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指导 Famousteacherguidance

90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探究

文/亓文斌

摘要: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小学教育阶段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的音乐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音乐教学主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提升自身素养。律动是指人体跟随着音乐的节拍做有规律的动作,以此来感受音乐节奏,增强自己的乐感,律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音乐课的上课模式,使课堂活跃起来了,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律动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教学;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阶段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小学音乐课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音乐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其想象的空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对艺术的吸收......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喜欢充满趣味性的事物,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热情,这时教师开展律动教育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律动教育改善消极的课堂局面,释放学生的天性,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喜爱。那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律动教育呢?1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还处于发展阶段,其上课时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经常会开小差,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意思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集中注意力在音乐课上,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律动的敏感度。在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来引入新学的音乐内容,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的知识充满好奇,进而快速的投入到老师的课堂中去,教师通过创设音乐律动氛围与情境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创设的音乐情景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要表达的内涵,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达成共鸣,是学生兴趣浓厚,真正融入到这节课里。

例如:在教授《龙的传人》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同学们讲解这首歌的创造背景,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同学们播放一个小小的与中国五千年历史有关的纪录片,在看完纪录片以后学生们定是热血澎湃的,这时教师就可以继续给学生们看配乐为《龙的传人》的视频,让学生再一次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音乐结束后可以问学生体会到了里面蕴藏着怎样的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律动,

进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在讲授《雪花飞舞》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给学生首先营造一种音乐氛围,让学生能够跟着歌曲舞动,从而达到更好地课堂效果。2 多种律动方式,活跃课堂氛围。

大多数音乐教师都采用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音乐课堂变得枯燥单调,不利于激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低落。而通过律动教学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在律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曲子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有利于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一首曲目中的节拍有快有慢,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拍

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曲子的律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节奏速度不同的音乐,让学生自己感受其中的变化,带动他们更好的参与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歌词的规律来编排动作,帮助学生对歌词产生更多的联想,比如在讲授《新疆舞曲第二号》时,如果只是静静地聆听太过于单调,教师可以再聆听时带领同学们做几组新疆民族舞的基本动作,使课堂氛围一下活跃了起来。

3 开展教学活动,拉近师生距离。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教学活动,让音乐变得趣味生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觉得音乐不是遥不可及的,音乐就在我们身边。在律动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不要只是在观看学生进行活动而要参与进去,与学生一起‘玩’,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提升音乐的亲切感。

可以开展的活动有:角色扮演,在讲授《小红帽》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分好角色,有的扮演大灰狼,有的扮演小红帽,还有的扮演花草,角色分好后,让学生们自己制作头饰,然后播放音乐,根据音乐里唱到的情境展开表演,每个角色什么时候出场、应该出什么动作、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都跟随音乐,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感觉音乐的律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动手能力;歌曲接龙游戏,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并制定主题,如“动物”,那每组必须唱含有动物字的歌曲,如果接不下来就为输,最后赢得一组可以得到奖励,这样很好的符合学生爱玩的特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总而言之,律动教学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在音乐教学适度地运用律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律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体会,更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动态的律动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所以作为小学音乐老师绝不能忽略这一环节。

参考文献:

[1] 杨颖.浅谈舞蹈律动教学在小学弟年级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9(04).

[2] 邓莉.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北方音乐,2018(06).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