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题: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2.掌握常见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的特点。
3.了解自然资源现状及问题,并思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
1.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2.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3.自然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2.小组合作:分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呈现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利用方式。
3.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
4.分组辩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一组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进行辩论。
四、教学流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思考。
例如,你认为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否给出几个例子?
2.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15分钟)。
3.小组合作(20分钟):
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自然资源的主题,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
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并呈现该资源的特点以及利用方式。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简短的呈现。
4.视频观看(15分钟):
播放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以及问题所在。
可观看有关水污染、土地退化、能源消耗等问题的视频片段。
5.分组辩论(20分钟):
将班级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讨论如何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一组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演讲,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辩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对该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
五、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情况。
2.小组合作成果的呈现,对学生对各种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3.辩论演讲表现的评估,如论据的合理性、思路的清晰性等。
六、教学扩展:
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自然资源利用的小论文,提出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自然资源利用的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资源利用现状,并就其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3.资源回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4.观摩竞赛:组织学生参与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观摩竞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掌握各类资源的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