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模式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成春沈淳梁东王新
来源:《高教学刊》2023年第29期
摘要:工程博士是我国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探索产教融合的实施模式有助于提高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
该文分析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的需求,针对高校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剖析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不清晰的原因,提出依托高水平科技项目精准培养国家亟需应用型工程博士的培养模式,讨论项目牵引实施工程博士培养的优势,从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校企导师团队、学位培养过程及成果认定、行业就业牵引四个方面阐述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协同培养工程博士的具体实施方式,并分享相关实践经验,为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水平工程博士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博士;校企协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9-0052-05
Abstract: Doctor of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orce for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Expl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engineering docto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mand of engineering doctor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field, and the reasons of unclear boundary of cultivation between engineering doctor and academic doctor in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doctor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proposes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relying on high-lev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to precisely cultivate the urgent needed applied engineering doctor.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project driven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doctoral training. It elaborates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by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research teams from four aspects: the school 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platform, the school enterprise mentor team, the degree training process and achievement recognition, and industry employment traction, and share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s.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high-level engineering doctoral training with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Keywords: doctor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cultivation mod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业学位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2021JGY60);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先进制造领域的新工科‘仿生科
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2020021520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项目“大型复杂过流曲面构件仿生设计制造基础”(2018YFA703300)
第一作者简介:张成春(1976-),男,汉族,山东寿光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仿生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领域教育与科研。
工程博士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而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中的工学博士属同一层次,都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1]。
我国工程博士于2012年开始试点招生至今,时间较短,相关的措施和制度还不成熟,實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家根据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相继出台了工程博士培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调整学科方向,不断完善培养模式。
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了响应《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出的人才需求,决定将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并公布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2],对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招生对象,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学位论文要求,质量保障与监督等有更加明确的指导性要求。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3]中总结了实行专业学位教育以来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更加准确地给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方案。
由此可见,我国在宏观层面已经初步构建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制度。
工程博士是国家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将引领与开拓工程领域新技术发明、新工艺制定、新材料应用,如何培养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专业化特征明显的工程博士成为专业学位设立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工程博士的培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4]。
目前,我国很多培养单位工程的博士培养方案仍然与学术博士趋同[5],工程博士校企合作培养深度不够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如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调动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动力,对工程博士培养成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的基础上,深刻剖析现有培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开展了工程博士培养工作探索,提出并实践了依托科技项目开展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一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全球制造業来看,产业竞争格局不断发生重大调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升高端装备的制造水平和制造效率,加剧了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的竞争。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疯狂围堵,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了更大挑战。
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特征是支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尽管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环节。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约束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制造环节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6]。
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7]。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 000万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 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 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9]。
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基础,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驱动[10]。
面对如此大的高层次人才供应缺口,可见未来高等工程教育任重道远。
在各个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对象更接近卓越高技能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选择[11]。
为此,国家各部委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
但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由于高等学校与企业目标的差异,导致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造成工程博士工程实践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的原因剖析
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原因复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院校工程博士培养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及产出成果仍以论文等学术成果为主,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背道而驰[11]。
过去由于价值导向原因,激励高等教育发展、教师竞争意识的“五项评价要素”演变成了评价体系中的“五唯”顽瘴痼疾。
尽管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不断出台引导性政策,对于“五唯”问题,特别是“唯论文”问题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但以论文为主的学术成果在高校教师考核中所占比例仍然不可小觑。
博士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工作具体实施的中坚力量,导师往往希望其产出高水平的论文,致使其论文选题及博士期间工作内容往往具有“重基础、轻实践”,对工程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未出台明确的工程博士考核政策的高校,该现象并非个案。
(二)部分工程博士导师的工程背景不足
工程博士的培养与指导教师密切相关。
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指导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
但是,我国高校学术博士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还存在以项目和论文成果为标准的“一刀切”问题。
尽管有些博士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取得大量优秀的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但其工程背景较弱,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甚至没有承担企业工程项目的
经历,工程技术水平与工程经验有限[12]。
如果指导教师手中没有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学生在选题时只能在现有科研项目范围内确定,进一步导致工程博士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化,从而造成工程博士培养与工程实际完全脱节的现象,不符合国家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目的。
(三)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协同培养模式不成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四条明确提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13]。
各个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也均明确提到,工程博士的培养方式为校企合作,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
但实施过程中,工程博士的校企合作培养仍存在严重的“校企分离”现象。
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存在导师制度流于形式,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人员参与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及‘行业提供支持’的满意度较低[11]”。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没有建立专门开展工程博士招生、培养与管理的工程博士中心[14],工程博士审核录取与培养机制还不健全,此外还存在资金支持有限、质量监控不到位等问题;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内部驱动力不够。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希望在短期内获得与其投入相应的技术回报,如果工程博士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在培养模式中就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挂名”,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工程博士是国家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将引领与开拓工程领域新技术发明、新工艺制定、新材料应用,如何培养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专业化特征明显的工程博士成为专业学位设立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工程博士的培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4]。
