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
六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劳动最光荣_湘教版
第11课劳动最光荣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设计思路三、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1.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
启发学生:(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
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1.欣赏作品《夯歌》。
师生讨论:(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
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
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
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头部仰府如何变化?身体摆动如何变化?手臂起伏如何变化?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尝试练习。
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3)交流作品。
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画这些动作的时候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1劳动最光荣|湘美版(2012)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11劳动最光荣|湘美版(201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劳动场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劳动最光荣2. 教学内容:以劳动为主题,通过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劳动场景,赞美劳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2. 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劳动场景,创造具有个性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手工材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劳动场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引出课题。
2. 讲解: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劳动的美。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表现劳动场景。
4. 练习:学生自主选择表现手法,创作劳动场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劳动的意义2. 观察生活、体验生活3. 绘画、手工表现劳动场景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继续观察生活,发现劳动的美,记录下来。
2. 创作一幅以劳动为主题的手绘画作,下节课展示。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劳动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主动观察生活,发现劳动的美。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劳动场景作品。
3.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独特的作品。
4.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高学生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导入、讲解、示范、练习和展示。
下面将分别对这五个环节进行详细说明。
一、导入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劳动最光荣》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有较强的表达欲望。
同时,他们也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劳动的知识,对劳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绘画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绘画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图片、文字资料等。
2.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劳动的意义吗?你们最喜欢的劳动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关于劳动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特点和亮点。
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你们觉得哪一幅作品最好?”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一幅劳动场景的绘画,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合作,开始绘画自己的劳动场景。
4.巩固(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改进画面。
劳动最光荣(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教案:劳动最光荣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学会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现劳动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2. 劳动的类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社会劳动和家务劳动。
3. 劳动者的形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场景。
4. 劳动成果的展示:劳动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学会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现劳动的场景。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素材、劳动工具模型等。
2. 学具:绘画用品、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劳动的类型、劳动者的形象以及劳动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劳动。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劳动场景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劳动最光荣2. 内容:劳动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美好生活的源泉。
劳动的类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
劳动者的形象: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辛勤付出的场景。
劳动成果的展示:劳动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七、作业设计1. 绘画作业:描绘一种劳动场景,要求画面饱满,色彩丰富。
2. 手工作业:制作一个劳动工具模型,要求形状准确,细节丰富。
3. 写作作业:写一篇关于劳动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劳动的认识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劳动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用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现劳动场景。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劳动最光荣
小学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实用资料第11课劳动最光荣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设计思路三、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1.教师用录音机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
启发学生:(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
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1.欣赏作品《夯歌》。
师生讨论:(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
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
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
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头部仰府如何变化?身体摆动如何变化?手臂起伏如何变化?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尝试练习。
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教学目标:1、学习速写的表现技法尝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劳动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
2、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3、养成热爱平凡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新型的未来劳动者。
教学重点:1、了解人物速写中人体基本结构以及体块运动的规律。
2、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1、对人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2、在绘画中对线条疏密关系的把握和熟练运用。
教学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教学准备:铅笔、炭笔等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分钟)1正式上课之前询问同学们的上课工具是否准备齐全,拿出木质关节人摆出打招呼的姿势和大家打招呼。
请学生分析关节人总体上有几部分组成的,介绍关节人的组成:头部、躯干、四肢。
同时给关节人摆出各种姿势,让学生对关节人更感兴趣。
引起学生的注意,组织好课堂。
2,、上课铃声响之后,展示两张速写稿作品。
第一张展示的速写只有简约的轮廓线,提问学生,从这幅画种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接下来是更加逼真精细的速写稿作品。
画面中的人物动态更加清晰明了。
介绍这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
同学们想不想听米勒和这幅画的故事呢?(学生回答,想听)米勒是法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表现农民题材的画家。
这幅画现在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画面描绘了法国农村麦子收获的情景,在金黄色的田野里,麦收过后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腰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
画面中的农妇没有苗条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她们有的是朴素的衣着打扮和粗壮的胳膊,显得真实有力,正是这些朴实的劳动的农民带给观众的是不同寻常的庄严,也是画家心中对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成就了这幅历史的名画《拾穗者》。
可以说这幅画是给劳动者的赞歌。
导出课题:《劳动最光荣》二、探究学习:(13分钟)1.老师还是以米勒《拾穗者》速写稿中一位妇女的形象为例,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人体的结构动态。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11.劳动最光荣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4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11.劳动最光荣》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教给学生速写的表现技法,尝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劳动的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
2.让学生了解人物速写中人体基本结构以及体块运动的规律。
3.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况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4.培养学生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体结构,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人物动态的把握及线条疏密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教师打开以《劳动最光荣》的音乐为背景的学生日常劳动照片,启发学生:
