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设计应用作者:王名舸张歆悦
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第14期
摘要:指出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传统的羌族民居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习惯,同样在舒适度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
以水磨镇“水磨坊”项目为例。
从用地环境、人口变化、产业变化、功能变化4个方面,对川西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融入传统羌族民居的思考。
关键词:川西羌族民居;空间形态;汶川“水磨坊”
中图分类号:TU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228-03
1川西羌族传统民居环境特征
1.1自然环境特征
1.1.1地质环境
自然灾害在川西高原是时常存在的,高烈度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威胁着羌族民居的安全性,也考验着羌族工匠的智慧。
为了应对常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在平面布局方面,相对简洁的对称式平面是羌族民居较多的选择;在外观形态方面,多是呈现上大下小稳定的梯形,加上木头外挑的小阁楼,丰富建筑立面。
1.1.2地理环境
川西境内峰峦叠嶂,河川纵横,羌区属于四川盆地外围山体向西部高山高原过渡的地带,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不同寨落分布在高山、半山和河谷地区,落差极大。
由于特殊地形的影响,建筑修建于高差极大的山体上,在空间布局上,羌族民居都是相对独立分散的存在,为了满足日常活动空间的需要,就出现了退台式的布局形式,将居民的活动区域从地面抬升至二三层平面上,由于山地交通的不便,以及川西羌族聚集区的山体属于岩石山体,建筑外表面基本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岩石砌筑而成。
1.1.3气候环境
川西羌族聚居区位处于高海拔地区,山地气候特征明显,早中晚温差较大,冬季气温寒冷,寒冷的西北风影响建筑的保暖,由于山地的地形原因,容易产生极端的风场,风可能来自不同时间、不同方向,以不同速度吹向建筑,建筑的防风措施也需要做到位。
所以羌族民居尽量减少开窗面积,但在南向建筑面设置了较大窗洞,使用可根据气候调节的木窗,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具有室内采光、保温隔热的效果。
由于该地区气候多寒冷,所以外墙、地面多为较厚的生土、砖石,能有效地存储热量,成为了很好的可调节被动式建筑。
1.2人文环境特征
1.2.1羌族迁徙
历代羌族一直处于迁徙的状态,自然环境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基础。
因此,羌族人的居住环境以聚居为主,每个羌寨都甚至有碉楼建筑;对于民居建筑单体,就是封闭厚实的墙体,易于防守,小开窗并在民居旁配有小碉楼。
1.2.2生产方式
羌族社会由畜牧业经济转变为农牧业经济,羌族人民的牧业以及农业的生产方式迫使其传统民居始终处于较低级的形态,缺乏了现代居住的舒适性。
为了适应其生产方式,每个民居设置有牲畜以及存储空间,羌族的建筑竖向空间布局为了顺应地形以及生产方式需要,体现为牲畜空间——居住空间——存储空间,达到空间的高度整合,这种居住形态部分一直沿用至今。
1.2.3社会交往
从古至今,羌族的文化是包容的、开放的,羌族人善于接受、学习、汲取外来的文化以及新东西。
他们热情的性格使得羌寨中会出现很多交流空间,羌族传统民居有三大交流空间,碉楼广场、过街楼、邻里街巷,羌族聚落往往以碉楼为人口标志。
2传统羌族民居的建筑空间模式
2.1平面布局
羌族传统民居平面通常以火塘为中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依山而建,用地紧张,平面空间极其紧凑,没有多余的交通空间,功能分区明确,较多的功能在狭窄的用地内,导致了平面形态的不规整,很少有庭院空间,根据调研总结出羌族民居的3种平面模式:方锥式、院落式、退台式,其中退台式平面布局是最为常见的。
2.2平面组合
羌族民居的平面组合多出现在羌寨较为重要的位置,以碉楼与住宅结合为主,通常有3种组合方式,一是碉楼与住宅存在一定距离,二是碉楼通过连廊与住宅相通,三是住宅与碉楼相融合。
2.3宅院组合
羌寨中,存在以大寨子为中心,周围由小寨子围绕的宅院组合形式。
道路是纽带、主寨是中枢。
羌族民居大分散,小聚居,其特点是成组成团的聚居特性,以街道为骨架,街道顺应地势不斷变化,住宅分布在街道两侧,成树叶状,街道上都以过街楼相接,形成立体的街道空间,以碉楼为中心组织聚落空间。
3现代羌族民居建筑空间模式的改变
项目基地选址地处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水磨古镇旁。
这里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
震前该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其主要经济收入基本只限于小规模的农业,震后为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让居民重建美好家园,只有将旅游作为发展方向,将外界游客引入.提高收入。
