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宪法学)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宪法学)模拟试卷4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陈某是甲市选举出的省人大代表,陈某根据《选举法》的规定辞职,下列说法符合规定的是( )。

A.陈某向甲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辞职,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B.陈某向甲市人大提出书面辞职,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C.陈某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辞职,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D.接受辞职的决议须报上一级主席团备案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54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

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接受辞职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

”故A选项正确,本题中只有甲市人大常委会才能接受辞职,BC均错误,而D选项错误在于应该把主席团改为常委会接受备案。

知识模块:宪法学
2.某选区进行人大代表选举,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其中仅甲获得半数选票,按照《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布甲、乙当选
B.选举无效,都不当选
C.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D.宣布甲当选,同时以乙、丙、丁为候选人另行选举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44条规定,“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的人数少于应选代表的名额时,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另行选举时,根据在第一次投票时得票多少的顺序.按照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

如果只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

”直接选举的差额比例是候选多于应选1/3至一倍,所以甲过半数当选后,仅剩一个名额,另行选举时候选人为2人,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与地方监察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领导关系
正确答案:D
解析:外部领导体制注意以下三点:(1)以领导与被领导为原则;(2)上下级法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3)上下级人大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监察委员会不是后两种例外,上下级是领导关系,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以下简称《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在必要的时候,下列选项有权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秘密举行的是( )。

A.十个以上代表团联名
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C.全国人大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主席团
正确答案:C
解析:全国人大秘密会议决定主体口诀“团团秘密”,即全国人大主席团+各代表团团长会议,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5.根据宪法的规定,有权解释宪法的主体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A
解析:有权解释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A选项正确。

注意“解释”“批准”“备案”“辞职”就找常委会。

知识模块:宪法学
6.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

A.《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B.《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C.《刑法》
D.《国家赔偿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家赔偿法》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属于易错易混知识点,记住即可,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7.下列选项不属于专门委员会的是( )。

A.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B.法律工作委员会
C.财政经济委员会
D.监察和司法委员会
正确答案:B
解析:B选项,法律工作委员会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五个工作机构:办公厅+法律工作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共十个:民族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环境资源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科教文卫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

知识模块:宪法学
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8.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代表的罢免,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罢免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B.罢免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须将决议报送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C.经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乡级人大代表的要求
D.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正确答案:A,C,D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52条规定,“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A选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52条规定,“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

”所以只有罢免间接选举出的代表时,才需要报上一级人大常委会备案,B选项错误;根据《选举法》第49条规定,“对于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五十人以上联名,对于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C选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49条规定,“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

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9.周某是甲县选举出的市人大代表,根据《选举法》的规定,欲罢免周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县人大主席团或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周某
B.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或1/5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提出罢免周某C.罢免代表采用无记名的表决方式
D.罢免的决议,须报送市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50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
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故AB选项是罢免间接选举出的代表的两种方式,都正确;根据《选举法》第51条规定,“罢免代表采用无记名的表决方式。

”C 选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52条规定,“罢免由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代表,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

”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0.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B.省人大在选举全国人大代表时,由省人大常委会主持
C.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D.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正确答案:A,C,D
解析:根据《选举法》第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A选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3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由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持。

”B选项错误,应该把常委会改为主席团。

注意区分第8条和第38条的区别,假设从各省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选举,各省开会进行投票时,则由各省人大主席团主持投票;根据《选举法》第39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C选项正确;根据《选举法》第47条规定,“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1.某选区在县人大代表选举中,应选代表2人,根据《选举法》的规定,该选区正式候选人的人数可以为( )。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正确答案:B,C
解析:人大代表的选举应遵循差额选举原则,故排除A选项;直接选举的比例是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1/3至一倍,D选项超过一倍,应当排除,BC 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2.甲是某省人大代表,因醉酒驾车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甲,除非得到省人大主席团的许可
B.该公安机关无权拘留甲,除非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许可
C.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甲,但须立即向省人大主席团报告
D.该公安机关有权拘留甲,但须立即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正确答案:C,D
解析:根据《代表法》第3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如果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本案醉酒驾车属于现行犯,可直接拘留,但须向省人大主席团和常委会报告。

故C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3.关于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代表应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B.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C.一个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D.享有绝对的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A,B,C
解析:根据《代表法》第6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A选项正确,注意如果选项改为应受原选区选民的监督,则为错误选项,因为题干说的是间接选举的人大代表;B选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全国人大代表可以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根据《代表法》第10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

”B选项正确;根据《代表法》第1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C选项正确;根据《代表法》第31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只是人大会议上言论不受追究,而非绝对的言论自由,任何人都不享有绝对的言论自由,D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宪法学
14.下列国家机关中,实行首长负责制的有( )。

A.省政府
B.司法部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A,B,C
解析:内部领导体制以集体负责制为原则,个人负责制为例外,有两种:(1)政府系统实行个人负责制;(2)中央军委实行个人负责制,故A、B、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5.根据我国宪法,下列选项中有权提起举行全国人大临时会议的有( )。

A.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1/5全国人大代表
D.三个代表团
正确答案:B,C
解析:全国人大临时会议的提议主体和宪法修改提议主体相同,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5全国人大代表,B、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6.关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选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全国人大选举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
B.全国人大选举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D.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
正确答案:A,D
解析:A选项,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都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选项错误;B选项,全国人大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而不是选举,选项错误;C选项,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选项正确;D选项,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7.下列选项属于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有( )。