(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动态是怎样的?(2)学生回忆并交流,上讲台表演劳动情景。
2.人类的文明和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1. 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1. 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1. 劳动最光荣》是一堂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课题。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劳动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劳动场景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劳动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
但在表现复杂劳动场景和情感表达上,还需要指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尊重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表现劳动场景和情感。
2.难点: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生动表现劳动场景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劳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创作灵感。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
3.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手工制作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4.劳动场景图片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多个劳动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有哪些劳动场景?你参加过哪些劳动?你认为劳动的意义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劳动场景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劳动场景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 students observe, think and create.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强调劳动的意义和创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学生利用手工制作材料,结合绘画作品,创作一个劳动场景的手工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的意义和创作技巧。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十一课 劳动最光荣 ︳湘美版(2014秋) (共20张PPT)
1 2 3 4 5 6 7
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干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一根棒棒和一对肩膀,他们的 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为重庆的发展和建设起了重要的贡献。
2014年,在万州港码头,李克强对“棒棒”们深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每一 分钱都是流汗挣来的,是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他说,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 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 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棒棒是什么?ຫໍສະໝຸດ 棒棒是什么?棒棒就是靠一根竹棒和肩膀生存的人。
在十年前随处可见,人数也非常多,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 岁不等。
坐在公交车上,几乎每个站台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棒棒。每当 一辆公交车到站,他们的眼里就放出光亮,希望走下来的人能 喊一声“棒棒”。
棒棒的业务范围大到货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家电.小到市民买的一两把小菜 ,价钱也是随口喊,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货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货物 紧相随,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拐走,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 劳动最光荣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一课劳动最光荣︳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 通过观察和描绘劳动场景,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创作一幅表现劳动主题的画作。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2. 劳动场景的观察与描绘3. 劳动主题画作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观察和描绘劳动场景,创作一幅表现劳动主题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创作出富有表现力和创意的劳动主题画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讲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明白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劳动人民是伟大的。
3. 观察劳动场景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场景,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教师上课等,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劳动的美。
4. 描绘劳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描绘观察到的劳动场景,注意表现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和劳动工具。
5. 创作劳动主题画作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和描绘的劳动场景,进行创意构思,创作一幅表现劳动主题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劳动场景,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创作出富有表现力和创意的劳动主题画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通过创作劳动主题画作,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赞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美术课堂上收获满满。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涵盖了整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导入新课、学习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观察劳动场景、描绘劳动场景、创作劳动主题画作以及展示与评价。
劳动最光荣(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劳动最光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3. 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欣赏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分析劳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 学习绘画劳动场景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
3. 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感悟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劳动场景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作品、画纸、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3. 教学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绘画劳动场景,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独立创作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劳动的意义2. 绘画方法与技巧3.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感悟作文。
八、课后反思1. 导入:教师出示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劳动场景、人物形象、色彩运用等方面,从而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劳动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
教师可以从劳动对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讲解,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意义。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一课《劳动最光荣》教案03
《劳动最光荣》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重点难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三、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帮助解读《拾穗者》:画中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画家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3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画家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劳动最光荣》名师教案
《劳动最光荣》名师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通过绘画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活中的事物,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人物的动态画法。
训练人的观察能力和迅速、简单的线条画出对象的主要特征能力。
让学生学习速写,对学生进行绘画的技能训练。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避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教学准备:教师范画,收集画家的速写作品。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探索、欣赏、设计、创作。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劳动最光荣》,展示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辛勤的劳动的画面。
启发学生:1.你们观看视频小鸟在忙什么?蜜蜂在忙什么?喜鹊在忙什么?2.孩子们,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3.学生回忆并交流。
师小结:你们真是个勤劳的孩子。
其实人类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作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人民最光荣。
板书课题:一、欣赏感受、研究体验1.欣赏ppt人物速写,这三幅作品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劳动场景和美感?2.老师用画笔把劳动者的身影画了下来,你们知道这幅作品画的是什么场景?师小结:指名字回答。
师:短期的素描叫作速写,那么怎样画好速写呢?课件出示一副实物图和一副画好的人物图,让学生模仿做一做动作。
师板书:动态准确,出示人体的基本体块、形态的特点。
人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大部分组成。
各块都有一定的体积。
师:劳动时候关节弯曲的地方会产生丰富的衣服褶皱,可以相互穿插已产生效果。
二、总结提升1.PPT出示图现在,我们就以挑东西的老爷爷为例,请你仔细观察,并描述下他们的动作特征。
2.课件出示步骤图师:(1)首先确定好构图,就可以用线条轻轻的、概括轮廓及动态了。
(2)刻画,注意线条轻重的变化,表现虚实的关系。
三、欣赏生活中的场景劳动四、大展伸手观察劳动者劳动时的姿态和场景,参照手中的资料,画一个劳动的场景,或者其它的人物形象五、讲评作品你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六、作业课后收集优秀的速写作品,同学间并相互交流。
第11课劳动最光荣PPT课件
衣纹的走向有什么特 点?