震后新的环境特征,新型旅游产业。
羌族人的家庭人口以及外来旅游居住人口的变化,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变化都将导致羌寨建筑空间形态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反映着时代在进步,不论是现代都市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不断发展,使建筑更加适宜人的居住,在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后,同时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图1)。
3.1建筑空间适应用地环境的改变
现代羌族民居设计,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民宅基地标准,羌族山地多,坡度大,不同建设用地下的建筑空间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化,加之在地震之后,川西山区的山体出现松动的迹象,建筑在选址、布局形式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用地环境问题,这种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着羌族民居的空间变化。
在人文环境方面。
由于现在交通、通信的高度发达,羌族对外交流便捷,所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在生活习惯以及文化上都会产生改变。
在本项目中,考虑到地形因素,“水磨坊”项目受地形限制比较大,基地位于两条山脉所形成的山谷中,沿河横向布置。
基地北高南低,同时东西向中部为最低点,两侧高,所以基地分为5个标高平台来处理高差问题(图2a,b)。
通过5个不同标高平台,不仅便于基地的利用同时也能利用高差给当地居民有原有建筑错落布局的感受,尊重居民的居住体验。
在人文环境方面,考虑到水磨镇早已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水磨古镇的禅寿老街就是典型的羌汉结合的明清风格建筑,该项目在居民搬迁安置区以及酒店服务区考虑的是川西民居的院落式布局,其余部分还是保持着羌族传统建筑的风格(图2c)。
3.2建筑空间适应人口与家庭结构的变化
羌族地区伴隨着城镇化发展,出现了人口外出打工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不能单纯地考虑增加屋室的数量,要根据每户的家庭人口来设计每一户的房间数。
由于该项目不仅仅能解决羌族人的居住问题,同时考虑到产业结构向旅游业转型所带来的流动人口增加问题,在建筑规划上,由于旅游人数增多,在交通尺度以及广场空间上需要适当地增大,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水景、小品等来增加交通空间的趣味性;在单体建筑空间方面,不仅仅要思考居民的自身使用需求,也要考虑到旅游的流动人口住宿、活动等需求(图3)。
3.3建筑空间适应产业的变化
产业的发展最直观的体现方式是生产力的增强,从而推动羌族民居形态地演变。
随着羌族地区城乡统筹的推进,农牧民由散居型向新型社区转移,民居的功能及空间形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项目位于震后羌族地区,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
原本低级的农牧产业向旅游业转型,建筑的空间也就需要满足产业需求,由原来的相对离散分布向集中式改变,集中式的布局更加便于对景区的管理,以及方便游客的游览。
居民方面,为了推进城乡建设,农牧民都集中安置、集中管理,增强了人们的交流,便于社区管理,在环境、舒适度、经济上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图4、图5)。
3.4建筑空间功能的变化
目前羌族地区,由于汉化较明显,堂屋代替了传统的火塘功能。
成为了羌族民居的中心。
应对社区型羌族民居对底层农牧空间的舍弃,同时考虑到旅游业所产生的需要对外开放接待、销售的空间,可以将底层空间改变成为外向型的商铺、灰空间等来满足功能的变化(图7)。
旅游业带来了住宿、餐饮、娱乐等新功能的增加,各功能对建筑内、外空间带来了改变,考虑到这点该项目大多羌族建筑在底层将原有的牲畜功能改为商铺,在东侧一个标高的平台上设置了酒店区域满足游客的住宿需要,将地块分为各自特色商业区,打造出特色区域,吸引游客,增加游览量(图6)。
考虑到羌族文化中对神的向往,为尊重民族文化,在每户羌式建筑顶层设置神龛位置,更好地保留羌族文化习惯,以人为本,不一味的推崇现代化建设。
4对羌族民居未来的思考
羌族作为川西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羌族民居建筑体现了川西地区羌族人民顺应自然的经验与智慧,是人与自然共生的体现。
研究川西羌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是对当地建筑更深入地了解,通过建筑设计能更好地改善羌族地区人民的居住条件,帮助羌族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希望对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环境研究起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