目前,我国很多培养单位工程的博士培养方案仍然与学术博士趋同[5],工程博士校企合作培养深度不够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如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调动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动力,对工程博士培养成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的基础上,深刻剖析现有培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开展了工程博士培养工作探索,提出并实践了依托科技项目开展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一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全球制造业来看,产业竞争格局不断发生重大调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升高端装备的制造水平和制造效率,加剧了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的竞争。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疯狂围堵,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了更大挑战。
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特征是支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尽管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环节。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约束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制造环节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转型升級已迫在眉睫
[6]。
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7]。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 000万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 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 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9]。
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基础,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驱动[10]。
面对如此大的高层次人才供应缺口,可见未来高等工程教育任重道远。
在各个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对象更接近卓越高技能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选择[11]。
为此,国家各部委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
但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由于高等学校与企业目标的差异,导致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造成工程博士工程实践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的原因剖析
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原因复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院校工程博士培养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及产出成果仍以论文等学术成果为主,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背道而驰[11]。
过去由于价值导向原因,激励高等教育发展、教师竞争意识的“五项评价要素”演变成了评价体系中的“五唯”顽瘴痼疾。
尽管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不断出台引导性政策,对于“五唯”问题,特别是“唯论文”问题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但以论文为主的学术成果在高校教师考核中所占比例仍然不可小觑。
博士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工作具体实施的中坚力量,导师往往希望其产出高水平的论文,致使其论文选题及博士期间工作内容往往具有“重基础、轻实践”,对工程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未出台明确的工程博士考核政策的高校,该现象并非个案。
(二)部分工程博士导师的工程背景不足
工程博士的培养与指导教师密切相关。
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指导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
但是,我国高校学术博士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还存在以项目和论文成果为标准的“一刀切”问题。
尽管有些博士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取得大量优秀的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但其工程背景较弱,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甚至没有承担企业工程项目的
经历,工程技术水平与工程经验有限[12]。
如果指导教师手中没有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委托项目,学生在选题时只能在现有科研项目范围内确定,进一步导致工程博士的校企联合培养形式化,从而造成工程博士培养与工程实际完全脱节的现象,不符合国家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目的。
(三)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协同培养模式不成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第四条明确提出,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13]。
各个高校的培养方案中也均明确提到,工程博士的培养方式为校企合作,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活动。
但实施过程中,工程博士的校企合作培养仍存在严重的“校企分离”现象。
全国专业学位博士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学位博士教育存在导师制度流于形式,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人员参与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及‘行业提供支持’的满意度较低[11]”。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没有建立专门开展工程博士招生、培养与管理的工程博士中心[14],工程博士审核录取与培养机制还不健全,此外还存在资金支持有限、质量监控不到位等问题;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内部驱动力不够。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希望在短期内获得与其投入相应的技术回报,如果工程博士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在培养模式中就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挂名”,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工程博士是国家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将引领与开拓工程领域新技术发明、新工艺制定、新材料应用,如何培养满足现代工业发展需求、专业化特征明显的工程博士成为专业学位设立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之一。
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工程博士的培养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4]。
目前,我国很多培养单位工程的博士培养方案仍然与学术博士趋同[5],工程博士校企合作培养深度不够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如何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调动企业参与工程博士培养的动力,对工程博士培养成效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分析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的基础上,深刻剖析现有培养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开展了工程博士培养工作探索,提出并实践了依托科技项目开展工程博士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一先进制造领域工程博士需求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富强的根基,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
从全球制造业来看,产业竞争格局不断发生重大调整,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重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提升高端装备的制造水平和制造效率,加剧了与中国制造业产业的竞争。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业进行疯狂围堵,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造成了更大挑战。
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特征是支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尽管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环节。
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约束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制造环节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企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6]。
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级技术人员以及高技能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7]。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8]。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高技能人才缺口达2 000万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 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 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9]。
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基础,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驅动[10]。
面对如此大的高层次人才供应缺口,可见未来高等工程教育任重道远。
在各个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中,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对象更接近卓越高技能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选择[11]。
为此,国家各部委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技能工程技术人才。
但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由于高等学校与企业目标的差异,导致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造成工程博士工程实践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的原因剖析
工程博士与学术博士培养边界模糊原因复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院校工程博士培养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要求及产出成果仍以论文等学术成果为主,与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背道而驰[11]。
过去由于价值导向原因,激励高等教育发展、教师竞争意识的“五项评价要素”演变成了评价体系中的“五唯”顽瘴痼疾。
尽管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不断出台引导性政策,对于“五唯”问题,特别是“唯论文”问题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但以论文为主的学术成果在高校教师考核中所占比例仍然不可小觑。
博士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工作具体实施的中坚力量,导师往往希望其产出高水平的论文,致使其论文选题及博士期间工作内容往往具有“重基础、轻实践”,对工程博士研究生和学术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没有明显的区分,特别是未出台明确的工程博士考核政策的高校,该现象并非个案。
(二)部分工程博士导师的工程背景不足
工程博士的培养与指导教师密切相关。
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指导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
但是,我国高校学术博士与工程博士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还存在以项目和论文成果为标准的“一刀切”问题。
尽管有些博士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取得大量优秀的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但其工程背景较弱,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甚至没有承担企业工程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