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拓展】不同领域对判断真假特征的研究 ①哲学认识论是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研究判断的真假。 ②形式逻辑研究判断只是从形式上研究其真假特征,以及判断之间在形式上的真 假关系。 ③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确定某个判断的真假往往需要借助于语境。语境涉及上 下文、时间、地点、被指对象等多种因素。
判断的表达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 3.根据语境确定判断的含义 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
一
选必3第5课
轮
正确运用判断
复 习
原
创
课
件
课标要求
2.2 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 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核心议题:判断有哪些类型?如何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判断?
1.“假如……便……”在逻辑上属于哪种判断? 2.判断还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3.如何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判断?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 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
⑴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⑵组成:由联结词(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和支判断(组成 复合判断的判断)两部分组成。 ⑶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关系判断的基本性质
对称性关系
对
反
非
称
对
对
关
称
称
系
关
关
系
系
传递性关系
传
反
非
递
传
传
关
递
递
系
关
关
系
系
关系的性质
对 对称关系 称 性 反对称关系 关 系 非对称关系
传 传递关系 递 性 反传递关系 关 系 非传递关系
有某关系
a
b
也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a 无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a
b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也有某关系
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逻辑结构:联言判断由联 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和联结项(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联言判断常用联结项、语言形式
1.联言判断常用连接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 “虽 然……但是……”“不是……而是……”“接着” “一方面……另一方面……”“然 后”“于是便” “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 “尽管……可能|可 是……”“然而”“而”“且”“也”“却”
答案:B 解析: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①④都是对认识对 象的性质的简单判断,这两个判断主项与谓项关系搭配恰当,正确运用了性质判断,入选。②属于假言判断,不 是性质判断,不选。仙人掌不是植物,这个判断把种属关系误认为是全异关系,属于不正确的性质判断,③排除 。
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判断的表达
根据下表的归纳与例句,体会不同性质的语句是否(直接)表达判断,并总结不同语 句与判断的关系。
语句 陈述句 肯定句
举例 他是一位篮球爱好者。
是否(直接)表达判断?
① 直接表达了判断
否定句
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② 直接表达了判断
疑问句 只问不答 反问句
什么是犯罪?
2.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连贯复句、顺承复句等; 还有紧缩句;还可以用单句。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例 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联言判断真值表
逻辑性质:全真才真,其余都假。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 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 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 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按出现顺序称第一、第二…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 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3.分类: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 可分为对称性关系(两个之间)和传递性关系(三个之间)。
传 递
④传递关系
…岁数比…大|…比…高、远、以北|在…之后|包含、全同、 平行等
性 关
⑤反传递关系
…是…的父亲、母亲、儿子|大两岁等
系 ⑥非传递关系 认识关系、同学关系、尊重、喜欢、帮助、交叉等
议题: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判断的类型? 连一连:把六种基本关系判断形式与相应例句连起来。
关系判断的类型
例句
对 ①对称关系 称 性 ②反对称关系 关 系 ③非对称关系
④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叫作联项。(“有”“是”或“无”“不是”)
例如:
所有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划分标准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种类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判断的量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
上
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例如:所有的人都认同。(缺
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
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
答案:C 解析:关系判断中的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题中“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因此红队可能会战胜蓝队,也可能 不会战胜蓝队,因此,小新说的是对的,C正确。
小试牛刀
【例2】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区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 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 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 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 还没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可见,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 顺序是( ) A.丁、乙、甲、丙 B.丁、乙、丙、甲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
直言判断。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①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
项。②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③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所
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表示一个对象)
传 ④传递关系 递 性 ⑤反传递关系 关 系 ⑥非传递关系
A.张三佩服李四;1小时=60分。 B.地主剥削农民。 C.甲是乙的同学。 D.甲喜欢乙,乙喜欢丙,甲不一定喜欢丙。 E.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则不可能甲是丙的母亲。
F.长江比黄河长,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
小试牛刀
【例1】在某校男篮对抗赛中,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小 明高兴地说:“红队必然会战胜蓝队。”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 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 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③ 不表达判断
哪有事物是绝对静止的呢? ④ 直接表达了判断
祈使句 禁止性命令
不要践踏花草!
