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趋势及设计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趋势及设计要点
发布时间:2021-12-22T08:14:06.720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8月16期作者:朱江晨
[导读] 文章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和海绵城市的概念,并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设计方式、设计策略。
朱江晨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和海绵城市的概念,并提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设计方式、设计策略。
笔者认为,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更具有科学前瞻性,也更符合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理念;
1 海绵城市与城市滨水景观的基本概念
1.1 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个包含许多生态处理形式的大集合,比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能让我们的城市从观感上就显得生机盎然的自然元素,同时也有类似雨水收集箱、水广场等,更加趋近人文设计的工业化元素。
新理念的主要目的除了功能上缓解城市内涝频率和负面影响外,还可以让城市居民与绿植和干净的水体更为亲近,与城市滨水景观结合的更为紧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态环境。
在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合理采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有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这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实施意义[1]。
1.2 城市滨水景观概念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滨水区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它由城市内的河流、湖泊以及海洋这些水系的相邻土地区域组成,类型分为城市状态、乡村状态以及自然状态。
城市滨水区域在整个城市规划中有比较明显的特点,它需要在近距离内与大量水资源形成衔接,同时在这一区域内建设水域、水路交接和路域三个部分,这对其内部的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则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
所以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合理规划地面和其他空间物体的平面及竖向组合,这样才能保证发挥其生态作用的同时也具有美感的设计效果。
2 城市滨水景观结合海绵城市理念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
2.1 防洪安全设计原则
滨水景观是对接城市和水域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防洪的安全性。
由于距离水体较近,防洪成为城市滨水区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城市建设与景观营造的基础性工程。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使滨水区发挥良好的防洪功能,以便达到安全预防洪水的效果。
同时,城市滨水景观也要根据防洪需求,对内涝情况进行预防,并保证居民在内部活动时的安全,达到优良的应用目标。
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要强调点、线、面的整合以及滨水区域和城市和水源环境的统一,来确保最终能建成完整的滨水景观生态系统。
2.2 生态保护设计原则
在进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确保滨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合理调配,杜绝对生态环境的人为性破坏。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除了要保证美观的基本要求,还要结合生态循环思想,让景观融入自然生态环境,如生态性亲水护岸、生态岛屿等方案。
3 城市滨水景观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设计方式
3.1 还原水文地貌
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首先需要开展对水文地貌的恢复工作。
一般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基础相对较好,自身就具备一定的防洪与水利功能作用,但是如果对水文地貌恢复工作不重视,就会使自然环境继续恶化直至丧失相应功能。
所以需要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设置滞留区、调节水流等方法对滨水区水文地貌进行保护与恢复,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通过自然手段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达到预计的设计目标。
3.2 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程度
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应该在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居民生活需求为参考,设计的结果要能提升居民的参与程度。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合已经初具成效,但是居民参与程度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项目的社会功能被大大削弱,严重影响了整体的规划质量。
所以,应该积极听取周边群众居民的意见,整合后与规划设计进行需求贴合,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达到最好的落地效果。
4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营造滨水景观的主要策略
4.1 多元化净水方案应用策略
滨水区域水源的质量等级是影响景观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在多维度制定水体循环净化措施,加强水处理力度,清除水体污染,使水质满足景观水体的要求。
目前,水体净化方案有多种选择,比如物理净水、生态净水、化学法净水等方式。
在选用具体净水方案时需要在滨水景观设计时结合现场水体的条件和现有基础条件来进行合理应用,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净水处理效果。
4.2 植物配置优化策略
滨水区域内的水生植物除了可以有效美化整体环境之外,还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所以需要重视水生植物配置方案的合理性,强化整体的设计效果。
更加科学的水生植物配置方案能够兼顾景观效果的丰富性与生态功能的系统性。
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种类,主要疏密度与层次上的搭配组合,使滨水景观水生植物配置能够达到优良的设计结果,减少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实现最佳化处理。
4.3 陆域空间营造策略
陆域空间在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景观设计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整个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陆域空间应用相关的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将海绵城市理念充分体现在景观设计中。
主要包含有雨水花园、生态滞留设施、下沉绿地、绿色屋顶等技术
方案,在建设环节应结合现场自然环境条件调整设计策略和具体的措施应用,提高设计的落地性与可实施性。
4.3.1 雨水花园设计
雨水花园是目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而最常用也最有效的一种应用措施,建设雨水花园绿地可以有效的将初期雨水与地表径流囤积起来,通过植物、沙土分层结构的过滤功能净化水体。
净化后的雨水一方面可以通过自然渗透进入土壤来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可进行收集后供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和城市用水等。
设计雨水花园时应当考虑项目现场所处周边环境情况、地形地貌与排水组织,结合当地污染源类型来选取针对性的植物种类和结构样式。
比如建设在邻近道路这种有尘土、汽油等化学品的位置时,需要挑选高耐受性的植物如旱伞草、黄菖蒲、花叶芦竹等,并在雨水花园外侧添加隔离措施以防止污染物入侵水源。
基于防洪要求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项目所在地降水量的最大值,预留足够的流量来设计水路和排水设施,完善坡度以保证雨水不会溢出,且后期能顺利排出或收集利用[2]。
4.3.2 建设生态滞留设施
生态滞留区和雨水花园在整体上看比较相似,但是其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在建设生态滞留区时需要做好土壤与排水结构的结合处理,否则将会减弱生态滞留的效果。
生物滞留设施主要在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建造。
生物滞留设施具有众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形式多样、使用范围广、结合度高、径流控制效果好,同时其建设投入与后期维护费用也较低。
4.3.3 采用植草沟方案
植草沟是被用来替代传统沟渠排水系统的一种新型方案,指在陆域种植植被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其主要被用在对降雨的前期处理和运输。
相较于传统的管道排水系统,植草沟可以通过植被过滤、吸附、滞留雨水中的污染物,降低径流的流速,利用弹性的空间降低雨水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流量和污染压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滨水景观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需要在滨水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生态性、科学性以及统一性原则,提升景观设计质量,使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和功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6):26-36.
[2]俞孔坚.美丽中国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理论与实践[J].鄱阳湖学刊,201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