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插入式振捣器安全操作规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吉林省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建筑施工插入式振捣
器安全操作规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调节锅炉气压就是调节其__。
A.燃料量
B.风量
C.给水量
D.蒸发量
2、有关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__。
A.推荐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一般性标准
D.行业性标准
3、事件树各分支代表初始事件一旦发生后其可能的发展途径,其中导致系统事故的途径即为__.
A.事故连锁
B.安全连锁
C.连锁效应
D.事故危险程度
4、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__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B.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属地管理、垂直监察
D.属地管理、分级监察
5、安全评价过程中,在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是安全评价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__为主。
A.事故类别
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
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
D.重大危险源
6、公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总目标是__。
A.改善道路安全状况
B.进行技术改造
C.追究事故责任人
D.进行安全评价
7、《安全生产法》的许多条文都是围绕着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规定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围绕着保障__这个核心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A.预防为主的原则
B.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8、《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__天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5
B.30
C.45
D.60
9、法律通过授权职代会、职工和__的监督形成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
A.矿山委员会
B.班会
C.工会
D.矿务局
10、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11、在事故树分析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时,便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__。
A.割集
B.最小割集
C.径集
D.最小径集
12、某化学工业生产车间的8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阵发性腹绞痛、腹泻。
可据此推断为()中毒。
A.铅
B.铬
C.四乙基铅
D.锰
13、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文件体系是__级文件体系.
A.6
B.4
C.8
D.3
1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指代表__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工作人员。
A.县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D.各级政府
15、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大型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功能__。
A.一体化
B.完善化
C.科学化
D.现代化
16、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原则是指__。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B.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7、《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立法目的是__。
A.为了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B.为了保护煤矿荣誉,规范煤矿安全工作,保护煤矿职工利益
C.为了保障煤矿安全,保护煤矿经济的发展
D.保障煤矿一切安全,保障煤矿职工的一切利益
18、变配电站室内各通道应符合要求.高压配电装置长度大于__m时,通道应设两个出口。
A.5
B.6
C.7
D.8
19、生产经营单位应有__的程序描述如何进行职业安全健康测量,用于职业安全健康测量的设备应按规定维护和保管,使之保持应有的精度。
A.科学化
B.准确
C.可持续
D.文件化
20、《矿山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企业工会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__。
A.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
B.无权提出解决的建议
C.可以强行提出解决的建议
D.继续工作
21、__是在发展事件树的过程中,将与初始事件、事故无关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功能不协调、矛盾的情况省略、删除,达到简化分析的目的。
A.分析事件树
B.简化事件树
C.完善事件树
D.画出事件树
22、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23、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主要措施,可利用__来进行。
A.金属
B.橡胶
C.塑料
D.水
24、《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__小时。
A.1
B.2
C.3
D.4
25、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以下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A.X射线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红外线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__。
A.隔开
B.封闭
C.缓冲
D.救援
E.避难
2、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__。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E.社会治安
3、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特别规定》,__应予关闭.
A.某矿山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经营许可证、工商执照采煤B.某矿山在2月内发现2次重大安全隐患
C.停产整顿期间擅自生产的
D.整顿合格后开始生产的
E.没有整顿的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__。
A.水利工程
B.建筑工程
C.机械工程
D.装修工程
E.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
5、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__,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A.按需计划
B.统一规划
C.合理分配
D.合理布局
E.严格控制
6、本质安全是__。
A.事后补偿的
B.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C.很难做到的
D.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E.操作失误
7、用人单位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进行__。
A.安全隐患检查
B.生产流程检查
C.健康检查
D.医学观察
E.安全监督
8、《关于报告船舶重大事故隐患的通知》将船舶重人事故隐患分为__。
A.严重违章
B.操作人员过失
C.恶劣天气
D.机电设备故障
E.其他因素
9、以下列车按运输性质分可分为__。
A.军用列车
B.混合列车
C.行包快运专列
D.路用列车
E.抢险维修列车
10、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__等。
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
B.应急过程中各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
C.通信不畅通
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机制
E.应急过程的一切活动应向领导汇报
11、锅炉保护装置主要有__装置。
A.超温报警
B.高水位警报
C.低水位警报
D.锅炉熄火保护
E.锅炉着火保护
12、以下属于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的是__。
A.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B.高压医用氧舱
C.电梯、自动扶梯
D.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及游乐设施等
E.矿井通风设施、防爆设施以及防突水措施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A.建筑施工单位
B.矿山单位
C.危险品使用单位
D.危险品生产单位
E.危险品经营单位
14、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是__。
A.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报警;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
B.低楼层发生火灾后,上层的人应往下跑,以便及时得到救援
C.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
D.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E.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
15、《消防法》规定,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__。
A.合理的位置
B.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C.城市的边缘
D.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E.易于运输的地方
16、犯罪的特征是__.
A.实施的行为不具有应受惩罚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D.实施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E.实施行为不具有违法性
1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依法设立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应当依照__的要求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服务.
B.委托合同约定
C.行政法规
D.企业规章制度
E.执业准则
18、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选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分析对象的__的不同阶段和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来确定。
A.性质
B.特点
C.寿命
D.环境
E.条件
19、下列属于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的是__。
A.管理人员观念
B.安全法制
C.安全技术
D.安全资金
E.安全监督
20、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包括__。
A.断绝可燃物
B.冷却
C.断电
D.阻止火势蔓延
E.防爆
21、下列站房,属于机械生产动力站房的是__。
A.污水处理站、通讯总站
B.计算中心、消防泵站
C.制氧站、煤气站
D.消防泵站、通讯总站
E.变配电站、锅炉房、空压站
22、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2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使用单位应当对__的特种设备及时予以报废。
A.无改造、维修价值
B.未按规定检测检验
C.技术性能下降
D.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E.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
24、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
A.充足项
B.不足项
C.整改项
D.改进项
E.错误项
25、反应型阻燃剂多用于缩聚反应,如__. A.聚氨酯
B.不饱和聚酯
C.环氧树脂
D.聚碳酸酯
E.聚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