● 衣纹的线条有助于动态的表 达,衣纹用线存在有一定规律, 即朝关节集中。衣纹聚集在肩 关节、肘关节、腰关节、膝关 节等处。衣纹的走向就如一块 布,如果用一根手指或木棍支 起时,顶起的点就像隆起的关 节,布纹的方向就朝着这个顶 点集中,衣纹的走向也是这样 的,所以衣纹具有一定的指引 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放 射性衣纹。
速写是写实的表现手法,是把描写对象经过画家的提 炼 生动地表现出来,用简练的线条在短时间内扼要地画出 人和物体的动态或静态形象。
一、速写作品欣赏
《拾穗者 》 1857 米勒(法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六年级上册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
长沙县跳马中心小学 向泓潜
速写作品欣赏
《拉网》1961 叶浅予(中国)
速写作品欣赏
《化干戈为农具》1949 司徒乔(中国)
二、人物动态分解
头
胸 腹
四肢
小训练
用“火柴人”将你看到的动态画下来 ,看谁画的 “动感火柴人”最准确?
人物哪些部位的衣 纹多、线条密?
●(1)身体支撑起衣服的 部位(如:肩部等)衣纹少, 反之,衣服松弛的部位则衣 纹多;
●(2)关节处向内屈的部 位衣纹多,主要聚集在肩关 节、肘关节、腰关节、膝关 节等处。一般部位则衣纹少。
衣纹的走向就如一块布如果用一根手指或木棍支起时顶起的点就像隆起的关节布纹的方向就朝着这个顶点集中衣纹的走向也是这样的所以衣纹具有一定的指引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放射性衣纹
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请你来当当评论家
你能比较两种绘画形式画的人物有什 么不同吗?
你能比较两种绘画形式画的人物有什 么不同吗?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劳动最光荣》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
《劳动最光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技能目标:进行速写描绘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行速写描绘练习;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速写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速写吗?它的创作步骤又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劳动最光荣》;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作品《铜壶生产合作社》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幅作品具有哪些特点?它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创作一幅表现咱们班劳动场景的速写;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体进行作品展示。
师: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做相应的总结;。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十一课《劳动最光荣》教案03
《劳动最光荣》教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重点难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三、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1.用录音机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1)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什么时候的场景?(2)画中人物在干嘛?你从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3)周围的环境告诉我们什么?教师帮助解读《拾穗者》:画中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
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画家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
3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
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画家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
11. 劳动最光荣-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11. 劳动最光荣-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并理解劳动的本质与意义;2.能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劳动的场景与过程;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造力。
教学准备1.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2.幻灯片或黑板、粉笔;3.模范作品的图片;4.不同材料的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颜料、纸张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1. 课前活动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人工劳动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人在做什么工作,这些工作是否辛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
通过这些讨论,让学生明确劳动的本质,了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习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如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劳动的场景与过程。
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学习:2.1 观察与感知教师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张劳动场景的图片,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感知,认真理解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形态和情感。
2.2 速写与铅笔画教师向学生演示速写(快速草图)的过程,要求学生模仿速写的技巧,运用铅笔快速勾勒出刚才观察的场景。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造型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形态观念。
2.3 构图设计在完成铅笔画之后,教师向学生介绍构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对模范作品的分析和解说,让学生明确构图中视角、画面大小、元素分布等因素的重要性。
然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铅笔画,进行修正和完善。
2.4 彩色画的制作学生在构图完成之后,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彩色画的制作,比如彩色铅笔、水彩笔、颜料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技巧引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
3. 课后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和讨论,如:•劳动是否只是赚钱、谋生的手段,还有哪些意义和价值?•绘画如何表现劳动的过程和场景,有哪些技巧和方法?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教学评估:1.在观察图片和进行制作绘画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认真观察、感知和理解劳动的本质与意义;2.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学生是否掌握了速写、构图等基本技能和方法;3.在自由创作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六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劳动最光荣》是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课。
