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
1. (8分)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作答,如果四题都答,则按前三小题计分
(1) ________,则刘病日笃;________,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2) ________,一鞭残照里。
______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
(4)惨象,________;流言,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2. (5分) (2017高一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央视86版《西游记》上映至今30多年,重播3000多次。
为什么这部只靠一台摄像机和一台特技机拍成的二十五集电视连续剧能经久不衰呢?导演杨洁曾说:“因为我们是在搞艺术,我们没有为钱,没有为名,没有为利。
剧组的全体演职人员是用唐僧取经的精神和毅力整整历时六年来完成这部巨著的。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3. (2分)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过去,干果店在元宵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招徕顾客。
B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密不可分的圈层彼此之间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C . 这十八个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十八个罗汉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D . 到底谁是和平世界的搅局者和维护者,南海闹剧让世界人民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谓小葱拌豆腐。
4. (2分)下面哪一项比喻不够恰当()
A . 日记:心的轨迹/凝聚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 . 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 . 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 . 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群欢乐的生命。
5. (2分) (2018高三上·河北模拟) 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A . 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翻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B . 编辑部李老师郑重回一封信给该书作者,其中写道:“现将先生的大作付梓,以就正于读者。
”
C . 这次校庆承蒙贵集团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取得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全力相助。
D . 李先生,请告诉我您的电话号码,以便我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向您见教。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6.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清时期,土地交易颇为频繁。
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通过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规范三重保障,明清土地契约得以顺利履行。
明清时期,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多重性结构变化,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产生实质性分离,由此出现了买卖、典当、质押等多种类型的土地契约文书。
这些土地契约虽然因为土地转移权属类型、乡间俗例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是为了双方快速便捷交易,明清时期已形成类似标准化的“格式合同”。
这种契约几乎包含了民事合同的所有要件,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
例如,“明万历三十九年浙江会稽县叶汝兰与祁某某的绝卖契”,出卖人叶汝兰享有订立契约当日收到地价银180两的权利,同时应保证自己拥有出卖的两段山地的所有权;买受人祁某某则应向叶某交付价银,按照“推头通例”交纳契税完成过户后,即拥有该土地的所有权。
契约文书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明确规范,对这一时期土地权属流转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契约的顺利履行首先有赖于当事人的自觉自愿,取决于当事人是否重信守诺,是否能做到自我的道德约束。
但实际契约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能因为各种缘由而中断或者撕毁契约,从而导致纠纷、争诉等。
这就需要外部力量对双方进行监督,以协助契约的顺利履行。
几乎所有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中,都有“中人”“中保人”等。
中人扮演了中介、担保人、调解人、证人等多种角色。
中人要保证卖主的土地所有权没有争议,要参与土地定价、土地贫瘠与否、土地大小等交易过程中实质性问题的讨论和鉴别。
有些中人在促成交易方面颇有经验,他们会将也许并不太熟悉的交易双方约在一起“三面言议”,凭借自身的威望或者智识,说服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契约。
一旦契约出现纠纷或者争诉,中人有责任进行调解。
中人凭借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威望,以及对交易双方实际情况的熟悉,会督促双方履行相关义务,或者适时进行调停、斡旋、说合,尽力解决双方争端化解纠纷。
如果调解无果,纠
纷最终走向诉讼程序。
作为保障社会规范正常运行的最后措施,法律会适时介入各种契约纠纷。
