividend)。

有时候各公司会宣布,他们不派发现金股利,而是派发股票股利。

这些公司会说,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今天,本公司将以发行新股的方式来派发股利,股利为你所持股的5%,所以是5%的股利,祝贺您!
这是一件好事吗?当你收到公司派发股票股利的信函,你会有多高兴呢?你们有什么想法?
是的,你绝对不会高兴起来的,因为这并无任何意义,是吧?
如果公司只是给你一个人派发额外的股份,那才是好事呢。

但是,股票股利的所有精华就是在于,派发给每个股东的股票股利都是相同的比例。

所以,每一百股都变成了一百零五股。

这你们都知道,对谁都无意义。

所有的关键就是比例,我持有的股数占总发行股数的为多少?如果所持股数和总股数都上升了相同的幅度,就是分子和分母都上升相同数量,所以比例是没有变化的。

你们会问,那公司派发股票股利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要点在哪?
他们是要扰乱或愚弄某些人吗?
的确,人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其中看法之一就是认为,他们是要扰乱或愚弄某些人(笑),如果公司没钱派发股利,那就只能派发股票股利。

另一种看法是,有些人说,这样会起反作用。

如果派发股票股利是要愚弄我们的话,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那就是,当天的股价会下跌。

当派发股票股利时,你就会想到,现在股份增多了,每个人的股数除以增大的总股数,那公司的价值就减少。

因此,派发股票股利就没有达到目的。

所以,更开明的看法是,当公司有一些好消息要公布时,就只派发股票股利。

典型的做法是,这些公司会写一封信,说道,恭喜您,有好消息了,我们具有了某些新
8
的突破,为了表示庆祝,我们将派发给每个人5%的股票股利。

当然,公司希望股价不会下跌,因为他们是以利好消息来发布的,也就是说,派发股票股利只是引人注目的一种方式。

再说一点,在一家盈利性公司中,公司的目的就是为股东谋求利润。

但是,在一些国家和一些司法体系中,法律对此的规定不完全清晰。

他们有可能会说,还有其他的股东。

但是,在最纯粹的体系里,即现在美国所具有的体系,公司就是为股东而存在的。

有一些人是与公司签订了合同,比如员工,但员工不是股东,他们获得工资或其他报酬。

公司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实现所做的承诺,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

公司是股东的公司,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的观点。

这可能听起来不太对劲,你可能要问,公司为何要为股东而存在呢?
是的,这里的观念就是,公司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

人们确实需要钱(笑),就进入商业去赚钱,所以,这就清楚了,这就是公司所要做的事。

公司对每个人都必须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来表现,必须履行合约。

但是,这样的公司一般不向慈善捐款,也不向政治团体捐献,理想上,这样的公司不能做诸如此类的事情,只应该努力赚钱返给股东们。

如果你将来会在董事会工作,因为你们中有很多人将来会在董事会工作的,我希望你记住一件事,当你在董事会签署一份工作时,你就是在签署一份庄严的责任,这份责任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的股东,并为他们赚钱。

而你永远不应该做任何不诚实的、或不履行合同的事情。

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股东。

当你在董事会工作时,你就起到一个受托人的角色,在董事会里要保护股东。

这就是关于盈利性公司的概念,是我们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拥有的理论,是一种好的模式。

还有非盈利的,也是一种好的模式。

但是,为经济必须实现的大量事情,只能是通过盈利性公司来完成。

说得更清楚一些,作为董事会成员或作为公司管理者的人们,可以将自己的钱捐给慈善,但是,这些人都要责无旁贷地去赚钱,这是无可非议的。

这是法律上的概念。

我们将其列入法律的原因,就是由此能形成繁荣兴旺,产生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衣服、医疗服务、房屋等等。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这样做。

对于追求利润,为你的股东获得利润,并没有什么可羞涩的。

总之,投资到股票的目的就是为获得股利,这也是公司明确的目标。

9
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方式,我以上所说的可能含义太窄。

传统上,买股票是为了股利,这是其原因。

我要仔细地进行求证。

首先,大部分人们似乎并没有领会这个基本要点,即买股票是为获得股利。

很多人都想,我要买股票,但是,为什么要买股票呢?
这些人买股票,是因为他们认为股价会上升,能让他们赚很多的钱,他们可以在获利时卖出股票。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对吧?
我买股票是为了股利吗?
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股利是什么(笑),他们只认为股票是一种价格会上涨的东西,而没有意识到,如果都是那样,那任何东西的价格也都会上涨的。

如果(买股票)没有某种方法去赚钱,那为什么人们还要以任何价格去买呢?
最后的结果还是股利,尽管很多人忘记了股利,没有认识到股利有多重要,而股利确实是驱动力。

看看这张图表(在投影屏幕上),如果你们看了我上传的电子数据图表,那应该已经看过。

这是美国股票市场的标准普尔综合指数。

在1957年,曾进行过修正,称为标普500。

这里用的是1871年的老理论,所以不能称作(标普)500,而称为综合指数。

(图表上)是美国公司的股票投资组合的价格,就像经过分割调整的股票平均价格。

因为,显然你并不希望,当将一股分割为两股时,股价就下跌一半,而这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需要修正分割。

标普(S&P)对分割及分割后的股价进行了修正。

而遗憾的是,1871年那时的那些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图表上的)这些公司几乎都不存在了,这些公司还列在表内的作用,是为了对一个投资组合做定价,而且是在不断地以新公司进行替换。

有一个指数委员会在做这种替换工作,当有新的公司变得重要了,就引进来作为新的股票,由此获得美国最大公司的有代表性的500指数。

(从图表上)可以看到由这些新股票价格带来的作用。

(图表上)还有“每股收益(the earning per share)”,什么是每股收益呢?
收益是由会计师算出来的,从1871年以来一直是这样做(笑),真是令人尊敬的概念。

年收益是指该公司在这一年赚了多少钱;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