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与降水分技术方案与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与降水分技术方案与规范
以下是一份基坑支护与降水分技术方案与规范:
一、基坑支护方案:
1.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基坑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基坑
支护的类型和方法,并进行初步设计计算,以确定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2.支护结构选择: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

常用的基
坑支护结构包括桩墙支护、钢支撑支护等。

二、基坑降水分技术方案:
1.集水沟排水: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集水井,
具体尺寸如下:集水沟呈倒梯形,上口宽500mm,下口宽300mm,低于坑底0.5m。

集水井孔径0.8m,低于坑底标高1m,放置潜水泵于集水井
内,集水后用潜水泵接软管扬程流至场内明沟内。

2.排水机具选用: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
虹吸泵等。

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

当基坑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
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m3/h,多用离心式水泵。

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
技术性能选用。

根据实际水量的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台数及型号。

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