⑤ 不表达判断
说话人的主观愿望 请把门关上!
⑥ 不表达判断
感叹句 有实际意义的感叹 祖国啊,我的母亲!
⑦ 间接表达了判断
加强语气的独词句 啊!黄河!
⑧ 不表达判断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直ຫໍສະໝຸດ Baidu表达判断。
判断的类型
【例2】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 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 性质判断。下列判断的表述属于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是( ) ①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②如果某个数不能被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③仙人掌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 ④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无某关系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小明与小华是同学
小明比小华大3岁
小明认识小华 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 以北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议题: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判断的类型?
对 ①对称关系 同学、朋友、对立、交叉、矛盾、相等相同等 称 性 ②反对称关系 大于、晚于、多于、高于、重于、侵略、剥削等 关 系 ③非对称关系 认识、尊重、重视、喜欢、信任、帮助等
错误类型 ①主项不明确 ②谓项自相矛盾 ③主谓失合 ④断定过量 ⑤误用多重否定
错误例句 A.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B.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D.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记日记。
E.大家在会上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小试牛刀
【例1】小梁说:“爸爸到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 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梁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A.缺少主项和谓项 B.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C.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 D.判断的“量”和“质”不统一
小试牛刀
【例3】“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下列对这一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
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 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
C.是一个关系判断
D.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答案:D 解析:该判断中“中学生”和“重要阶段”两个概念搭配不当,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可将“中学生 ”改成“中学阶段”,可见题中判断犯了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D正确。题中判断属于性质判断,不是关系判 断,主项和谓项齐全,量项使用得当,可见A、B、C三项都是对题干判断的错误解读。故本题选D。
配合不当) ⑶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
无误。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断定过量)
⑷误用多重否定。例如: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特别提醒】全称判断、特称判断量项
不能省略;单称判断的量项一般省略。
议题:如何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连一连:将下表中的错误类型与错误例句连线。
B 解析:猪肉可以吃,化肥不能吃,这个判断中的概念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 成误解,B符合题意。我们全家是主项,吃一顿饭是谓项,并未缺少,A不合题意。全家是量相,可以是联项,使 用准确,C不合题意。该判断的“量”和“质”是统一的,是全称肯定判断,排除D。故本题选B。
小试牛刀
A 本题考查关系判断的知识。首先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分别在天平上,两边平衡,由此得到一个等式:甲+乙=丙 +丁。将乙丁对调之后发现甲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由此我们得到一个不等式:甲+丁>丙+乙。通过这 两个式子相加得到甲>丙,再通过不等式减等式得到丁>乙。由这两个结论比对选项,通过排除法就可以排除B、C 、D项。最后,由材料可以得出乙>甲+丙,故可以确定A项正确。
小试牛刀
【例4】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①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
美国不是“民主样板”
③ 《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
④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类型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答案:B 解析:①正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全称肯定判断;②错误,美国不是“民主样板”是否定判断;③错误,《长津湖》不 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是联言判断;④正确,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⑴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⑵判断有真 假之分。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反之,是假判断。 3.检验判断 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判断的表达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有的语句不表达判断 ①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②一般来说,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直接表达判断。 3.根据语境确定判断的含义 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才能准确把握这
一
选必3第5课
轮
正确运用判断
复 习
原
创
课
件
课标要求
2.2 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 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核心议题:判断有哪些类型?如何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判断?
1.“假如……便……”在逻辑上属于哪种判断? 2.判断还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3.如何正确运用不同类型的判断?
