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了解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其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探讨进一步促进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管理体制
秦皇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北省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政策,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使全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6所,开设专业60多个,在校生3.4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近1倍;市属高等职业学校有2所,开设专业20多个,在校生1.3万人;乡镇成人学校有78所,年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6万人次;各类培训机构有300多个,年实施培训5万人次以上。
全市基本上形成了层次结构较为合理、专业布局较为优化并与市场衔接较好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近三年来,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一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在青岛、大连、北京、深圳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出现了秦皇岛市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的“品牌效应”。
2006年5月,在河北省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秦皇岛市教育局等三个单位被河北省政府授予“全省职
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秦皇岛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如下。
政府重视,保障投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招商引资、解决“三农”问题和实施“科教兴秦”、“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3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检查、督导职业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密切协作,把握职业教育与市场的“链接点”,协调组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从2004年开始,市政府又将职业教育作为年度教育综合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考核县、区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资金投入方面,从2003年开始,市政府落实了国家关于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提取20%用于职业教育的规定。
从2004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400万元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补助金,同时各县政府也设立了相应的配套资金。
市政府还积极引导或争取金融机构与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事业,三年来,全市通过拨款、贷款、政策扶持、吸纳社会资金等措施,先后投入5.4亿元用于中、高等职业学校扩建与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的添置,新增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
政府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扶持,为全市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统筹规划,优化布局2000年,秦皇岛市开始对中等专业学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对全市的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布局调整。
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原来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的17所技工学校和6所中等专业学校分别整合为4所技工学校和1所高级技术学院、2所中等专业学校,新建了一所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并进一步细化了有关部门及各类职业院校的职能和任务,促使各级各类学校步入高标准、规范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
同时,十分重视优质资源的建设及辐射带动作用,几年来,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校各5所,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有两所学校分别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有一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数控人才培养基地”。
以市场为导向,以变应需一是创新办学模式。
根据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大胆探索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办学的路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到目前为止,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共与百余家市内及国内的企业、数家国外企业和外经公司、20多所学校实施了联合办学。
二是多形式、多渠道招生,实行柔性化学制管理。
本着职业学校以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为主的宗旨,在招生工作中坚持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录取学生不受分数、时间、年龄、地域与学历的限制,做到社会需求与学生志愿相结合、推荐与考试相结合、集中招生与常年招生相结合、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向全社会劳动者全面开放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