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别董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译文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 雪纷纷。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 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诗文赏析
《别董大》共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当时高适在睢阳。这首送别诗别开生面,诗人 劝当时不得志的董庭兰不要气馁,只要有才能就会得到社会承认,在未来 人生道路上就会遇到知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
诗文赏析
董庭兰在弦乐上有很深的造诣,崔珏曾赋诗赞叹:“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 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用白描手法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怀,没有 悲凄,只有豪迈,尤其是末二句能够催人奋进,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写作运用
避同求异,推陈出新 这首诗在构思上是独特的。送别诗是常见题材,所以诗人先写惜别。如果 只写惜别之情,就超不出前人的格局。原来诗人写惜别是为了铺垫,所以后 两句诗人笔锋一转,避同求异,推陈出新,写出了对友人的开导和劝慰,具 有很强的感染力。
写作运用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避同求异,推陈出新的手法来写。 如写《家乡变了》,一般化的写法是:过去,家乡如何如何的落后,如今,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最后点明题旨:家乡变了。 一位同学却独辟蹊径:爷爷在小城工作几十年,自诩能闭着眼睛把小城转 遍。爷爷退休以后,回乡下老家小住三年。这三年,正是小城飞速发展的时候。 今年岁末,爷爷从乡下回到小城,却迷了路,最后还是“打的”回到了家。爷 爷一跨进家门,一个劲儿地说:我这个在小城工作了几十年的人竟迷了路,小 城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这样写,避同求异,推陈出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测试
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
)、北
风吹扬的大雪、(
)等景色,渲染了浓厚的离别之
情。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
(
)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见
诗文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写送别的情景。 千里黄云,日光昏暗,北风吹雁,大雪纷飞。在这样荒寒而又壮阔的背景下, 诗人为好友送别。离别在即,两情依依,身怀绝艺的董庭兰还要在这恶劣的气 候条件下奔波,诗人自己也是飘泊不定,二人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一般人在这 种情况下只有惆怅,是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的,但是诗人却笔锋一转,“莫愁前 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才 能的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道呢?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在这寒冷的风雪 中如一缕缕暖融融的春意,给友人以温暖,使友人亢奋。
《别董大》
高适
பைடு நூலகம்
古诗朗读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字词注释
①董大: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 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②“千里”二句的意思是说:千里黄云把太阳遮得昏昏 暗暗;北风卷着大雪送走了南去的大雁。 ③曛(xūn):天色昏黄。 ④“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 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