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运用复合判断的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 复合判断。 2.复合判断
⑴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⑵组成:由联结词(联结支判断的词项)和支判断(组成 复合判断的判断)两部分组成。 ⑶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关系判断的基本性质
对称性关系
对
反
非
称
对
对
关
称
称
系
关
关
系
系
传递性关系
传
反
非
递
传
传
关
递
递
系
关
关
系
系
关系的性质
对 对称关系 称 性 反对称关系 关 系 非对称关系
传 传递关系 递 性 反传递关系 关 系 非传递关系
有某关系
a
b
也有某关系
有某关系
a 无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a
b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也有某关系
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2.逻辑结构:联言判断由联 言支(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和联结项(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联言判断常用联结项、语言形式
1.联言判断常用连接项:“并且”“既……又……”“不但……而且……”“也” “虽 然……但是……”“不是……而是……”“接着” “一方面……另一方面……”“然 后”“于是便” “不仅不……反而……”“尚且……何况……” “尽管……可能|可 是……”“然而”“而”“且”“也”“却”
答案:B 解析:正确运用性质判断。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①④都是对认识对 象的性质的简单判断,这两个判断主项与谓项关系搭配恰当,正确运用了性质判断,入选。②属于假言判断,不 是性质判断,不选。仙人掌不是植物,这个判断把种属关系误认为是全异关系,属于不正确的性质判断,③排除 。
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判断的表达
根据下表的归纳与例句,体会不同性质的语句是否(直接)表达判断,并总结不同语 句与判断的关系。
语句 陈述句 肯定句
举例 他是一位篮球爱好者。
是否(直接)表达判断?
① 直接表达了判断
否定句
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② 直接表达了判断
疑问句 只问不答 反问句
什么是犯罪?
2.联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连贯复句、顺承复句等; 还有紧缩句;还可以用单句。在日常语言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省略。 例 如:“此商品价廉物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联言判断真值表
逻辑性质:全真才真,其余都假。
p
q
p并且q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假
假
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 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 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 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2.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按出现顺序称第一、第二…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 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 3.分类: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 可分为对称性关系(两个之间)和传递性关系(三个之间)。
传 递
④传递关系
…岁数比…大|…比…高、远、以北|在…之后|包含、全同、 平行等
性 关
⑤反传递关系
…是…的父亲、母亲、儿子|大两岁等
系 ⑥非传递关系 认识关系、同学关系、尊重、喜欢、帮助、交叉等
议题: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判断的类型? 连一连:把六种基本关系判断形式与相应例句连起来。
关系判断的类型
例句
对 ①对称关系 称 性 ②反对称关系 关 系 ③非对称关系
④起着联结主项和谓项的作用的叫作联项。(“有”“是”或“无”“不是”)
例如:
所有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划分标准 判断的质
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种类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判断的量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质”与“量”的结合 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
上
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哪些问题?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例如:所有的人都认同。(缺
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
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例如: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主谓
答案:C 解析:关系判断中的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题中“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因此红队可能会战胜蓝队,也可能 不会战胜蓝队,因此,小新说的是对的,C正确。
小试牛刀
【例2】有四个外表看起来没有区别的小球,它们的重量可能有所不同。 取一个天平,将甲、乙归为一组,丙、丁归为一组,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 天平是基本平衡的。将乙和丁对调一下,甲、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 重得多。可奇怪的是,我们在天平一边放上甲、丙,而另一边刚放上乙, 还没来得及放上丁时,天平就压向了乙一边。可见,这四个球由重到轻的 顺序是( ) A.丁、乙、甲、丙 B.丁、乙、丙、甲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1.性质判断的含义:就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又称
直言判断。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①表示断定对象的叫作主
项。②表示断定对象性质的叫作谓项。③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的叫作量项。(“所
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表示一个对象)
传 ④传递关系 递 性 ⑤反传递关系 关 系 ⑥非传递关系
A.张三佩服李四;1小时=60分。 B.地主剥削农民。 C.甲是乙的同学。 D.甲喜欢乙,乙喜欢丙,甲不一定喜欢丙。 E.甲是乙的母亲,乙是丙的母亲,则不可能甲是丙的母亲。
F.长江比黄河长,黄河比黑龙江长,因而,长江比黑龙江长。
小试牛刀
【例1】在某校男篮对抗赛中,红队战胜了黄队,黄队又战胜了蓝队。小 明高兴地说:“红队必然会战胜蓝队。”小新摇摇头说:“不一定。”下 列对两人的对话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B.小明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反传递关系 C.小新说的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非传递关系 D.小新说的不对。因为这里的“战胜”关系是传递关系
③ 不表达判断
哪有事物是绝对静止的呢? ④ 直接表达了判断
祈使句 禁止性命令
不要践踏花草!