A.民主集中制原则
B.责任制原则
C.党的领导原则
D.法治原则
正确答案:A,B,C,D
解析: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有三大原则,即民主集中制+责任制原则+法治原则,此外,还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效率原则、联系群众原则、党的领导原则等。

知识模块:宪法学
18.下列选项中,监督宪法实施的主体有( )。

A.全国人大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主席团
正确答案:A,C
解析:监督宪法实施主体有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下位法是否违背宪法,全国人大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是否违背宪法,故A、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19.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称基本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修改所有基本法律
C.国务院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可以提出法律案
D.全国人大常委会不可以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正确答案:B,D
解析:全国人大制定的是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是非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虽然不能制定基本法律,但可以修改基本法律,可是不能修改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故A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C选项,既能够在全人大提法案也能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提法案的主体一共有五个:专门委员会+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中央军委,故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20.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提出罢免案的主体有(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三个代表团
D.1/5全国人大代表
正确答案:A,C
解析:全国人大有权提出罢免案的主体有三:全国人大主席团+三个代表团+1/10全国人大代表,故A、C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2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质询权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可书面提出质询案
B.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三十名以上代表可书面提出质询案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可书面提出质询案D.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委员长会议可书面提出质询案
正确答案:A,B,C
解析:全国人大提出质询案主体“1.3”,即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质询案主体“0.1”,即十个组成人员,都要书面提出,故A、B、C选项正确;D选项,委员长会议不是提出质询案的主体,选项错误。

知识模块:宪法学
22.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可以被质询的对象有( )。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中央军委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A,B
解析:全国人大提出质询的对象有国务院及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央军委、国家主席不在此对象中,故A、B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2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的有( )。

A.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B.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C.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
D.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
正确答案:A,B
解析:A选项,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是全国人大的职权,选项正确;B选项,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是全国人大的职权,选项正确;C选项,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荣誉称号,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选项不当选;D选项,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选项不当选。

知识模块:宪法学
24.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会议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召集常委会会议
B.全国人大常委会一般两个月召开一次
C.全国人大全体会议2/3人大代表出席方可召开
D.全国人大全体会议一年召开一次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29条规定,“常务委员会会议由委员长召集,一般两个月举行一次”,故A、B选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第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出席,始得举行”,且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每年第一季度举行,故C、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25.下列关于专门委员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专门委员会是常设性机构,也是辅助性机构
B.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都可以选任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
C.专门委员会开会期间对全国人大负责,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D.专门委员会既可以审议议案,也可以自己提出议案
正确答案:A,C,D
解析:A选项,专门委员会是常设性而非临时性机构,是辅助性机构,辅助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选项正确;B选项,全国人大可以根据主席团提名,决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任命部分副主任委员和委员,注意不能任命主任委员,选项错误;C选项,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第35条规定,“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

”选项正确;D选项,审议其他提案主体提出的议案是专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此外专门委员会也可以在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议案,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下列有权在全国人大提议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有( )。

A.全国人大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三个代表团
D.1/10人大代表
正确答案:A,C,D
解析:提议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口诀“人大主十一,人大常委会主五一,全国人大三个团”,所以全国人大提议成立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主体有:主席团+1/10人大代表+三个代表团,A、C、D选项正确。

知识模块:宪法学
简答题第64-66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7.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2018简52)(2018法简32)
正确答案:选举制度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共有五个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

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平等性原则。

有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分。

’形式平等包括:①除法律有特别的规定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投票权;③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的人数大体相同,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和效力是一样的,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禁止对选民投票行为的非法限制与歧视。

实质平等包括:①人人平等,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②地区平等,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③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县级以及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

(4)差额选举原则。

直接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至一倍;间接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5至1/2。

(5)秘密投票原则。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涉及知识点:宪法学
28.简述选举委员会的职责内容。

正确答案:选举委员会是选举组织机构。

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选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
级人大常委会领导。

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大常委会领导。

选举委员会职责具体包括:(1)划分选举本级人大代表的选区,分配各选区应选代表的名额;(2)进行选民登记,审查选民资格,公布选民名单;受理对于选民名单不同意见的申诉,并作出决定;(3)确定选举日期;(4)了解核实并组织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根据较多选民的意见,确定和公布正式候选人的名单;(5)主持投票选举;(6)确定选举结果是否有效,公布当选代表名单;(7)及时公布选举信息。

涉及知识点:宪法学
29.简述人大代表的辞职程序。

正确答案:根据《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辞职。

具体为:(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

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2)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辞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辞职,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3)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辞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接受辞职,须经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

此外,接受辞职后应当予以公告。

人民代表因故在任期内出缺,由原选区或原选举单位补选。

补选出缺的代表可以采用差额选举,也可以采用等额选举。

涉及知识点:宪法学
30.简述人大代表的罢免制度。

正确答案: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选民或原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选举法》对代表的罢免作出了规定,具体是:(1)在直接选举中,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乡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3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罢免须经原选区选民过半数通过。

(2)在间接选举中,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该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罢免须经各该级人民代表大会过半数的代表通过;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须绎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3)罢免要求应当写明罢免理由。

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提出申辩意见,也可以书面提出申辩意见。

(4)罢免的决议,须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

涉及知识点:宪法学
31.简述对破坏选举的制裁情形。

正确答案:《选举法》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明确规定通过下述方法破坏选举的,将承担相应的行政或者刑事责任,具体包括:其一,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