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滑块—滑板模型》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例4】如图,两个滑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1kg和 mB=5kg,放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的两端,两者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5;木板的质量为m=4kg,与地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某时刻A、B两滑块开始相向滑动, 初速度大小均为v0=3m/s。A、B相遇时,A与木板恰好相对静 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0.6,cos37 =0.8,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 )
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 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4. 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
A.1m B.2.1m C.2.25m D.3.1m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 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 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 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os θ
5.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 (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 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续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A的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
加速度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D )
A.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B.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F的大小可能为9N
D.F的大小与板长L有关
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
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 当F=μ(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
桌面边缘
2.(多选)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 向右的拉力F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面
右端的距离均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10m/s2)( B )
A.1m B.2.1m C.2.25m D.3.1m
2.(多选)如图所示,将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 向右的拉力F将纸板迅速抽出。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及与桌面 右端的距离均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 B.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 C. 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 ,
10m/s2。求:
(1)B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的速度;
(2)A、B开始运动时,两者之间的距离。
课后练习:
1.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在小车右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 在小车的右端由静止轻放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 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从物体放上 小车开始经t=1.5s的时间,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移为(g取 10m/s2)( )
5.质量为m0=20kg、长为L=2m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将质量m=10kg的小木块 (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抛射到木板 上(如图所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续在地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此过程中A的速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
加速度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
B.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F的大小可能为9N
D.F的大小与板长L有关
6.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mA=2kg的木板A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B=1kg的滑块B静止在木板的左端, 对B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一段时间后B从A右端滑出,A继
练习3. 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着 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 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
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若μ>tanθ,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若F=mgsinθ,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 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小,木块与木板分 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 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 滑行的距离越大
A. 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μ(M+m)g B. 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F一定大于2μ(M+m)g C. 若砝码与纸板分离时的速度小于 ,
砝码不会从桌面上掉下 D. 当F=μ(2M+3m)g时,砝码恰好到达
桌面边缘
3.(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 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长为1m的滑 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孩(可视为质点)坐在滑板 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0.5,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37 = 0.6,cos37 =0.8,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孩在滑板上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小孩和滑板脱离前滑板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2 C.经过 s的时间,小孩离开滑板 D.小孩离开滑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不能滑出木板 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木块能滑出木板
6. (多选)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mA=2kg的木板A静止在 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B=1kg的滑块B静止在木板的左端, 对B施加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一段时间后B从A右端滑出,A继
长度均为l=2m,质量均为m2=1kg,一质量为m1=1kg的物体 (可视为质点)以v0=6m/s的速度冲上A木板的左端,物体与木板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 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m/s2)
【典例1】 如图,物体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M, 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下,图示时刻两都达到了共同速度v,若要使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应满足什么条件?
练习1.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 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 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 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 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 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A.μ1>μ2
B.μ3<μ2
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3mgcos θ
D.图甲中英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2mgcos θ
4. 在一块固定的倾角为θ的木板上叠放质量均为m的一本英语词
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语词典在上,图乙中汉语词典在上,
已知图甲中两本书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已
时间为(
)
练习2. 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 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 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 的摩擦力Ff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F=22N的 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2,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
【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m=1kg 的物块A放在质量M=
4kg的木板B的左端,起初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一水
平向左的力F作用在B上,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0.4,地面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假设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的力F的最小值;
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每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
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英语词
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μ1>μ2
B.μ3<μ2
C.图乙中汉语词典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μ3mgcos θ
(2)若力F=30 N,作用1s后撤去,要想A不从B上滑落,则
B至少多长;从开始到A、B均静止,A的总位移是多少。
练习2. 如图甲所示,一长为2.0m、质量为2kg的长木板静
止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置于
长木板右端。对长木板施加的外力F逐渐增大时,小物块所受
的摩擦力Ff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改用F=22N的 水平外力拉长木板,取g=10m/s2,则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
练习3. 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着 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 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 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tanθ,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若F=mgsinθ,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 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小,木块与木板分 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 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 滑行的距离越大
典和一本汉语词典,图甲中英语词典在上,图乙中汉语词典在上,
已知图甲中两本书一起匀速下滑,图乙中两本书一起加速下滑。已
知两本书的封面材料不同,但每本书的上、下两面材料都相同,近
似认为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设英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μ1,汉语词典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英语词
典和汉语词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多选)滑沙运动是小孩比较喜欢的一项运动,其运动过 程可类比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7的斜坡上有长为1m的滑 板,滑板与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孩(可视为质点)坐在滑板 上端,与滑板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小孩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取决于小孩的衣料,假设图中小孩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0.5,小孩的质量与滑板的质量相等,斜坡足够长,sin37 =
时间为( A )
【典例3】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固定 在水平面上,斜面上放一长L=1.8m、质量M=3kg的薄木板, 木板的最右端叠放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 摩擦因数μ= 3 。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使木板沿
2
斜面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为使物块不滑离木板,求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力F=37.5 N,物块能否滑离木板? 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求出物块 滑离木板所用的时间及滑离木板后沿斜 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练习1.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 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已知物块 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 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 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
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