双方合意达成的契约文书称为白契,也称为私契。
经政府登记入册认可的契约文书则为红契,也称官契。
通常红契附有由承宣布政使司统一印制的官府收取契税的证明——契尾。
契约经过交契税盖官印后,买受人即可持往过户,过户后,产权转入买受人名下,买受人同时承担相关赋税。
《明律·户律·田律》规定:凡典买田宅,“不过割者,一亩至五亩笞四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其田入官”。
没有交过契税的白契和已经交过契税的红契长期并存。
清代乾隆年间,土地交易频繁,脱逃赋税现象严重。
因此,清政府开始严厉打击白契,大力推广红契。
清《户部则例》规定:“凡民间置买田宅,于立契之后,限一年内呈明纳税,倘有逾限不报者,照例究追。
”按照《大明律》和《大清律例》的规定,卖方违背诚信原则,重复典卖土地,中人若知情,则与卖地者同罪。
明清加大了打击契约履行中的违法行为的力度,确保了民间土地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赋税征收、人口变迁等重要问题。
明清时期在充分考虑社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优先尊重土地交易当事人的意愿,同时辅之以熟人社会网络关系制约,更有国家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尽可能保障土地交易流转关系的安全稳定,从而实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摘编自姬元贞《明清履行土地契约的三重保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清时期,在履行一份土地契约时,个人道德修为、社会关系制约、国家法律规范三者缺一不可。
B . 明清时期出现了买卖、典当等多种土地契约,这与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多重性结构变化有很大关系。
C . 明清时期,契约出现纠纷,中人应从中进行调解,以尽力解决争端。
中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D . 明清土地买卖中的私契由双方合意达成,未交契税;而官契则经政府登记认可并已向官府缴纳契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为总分总结构,先提出总观点,再分别从当事人自觉履约、中人监督协助履约、国家法律规范强制履约三个层面具体阐述,最后进行总结。
B . 文章指出明清土地契约文书已较完备,形成了类似标准化的“格式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并举明代绝卖契佐证。
C . 文章分析了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中常有“中人”的原因,阐述了“中人”的具体职责和作用,阐明了土地交易时“中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D . 文章列举了明清土地交易时不过割、脱逃赋税、不守诚信重复典卖土地等违法现象的处罚措施,说明国家法律制度在三重保障中最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明清的土地契约几乎包含了民事合同的所有要件,因此,契约中应写明了交易双方姓名、标的物价格等内容。
B . 明清时期的土地交易中一旦出现纠纷最终走向诉讼程序的情形,则意味着当事双方的个人道德修为不好。
C .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中的“中人”与交易双方均为熟人,扮演中介、担保人、证人等角色,和今天的房产中介相同。
D . 在当今的土地流转和房地产交易过程中,我们只有借鉴明清的经验,才能保证交易流转关系的安全稳定。
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南海的星月
刘汉俊
当一切重归沉寂,一抬头,猛然发现头顶上蹦出个亮闪闪的什物来,差点儿磕着我的前额。
睁眼仰望,却是一弯月牙,着了柔曼轻纱,娉婷地乜着我。
啊,这就是今晚,中国南海的又一个节目了。
为什么不利索一点,干脆赐我一个大饼月呢?玉轮照碧海,片片柔波片片月,满眼的月波如鳞、银光灿灿,那该多美啊。
其实,有一种出场叫隆重,有一种亮相叫不张扬。
比方说,那一轮朝阳或者落日。
比方说,这一钩月牙儿。
是谁发明了“月牙儿”这个惟妙惟肖的词?中国文化的精妙在于细致,细致到你思维的每一道沟坎都盛满一汪柔美的水、一缕舒畅的风、一弯洁净的月。
细月如牙,细牙如钩,纤纤细细、袅袅娜娜地走着,如诗在淌,如画在移,光而不耀。
你可以若其有、若其无,照样行你的船,向南或向北,照样沉醉在你红幔弥天的落日遐想中,照样想着你迢迢遥遥、飘飘渺渺的万千愁思,但是,你能一直感觉到头顶上这丝嫩嫩、微微、似有若无的逼视。
正想愠恼,你却分明看到那一道皎洁、一丝纯清、一弯浅笑,你还能恼怒么?南海的时令领先于陆地,秋风的脚开始扫着你的额了。
在这浩渺无边、风帐浪幔里漂泊,你孤独的、寂寞的、颠沛的、摇碎的,贮了半池秋水的心,能有一丝月牙儿温情款款地遥对,你不觉得是一种饕餮、一种奢华、一种满足么?那一钩弯弯的、如锚一般的月,还泊不住你的浪子之帆、游子之心吗?我想起那句佛家偈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多么浩渺而精致的境界
啊!
一弯细月谁裁出?我就这样愣愣地站在甲板上,脚下生钉。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我成了南海的月痴了。
南海的月,美得让你想落泪。
南海的月,是今夜的新娘。
漂航在曾母暗沙的夜海,船头北指,如归箭待发。
仰望南海上空的星,是我的向往。
自从昨晚无意间撞见那一弯水灵灵的月牙儿,数星星便成了我一夜的寻思。
在南海上航行,任何一次贪睡都是浪费。
看表,已是凌晨4点半,赶紧起来看星。
右舷上空有密集的星群,水手用浓重的闽南话告诉我,那边是东方。
东方未晓,天幕布满繁星,是谁从南海捞起一把金沙撒在天庭?晶莹剔透,锃亮闪烁,想吹一口气拂拭,却怕惊扰了星阵的香梦、玷污了星们的圣光。
一颗两颗,六颗七颗,啊,连起来,那不就是一只硕大的长勺,像乡下祖母随意放在水缸盖上的那只大水瓢,斜挂在南海的天花板上?北斗星!我的思维很快与儿时躺在山里竹床上数星星的情景对接,一样的北斗,不一样的场景;不一样的人生,一样的北斗!
多少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再数过星星,没有再见过北斗。
生活的迷雾一团团,事业的峰峦一座座,只顾眼前的路、脚下的坑,哪得半闲看星星。
一路的征尘喧嚣与行色匆匆,满眼的粉尘污染与光影迷乱,让我失去了看星辰的心境与环境。
旧梦支离,追忆褴褛,但心中的北斗却从未迷失,从未黯淡。
只是没有想到,在南海的夜空,我与它们撞了个满怀!对不起我的北斗星,我谨向你们表达我暌离已久的最隆重的歉意和敬意,以这一满海的多情水作我的心意,任你舀,任你溅,任你泼洒!
那不是北斗星!水手说,斩钉截铁地。
啊?我愕然若惊,像是失足落水刚狼狈地爬上岸。
为什么?
