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数学阅卷的启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证明D1E∥平面A1BD 法二: 1 证出线线平行
……………………
建系 算向量 推平行
1分 2分 1分
(6分) 4分 (4分)
2 证明D1E∥平面A1BD ………………………… 2分 (Ⅱ)法一: 1 建系 1分 (7分) 2 求2个法向量 3分 (10分) 3 求余弦值 2分 (12分) 法二: 1 作平面角 1分 (7分) 2 证平面角 3分 (10分) 3 求余弦值 2分 (12分)
(2)关于作题方法的选择问题。一个题目可 能有多种解题方法,如何选择,那种方法最有 效,选择的原则首先要体现“大众化”即注重 体现“通性通法”。 如空间坐标系的建立问题。 理科20题有十几种方法等。
(3)由于阅卷老师每天的阅卷量大、时间紧、任务 紧,心理负荷大。因此要想多得分、得高分,就应在 解题时力求规范。一般提倡“分栏书写”,将解答空 间竖着一分为二,按上下、左右的方式书写,每行只 写一个算式或一句推理式,左右中间要在一定的距离, 这样便于老师阅卷,所谓与人方便与已方便。解题时 书写也要力求规范,那就是该写什么就要写成什么样 子,比如:6的头短而成了0,3写成5的样子,0多了 尾巴成了9,或者9变成了0;英语字母o与数字0的混 淆,英语字母Z与2的无异等等,如果平时注意到这些, 也会为我们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 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 是难易的顺序,普理第17~22题的6个解答题中,19和 20题的得分率高于17和18题,出现了中间高、前后低的 得分分布状态;理科第一个填空题(13)题难度高于后 面其它三个填空题;普文压轴题第22题难度系数只有 0.42,属于中档题。 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 打“持久战”,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 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 “多题把关”,因此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 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因此 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 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 心,看到新面孔的“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 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 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 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 对”“对而不全”的情况。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 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 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 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 出。如今年第21题解析几何问题,此题第(2)问列 出条件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解方程 算错,又忽视△>0的检验,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 不相符的,这样的题目平常复习都练过,应当是常规 问题,没有特别之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多 得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 到分。
高考阅卷要求:
高考阅卷评分实行按得分点给分的评分办 法,叫做“分点评分”,考生若不注意准确表 达和规范书写,常常会被扣分
理19题评分要求 评分原则: 作图 (Ⅰ)法一: 1 证出线线平行 证出平行四边形
1分 2分 4分 (4分) 1分
2分 (6分)
证出线线平行
说明
解答立体几何题时因步骤不全或所用数学符号不规 范或因计算失误等原因, (1)如第(1)问立体几何论证中证明D1E∥平面 A1BD,漏写“D1E∥A1B,又 D1E 平面A1BD, ”写成“∈”使很多 A1B 平面A1BD”或 将“ 考生丢失2分。再如第(2)问很多考生算错法向量, 扣分者也不在少数
(2) 建系,只有正确的求出几个坐标点才能 给分,只建系没求出坐标点或求错不给分。如 有些同学将此过程简写为建系如图而不做进一 步的说明直接进入计算环节而被扣1分。 (3)法向量求对1个给2分,2个都对给3分, 若求错法向量,可看两个方程组,对1个给1分, 对2个给2分。 如17题忘记检验n=1扣1分,21题第(2)问 漏写△>0的判断,扣掉了1分,22题忽视了定 义域,扣掉了1分等,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规 范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谢谢大家!
几点思考:
(1)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自己或指导学生要多研究高考试 卷的标准答案,按标准答案所揭示的规律答题,做解答题 时题设一定要写完整、写规范。“因为”、“所以”等逻 辑关系应表达清楚,算式完成后,根据题设的要求,有时 要写一个文字式的结论,写算式时可用公认的、规范的数 学符号来简化算式,以提高书写速度,在遇到分类讨论等 考题时,在解题步骤中可采用小标号⑴⑵⑶等加以区分。 在演算时不要急于将分数、百分数化为小数,特别是做解 答题时,因为解题常常需要做很多步骤,分数化成小数后 不便前后查看。在试卷上作图时必须标出横轴和竖轴的符 号,也要标出原点,曲线与x、y轴的交点、曲线之间的交 点以及其他重要的空间点都要标出,使题解更全面、更完 善。
(4)作为阅卷老师,想批阅的快,什么样的卷子最 好批呢?空白!什么样的卷子批的痛苦呢?写满了, 看了半天又没有几个得分点!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 就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 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你哪怕是只推导出一 个结论,也可能是得分点,有了得分点,也就是说你 得分了,暂且不论得分是多少,有总比没有好吧!实 在不行,你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你也是可能有 得分点的。高考阅卷时是按步、按得分点给分的,这 点要让学生清楚!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能对有效得 分点作重点训练,哪些步骤是可省的,哪些是不可省 的,哪些是可要的,哪些是不可要的,在做题时,尽 量按得分点、按步书写,严格训练。
二)根据以上体会在平时指导学生应 试时要注意对学生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的关系: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 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看透,至于如何 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 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 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数量关 系,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 解题方向。
指导学生备考方面要注意:
(1)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新教材、考纲 和高考试题尤其是实行新课标的四个省市的高 考试题以及近几年上海高考试题,转变思路, 顺应新课标,了解最新高考改革动向和复习备 考信息,做好高考复习备考方案和计划,正确 把握高三复习备考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抓知识形成、重视解题过程的教学。数学 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 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 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 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 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因此,要改变重 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解题过程的教学就 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2007年高考数学阅卷的启示题:
理19题: (1)解题不规范,如无解题过程,数学符号 使用混乱。 (2)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第(2)问不 少学生在计算法向量、向量夹角时运算错误。 (3)部分学生方法选择不当而导致错误。 (4)建立坐标系不标准,不画图或不设点。
3)抓复习资料的处理。其编制学案---按照同 类为伍,近类为邻的原则,把相近的内容整合 起来,集中复习。既节省时间,又便于比较, 加深理解,易于形成系统知识。
(4)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解题方法,优 化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 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 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 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优化运算 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 他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