⑤ 不表达判断
说话人的主观愿望 请把门关上!
⑥ 不表达判断
感叹句 有实际意义的感叹 祖国啊,我的母亲!
⑦ 间接表达了判断
加强语气的独词句 啊!黄河!
⑧ 不表达判断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直ຫໍສະໝຸດ Baidu表达判断。
判断的类型
【例2】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 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 性质判断。下列判断的表述属于正确运用性质判断的是( ) ①中学阶段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 ②如果某个数不能被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③仙人掌既不像花草,也不是植物,样子长得很特别 ④所有又长又臭的文章是不应该在报上发表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无某关系
a 有某关系 b 有某关系 c 可能有、可能无某关系
小明与小华是同学
小明比小华大3岁
小明认识小华 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 以北 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
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
议题:如何正确理解关系判断的类型?
对 ①对称关系 同学、朋友、对立、交叉、矛盾、相等相同等 称 性 ②反对称关系 大于、晚于、多于、高于、重于、侵略、剥削等 关 系 ③非对称关系 认识、尊重、重视、喜欢、信任、帮助等
错误类型 ①主项不明确 ②谓项自相矛盾 ③主谓失合 ④断定过量 ⑤误用多重否定
错误例句 A.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B.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D.从他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每天记日记。
E.大家在会上相互作了自我批评。
小试牛刀
【例1】小梁说:“爸爸到救灾物品分发点领取了大米、猪肉、化肥等物 品,今天我们全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小梁这句话的错误在于( ) A.缺少主项和谓项 B.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C.量项和联项使用不准确 D.判断的“量”和“质”不统一
小试牛刀
【例3】“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下列对这一判断分析正确的是( )
A.缺少主项和谓项,判断不完整 B.没有准确地使用量项
C.是一个关系判断
D.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
答案:D 解析:该判断中“中学生”和“重要阶段”两个概念搭配不当,不能如实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可将“中学生 ”改成“中学阶段”,可见题中判断犯了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的错误,D正确。题中判断属于性质判断,不是关系判 断,主项和谓项齐全,量项使用得当,可见A、B、C三项都是对题干判断的错误解读。故本题选D。
配合不当) ⑶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
无误。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断定过量)
⑷误用多重否定。例如: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特别提醒】全称判断、特称判断量项
不能省略;单称判断的量项一般省略。
议题:如何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连一连:将下表中的错误类型与错误例句连线。
B 解析:猪肉可以吃,化肥不能吃,这个判断中的概念主项与谓项搭配不当,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 成误解,B符合题意。我们全家是主项,吃一顿饭是谓项,并未缺少,A不合题意。全家是量相,可以是联项,使 用准确,C不合题意。该判断的“量”和“质”是统一的,是全称肯定判断,排除D。故本题选B。
小试牛刀
A 本题考查关系判断的知识。首先甲乙一组、丙丁一组分别在天平上,两边平衡,由此得到一个等式:甲+乙=丙 +丁。将乙丁对调之后发现甲丁一边明显要比乙丙一边重得多,由此我们得到一个不等式:甲+丁>丙+乙。通过这 两个式子相加得到甲>丙,再通过不等式减等式得到丁>乙。由这两个结论比对选项,通过排除法就可以排除B、C 、D项。最后,由材料可以得出乙>甲+丙,故可以确定A项正确。
小试牛刀
【例4】以下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①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
美国不是“民主样板”
③ 《长津湖》不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
④ 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类型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相容选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答案:B 解析:①正确,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全称肯定判断;②错误,美国不是“民主样板”是否定判断;③错误,《长津湖》不 仅赢得了票房,也赢得了口碑是联言判断;④正确,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的基本特征
⑴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⑵判断有真 假之分。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反之,是假判断。 3.检验判断 正确与否的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