北斗星不是在这个时候出来,你应该昨晚来看。
今天是初六,此刻的北斗星应该在南半球,连月亮都早已西沉了。
水手的话,在我刚碎的梦上跺了几脚。
风略有寒意,心也有些凉。
冷眼看天,怅意生焉,果然,形似七星长勺的星线还有许多,只是稍有差异罢了。
人生如观星。
某个时候某个阶段某个环境里,你可能把某个人某个目标当做人生的北斗,为之苦苦追寻孜孜以求甚至赴汤蹈火。
当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你却蓦然发现,那不是你的选择,它甚至耽搁了你人生的航程或者误导
了你前进的方向,让你落得个触礁撞滩、帆损船覆的下场。
为自己的航船准确定位,乃人生之至关紧要,我们不能失却心中的北斗。
看,那是启明星!水手把手指向夜空。
啊,果真!满畴星子,挤挤密密,唯有一颗最亮的星,正挂东方!
曙色微露,明霞刚醒,启明星如孤灯高悬,遥遥地,正以自己的微光点亮东方,点亮世界。
南海的启明星是今晨的普罗米修斯,南海,开启了又一轮的壮丽。
在这浩渺无边、风帐浪幔里漂泊,你孤独的、寂寞的、颠沛的、摇碎的,贮了半池秋水的心,能有一丝月牙儿温情款款地遥对,你不觉得是一种饕餮、一种奢华、一种满足么?那一钩弯弯的、如锚一般的月,还泊不住你的浪子之帆、游子之心吗?
(1)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述南海月的形象特征。
(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作者说“为自己的航船准确定位,乃人生之至关紧要,我们不能失却心中的北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传授。
B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闻:听说。
C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哪。
D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越发。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学者,学有专长的人,与今天的专家学者意思相同。
B . 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C . 巫医,古代巫医不分。
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给人治病。
D .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的士人和官吏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
B . “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C . 作者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D . 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 (8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
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
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
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
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
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
’当时从讷所议。
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
”则天从之。
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
方庆谏曰:“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
陛下万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则天纳其言而止。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
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
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家:安家
B .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冒:贪污
C . 欲以是月诣阙献俘诣:前往
D . 比于楼船比:等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
B . 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天下可运于掌
C . 当时从讷所议某所,而母立于兹
D . 以山径危悬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 .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方庆家世显赫,其祖随王褒入关;其父王弘直,秉性耿直,敢于劝谏;王方庆年少有为,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
B . 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在任数载,为官清廉,对下属要求严格,政绩卓异,得到时人的高度赞赏。
C . 王方庆学问渊博,他议政或谏言,总能引经据典,如对在皇帝忌月上报战功时究竟能不能奏乐,他据引典籍坚持要奏军乐。
D . 王方庆正直敢言。
武则天曾临幸万安山玉泉寺,因山路危险,她想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山,王方庆反对,认为皇上不能畏惧险难。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 (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王巩,字定国,跟随苏轼学写文章,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到广西宾州,歌女柔奴同行。
三年后王定国北归,让柔奴给苏轼敬酒。
苏轼见她眉目娟丽,善应对,于是写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开篇两句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
B . “自作清歌”写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流转而出。
C . “风起”“雪飞”驰骋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构成奇美的境界,写出王定国贬所的艰苦环境。
D . 最后一句,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
(2)试简析“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思想内涵。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1. (5分)(2016·吉林模拟) 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人生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失既多,就是再失去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
得与失是辩证的,失去了春天的葱绿,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________ ,________。
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12. (5分)(2019·浙江模拟) 下面一则“一周天气播报”,语言俏皮且啰嗦,不够简明。
请你将划线部分改写为一则简明的“天气播报”,字数不超过60字。
冷冷冷!这个星期过得真是有点艰难。
好不容易周三盼来一天阳光。
结果昨天又是阴沉沉的一天。
浙江省气象台说,昨天上午浙北大部都出现了轻度或中度污染。
空气质量有点糟糕,随身包里最好常备一只口罩,挡风挡霾。
好在今天的天气状况比昨天要好一些,多云到阴。
气温也会开始缓慢回升,画重点,缓慢!所以冷肯定还是冷的,今天最低气温还是只有1℃,但白天最高气温会回升到10℃左右,后面两天双休日升温继续。
不过,虽说气温要回升了,但毕竟已经是冬天了,只是从“非常冷”回到“正常冷”,大家还是要根据温度变化,做好保暖措施。
天气方面,双休日由于受到暖湿气流影响,又要下雨了。
明天周六,多云转小雨,6-12℃;后天周日,小雨,7-14℃。
参考答案
一、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3分)
1-1、
1-2、
1-3、
1-4、
2-1、
二、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3-1、
4-1、
5-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6-1、
6-3、
7-1、
7-2、
7-3、
7-4、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
8-1、
8-2、
8-3、
8-4、
9-2、
9-3、
9-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0-1、
10-2、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1-1、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