本课是要求学生掌握人物动态速写的造型基础课。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更加直观形象的接受知识。
是“示之以形、动之以情,愉快教学、快乐学习”的美术教学模式完美显示。
上课伊始,我从聆听一首《劳动最光荣》开始的,伴随着音乐还呈现出了一幅幅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然后提问学生看了以后有何感受?学生的回答都很好:劳动很光荣,很辛苦,是件快乐的事情。
从视屏中的劳动场景慢慢引进到了我们生活中,同学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呢?学生的回答还是很积极地,需要使用哪些劳动工具?并且把这些工具呈现在了黑板上,但是课后我觉得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示范劳动工具会更好,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会更好。
《我们爱劳动》通过感受,使学生体会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同时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及表现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地,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回想、模拟、欣赏的方法,让学生对于人物的运动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更好的强化学生们心中的印象,我让学生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不但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而且为学生更好的表现人物打下了基础。
接着,我就在黑板上出示学生最常见的和孩子们自己也参加过的一些劳动画面如《擦桌子》《拖地》等。
本课的重点是劳动动态的把握,难点是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我采取了欣赏、讨论、教师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接受知识。
“动态线”这一知识点在讲解透露中我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学生更能加形象的理解。
此外,本课教学还体现了一个人文性:热爱劳动,要帮家长做家务。
在课堂中这一关键点我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美术教学的人文思想得以体现。
总之,本课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我认真反思,认真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不断提高。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11.劳动最光荣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1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11.劳动最光荣》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二、设计思路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铅笔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五月一日是什么节?为什么要设立劳动节?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劳动最光荣》
营里镇第一实验小学杨晓林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速写,是在短时间内用简练的线条扼要地画出对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
本课以劳动为主题,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进行人物劳动动态的速写训练。
本节课是活动一部分,主要描绘单个人物动态或一组人物劳动动态。
用速写表现自己看到的人们劳动时的各种动态,记录生活,反映生活,用画笔歌颂劳动的伟大。
学情分析:
六年级属于小学第三学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上已经比前两个学段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初步具备了从整体特征出发,概括、简练、扼要地刻画人物动态特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速写的表现技法尝试运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劳动动态特征和
精神状态。
2、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3、养成热爱平凡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做一个新型的未来劳动者。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速写中人体基本结构以及体块运动的规律。
2、锻炼学生对人物动态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
教学难点:
1、对人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把握。
2、在绘画中对线条疏密关系的把握和熟练运用。
教学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准备:铅笔、炭笔等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正式上课之前询问同学们的上课工具是否准备齐全,拿出木质关节人摆出打招呼的姿势和大家打招呼。
请学生分析关节人总体上有几部分组成的,介绍关节人的组成:头部、躯干、四肢。
同时给关节人摆出各种姿势,让学生对关节人更感兴趣。
引起学生的注意,组织好课堂。
2,、上课铃声响之后,展示两张速写稿作品。
第一张展示的速写只有简约的轮廓线,提问学生,从这幅画种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人物在干什么?接下来是更加逼真精细的速写稿作品。
画面中的人物动态更加清晰明了。
介绍这幅是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
同学们想不想听米勒和这幅画的故事呢?(学生回答,想听)米勒是法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表现农民题材的画家。
这幅画现在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
画面描绘了法国农村麦子收获的情景,在金黄色的田野里,麦收过后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腰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
画面中的农妇没有苗条的身材和白皙的皮肤,她们的衣着朴素和胳膊粗壮,显得真实有力,正是这些朴实的劳动人民带给观众的是不同寻常的庄严,也是画
家心中对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成就了这幅历史的名画《拾穗者》。
可以说这幅画是给劳动者的赞歌。
我们国家要繁荣富强仍然离不开劳动人民无私奉献。
导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探究学习:(13分钟)
1.老师还是以米勒《拾穗者》速写稿中一位妇女的形象为例,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人体的结构动态。
在人物的头部用圆圈表示,躯干是一条线,人物的四肢也是由单线组成。
2.我们继续以这位妇女的形象为例进行变化,展示变形后的单线动态效果,鼓励学生对动作进行模仿并猜一猜这是在做什么劳动的姿态。
看看同学们猜对了没有?
3、学生尝试将正在劳动的同学照片,简化成单线条的人物动态形式。
4、欣赏画家叶浅予的《拉网》速写作品,分析劳动中的人物动态,同时把木质关节人的,也摆成同样的姿势,便于学生更加了解人体的结构。
5、老师询问学生在家都能帮助父母做哪些家务劳动。
示范速写绘画,略微讲解,快速完成(3分钟)
三、作业(18分钟)
1.提出具体要求临摹一幅速写作品(老师巡回指导,对绘画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及时辅导,对较为普遍的问题要及时提醒学生更改)四、交流评价:(4分钟)
1、对学生完成作品从构图和人物动作的角度进行评价。
五、课后延伸
同学们要想画好速写,在平时要多观察,用画笔记录下每一刻感动你的瞬间,那会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收获总是在辛勤的劳动和努力学习之后,同学们加油!
第11课《劳动最光荣》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
杨晓林
营里镇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